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圖看2276歲的都江堰工程!盤點它的防洪原理

2020-12-04 騰訊網

古代文明的發源大多都起源於河流。古巴比倫文明起源於兩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發源於尼羅河流域,古印度文明起源於恆河流域。

而我們中國文明,也起源於我們熟知的母親河——黃河流域。

中國地廣人多,所囊括的地勢也較為複雜。細數中華民族的發展史,同時也是一部流淌著的水利開發建設史。今天我們要講述的就是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

華陽國志中記載成都「水旱從人,不知飢謹,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這其中離不開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功勞。這座歷史最長的無壩引水工程,成就了成都兩千多年來的繁榮與興旺。

一.都江堰的建造原理是什麼?

都江堰主要由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進水口三大部分組成。

* 寶瓶口

寶瓶口用來灌溉東部平原,緩解西部洪災。在未開鑿之前,玉壘山便佇立在東岸。每逢漲水之際,水便往西部流,危及西部的田野;而東部卻沒有水得以灌溉。

於是李冰提議,在此開鑿出一個進水口,這樣東部有水用,西部洪水也隨之減少。

當時沒有炸藥技術,工匠們採用」熱脹冷縮「原理使山石爆裂來開鑿

* 魚嘴

有了寶瓶口進水,但還不夠。岷江地勢東高西低,讓岷江順利的流入東部寶瓶口,還是不夠。

在此基礎上,在岷江彎道上,李冰又號召大家築起了一個酷似魚的狹長人工小島——魚嘴分水堤。

這條分水堤,將岷江分成了內外兩江:

內江河床低,河道窄,用來灌溉平原的農田;

外江河床高,河道寬,用來堆沙洩洪。

當洪水一來,洪水流勢又急又快,便優先流往河床高且江面寬的外河,六成來水流到外江,降低洪水風險;枯水季節時,河水流速慢,流水少,便優先流往東部內江,保證平原地區的農用灌溉。

和水相伴的還有什麼呢?自然是泥沙和石頭,這樣的設計,還將岷江從大山深處帶來的沙石八二分:八成沙石隨著慣性離心力的作用,排往外江,僅僅二成泥沙流往內江,保證了衝淤平衡。

* 飛沙堰

那既然有了魚嘴和寶瓶口,再修造飛沙堰是做什麼呢?

前面提到,飛沙堰是溢洪道。為了進一步讓東部平原免遭洪災,需要更好的控制水量。

1.洩洪。飛沙堰比內江僅僅高了2.15m,當流入內江的水高於2.15m,洪水就自動漫過飛沙堰,將溢出的洪水排往外江;遇到特大洪水時,飛沙堰自動垮塌,江水回歸岷江。

2.飛沙。如同字面意思,河水遇見飛沙堰時,能夠將泥沙拋向外江,保證內江通暢。

四六分水」,「二八分沙」,都江堰工程中蘊含著現代科學原理」水力學「」泥沙動力學「。正是因為細緻的觀察和善於經驗的總結,才造就了這經久不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成就了天府之國兩千多年的繁榮與輝煌。

二.為什麼都江堰工程能沿襲千代,卻歷久彌新?

這得於古代出色的制度。李冰在建造都江堰後,還制定了」歲修「制度。「深淘灘,低作堰」,每年霜降時,要清理淤積在江底的泥沙,保證江底夠深,以免堵塞河道;不能讓飛沙堰的高度太高,使之能夠洩洪。

在之後的幾千年朝代,也都恪守著歲修制度:漢代設立了專門的機構;宋代「遇灣截角」,現代的完善修建,讓都江堰水利工程經久不衰。

都江堰傳承節日——放水節,代表著先民對水以及自然的敬畏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現代都江堰工程迎來了新一輪水資源緊張的問題,這也要求著,當代的我們得負擔起新的責任。

參考資料:

[1]張柄堯.都江堰--水利史上的奇蹟[J].今日教育:作文大本營,2020(3):4-9.

[2]王忠靜,張騰.淺議都江堰的工程倫理和文化貢獻[J].中國水利,2020(3):25-27.

