世界三大調水工程,兩個造福一方,另一個竟適得其反,成生態災難

2020-12-06 騰訊網

按理說,地球上71%的區域被水體覆蓋,水應該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但事實上,這些水中有97.5%都是難以利用的海水,從古至今,世界上極度缺水的地方非常的多。比如,中國的西北部、美國的中西部、中亞、西亞、北非、澳大利亞、南美西海岸等地區的大量沙漠戈壁,都是由於缺水造成的。

缺水這件事情不是近代才產生的,而是千年年前就因為地形地貌氣候特徵等因素而形成的。近代以來,隨著世界人口數量的暴增,人類對土地和水資源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各類調水工程也開始如雨後春筍一般大量出現,在這些大大小小的調水工程當中,有的獲得了良好的收效,造福了一方,有的卻適得其反,成為生態災難。

就規模而言,「美國北水南調、中國南水北調和前蘇聯東水西調」是世界上最大的三項調水工程。從建成後的結果來看,在這三項水利工程當中,前兩個都獲得了良好的收益,達到了預期的目的,而第三個卻因為無節制地透支有限的水資源而造成了無法挽回的生態災難。

美國:北水南調

北水南調的主戰場是在美國西部的加利福尼亞州,在此之前,南加州是一個極度缺水的地方,嚴重影響社會發展,相比之下,北加州卻雨水充沛,經常發生洪鬧災害。於是乎,北水南調工程就應運而生了。

北水南調的結構框架如上圖,綠色背景的為農業用地,較粗的藍色、紅色、黃色虛線則表示為人工運河,作為調水之用。

從綜合數據上來講,加州北水南調工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複雜,也是負擔最重的調水項目,因為美國西部本身的水量非常有限,所以該項目涉需要及地表水、地下水、冰川融水、淡化的海水等幾乎所有的淡水資源調度。在該運河興建之前,廣袤的南加幾乎都是荒漠草原,洛杉磯地區也基本是處於嚴重缺水狀態,該運河的修建,直接導致了加州中央谷地南部的繁榮,以及洛杉磯城市群的壯大。

截止目前為止,因為調水工程的運用,加州已逐漸成長為美國最大的經濟體和最大的糧倉,其在農產品以及農副產品、水果等領域都有著非常發達的技術,產量極高而且價格在整個美國,乃至美洲地區也都是極低的。美國北水南調工程始於1933年,至今仍在不斷改進和擴建。

中國:南水北調

一提到我國南水北調,許多人都想到丹江口到北京的調水運河,但事實上,南水北調項目的規模遠不止如此,除了在東部平原地區有東、中兩條調水線路之外,難度最大的西部地區,還要從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跨諸多越山脈,向黃河上遊調水。屆時,如果三線全部貫通,我國南水北調將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調水工程。

南水北調工程的設想起步很早,可以追溯到建國初期,但真正的開工時間卻在21世紀,該項目的東、總線分別於2002年和2003年開建,西線由於地形太過於複雜,目前仍在規劃狀態。

如果按照預期來看,我國南水北調的惠及人口是恐怖的,可以覆蓋北方地區的將近5億人口,比整個美國和日本的人口總量還要多。與加州調水工程不同的是,我國南水北調工程是可持續發展的,因為長江的水流量奇大無比,排行世界第三。而相比之下,北加州的河流極其短小,而美國西部的科羅拉多河也早已被榨乾,在流經墨西哥的入海口處,幾乎是斷流狀態。從這方面來說,加州調用的水是擠出來的,日後可能面臨水資源供應不足的問題,而我國長江的水是用之不竭的。

前蘇聯:東水西調

前蘇聯的疆域廣大,覆蓋東歐諸國以及中亞地區的幾乎全部區域,南部直抵帕米爾和伊朗高原,折讓乾燥的中亞地區成為蘇聯最溫暖的的地帶,雖然乾旱,但這片溫暖地帶對於苦寒之地的蘇聯來說卻是十分難得的,如何利用這些地區來從事相關的農業生產,成為早期蘇聯的當務之急。

20世紀50年代,蘇聯通過慎重考慮,決定截取中亞地區唯一的兩條大河-阿姆渡河和錫爾河的水,用來在當地開墾土地種植棉花,據說他們認為鹹海的縮小是必然的,只是時間早晚問題。上圖為著兩條河流的流量情況,以及調水項目的指示(藍色的寬窄對應流量的大小,紅色線條表示調水的運河線路)。

1967年完工,這項調水工程中最長的卡拉庫姆運河竣工。與此同時,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也紛紛修建了長短不一的調水運河,一時間,中亞地區成為世界棉花出口最大的地區,烏茲別克斯坦甚至在20世紀末其成為世界最大的棉花出口國。這些成就全賴注入東水西調工程的水資源,但代價是鹹海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迅速消失。

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鹹海的漁業十分發達,至少有四萬人靠著漁業生活在阿姆渡河和錫爾河的衝擊三角洲內,甚至在1947年,前蘇聯海還派遣了幾艘軍艦和商船進入鹹海來,旨在為鹹海的漁業建立配套服務。

