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我國的民營經濟隨著改革開放而發展,也為改革開放增光添彩,為市場增加活力。民營企業作為先富起來的群體,關心公益、熱心慈善、積極回報社會,在公益慈善事業中表現突出,民營企業投身公益慈善的意識越來越強,對公益慈善事業的貢獻越來越大。
2020年9月19日,中國慈善聯合會在第八屆中國慈展會上發布《2019年度中國慈善捐助報告》,數據顯示,我國慈善捐贈的主要來源依然是企業。2019全年,企業捐贈款物931.47億元,同比增長4.56%,佔捐贈總量的61.71%。房地產、金融、食品、科技、能源等行業的企業捐贈較多,顯示了我國經濟結構和慈善捐贈的密切關係。
中國民生信託作為一家民營企業,秉承泛海一貫的企業價值觀,始終堅持履行社會責任,致力於以慈善信託助力公益事業和社會責任的擔當,在多個領域成立和參與慈善信託,為脫貧攻堅和抗擊疫情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據了解,2016年《慈善法》實施後,中國慈善聯合會慈善信託委員會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國民生信託受邀出席大會並受聘為首個全國慈善信託委員會委員單位。
立足專業優勢 助力脫貧攻堅
2020年5月20日,中國民生信託首隻多委託人模式慈善信託——「中國民生信託2020年度交大高金語言築橋慈善信託」成功完成北京市民政局的備案手續。
這是繼2018年「甘肅臨洮民生精準扶貧慈善信託」和2020年「民生有愛救助疫災公益信託」成功備案並開啟了全新的慈善信託業務模式,體現了民生信託在慈善信託業務中的不斷嘗試與創新,也充分體現了北京市民政局對民生信託開展慈善事業的認可與支持。未來,民生信託將繼續豐富慈善信託業務模式,不斷提升慈善信託的幫扶效果,切實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回饋社會。
本慈善信託委託人主要為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以下簡稱「交大高金」)EMBA16期學員,共計42人。慈善資金主要參與由交大高金和江蘇師範大學語言科學與藝術學院發起的語言築橋慈善計劃,最終用於資助在雲南麗江和四川大涼山地區「特殊教育學校」支教的優秀青年教師及優秀聾人大學生教育幫扶等。
具體包括兩方面,一是助力偏遠支教,從全國招聘和培訓優秀的青年聾人教師或手語熟練的聽人教師,赴麗江市特殊教育學校和涼山州西昌市特殊教育學校從事至少1年的支教工作,提供每人每年1.5-1.8萬元的生活補貼和0.4萬元的交通補貼;二是為聾人高中生攻讀大學提供獎學金、助學金,資助優秀聾人高中生,提供其攻讀大學所需的學費和生活費,包括四年本科或三年專科學費及生活費。
防控疫情 共克時艱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各行各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為助力打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1月27日,中國民生信託設立「中國民生信託-民生有愛救助疫災公益信託」。其中50萬元參與中國信託業協會倡議發起設立的「中國信託業抗擊新型肺炎慈善信託」,其餘來自中國民生信託在職員工和高淨值客戶的捐款資金,全部捐贈於武漢市紅十字會,最終用於對武漢市防疫新型肺炎的幫扶救助工作。
2020年2月中國民生信託成立「中國民生信託-民生有愛救助疫災公益信託」,向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捐贈32萬餘元。
除了上述事務,中國民生信託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還在支持保障性住房、服務「三農」、推動養老、教育等方面開展的信託業務累計超百億元。未來,將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通過開展慈善信託業務,一站式高效實現「金融+慈善」,全力助力國家精準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