相關焦點

  • 從衛星地圖看三峽大壩35年的變化!三峽可不止防洪
    ▲長江衛星地圖,來源:BIGEMAP地圖下載器關於三峽工程最早的設想,來自孫中山在1919年的《實業計劃》。到1992年4月3日,三峽工程終於正式付諸實踐。三峽工程是目前全球綜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樞紐,是中國人民利用自然環境、改造客觀世界的偉大創舉。二、三峽的利弊三峽工程的利弊從上個世紀就開始爭論不休,當然這並不是個例。
  • 四川在建最大供水工程:都江堰水抬上沱涪分水嶺 毗河供水工程解渴...
    這項工程至今仍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目前灌區已達30餘縣(市、區)、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省人大代表、資陽市政協副主席倪勳說,跨越龍泉山,都江堰灌區還可以延展,川中老旱區是都江堰灌區尚未建成的最後一片灌區。
  • 都江堰水文化廣場
    都江堰是天府扇面的起點,而廣場則為都江堰市的扇面核心或稱「水口」。   2.閱讀歷史:飲水思源——以治水、用水為核心的歷史文脈及含義  (1)治水的淵源   都江堰真正為多數人公認的始創者是秦昭王時的蜀郡守——李冰。都江堰卻是一個千秋工業,它凝聚了數千年蜀人的辛勞。
  • 南拒馬河防洪治理工程容城段土方填築工程基本結束
    這裡是南拒馬河防洪治理工程容城段。高標準規劃建設重大防災減災基礎設施,構築現代化城市安全體系,是建設安全雄安的根本要求。南拒馬河是大清河北支的主要行洪通道,承接上遊拒馬河分流洪水和北易水、中易水等支流洪水。起步區現狀地面高程與北部南拒馬河行洪水位及蘭溝窪滯洪水位相差較大,先行啟動南拒馬河防洪治理工程對解決起步區的洪水威脅十分重要。
  • 都江堰你只知道青城山?請保留這個小組防禦策略
    待在高壓與PM2共存的環境中後,5長期以來,你需要在森林裡洗肺,感受負離子爆炸的清新,穿梭於千年古堰,這個策略會讓你知道為什麼都江堰的人渴望在這裡隱居~最佳解鎖都江堰姿勢要解開世界都江堰文化遺產,首先需要了解古代勞動人民對宏偉水利工程的挖掘和修建以及2000多年來的防洪灌溉原理,在小巷深處品嘗深藏
  • 飽含寓意的水文化:都江堰該如何傳承和發展豐富的水文化資源?
    都江堰也在2000年被聯合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水利工程至今造福於當地百姓;如今在都江堰這座城市中仍然矗立著李冰父子的雕像,每年清明時人們都會舉行放水節來祭祀他們的豐功偉績;水文化中體現的以人為本的哲學思想至今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觀念。
  • 中國古代10大工程,至少領先了世界幾千年?
    從古代開始,中華民族的祖先的創新與勞動力就與眾不同,創造了一批讓世人驚嘆的偉大建築,所以看了它們,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好好熱愛自己的祖國呢。襄陽護城河亞洲最寬的人工護城河天下護城河,以襄陽護城河寬度為最。
  • 成都將梯次推進6條生態廊道建設 既防洪又休閒
    一圈層著力梯度蓄水、增加水面,打造親水濱水空間;二圈層著力生態修復、河湖連通,築牢城市防洪屏障;三圈層著力蓄水屯水、水源保護,提供充沛優質水量」。  具體而言,將在金馬河防洪生態廊道通過修建攔河閘、堤防工程和溼地水域,充分發揮金馬河綜合效益,將金馬河打造成市域中部集防洪、生態保護、城市景觀功能於一體的骨幹廊道。  在錦江宜居生態廊道建立高品質濱水地帶,延續區域「文脈、水脈、綠脈」,改善錦江水質,提高防洪能力,提升人居環境質量。
  • 水利常識——防洪標準
    通常以頻率法計算的某—重現期的設計洪水為防洪標準,或以某一實際洪水(或將其適當放大)作為防洪標準。在—般情況下,當實際發生的洪水不大於防洪標準的洪水時,通過防洪工程的正確運用,能保證工程本身或保護對象的防洪安全。中國對已建防洪工程的防洪標準按國家標準GB 50201—94《防洪標準》執行;對保護對象的防洪安全,具體體現為防洪控制點的最高水位不高於保證水位,或流量不大於河道安全洩量。
  • 水利工程防洪措施有哪些?
    水庫的任務一般除了防洪還要興利,前者要求在洪水到來前能騰出較充分的庫容以接納洪水,後者則要求水庫經常保持較多的蓄水量。因此,水庫在防洪時,既要兼顧上下遊的要求,又要攔蓄部分洪水以轉化為可利用的水資源供非汛期使用,這就要制定出合理的水庫工程控制運用方案。在方案實施時還要依靠及時、準確的氣象、水文情報與預報,作為決策的依據。水庫的防洪一般要兼顧上下遊。
  • 詳解都江堰及成都平原的地理結構
    事實上,它在地質時期的確可能是一個湖盆。俯看成都平原,最讓人驚奇的有兩點:一是整個平原西側幾乎看不到山地與丘陵間常見丘陵地帶。整個地勢一下子高海拔上千米的山地驟降為平原;二是整個平原為兩大水系所覆蓋:北部的沱江水系和中南部的岷江水系。然而無論沱江還是岷江,它們在成都平原的部分都是中上遊水系。兩條江水都是在穿透龍泉山後再在川中丘陵地帶匯入長江。
