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合作助力中國裝備製造再升級

2020-12-01 中國質量新聞網

絲路起點陝西安康籤約項目引人矚目

中德合作助力中國裝備製造再升級

——德國Privade電梯設備有限公司與普瑞達電梯有限公司舉行籤約儀式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姜丹) 6月5日上午,2017年絲博會暨第21屆西洽會舉辦期間,安康市政府招商引資項目--德國Privade電梯設備有限公司與普瑞達電梯有限公司合作生產普瑞達電梯項目,在西安曲江賓館第一國際廳舉行籤約儀式。這是安康市政府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本著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目標定位,共同打造普瑞達電梯國際品牌,促成的國際合作。據悉,這也是此次絲博會上落戶安康的首個中德合作項目。

  中德兩國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兩端,中德合作是歷史機遇,是經濟與文化的深度交融,必將促成兩國經濟形成新的經濟體和增長極。中德同為製造業和出口大國,經濟互補性突出,通過中國市場和德國技術的結合、中國效率和德國質量的聯手以及「中國製造」和「德國製造」的整合對接,將探索彼此合作的新領域和新空間,充分發揮企業間合作潛力,實現合作共贏。

  陝西安康--鎏金銅蠶的發現地,見證了古絲綢之路的繁華盛景。古絲綢之路綿亙萬裡,延續千年,積澱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一帶一路」建設植根於絲綢之路的歷史土壤,重點面向亞歐非大陸,同時向所有朋友開放。不論來自亞洲、歐洲,還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合作的夥伴。

  現在,這座美麗的濱江之城--安康,正在積極響應「一帶一路」號召,以更加包容、開放的思想廣納各方商客,共建互聯互通,實現互利共贏。今年絲博會,安康市政府精心組織了「安康市PPP項目新聞發布會暨絲博會重點合作項目籤約儀式」,中德合作--普瑞達電梯合作項目是此次籤約的重點項目之一。

  此次雙方合作將以德方先進的電梯智能製造技術、中方現代化的生產基地為支撐,實現智能化電梯在安康的研發、製造和生產,並著力開拓中國市場。

  德國Privade電梯設備有限公司坐落於德國西部魯爾區工業重鎮埃森市,是德國第六大城市,也是德國金屬加工和機械製造歷史最悠久技術最成熟的城市。

  普瑞達電梯有限公司(原名陝西帝奧電梯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坐落在陝西安康高新技術開發區內,佔地303畝,總投資5億人民幣。這一投資項目也是當年西洽會上安康市政府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之一。

  經過5年的發展,該公司已建成西部最大的專業電梯製造服務基地,並取得了雙A級製造及安裝維保資質,建立了院士工作站,獲得省技術研發中心,高新技術企業。引進ABB智慧機器人生產線、雷射切割等先進設備,建立產品檢驗測試中心,研發電梯物聯網信息服務平臺,全面推行4A標準管理體系。

  籤約儀式上,德方代表表示,雙方合作首先是源於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帶動,中德兩國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兩端,中德合作是歷史機遇,是經濟與文化的深度交融,這必將促成兩國經濟形成新的經濟體和增長極,中德同為製造業和出口大國,經濟互補性突出,通過中國市場和德國技術的結合、中國效率和德國質量的聯手以及「中國製造」和「德國製造」的整合對接,探索彼此合作的新領域和新空間,充分發揮企業間合作潛力,實現合作共贏;其次陝西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有著悠久的對外合作歷史和厚重的文化發展底蘊,尤其是安康優美的生態環境和投資環境深深的吸引。

  更為重要的是經過實地考察,認為普瑞達電梯有限公司管理完善、設施設備齊全、產品安全可靠、團隊素質過硬、客戶認可度高,形成了一定市場規模,有很強的發展潛力,這是德方選擇與其合作的出發點。另外,當地政府給予了他們極大支持,這更增強了投資合作的信心。

  普瑞達公司董事長張元卿表示,雙方的合作是基於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成果。普瑞達電梯有限公司與德國製造聯手,藉助國際化優勢,吸收德國先進的製造技術和管理理念,為客戶提供最先進最安全的電梯產品;藉助德國製造精神,打造一支專業化技術服務團隊,以過硬的技術和服務,為社會提供精良的電梯裝備,創造出更加安全舒適的生產、生活環境,讓中國造「普瑞達」走向世界。

