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前公司股份信託方興未艾 管窺小米六層信託架構

2020-12-05 騰訊證券

  導讀:小米上市主體之上共有6層架構,第一層上市公司,第二層為兩家公司分別持有AB股,第三層、第四層分別為Sunrise Vision Holdings及Parkway Global Holdings,第五層為家族信託,雷軍作為委託人,本人及其家族作為受益人;第六層為受託人方舟信託(香港)有限責任(ARK Trust(HK)Co.,Ltd)。方舟信託是諾亞控股集團旗下境外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14年12月。

  隨著小米等內地高科技公司紛紛赴港上市,設立上市前公司股份信託(Pre-IPO Trust)也開始成為科技新貴圈中的一股熱潮。

  「很多中國高科技企業老闆上市前會做信託,目前很多在籌劃上市的客戶也會考慮做前期的規劃,不僅是在二級市場融資,而且進行一個完整的上市前的稅務規劃、法律規劃,很多國家都開始啟動CRS(金融帳戶涉稅信息自動資訊交換),這也是推動(企業主建立)上市前信託的一個因素。」新加坡銀行李文修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表示。

  李文修透露,目前設立上市前信託的比例大約10%-20%,預期未來三年內將會增至30%。事實上,將上市公司資產注入離岸信託公司,然後大股東控制離岸信託的方式近年來已越來越普遍。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香港216家上市家族公司中至少約有30%的企業以家族信託形式控股,通常採用「離岸公司+信託」的基本結構,由企業創始人成立家族信託基金,委託離岸公司代持家族成員所持股份,從而實現對家族企業股權的控制。

  資產門檻3000萬美元「一般的信託架構和未上市及上市企業股份的信託架構的不同之處,在於後者信託架構的分層會比較多, 一般的標準信託是一個信託架一個公司,公司持有這些資產比如銀行帳戶,公司的內層董事和股東都是信託公司;但是未上市信託企業,上市主體上面那層控股公司,董事通常保留給客戶去擔任,而不會由信託公司去擔任董事,這樣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大的靈活度。」李文修指出。

  他續稱,通常上市前信託有四層架構,第一層為上市公司主體,第二層持有主要創始人股權,由客戶(指上市公司創始人及其家屬,下同)擔任董事,可以在上市前的多輪融資中發揮更大的自由度,「上市後股票通常有一定時限的禁售期,在上市前成立信託可以避免在上市期間,因發生離婚破產糾紛等問題影響企業資產。」

  第三層則持有控股公司的股份,由受託人擔任股東,並指定離岸控股公司的董事和管理人員,客戶擔任董事;最頂端的第四層是信託公司作為信託的受託人,「有的信託層數較多,通常是不想讓外人輕易看到信託背後的身份,多加幾層架構,但客戶在每一層都擔任董事。」他指出。

  「信託不是完全保障財務資產,要視乎具體情況而定,如果客戶的離婚申請日期和信託成立的日期十分接近,客戶就有利用信託逃避離婚責任的嫌疑,財產不一定可以得到保護;但如果信託已經成立很久,臨近上市的時期出現了離婚等糾紛是可以實現財產保護功能的。」他坦言。

  李文修指出,有意在香港上市的企業,最好在遞交A1上市表格前已做好Pre-IPO Trust,作出有關安排的公司資產門檻為3000萬美元,上市後估值約達到1億-2億港元的企業,並有30%-40%的資產屬離岸持有的公司。

  他建議,公司設立上市前信託應事先釐清稅務問題,「除了和香港上市律師討論程序的問題,還要和內地的律師討論公司股份轉移是否會影響在內地的稅收問題。」

  小米信託六層架構

  雷軍作為中國科技界大佬,其上市前信託有諸多看點。

  小米上市主體之上共有6層架構,第一層上市公司,第二層為兩家公司分別持有AB股,第三層、第四層分別為Sunrise Vision Holdings及Parkway Global Holdings,第五層為家族信託,雷軍作為委託人,本人及其家族作為受益人;第六層為受託人方舟信託(香港)有限責任【ARK Trust(HK)Co.,Ltd】公司。方舟信託是諾亞控股集團旗下境外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14年12月。

