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Go勝無懸念,但將人工智慧落地應用才是正道

2020-12-03 葛甲

日前烏鎮舉行了AlphaGo對陣柯潔的圍棋比賽,這是繼2016年3月韓國李世石與AlphaGo世紀大戰之後又一引人關注的賽事。一年來AlphaGo的下棋能力每天都在進步,而人類棋手在一個相對的時間段內幾乎可算是止步不前,因此本次比賽AlphaGo不出意外以3:0完勝當前圍棋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潔,為這場人機大戰畫上完美句號。

20年前的這個5月,IBM的深藍挑戰西洋棋大師卡斯帕羅夫時,場面同樣轟動,卡斯帕羅夫以1勝2負3和的成績惜敗於深藍。相隔20年的兩場比賽在性質上趨同,不同的是20年前的國象頂級高手尚可一戰,20年後的圍棋世界第一則沒有任何機會。深藍與AlphaGo,兩種結構不同原理不同的人工智慧產品,代表了不同時期的技術高峰,但最終相同的結局卻都是秀一場後退役,殊為遺憾。

AlphaGo的運作方式確實能給人工智慧發展帶來相當多的啟示,例如其對結構化數據的分析、評估、判斷和決策,其模型的有效性等。如果運算能力足夠,把全世界所有病例做成結構化數據,再通過其模型處理後得出結果,是不是人工智慧從此之後就能替代醫生診斷了?在現有技術條件下,這似乎仍是個距離不短的未來,那麼有必要來問個問題,如何能將AlphaGo的視線從棋盤這個方寸之間轉移到更廣闊天地,讓其現在就能發揮出哪怕一點點實際應用效應,而非停留在基礎研究式的高臺之中呢?

人工智慧從最初發展至今已過60餘年,經歷過數次熱潮,但除了當前正在經歷的這次之外毫無例外都以退潮而告終,蟄伏個十年二十年後再度風生水起。之所以陷入這樣的循環,除了人工智慧是個跨度極大的綜合學科外,與研究者一味追求深度技術演進卻忽視了應用效果有很大關係,研究者對建立模型有種近乎痴迷的熱情,卻完全不顧這個模型能否因時因地真正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這麼做的結果是,人工智慧的消費市場培育不起來,技術成果只能在B端打轉而延伸不到更廣闊天地。

之所以要對當下這最新一波的人工智慧熱潮保持信心,堅信其不會像前幾次一樣在某天退潮,還是由於有人工智慧的大力推動者百度的存在。百度與以往任何一家人工智慧巨頭如IBM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這是家距離用戶最近的公司,知道用戶乃至於由用戶構成的這個社會需要些什麼,也大致知道把人工智慧技術進行商業化的基本路徑應該是什麼。人工智慧這個詞的格調要比商業化這個詞的格調高几個層級,但沒有商業化,人工智慧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只能繼續在實驗室裡孤芳自賞,正如教授也得生活,也不能不吃飯搞研究一樣。

百度做的事情並不複雜,那就是從感知計算入手去做人工智慧。什麼是感知計算呢?就是機器的識別能力。AlphaGo下棋雖然好,但其能力主要集中在邏輯分析決策等運算方面,只是指導落子而並不自己動手去落子,柯潔如果拿一個大了十倍的棋子放在棋盤上一下子佔了6個點,AlphaGo很可能就會懵掉甚至宕機,但即便是最弱的人類棋手,也知道這是對方在耍賴並立刻做出反應。百度要做的人工智慧,就是要讓機器具備人的感知,而非只會做邏輯分析推理和判斷這些內心戲。

百度這幾年一直在發展的百度大腦,就是一套集成化的感知計算產品,裡面包括了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視頻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大數據、用戶畫像等功能的核心算法。感知計算是通往認知計算的一道橋梁,機器首先要能感知外部信息,如識別圖像、聲音、視頻,對大數據有處理能力,才能進一步演進到認知計算層面。不要認為感知計算不高端,一張普通的圖片,人一眼就能看出圖片上承載的所有信息,但經過人工打上幾十個標註,目前為止也無法被機器完美識別所有信息。

