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開源點評:定義雲原生、拓展生態系統,以及更多的行業趨勢

2021-01-10 騰訊網

導讀:每周關注開源社區和行業趨勢。                                             

本文字數:1527,閱讀時長大約:2分鐘

https://linux.cn/article-12473-1.html

作者:Tim Hildred

譯者:Xingyu.Wang

我在一家採用開源軟體開發模型的企業軟體公司任高級產品營銷經理,我的一部分職責是為產品營銷人員、經理和其他相關人定期發布有關開源社區、市場和業界發展趨勢的更新。以下是該更新中我和他們最喜歡的幾篇文章。

《隨著雲原生計算的興起,它和代碼一樣在改變文化》

文章連結

現在是圍繞一套雲原生計算的共同原則進行行業整合的時候了,因為許多企業已經意識到,他們最初進入雲計算的回報有限。國際數據公司去年的一項調查發現,80% 的受訪者曾將工作負載從公有雲環境遣返到企業內部,平均而言,他們預計在未來兩年內將一半的公有雲應用轉移到私有場所。

分析:在雲端的第一次運行主要是大量的「提升和轉移」嘗試,以提取工作負載並將其投放到雲端。第二次運行將涉及更多的工作,以確定轉移什麼以及如何轉移,但隨著開發人員對理所當然的事情越來越滿意,最終應該會帶來更多價值。

《為什麼雲原生基礎設施的自動化是所有參與者的勝利》

文章連結

開發的聖杯是創建和維護安全的應用程式,產生強大的投資回報率和滿意的客戶。但如果這種開發不是高效、高速和可擴展的,那麼這個聖杯很快就會變得遙不可及。如果你發現自己對當前的基礎設施有更高的期望,那麼可能是時候考慮雲原生了。它不僅可以檢查所有這些機器,而且為雲原生基礎設施進行自動化可以提高效率和結果。

分析:我還要補充一點,如果沒有大量的自動化,真正採用雲原生方法是不可能的;涉及的移動部件數量太多,不可能用人的頭腦來處理。

《Linkerd 案例研究:滿足安全要求、減少延遲和從 Istio 遷移》

文章連結

最後,Subspace 分享了其使用 Linkerd 提供「光速」多人遊戲的經驗。雖然在超低延遲環境中使用服務網狀物起初似乎有悖常理,但 Subspace 發現 Linkerd 的戰略使用實際上降低了總延遲 —— 服務網狀物是如此輕巧,以至於它增加的最小延遲被它通過可觀察性降低的延遲所掩蓋。簡而言之,Linkerd 的這一獨特用例使 Subspace 在運營結果上獲得了巨大的淨收益。閱讀完整的用戶故事。

分析:我聽說過這樣一個觀點:你並不能真正降低一個系統的複雜性,你只是把它抽象化,改變它的接觸對象。似乎對延遲也有類似的觀察:如果你仔細選擇你接受延遲的地方,你可以因此減少系統中其他地方的延遲。

一位高層管理人員解釋了 IBM 的「重要支點」,以贏得開發者、初創企業和合作夥伴的青睞,這是其從微軟等競爭對手手中贏得混合雲市場計劃的一部分

文章連結

藍色巨人正在轉向一個新的戰略,專注於建立一個由開發者、合作夥伴和初創公司組成的生態系統。「我們的服務組織無法接觸到所有客戶。獲取這些客戶的唯一方法是激活一個生態系統。」

分析: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接受這樣的理念:有些客戶的問題,他們沒有幫助就無法解決。也許這可以減少從每個單獨客戶身上賺到的錢,因為它擴大了更廣泛地參與更多問題空間的機會。

希望你喜歡這個列表,下周再見。

via: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20/7/cloud-native-expanding-and-more-industry-trends