然而,在運河修建完畢後,兩條輸血河流的下遊水量銳減,再加上中亞乾燥的氣候和龐大的蒸發量,這個昔日世界第四大湖泊。到2004年時,其面積已經只剩下原來的四分之一了,湖水鹹度急劇增加,當地漁業幾乎全軍覆沒。

一個看似靠譜得調水方案,換來了一時得棉花產業興盛,卻讓兩百多公裡寬中亞湖泊幾近消失。另一方面,鹹海面積的縮小,減少了中亞地區得水汽蒸騰量,進一步加劇了氣候的乾旱。從某種意義上說,前蘇聯的東水西調,是近代人類製造的最大的生態災難。

目前,鹹海所在的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已經開始出臺相關方案,力圖拯救鹹海。但與此同時,他們已無法放棄繼續種植棉花。

相關焦點

  • 南水北調、北水南調、東水西調,天使魔鬼共存的世界三大調水工程
    進入現代社會後,因為迅速發展的城市規模與水資源分配嚴重不均的問題,像是水壩等各種通過人為方式調節水源的工程項目,也是如雨後春筍一般在世界各地紛紛出現。不過,也別管是水壩還是調水工程,雖然其想法是好的,不過在實施過程中,隨著時間的發展,起到的效果卻是不盡相同,甚至有些還呈現的是消極的負面影響。
  • 十問「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
    因此,「紅旗河」西部調水方案是現實可行的。三問:「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會導致次生鹽鹼化問題嗎?進入新世紀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不斷加強國土綠化和防沙治沙,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沙退人進」的歷史性轉變。
  • 中國高層官員罕見批評調水工程 披露成本
    至今60多年裡,大大小小數十項調水工程在國內多個城市相繼展開,調水工程的開展密集,調水量之大,均為世界罕見。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世界最大的調水工程之一,南水北調特大型跨流域調水工程。它是實現我國水資源戰略布局調整、優化水資源配置的一項重大的水利工程,項目投資5000億元,工程從2002年持續到2020年。
  • 南水北調浮想·調水工程幾時休
    一、關於「北方水少、南方水多」一說到南水北調這一巨於三峽、世界第一的宏偉工程,不能不感謝毛主席:1952年10月30日,他老人家說:「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正如主席「高峽出平湖」的宏偉詞章鼓舞、催生了三峽大壩,南水北調也萌生於偉人的這一宏偉設想吧。的確,「北方水少、南方水多」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 頻繁遠程調水的憂思 千裡調水誰來買單?
    這相當於100多隻鴨子下一個月的蛋!」49歲的養鴨專業戶曹國會一邊對記者說,一邊用手划動澱子裡的水。  目前正是華北地區最大溼地白洋澱旅遊旺季,眾多遊客不會想到澱水是從近400公裡以外調來的。「這水比大多數遊客來自更遠的地方。」曹國會說。  實施遠距離跨流域調水,將是中國21世紀水利的一大特點,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遠程跨流域調水最頻繁的國家。「但最後的結果還很難說。」
  • 西北調水工程已破瓶頸!
    當科學家們研究透了喜馬拉雅山脈和夏季風流向,也許只需用小型炸藥定向爆破打開一個山頭,可以讓造就世界雨極乞拉朋齊(年降水量9000mm)的西南季風穿越平均海拔6000多米的喜馬拉雅山脈,進入氣壓更低塔克拉瑪幹沙漠
  • 江蘇南水北調工程向山東調水 年度調水量6.74億立方米
    根據水利部下達的南水北調東線工程2020-2021年度水量調度計劃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年度向省外調水的工作部署,在前期準備工作的基礎上,江蘇南水北調工程於12月23日9時起,按照南水北調新建工程和江水北調工程「統一調度、聯合運行」的原則,開始向山東省調水。
  • 鄭州水生態建設方案公布僅鄭東新區就將建設兩個重點工程
    原標題:鄭州水生態建設方案公布僅鄭東新區就將建設兩個重點工程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劉瑞朝   2020年計劃在市域範圍內實施54個水生態建設項目,鄭州市域水域面積將從156.9平方公裡增加到211.66平方公裡。
  • 秦嶺正「洞穿」調水漢江將「握手」渭河
    這項被稱為「引漢濟渭」的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將從長江最大支流漢江調水到黃河最大支流渭河,每年可將15億立方米的漢江水調入關中,實現長江和黃河在秦嶺「握手」。  陝西省引漢濟渭公司總經理杜小洲說,「引漢濟渭」工程將盤活陝西全省的水資源,從水資源豐富的陝南調水,不僅能解決水資源嚴重不足的關中平原用水,還能增加7億立方米以上的渭河幹流水量,通過水權置換爭取更多的黃河用水指標,推動陝北黃河引水工程建設,為陝北國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設提供水資源保障。
  • 江蘇南水北調工程今起向山東調水,年調水量將達6.74億方
    江蘇南水北調工程今起向山東調水,年調水量將達6.74億方 2020-12-23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繼港珠澳大橋後,中國又將啟動一超級工程,或將造福上億人!