百度大腦就相當於一個人工智慧的入口,這與百度一貫以來堅持的商業邏輯非常吻合。假使有人開發出了很牛的人工智慧模型,比如可以預判到人類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需求,但通過什麼渠道讓人的需求信號輸入到模型中去呢?在過去是沒有辦法的,只能把這些需求信號做成機器可以處理的結構化數據交給機器。而有了百度大腦之後,就有了另一種可能。機器可以通過人的語音、圖像、過往個人數據以及其他大數據等維度,通過模型做出準確判斷,而人的日常生活是動態變化的,缺乏了上述數據,再好的模型起不了什麼作用。

百度的人工智慧技術,特點是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可以將AlphaGo視作人工智慧基礎科學的代表,而百度大腦則是人工智慧應用科學的代表,因為百度大腦在現實世界是有轉化的,不僅僅是秀一場而已。全球首個人工智慧作業系統DuerOS,作用就是將百度大腦的能力集中在一起分發出去,這是個集成化的解決方案,可以嵌入到不同的app中,也可以嵌入到硬體產品中,不管集成到哪裡,百度大腦的各項能力都可以在不同場景下發揮作用,這是人工智慧與普通用戶距離最近的一款產品。

我們不必去盼望那種像人一樣運作的強人工智慧產品在短期內出現,如果百度大腦在語音、圖像、大數據分析等方面做到很好,機器對人類活動做到更好的識別,進一步做出更好的分析、判斷和決策也就成為可能,而人與機器,人與萬物之間的交互也就實現了突破,這將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人類生活,是令人很難想像的。百度所做的人工智慧或許只是這個龐大學科中的一小部分,但卻是最具應用性且佔據了入口的那最重要的一部分,其對整個人工智慧產業的巨大推動作用,將隨時間而顯現。

