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如何通過歷史大視野審視當下中美關係?究竟是哪五大方面因素促使中美關係發生變化?美國內部暴露的五大矛盾又是什麼?美國現在擁有的四大硬優勢、四大軟優勢分別是什麼?為什麼說長遠看中國戰略態勢良好?如何從百年變局的大視野審視當前中美關係?
本期的《青年網絡公開課》,中國人民大學金燦榮教授開講:百年變局與中美關係。
我國目前外部環境複雜
中國現在外部環境變得複雜的三大內容,一個美國全面施壓,一個印度搗亂,一個受美國影響部分國家跟著跑。其中矛盾的焦點還是中美關係。
五大矛盾導致中美關係變嚴峻
第一,學術界叫「修昔底德陷阱」,中國發展到今天,已經使得中美關係進入了「修昔底德陷阱」,進入老大老二矛盾了。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發展得越好,這個矛盾就越尖銳。
第二,中美政治走向相反,美國是民粹主義、種族主義,右傾化,中國現在強調四個自信,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旗,這跟美國的期待是完全反的。
第三,美國內部出現大問題,美國國內現在有五大矛盾,上下矛盾、左右矛盾、黑白矛盾、虛實經濟矛盾、全球主義與本土主義矛盾。
第四,中國發展形成多元觀點,中國改革開放40年成就非凡,綜合國力大大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升,社會分化,觀點多元,在公共政策問題上形成共識更困難。
第五,川普團隊風格多變。
中美關係駛向何方?
中美可能發生局部脫鉤,中美經濟、社會聯繫太緊密了,全面脫鉤不現實,但是局部脫鉤是非常可能發生的。
中美可能出現局部新冷戰,全面新冷戰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中美之間局部新冷戰是有可能的。
同時,不能排除局部熱戰可能性,不能掉以輕心,要防範這個可能性。
備戰越充分,衝突可能性越小。第一,美國現在很瘋狂。第二,從美國過去的行為邏輯來講,只要準備得夠充分,讓美國在軍事上佔不到便宜的話,反倒沒了這個可能性。
美國拒絕接受中國崛起
中美的根本問題是什麼?是美國精英階層到目前為止拒絕接受中國崛起的事實,他們還是傲慢的。
首先是種族傲慢。為什麼不接受?你是黃種人,你不是高貴的白人,這是種族矛盾。第二是宗教傲慢。美國人覺得他們是上帝的特殊選民,所以有一種美國例外論,覺得上帝都不認識你,你憑什麼崛起?第三是意識形態傲慢。美國覺得自由民主是人類最好的制度,只要按照這個走,歷史都終結了。最後是歷史傲慢,因為美國1894年就是世界第一了,而中國在1894年甲午戰爭中被日本打敗,所以美國覺得中國的經濟是很落後的,怎麼現在發展這麼快。
美國完全沒做好準備接受中國崛起
美國現在還是很單方面、很傲慢地給中國定位。政治上要學習美國的多黨民主,經濟上要做美國的「低端打工仔 」,戰略上希望中國學日本,成為一個「大號日本」,美國指東我們往東,指西往西。
不能把中美關係當成中國外交全部
中美關係重要,但不等於中國外交的全部,中國外交實際上是四個部分構成的:大國外交、周邊外交、發展中國家外交和多邊國際組織外交。
現在壓力主要來自於兩個方向:一是大國外交的美國方向,二是周邊外交的印度方向。中國的大國外交是三對關係,中美、中俄、中歐,現在中俄關係還很穩定,中歐關係有問題,但基本可控,三對關係有兩對還可以,主要問題是中美關係。
周邊外交裡,印度是問題
印度是典型的唯心主義國家,印度經濟很糟糕、其國內民族矛盾很嚴重,另外,疫情也非常嚴重。所以他們想往外把這個矛盾推出去,在外面製造矛盾。
網上有一種輿論說中國外交四面楚歌,這個我覺得是有意挑動輿論焦慮,通過焦慮來製造流量,不符合事實,事實就是中國外交整體還是可以的。
另外在大國裡面,中國最關鍵的四個指標是很好的。第一,政治穩定,沒有政治穩定,何談發展。第二,中國經濟基礎還是好的,雖然中國經濟不如本世紀初的前十年,但是跟其他大國比還是好的。第三,科技 是第一生產力,中國科技突飛猛進,發展非常快。 第四個指標就是軍事力量,中國軍事現代化自1999年5月8號駐南聯盟使館被炸到現在,絕對是很認真在推。而且是裝備和體制、軟的、硬的全面在推,所以美國軍方就把中國當第一對手了。
降維打擊極其殘酷
西方在近代世界率先掌握了現代製造業,率先有了大機器生產。西方借大機器生產在經濟效率上碾壓東方的手工勞作,借大機器生產有了堅船利炮機關槍,然後用堅船利炮機關槍到東方打我們的長矛大刀。這不叫戰爭,這叫單方面的屠殺,表面近代是西方打東方,實質是工業打農業,這就是降維打擊。
誰掌握現代製造業 ,誰就能崛起
西方為什麼崛起? 因為率先掌握現代製造業。 今天中國為什麼崛起? 因為我們也掌握了現代制 造業。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這個規律,在近代世界史的表現就是工業能力決定國家命運,再具體講就是製造業能力決定國家命運。
工業化是新中國無與倫比的成就
世界必須認識到一個基本的現實,新中國70多年最偉大的成就就是把這個國家從農業國變成了工業國,這是新中國無與倫比的成就,現代史的本質是工業化,工業化的核心就是現代製造業。
中國工業化規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中國歷史以1949年劃界,1949年以前我們是農業文明,1949年以後才是工業文明,這兩個文明基本的性質、基本的性格是不一樣的,這就是中國現在有底氣的原因。
我們已經擁有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工業化,而且是體系最完整的工業化、創新能力不斷加強的工業化,這是中國真正的底氣所在,這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產力基礎,這是針對美國我們不要怕的原因。
世界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由於美國為首的西方現在有點老化,再加上中國的崛起,因此世界就進入到了習近平總書記講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那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怎麼理解?