作者:Tim Hildred選題:lujun9972譯者:wxy校對:wxy

本文由LCTT原創編譯,Linux中國榮譽推出

相關焦點

  • 企業級雲原生:TKEStack 騰訊雲原生開源實踐之路
    容器是雲原生的事實底座 在介紹整個產品的定位和方向之前,首先要提一下目前最火熱的技術方向 —— 雲原生。 雲原生是利用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構建和運行可拓展彈性的應用。容器基本上是整個雲原生技術棧的底座角色,CNCF 官方來看容器族的產品中已經有大量產品和廠商參與其中,基本上是百花齊放的態勢。
  • DTCC2020阿里雲李飛飛:雲原生分布式資料庫與數據倉庫系統點亮數據...
    趨勢二:雲計算加速資料庫系統演進關鍵詞:商業起步 - 開源 - 分析 - 異構NoSQL - 雲原生、一體化分布式、多模、HTAP,利用雲原生計算技術的資源池化、資源解耦,會看到下一代雲原生的數據系統。
  • 2020年阿里云云原生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雲原生促阿里雙11訂單...
    阿里雲已擁有國內規模最大的雲原生產品家族和開源生態,在Gartner發布的2020年公共雲容器報告中,阿里雲排名全球第一。阿里云云原生構建目標明確,未來阿里云云原生發展可期。雲原生促阿里訂單峰值創新高2020天貓雙11狂歡季成交額為4982億,同比增長26%,再次創下新高。
  • 開源項目在GitHub上貢獻33.5W個Star!騰訊的十年「雲」答卷,請收好!
    ;首次提出雲原生系統,包括開發雲原生、計算雲原生、架構雲原生、數據云原生和安全雲原生,用戶在部署時,系統中各模塊既可獨立進行,又會形成串聯或並聯關係;首次提出雲原生實踐「ISO」,為部署雲原生的企業提供最佳參考。
  • 青雲科技CEO黃允松:重新發明輪子,未來的應用都將是雲原生架構
    因為它是雲原生的。雲原生定義了一條能夠讓應用最大程度利用雲的能力、發揮雲價值的最佳路徑。可以非常堅定地講,未來所有的應用都會長在雲上。應用軟體不會在運行在PC機上,不會運行在你的手機上,也不會運營在數據中心的伺服器上,全部都會在雲上。
  • 智能計算、邊緣計算環境下的雲原生進化之路
    雲計算的發展,經歷了虛擬化、商業IaaS、商業PaaS,到開源IaaS、開源PaaS、雲原生等階段,核心組成部分也經歷了從伺服器到虛擬機再到容器的演變。2015年創立的CNCF發布的開源平臺Kubernetes,讓雲原生技術得到長足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場景採用雲原生技術,企業和個人開發者4年增長了近20倍,來自超過2k個公司的3.5萬多個開發者向開源社區貢獻了14萬餘行代碼。今天,在5G、AI &大數據應用日漸普及的背景下,為適應多雲混合雲、智能計算、邊緣計算、異構計算等計算環境,雲原生正在迎來新的進化。
  • 國產信息基礎軟硬體行業深度報告:開源、遷移、上雲、生態
    2)開源:是獲取技術、開發者群體、用戶群體以及擴大技術影響力的最佳選擇。信創並不等於徹 底的技術封閉。開源已經成為龍芯、鯤鵬、統信、麒麟等國產行業「支柱」的重要發展方向,也是 時代發展的趨勢。3)遷移成本:信創推進過程中,遷移成本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 沃趣科技魏興華:雲原生和資料庫的結合將成未來趨勢
    沃趣科技合伙人&技術中心負責人 魏興華  作為資料庫行業的一名老兵,魏興華曾就職於東軟集團,阿里巴巴集團,而和他共同創辦沃趣科技的其他幾位創始人也都是來自阿里資料庫團隊和系統團隊的資深專家,也因此決定了沃趣科技
  • 加速雲原生落地 KubeSphere把簡單交給客戶,把複雜留給自己
    雲原生加速落地 KubeSphere持續進化2019年,雲原生技術受到了眾多開發者的追捧,不僅網際網路企業在加速探索雲原生應用的落地,一些傳統行業也開始加入其中。可以說,在2019年,雲原生實現了從概念到落地實踐的轉變。
  • 數據中臺的雲原生機會
    金沙江聯合資本李居真告訴「甲子光年」:「阿里本身的開發能力很強,會更多地自己定製很多組件,而非直接用類似於K8S這樣的開源體系。」第二種「社區開源派」,則以創業公司為主,他們更傾向使用社區的開源資源並不斷回饋社區,對他們來說,這是更高效的研發方式,好處還在於,未來服務客戶時,開源系統的兼容性更強,且客戶自有的研發、運維人員更容易上手,客戶的安全感也更強。
  • 雲原生體系下的技海浮沉與理論探索