相關焦點

  • 從AlphaGo連勝柯潔兩局,看AI領域八大待解懸念-虎嗅網
    懸念2:AI本身是中性的,取代人的部分勞動如何成為對人的普遍解放而不是奴役 問:對於人工智慧將超越人類、替代人類的觀點,您怎麼看? 胡延平:整體而言,AI依然處於計算智能階段,正在開始往感知計算方向走,但是距離認知計算還比較遠。
  • 新版Alphago棋風更穩健
    柯潔與Alphago的人機大戰第一場結束,Alphago執白戰勝了柯潔,勝四分之一子。柯潔經過一天的苦戰在失利已成定局的情況下,依舊堅持下完比賽;經過改進的Alphago則依靠穩健的棋風拿下了對手。alphago再過一萬年也不可能窮盡所有圍棋的定式。這次比賽其實不是人機大戰,而是人類使用電腦作為工具探索新的東西,就像哈勃望遠鏡讓人類發現新的領域一樣。人工智慧可以幫助專家以更快的速度解決問題。本次比賽的目的也不是alphago還是棋手贏,最終還是人類贏。祝柯潔好運。」來源:網易科技
  • 人工智慧在軍事領域有哪些應用價值?
    隨著谷歌2016年推出 alphago 以擊敗圍棋高手,人工智慧已成為最熱門的技術領域。 那麼什麼是人工智慧? 簡單地說,人工智慧就是賦予機器或計算機模擬人類智能行為的能力。人工智慧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曾經歷過兩次發展高潮,最後因技術等原因又跌入低谷,直到GPU和雲計算技術發展起來,才引發以深度學習技術為代表的第三次,也就是本次人工智慧高潮的再次爆發。人工智慧對軍事發展的影響是什麼??
  • 柯潔vs阿爾法狗結果:2017alphago對陣柯潔誰贏了(最新)
    柯潔vs阿爾法狗結果:2017alphago對陣柯潔誰贏了(最新)  4月10日報導,Google在中國棋院召開發布會,宣布5月23日-27日在烏鎮主辦「中國烏鎮·圍棋峰會」,去年戰勝韓國職業棋手李世石的圍棋人工智慧AlphaGo將挑戰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潔九段。
  • 人工智慧正確落地需遵循的路徑
    AI並非一蹴而就,落地還需「三步走」   企業發展人工智慧非一日之功,每一家數字型企業,都存在利用「正確的」人工智慧技術改善企業運作的可能。企業如果沒有適當的計劃,很可能影響資源和資金分配不當,進而影響人工智慧的部署落地,給企業發展帶來挑戰。
  • 醫療應用中人工智慧如何做到真正落地
    打開APP 醫療應用中人工智慧如何做到真正落地 發表於 2019-07-29 16:08:29 在醫療大數據、人工智慧臨床應用中,存在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悖論:如果算法模型不成熟,醫院就不會將其接入醫院信息系統(HIS);如果算法模型沒法在醫院運營管理中跑起來,算法模型成熟度就無法提高。
  • 柯潔感嘆AlphaGo可怕:讓三子!如先捅三刀(圖)
    柯潔寫到:「早就聽說新版alphago的強大....但...讓...讓三個?我的天,這個差距有多大呢?簡單的解釋一下就是一人一手輪流下的圍棋,對手連續讓你下三步...又像武林高手對決讓你先捅三刀一樣...我到底是在和一個怎樣可怕的對手下棋...」  2016年底,神秘的Master在網上颳起一陣圍棋旋風。以60勝0敗的戰績橫掃一眾圍棋頂尖高手,其中柯潔也3次落敗。
  • 人工智慧落地影像識別,政策資本雙雙入局
    新冠疫情推動人工智慧從「雲端」落地,提高了抗疫的整體效率。疫情更是成為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試金石,昭示著人工智慧在醫療的力量和價值。從應用場景來看,人工智慧醫療應用尚在起步階段,影像識別、遠程問診、健康管理、暫處第一梯隊。
  • 柯潔「食言」再戰人工智慧 明日對弈「中國版AlphaGo」
    利娟 攝中新網北京4月18日電 在中國圍棋領軍人物柯潔和美國深度思維公司開發的人工智慧圍棋程序AlphaGo(阿爾法圍棋)的圍棋大戰引發各方關注後,來自中國的人工智慧圍棋也將約戰柯潔。網信集團與星陣圍棋18日聯合舉辦的「AI戰略合作發布會」透露,今年4月27日,柯潔將在福州再次對陣人工智慧,與他對弈的將是來自中國的「星陣圍棋」(Golaxy)。
  • 柯潔對決新版AlphaGo仍言爭勝
    5月23日-27日,現等級分第一人、世界冠軍柯潔九段將在浙江烏鎮迎戰谷歌人工智慧AlphaGo,「人機大戰Ⅱ」勢必再掀圍棋熱潮。  人機對戰:不斷革新的AlphaGo  AlphaGo是一款由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研發的圍棋人工智慧程序。
  • 【話題】AlphaGo Zero!圍棋之神真來了……
    與阿爾法狗不同,阿爾法元不再學習人類棋譜,而是在掌握基本規則後,通過左右互博,僅僅40天時間,即成為碾壓Master的人工智慧。美國的兩位棋手在《自然》雜誌對阿爾法元的棋局做了點評:它的開局和收關與職業棋手的下法並無區別,這說明,人類在圍棋上幾千年的智慧結晶,看起來並非全錯,阿爾法元的中盤看起來則非常詭異,著法比阿爾法狗左右互搏時使出的怪招更加不可思議。