第一,從學術上講,這個概念是對當前形勢很好的總結。第二,從實踐的角度來講,「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習近平總書記外交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外交實踐的出發點,所以理論、現實意義都很大。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四個「新」
第一,新的國際格局正在出現,西方主導天下數百年的老格局正在被東西方平衡的新格局所取代,實證案例就是G20正在取代G7。G20是包括東西方大國的,G7就是西方老大國,G20取代G7就是東西方平衡的結構在取代西方主導天下的老結構。
第二,現代化的新模式得到了承認,原來現代化模式全是西方的,所以很長時間現代化就等於西方化,現在隨著中國工業化的成功,西方學術界、戰略界、商界、軍界、媒體界開始承認中國現代化的模式是成功的。
第三,新的工業革命正在到來,中美都有機會。第四次工業革命跟以前不同,西方不能壟斷,中國是一個重要的參與者,原理就是因為中國70年實現了工業化。這個未來是開放的,不是西方主導,跟以前不一樣。
第四,未來的全球治理變成了東西方共同參與,過去幾百年這個全球治理都是西方主導的,但是從本世紀開始中國成了全球治理的積極參與者。
中美關係裡,中國戰略態勢更好
從戰略角度來講,中美之間其實中國的態勢更好,在這個意義上講中國人要有信心,要保持戰略定力,但是目前中美力量對比還是美強我弱。
美國擁有四大「硬優勢」
第一,GDP比我們高,這是第一個硬差距,美國的經濟總量比我們大。 第二, 軍事力量總體比我們強。 第三,美元霸權,雖然人民幣國際化在推,但是跟美國差距還是很大。 第四, 美國有一些產業是可以卡我們脖子的,晶片就是其中一個。
美國擁有四大「軟優勢」
第一,美國有比較強大的盟友體系,美國跟58個國家籤了正式的有法律意義的文件,他們是盟友。1982年中共十二大我們提出一個政策叫全方位外交,從此就不結盟了。第二, 中國的話語權不如美國,美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影響更大。 第三, 親美、崇美、懼美,還是很普遍的。 第四,利益問題,因為改革開放40年我們主要是向西方開放,尤其是向美國開放,所以中國有相當多的利益在美國。
這就是我們現在面臨的處境,總體美強我弱,具體四個硬差距,四個軟差距。總體來講我們對於未來要有信心,但是對現實又必須認識得非常清楚。
美國沒能遏制中國發展
美國的戰略目標是戰略性地延滯中國的發展,不讓中國做老大,不讓中國超過美國,實際上這個目標並沒有達到。只要國內比較穩,美國這些壓力並不會影響中國的成長。只要不影響我們的成長,發展速度比他快一點,最終趕上他就只是時間問題。
中美關係出了問題,而且這個問題會持續一段時間,我們對於形勢嚴峻要有充分估計,但另一個方面絕對不要害怕,美國的壓力實際上並沒有改變我們發展的態勢。
我們在過去兩年半的應對措施,大概就三句話。第一,就是我們不為天下先,不打第一槍,都是他惹的事,我們是後發制人。第二,退避三舍,有些邊緣利益我們還是讓一讓他,這樣可以讓第三方看得清楚誰的責任。第三,來而不往非禮也,就是涉及到中國關鍵國家利益我們還是要反擊的。
中美關係發展到今天出問題是必然的,因為你發展得不錯,對他有壓力。
美國無法阻止中國崛起
接下來會經歷一個比較長的困難期,但是不管美國怎麼折騰,美國沒有能力在戰略上阻止中國崛起,所以中國只要穩紮穩打,總的發展態勢還是大國裡面最好的,只要把具體的問題做好,度過困難期,之後在中美博弈上中國會越來越主動,對此我是有信心的。
【責任編輯:楊海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