普瑞達電梯有限公司

普瑞達電梯有限公司智能化機器人生產線

相關焦點

  • 中德製造業合作「進入歷史最好時期」
    中德製造業進一步深度融合中國和德國作為世界第二和第四大經濟體,近年來,分別提出了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行動綱領「中國製造2025」 和以智能製造為核心的德國「工業4.0」戰略。早在今年1月,中國家電巨頭「美的」迎來了國際化布局中重要的合作夥伴——德國庫卡。
  • 助力中國製造2025,90屆中國電子展儀器儀表展商再升級
    助力中國製造2025,90屆中國電子展儀器儀表展商再升級 2025的發布,明確了9項戰略任務和重點,並大力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工具機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10大高端領域。
  • 瀋陽市總商會成立德國海外聯絡工作站搭建中德經貿合作橋梁
    日前,瀋陽市總商會德國海外聯絡工作站正式在中德(瀋陽)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揭牌,標誌著這個中國製造業之都與德國交流合作邁向新的臺階。該聯絡站將設在中德裝備園海德堡離岸創新中心,服務於中德之間人才、項目、信息和資源的有效溝通和對接,為有對德合作意向的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 力諾瑞特成中德新能源合作成功典範
    山東 2011-07-12(中國商業電訊)-- 6月28日,隨著首輪中德政府磋商活動的結束,兩國150億美元的商業合作也浮出了水面。作為我國太陽能行業唯一的中德合資企業,力諾瑞特成為中德新能源合作的成功典範。
  • 中德智能製造/工業4.0標準化工作組第九次會議召開 達成14項共識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11月20日消息,中德智能製造/工業4.0標準化工作組第九次會議近日在德國柏林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數位化與創新政策司、德國電工電子與信息技術標準化委員會、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有關負責人出席會議並致辭。來自中德雙方標準化組織、研究機構以及相關企業的80餘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 濰柴集團戰略重組雷沃重工 助力中國農業裝備邁向高端
    這兩家中國裝備製造領域的「明星」企業,將發揮資源協同優勢,推進中國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發展,使中國農業裝備邁向高端,助力鄉村振興。山東重工集團、濰柴集團、中國重汽集團董事長譚旭光介紹戰略重組情況。 濰柴集團供圖 攝  山東重工集團、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在發布會上介紹說,雙方已於2020年12月1日籤署戰略合作協議,12月29日正式完成交割,濰柴集團持有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60%的股權。濰柴正式邁入農業裝備製造領域,完整的工業裝備集團雛形凸顯,是目前全球戰略資源最豐富的工業裝備集團之一,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 從製造大國到製造強國,百度攜手中國建材集團助力中國企業競爭力升級
    人工智慧與工業製造的融合正進一步加深。7月13日,百度與中國建材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智慧物流,數字礦山,智慧工廠,工業無人駕駛、數據中心新基建、企業AI大腦等多個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合作第一期已籤署合同金額2700萬元。整個戰略合作價值將超過百億元。雙方響應國家」新基建」號召,共同加速中國企業向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助推「中國製造」邁向「中國智造」。
  • 瀋陽金杯與開目再續合作 CAPP系統助力信息化應用升級
    瀋陽金杯與開目再續合作 CAPP系統助力信息化應用升級    近日,瀋陽金杯車輛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瀋陽金杯)與開目公司籤約,雙方將在鞏固原有PDM系統應用成果的基礎上,在數位化工藝領域再度合作,攜手共建致力於提高工藝設計效率、強化工藝管理水平、支持工藝協同創新的CAPP系統,實現信息化應用再度升級。
  • 進出口銀行上海分行助力上海長興島打造世界一流海洋裝備製造基地
    上海長興島海洋裝備製造資料圖    上海長興島位於長江入海口,是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近年來,長興島聚焦高端製造、技術創新等重點領域,集聚了江南造船、中遠海運重工、振華重工和滬東中華等龍頭企業,形成集聚度高、關聯性緊、競爭力強的海洋裝備產業集群。    2020年9月,在上海長興產業經濟發展推介會上,上海市長興島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崇明區政府、進出口銀行上海分行籤訂三方戰略框架合作協議。
  • 大族雷射:雷射智能裝備製造行業領跑者