  • 柯潔終結AI「符合預期」41連勝:若當初第一個與alphago對弈的是我
    【文/觀察者網 周遠方】昨夜,「半狗」柯潔贏了一隻41連勝的「小狗」,輾轉難眠…… 他在今天(18日)凌晨0時23分發微博感嘆: 一個AI滿地走的時代...除了alphago以外,這個暱稱為「符合預期」的AI尤其強,實力應該已經遠超當時與李世石對弈的alphago了吧?...
  • 計算機行業:Alphago Zero算法重大突破,AI應用加速
    隨著Alphago Zero無監督學習的有效實現,AI擺脫了對人工標註的過度依賴,DeepMind帶來了人工智慧算法領域的重大突破。算法、算力的不斷突破減少了對數據數量和質量的要求,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將超出我們之前的預期。
  • AlphaGo贏不了柯潔惱羞成怒才是真智能?比人工智慧更可怕的是…
    並作出預言「在未來,當人工智慧擁有超過人類的智力時,想像力也許是我們擁有的唯一優勢」。時下,人類正迎來人工智慧的「黃金時代」。而當人工智慧在各個領域取得突破之時,也給人類帶來諸多困惑和挑戰。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或許就是人的處境:AI時代,人類將何去何從?未來人工智慧是否會對人產生威脅?
  • 「圖靈獎」團隊落地重慶:將建密碼區塊鏈技術研究院
    重慶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推動加密實驗室團隊落地,是重慶在數字經濟領域的重要布局。這也是繼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科斯提亞·諾沃謝夫牽頭組建諾貝爾獎(重慶)二維材料研究院之後,又一頂尖科學家團隊在渝落地。  據了解,三方將依託重慶的產業基礎、市場空間和資源優勢,在今年內組建重慶密碼區塊鏈技術研究院,圍繞密碼學、信息安全、區塊鏈、人工智慧、分布式系統、雲安全等領域與重慶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開展應用技術研究、成果轉化、產業培育和人才培養等科技合作,推動重慶大數據智能產業發展,努力將重慶打造成全國乃至全球密碼學領域研究的高地。
  • 人工智慧再下一城,AlphaGo 2:0 勝柯潔
    圖/Google目前比分人工智慧2:0領先。在三局兩勝的比賽中,機器實際上已經贏了。在賽後新聞發布會上,柯潔說「比賽到中途,我一度認為自己離勝利很接近,不過可能AlphaGo不這麼認為。我真的太緊張了,心一直在跳。也因為太緊張的緣故,下了些不好的棋,這大概是人類的弱點……我覺得自己下的挺好,跟AlphaGo激烈對峙的時候,沒法讓大家看到全部精彩的戰鬥。
  • 能贏AlphaGo的只有它自己 柯潔回應新版問世:人類太多餘了
    對此,柯潔回應稱:「一個純淨、純粹自我學習的alphago是最強的...對於alphago的自我進步來講...人類太多餘了。」2016 年在 AlphaGo 和李世石的對戰後,人工智慧進入大眾的視野,今年5月27日,中國棋手柯潔與人工智慧「阿爾法圍棋」(AlphaGo)展開三番棋比賽的終局對決。
  • 柯潔對決AlphaGo "人機大戰2.0"看點在勝負之外
    但從去年年底AlphaGo V25版本在網絡上挑戰等級分排名世界前列的諸多職業高手、取得60勝0負的成績來看,此番柯潔似乎難以取得一勝。前Google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甚至評論稱:「AlphaGo挑戰柯潔,已經沒有科學意義了,柯潔的勝率是0%。」   既然如此,「人機大戰」2.0的看點又是什麼?   一是人工智慧水平的進一步飛躍。
  • 最終一戰柯潔再負AlphaGo,此後再無圍棋人機大戰
    去年3月,當AlphaGo在首爾的五番棋過後以總分4比1大勝李世乭時,全世界的目光,很大一部分已然落在了柯潔身上:一方面,柯潔才是彼時的世界第一,在與李世乭的十次交手中,還以8勝2負的記錄佔據著絕對優勢。
  • 小冰沈向洋:人工智慧泡沫很大,真正難的是落地
    小冰公司與微軟中國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雙方面向 To B 行業聯合推出一系列人工智慧 + 雲計算商業化解決方案。首批解決方案覆蓋人工智慧金融、人工智慧汽車、人工智慧內容生產三個垂直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 7 月小冰公司從微軟拆分獨立後,與微軟的合作卻更加緊密了。雙方共同推出的人工智慧商業化解決方案,將採用微軟智能雲 Azure 作為服務中國及全球市場的雲計算運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