    4)開源共建:雲原生通過技術開源能夠更好地幫助雲廠商打開雲的市場,並且吸引更多的開發者共建生態,從一開始就選擇了一條「飛輪進化」式的道路,通過技術的易用性和開放性實現快速增長的正向循環,又通過不斷壯大的應用實例來推動了企業業務全面上雲和自身技術版圖的不斷完善。
  • 關注行業雲原生(5):雲原生應用的技術內涵
    虛擬化早於容器化,以VMware vSphere、微軟HyperV、開源KVM等軟體為代表,傳統行業企業普遍採用虛擬化技術。虛擬化技術重點解決了CPU計算資源利用率不高的問題,通過構建虛擬機,提高計算資源的利用效率。虛擬化技術是雲計算技術的基礎,這也是為什麼雲計算初期被稱為虛擬化的原因。
  • 華為雲GaussDB構建雲原生全棧能力,助力企業新升級
    在數據服務分論壇,華為雲資料庫技術專家發表了《面向未來的雲原生資料庫技術與趨勢》的主題演講,分享了GaussDB資料庫通過生態開放、架構創新、軟硬協同等方面構建雲原生全棧能力,加速企業數位化轉型,助其成為「新雲原生企業」。
  • 華為雲GaussDB聚焦全場景,構建雲原生全棧能力
    12月30日, 雲原生2.0技術峰會在深圳舉行。在數據服務分論壇,華為雲資料庫技術專家發表了《面向未來的雲原生資料庫技術與趨勢》的主題演講,分享了GaussDB資料庫通過生態開放、架構創新、軟硬協同等方面構建雲原生全棧能力,加速企業數位化轉型,助其成為「新雲原生企業」。
  • ...周報第72期:騰訊雲發布八款雲原生系列產品,阿里發布開源量子...
    包括開源雲原生開發環境Nocalhost、首款金融級雲原生Serverless消息隊列TDMQ以及國內首款全Serverless雲原生MySQL資料庫TDSQL Serverless等。在車聯網市場方面,智行暢聯積極拓展國內和東南亞的行業車聯網市場,為物流、出租網約車、汽車租賃、環保和公安提供專業的4G/5G車聯網定製產品和系統。
  • 第七屆開源作業系統年度技術會議(OS2ATC)盛大開幕,從編譯器到軟體...
    教育部國產基礎軟體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鵬城實驗室鵬城生態項目負責人吳慶波和北京飛漫軟體技術有限公司CEO、HybridOS作業系統開源協作項目發起人魏永明擔任大會主席,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長聘副教授、博導陳渝和鑑釋科技CEO&聯合創始人梁宇寧擔任組委會。本次大會邀請40多位國內外一線的作業系統專家和行業領袖,圍繞開源作業系統、編譯器、全棧系統、晶片等技術熱點展開討論。
  • 數據中臺的雲原生機會 | 甲子光年
    金沙江聯合資本李居真告訴「甲子光年」:「阿里本身的開發能力很強,會更多地自己定製很多組件,而非直接用類似於K8S這樣的開源體系。」 第二種「社區開源派」,則以創業公司為主,他們更傾向使用社區的開源資源並不斷回饋社區,對他們來說,這是更高效的研發方式,好處還在於,未來服務客戶時,開源系統的兼容性更強,且客戶自有的研發、運維人員更容易上手,客戶的安全感也更強。
  • 字節跳動火山引擎加入 Linux 雲原生計算基金會(CNCF)
    未來,火山引擎將攜數十萬級容器集群規模應用實踐,全面融入全球雲原生技術生態,為雲原生的落地應用以及開源生態建設,做出持續貢獻。自 2015 年 7 月成立以來,該基金會始終致力於通過建立社區、管理開源項目等方式推廣技術、推進雲原生的可持續發展,並以此聚集了一大批雲原生技術專家。發展至今,CNCF 已經擁有近 50 家會員企業,旗下活動 KubeCon + CloudNativeCon 更是成了雲原生領域的全球頂級峰會。
  • 「雲原生+ AI」 ,時速雲攜手飛騰共建全棧式人工智慧生態聯合實驗室
    作為該聯合實驗室中的雲原生技術服務商代表,時速雲將與飛騰、麒麟軟體、比特大陸、百度 和 太極 等25家企業共同構建基於飛騰 CPU 的 AI 方案,發揮自身雲原生技術能力優勢,加速以國產CPU為核心的AI生態演進。
  • 百度開源2020年度報告:兩大開源平臺、九個捐贈項目
    在企業應用方面,飛槳已經在產業界廣泛應用,合作夥伴包括但不限於:中國電信、聯通、工行、小米、OPPO、58同城、國家電網、崑崙數智,寧德時代等(排名不分先後)2、ApolloApollo開放平臺是一個開放的、完整的、安全的平臺,將幫助汽車行業及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夥伴結合車輛和硬體系統,快速搭建一套屬於自己的自動駕駛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