  • 厲害了,我的國,中國10大奇蹟工程,領孩子去看看吧
    我相信,疫情過後,很多家長會帶著孩子去這兩家醫院,指著他們自豪地對孩子說:「看,這是我們中國人十天建成的醫院!\「事實上,縱觀中國歷史,我們創造了不止一個奇蹟?流行病結束後,帶孩子們單獨去看。一。靈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古稱秦橋渠。位於廣西興安縣。這段連接湘江和灕江的人工運河是秦始皇(2200年前)下令修建的一項偉大工程。
  • 都江堰:取之不盡的文化寶藏
    都江堰無壩引水工程的建造思想、科技含量和水文化的內生力量,給現代社會及科學研究帶來無盡的思考與啟示。 關鍵詞:都江堰;文化寶藏;灌區;水文化;天人 作者簡介:   【核心提示】當今世界各國已認識到問題的嚴峻性,不僅在技術上尋找應對方案,也在從文化視角探索人水和諧的發展方式。
  • 李冰父子率眾建成世界「三遺產」都江堰,十分科學,值得永久紀念
    以前筆者在四川待過,經常去都江堰出差或去玩,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樞紐工程就是蜀郡守李冰父子兩千多年前的傑作,都江堰市以前是叫灌縣,31年前設為縣級市時改名,就是為了紀念李冰父子。還有二王廟,就是古代紀念李冰父子的。從魚嘴到二王廟,要過一座架在岷江上的索橋,橋上鋪的木板,人從橋上過,搖搖晃晃的,膽子小的還不敢過去,會晃得你膽顫心驚。
  • 湖北水利骨幹工程,國家「七五」重點項目,水庫竣工卻被「拋棄」
    跟著橘子一起去看看窗外的風景吧~電能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很重要的能源,小編了解的發電原理有兩種,分為火力發電跟水力發電,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為了保障可持續地發展,對於循環資源的開發需要更加重視,因此水力發電逐漸得到更多的關注。
  • 都江堰興堰投資有限公司:19興堰01:2019年第一期都江堰興堰投資...
    近年來,發行人負責實施了都江堰市西街歷史文化片區恢復重建工程、都江堰市風貌工程、都江堰市文化藝術中心風貌整治工程、二環路(高架橋至岷江1號橋)非機動車改造工程、村民抗震活動板房場平工程、浦陽鎮鐵橋川蘇園安置點場平及配套工程、浦陽鐵橋板房安置點場平及配套工程、迎賓大道汙水管網及非機動車道改造工程及康復路道路改造工程等城市基礎設
  • 和女兒的親子之旅——成都之旅DAY2 都江堰和熊貓基地
    開始我們今天的旅程了,第一站:都江堰水利工程。一路奔波,旅遊大巴下來又坐上電瓶車來到都江堰的入口。一下來就看見大熊貓「巴布」的塑像遠遠地在歡迎我們。穿過古香古色的街恰巧遇上路演,描述當時建造都江堰的情形。然後我們在「石頭姐」的帶領下,一次從上到下參觀了都江堰的三道水利工程「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看了這些,走了好多路,累壞了。
  • 建築工程概述之水力學
    水力學是研究以水為代表的液體的宏觀機械運動規律,及其在工程技術中的應用。水力學包括水靜力學和水動力學。道路橋涵、農田排灌、水力發電、防洪除澇、河道整治及港口工程中的水力學問題。  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水力學學科衍生了一些新的分支,以處理特定條件下的水力學問題,如以解決河流泥沙運動所導致的河床演變問題的動床水力學,以解決風浪對防護構築物的動力作用和對近岸底砂的衝淤作用等問題的波浪理論等。  水力學作為學科而誕生始於水靜力學。
  • 西安至成都都江堰、青城山、樂山大佛、熊貓基地遊玩路線(一)
    所以 到達成都東站後就 在自動購票機買了去都江堰的動車票!不過從成都東站沒有去都江堰的動車 去都江堰只能去成都北站坐動車!本想問問看東站有沒有大巴去都江堰的但又懶得跑了 也就沒去問直接在東站買了去北站的地鐵往成都北站出發直接在成都東站坐乘地鐵七號環線
  • 都江堰4隻大熊貓寶寶面向全球徵名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張雪嬋 攝影報導)7月24日,「為2017年出生的4隻大熊貓寶寶全球徵名活動」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熊貓樂園)舉行,徵名活動由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和都江堰市人民政府聯合發起。今日,格格仔和妃妃仔首先亮相。其中,格格仔1號和2號是一對龍鳳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