    經過20年的快速發展,大族雷射從一家小型民營企業成長為中國雷射加工裝備行業的領軍企業、國際知名的雷射加工設備製造商。  憑著這股韌勁,經過近半年夜以繼日的努力,大族雷射鈑金裝備事業部首臺光纖雷射切割工具機在當年成功推向市場。一經推出,立刻獲得了市場的強烈關注。  截至目前,大族雷射光纖雷射切割機已累計銷售2800餘臺,取得了產銷量全球第一的佳績。同時,根據市場的變化,大族雷射不斷升級,又先後成功研發並推出了全自動光纖雷射切管機、三維五軸聯動光纖雷射切割機等多款高性能雷射加工設備。
  • 光谷見證中德雷射合作交流
    朱曉在會上對中德雷射領域合作的具體安排作了說明,他說,2012年3月份,武漢中國光谷雷射行業協會、湖北省雷射學會要組織湖北雷射企業到德國柏林參加柏林光博會;舉辦第二屆中德雷射論壇,挑選5家企業的老總進行交流;精選一批老總到德國進行培訓。
  • 卡米洛鋼琴亮相第76屆中國教育裝備展助力教育均衡發展
    4月26日,由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主辦的第76屆中國教育裝備展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隆重召開。上海湖樂府鋼琴集團攜旗下品牌——卡米洛鋼琴驚豔亮相展會現場,也為中國的教育事業的發展增添一份助力。在本屆的展會上,參展商們也全面展示了各類教育裝備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這也是中國教育裝備企業不可錯過的行業盛會。會展上,人潮湧動,熱鬧非凡。
  • TUV萊茵出席中德農村塑料升級項目啟動會,助推生物降解地膜應用
    北京2020年11月26日 /美通社/ -- 近日,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攜手德國萊芬豪舍集團、珠海萬通化工有限公司(簡稱「珠海萬通」)、萊茵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簡稱「TUV萊茵」)和中國農業科學院,在北京召開中德農村塑料升級項目啟動會。
  • 工業網際網路成中國製造升級「關鍵變量」,華為雲如何撬動工業網際網路?
    2020年,在製造業的新訴求、疫情影響和國家發展戰略下,工業網際網路作為『中國製造』轉型升級的關鍵變量受到了更多的關注。近期,總書記在向「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的賀信中指出,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以上這些政策文件和產業風向,均指向了工業「新底座」——工業網際網路。如今,當我們站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口審視自身,工業網際網路的各類主體力量要如何用工業網際網路技術助力『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升級轉型?
  • 德國華人教授會商助推中德科教合作
    原標題:德國華人教授會商助推中德科教合作  新華網柏林4月19日電(記者班瑋 郭洋)中德科教合作中活躍著一個特殊的小群體——在德國高校任教的華人教授。他們近日在德國明斯特舉行了第七屆年會,會商加強兩國科教合作大計,表示願在兩國未來科教合作中扮演「智力加油站」和「搭橋人」的角色。
  • 助推綠色智能製造!青科大聯手企業共建產學研合作聯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珍梅青島智能綠色製造技術與裝備、青島綠色與智慧化工兩個產學研合作聯盟日前成立。兩個聯盟均是依託青島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和化工兩個傳統優勢學科而建,推進青島製造向「青島綠色智能製造」轉型升級。
  • 新產業、新動能——中國(太倉)航空航天產業峰會即將隆重開幕
    ,以及在精密零部件製造領域的生產技術優勢,發揮對外開放對德合作優勢,前瞻性地布局發展航空航天產業,積極構建航空產業協同創新體系,大力發展高端製造環節和高價值服務領域,努力打造高水平航空產業園區。太倉是中國德資企業最密集的地方,享有中國「德企之鄉」的美譽。商務部和德國經濟部共同授予太倉中國首個也是唯一「中德企業合作基地」稱號,已有350多家德企選擇落戶太倉,總投資超50億美元,近50家是所屬行業的全球「隱形冠軍」。
  • 技術如何與工業基因相融合 卡奧斯「中國方案」引領智能製造變革
    在卡奧斯COSMOPlat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及其旗下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簡稱海爾智研院)賦能下,由海爾智研院、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海爾中德冰箱互聯工廠、海爾中德滾筒互聯工廠、海爾中德熱水器互聯工廠組成的「燈塔基地」——海爾中德智慧園區,獲評德國ROI-EFESO工業4.0獎。這是該獎項首次花落中國。技術如何與工業基因相融合?
  • 濟南職業學院中德合作育匠人 開啟現代學徒新模式
    能夠進入中德技術學院的學生都是經過嚴格的選拔,組成一個班級。廣西新聞網記者 黃玲娜攝廣西新聞網南寧4月29日訊(記者 黃玲娜)在濟南職業學院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經過選拔,走入實訓場地,精益求精的練習,只為通過嚴格的檢測,他們就是中德技術學院的學生們。4月28日,「現代學徒制的山東實踐」2017全國網絡媒體山東採風團走進了風景優美的濟南職業學院,探索濟南職業學院的中德合作共同培育匠人項目。
  • 必和必拓攜手中國合作夥伴助力全球綠色復甦
    必和必拓攜手中國合作夥伴助力全球綠色復甦 發布時間:2020-11-16 00:00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