  相比傳統的由銀行擔任信託受託人,雷軍設立的家族信託作為方舟信託的受託管理人,這是典型的上市前信託的架構模型。李文修表示,雷軍及其家屬極有可能是Sunrise Vision Holdings及Parkway Global Holdings這兩家公司的董事,從而在公司經營決策層面發揮更大的靈活性。

  作為首家同股不同權上市架構的公司,雷軍的家族信託旗下有兩家控股公司,一家為Smart Mobile Holdings,持有AB股,而另一家為Smart Player Limited, 僅持有B股,這兩家控股公司持有境外上市主體小米集團。從股權結構看,小米股票分為A類股份和B類股份,A類股份持有人每股投票權為10票,B類股份持有人每股投票權為1票。具體來看,小米集團A類股份全部由創始人雷軍(4.29億股)和另一位聯合創始人林斌(2.4億股)持有。

  在設立上市前IPO時可以劃分開A股、B股的受益人,「分開兩個架構持有不同股權的信託,兩個架構有不同受益人以外,其中某些受益人可以設置鎖定到分配期間才可以分配,不同公司做投資權限也不同,每間公司下面開的帳戶的投資風險評估報告也有所差別。」李文修表示。

  同時,他透露,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客戶選擇設立私人家族信託公司作為受託人,「這樣可以進行更深入的分配,把家族現狀和家族憲法寫進私人信託公司章程裡面,對家族後代才有法律約束。」

  傳統的信託分配規則確定之後,在委託人離世之後,受益人的安排必須按照設立人的要求執行而不能再進行變更。相比之下,私人信託的董事通常為家族成員,董事局的成員還包括第三方專業人士等,因此在第一代離世之後,第二代有更大的空間對信託做出變更,因此資產的安全性係數有所降低。

  信託應與時俱進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客戶選擇將信託向香港、新加坡等地轉移,主要通過將信託管理人由離岸管轄區變更為新加坡、香港的信託公司。他認為相比開曼等離岸天堂,香港、新加坡的法制更全面、成熟,法庭的穩定性、持續性更好。

  事實上,雷軍此次就選擇在香港設立信託,而非傳統的開曼群島、BVI(英屬維京群島)等離岸法域。

  2013年12月1日,香港出臺了新的《信託法》,這為香港信託業發展奠定了基石。在新的信託法下,香港可設立永續信託,而且,新的法律賦予受託人更大的預設權力,涵蓋投保、委任代理人、特許投資和收取酬金等,同時還廢除兩項普通法原則,引入反強制繼承權規則等。

  近年來,香港豪門家族頻頻爆出爭產醜聞。對此,李文修指出,這些信託基金大都是在數十年前已成立。由於早期的信託架構將很多權力交予信託公司,缺乏靈活性,因此「信託公司在運用權力時若有偏袒任何一方的話,便存在被起訴的風險」。

  但目前的信託可以在條款中做出相關設定,「如果任何受益人主動起訴信託公司,他就會立刻被罷免不能再做受益人。信託也可以設立保護人,如果信託設立人已經離世,保護人可以代表其罷免某些受益人,保護信託的持續性。一般來說,委託人會選擇自己信任的家族朋友或事業夥伴擔任保護人,比如家庭律師等,有些甚至會設立保護人委員會。」他表示。