    繼港珠澳大橋後,中國又將啟動一超級工程,或將造福上億人!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能幹大事的國家。就拿此次疫情來說,美國作為一個超級大國,平常我們看起來它們的經濟發展很猛,但是遇到了疫情,就一發不可收拾了。有人說,中國是個基建狂魔,我國自成立以來,建造過不少令世界都為之震撼的鬼斧神工。其中像三峽大壩、港珠澳大橋這樣的豐功偉績,可不是一般的國家能夠模仿出來的。我國之所以發展的這麼快,也和中國強大的基建力量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超級工程對於其它國家來說,可能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對於咱們中國而言,卻是觸手可及的。
  • 致富河幸福河 大運河促區域發展造福兩岸人民
    「現代都江堰」,水往高處送南水北調工程享有多項「世界之最」——世界規模最大、世界距離最長、受益人口最多的調水工程,以及世界上投資最大的水利工程。令江蘇倍感自豪的是,南水北調的源頭在江蘇。這個源頭,不僅指江蘇是南水北調的位置之源——坐落於長江邊的江都水利樞紐是東線工程調水的起點,其取水口在江都附近的長江三江營處。更值得一提的是,江蘇還是這項工程的決策和規劃之源——蘇中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水源地,蘇北是受水區,我省江水北調既為南水北調工程提供先行實踐,也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基礎。
  • 未來毀滅人類的三大災難,前兩個已經發生,最後一個具有毀滅性
    未來毀滅人類的三大災難,前兩個已經發生,最後一個具有毀滅性近幾年來,出現了很多的災難電影,什麼《全球風暴》、《後天》、《2012》等等,這些都描述了地球上所發生的毀滅性災難,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如果這些電影都變成現實的話,想一想都覺得可怕。
  • 阜陽潁州汙水處理廠調水工程開工
    按照計劃,中心城區另外約5萬噸汙水,將通過潁州汙水處理廠調水工程輸送至潁州汙水處理廠處理後排放。該工程總投資約4493萬元。日前,潁州晚報記者途經阜城沙河路與一道河路交口時看到,潁州汙水處理廠調水工程已拉開帷幕。工程建設一舉三得目前,阜城有潁南汙水處理廠、潁州汙水處理廠、潁東汙水處理廠和泉北汙水處理廠在運行。
  • 中國史上最大工程即將開工,將徹底改變中國!涉及通渭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條現實可行、科學合理的西部調水線路——「紅旗河」。這是一條沿青藏高原邊緣全程自流進入新疆的調水環線,將一舉改變中國的生態格局。會議就工程地質、地震、施工能力、工程設計、生態環境、水資源配置、經濟效益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認為,工程的關鍵在於地質。通過對活動斷裂、地質構造等問題的具體分析,研究了工程的重點區段,評估了處理方法和對策。總體認為,「紅旗河」西部調水方案意義重大,且沒有不可逾越的難點,值得不斷推進和深化。
  • 中國又一次驚豔世界,挖深洞造福1400萬人,印度:我們也可以
    人類生活在地表,但是有時候也會產生疑問,就是關於地下究竟有什麼這樣的問題,不僅困擾著普通的大眾,這種科學專家們也曾致力於尋找,例如我國的科學家們就建造了一個大工程,這個工程裡誕生了中國史上最深的洞,似乎要挖到地心去一般,造福了1400萬人,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堅持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並舉 首府全力打造生態之城綠色之城
    首府堅持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並舉,全力實施「九大生態工程」,大力推進林業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為了恢復大青山植被,呼和浩特市全面停止了大青山山脈呼市境內礦山企業勘查、開發建設活動,取締違規礦山開採等汙染企業268家。
  • 水環境無小事——寫在「世界水日」
    黃河封河(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今年22日是第二十八屆「世界水日」,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三屆「中國水周」。我國紀念2020年「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活動的主題為「堅持節水優先,建設幸福河湖」。
  • 世界三大「禁地」,一個在中國,一個在巴西,另一個在哪裡?
    人們的消費觀念發生了巨大改變,在物質條件和消費觀念滿足以後,大家更注重精神層面的享受,國內遊和出國遊已經融入到人們生活中,人們選擇遊玩的地方,基本經過人工開發,作為一個旅遊勝地向遊客開放
  • 引岷濟沱看變 四川枯水期跨流域生態應急調水啟動
    作為全省河流取水量分配試點內容之一,去年11月1日,四川省啟動首次跨流域生態應急調水行動——引岷江流域的水源補充沱江流域。今年11月1日,四川省啟動第二次枯水期跨流域生態應急調水,預計至明年5月入汛前,岷江將至少向沱江流域補水7.9億立方米。相較於上一次,本次引岷濟沱有哪些新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