相關焦點

  • 德林家族辦公室:海外信託架構與中國資本市場的「和解之路」
    海外信託結構特有的風險隔離、財富傳承等功能,使得在境外資本市場通過離岸信託結構持股上市公司的架構廣受歡迎。相比之下,境內監管機構對IPO審核項目關注的是「發行人的股權清晰穩定」,而海外信託因被認為「持有人權利不清」與該要求相違背。在過去,實務操作中,監管層審核會對海外信託結構,甚至包括中國國內信託代持計劃,審核更為嚴格,對股東一層一層向上追溯。
  • 全面剖析信託行業及68家信託公司(2020年版)
    (2)四川信託的前三大股東分別為四川宏達(集團)、中海信託、四川宏達股份(600331,股吧),其中宏達集團和宏達股份合計持股54.19%(實控人為劉滄龍),因此和安信信託一樣,四川信託的股東背景同樣為民營企業,那麼民營企業的問題一定會在四川信託身上有所體現。
  • 一文讀懂理財、信託、資管產品的穿透核查
    2、底層資產分類及幾種資管產品穿透核查問題  2015年11月30日中央結算公司發布的《關於增強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要素等事項的通知》(中債字[2015]108號,下稱《通知》),底層資產劃分為15類,除去第15類歷史遺留數據無法歸入前14類的之外,目前仍在用的其實就是前14類:
  • 信託業務經理必備:信託業務法律法規分類解讀
    依據該指引,信託公司開展股權投資需要重點關注以下這幾個方面的相關內容:  1.私人股權投資信託是指信託公司將信託計劃項下資金投資於未上市企業股權、上市公司限售流通股或中國銀監會批准可以投資的其他股權的信託業務。
  • 「卓越競爭力信託公司」獎頒發 民生信託蟬聯三屆
    在同期舉行的「第十二屆卓越競爭力金融機構評選」頒獎盛典上,中國民生信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民生信託」或「公司」)榮膺「2020卓越競爭力信託公司」獎。本次獲獎是民生信託連續第三年獲得「卓越競爭力信託公司」獎,是公司綜合實力獲得行業認可的有力體現。
  • 信託收益權ABS經典案例分析及啟示
    (3)託管銀行:平安銀行(行情000001,診股)股份有限公司。  (4)信託受託人:大業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5)評級機構: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  (6)法律顧問:北京國楓凱文律師事務所。  (7)會計師事務所:北京興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 通道類信託的效力及受託人責任|金融匯
    《資管新規》第二十二條前兩款規定:「金融機構不得為其他金融機構的資產管理產品提供規避投資範圍、槓桿約束等監管要求的通道服務。資產管理產品可以再投資一層資產管理產品,但所投資的資產管理產品不得再投資公募證券投資基金以外的資產管理產品。」
  • 「影子銀行」信託正在「消亡」!
    相比過往高收益的非標投資,標準化債券的信託計劃並非信託公司心之所向,從整個信託行業來看,絕大部分信託公司是以非標投資為主,整個行業非標資產佔比可能達80%-90%。然而前有川信的200億缺口,今有華信的40億缺口,信託公司在資金池業務盡折。資金池和剛性兌付是信託公司過往比較集中的問題,但本質上都和非標有關,而這也讓其面臨史上最大政策調整。
  • 數知科技跌14%:第3季虧損 中建投信託華創證券資管持股
    原標題:數知科技跌14%:第3季虧損 中建投信託華創證券資管持股   今日,數知科技
  • 壓降萬億"影子銀行"融資類業務 信託公司年末大考
    壓降融資類信託規模是全年的監管重點近來瘋傳的窗口指導內容究竟是什麼?某信託公司知情人士表示,本次窗口指導還是此前的口徑,未完成壓降指標的公司年底前暫停新增融資類業務。「特別是進入四季度,監管部門發現部分信託公司壓降工作不如預期,個別信託公司不降反升,叫停個別信託公司融資類業務是為了讓其落實此前的監管要求,確保年底前壓降到位。」
  • 央行報告:信託業風險存外溢可能 推動信託法修訂和信託公司條例出臺
    部分信託公司股東資質不合規,存在虛假出資、循環注資、抽逃股本、代持股權、違規質押信託公司股權等情況。部分信託公司存在「一股獨大」現象,大股東濫用股東權利不當幹預公司經營,通過關聯交易向股東、實際控制人及關聯方進行利益輸送,加之有些信託公司股權關係複雜,難以穿透識別關聯方,違規關聯交易問題尤為明顯。
  • 五礦信託副總經理孟元:信託人應有的三個自信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所有的資管業務都是建立在信託的理念下,並且信託公司是其中最具有制度優勢的。」五礦信託副總經理孟元在11月18日的第十四屆亞洲金融年會之「21世紀青年金融家夜話」表示,信託公司應樹立三大自信。一是投行業務,給客戶做投資融資,定位成為綜合金融服務的提供商。信託公司在該領域有人員優勢去服務客戶,此外信託還是宏觀經濟調控的「減震器」和「潤滑劑」。
  • 稜鏡|最神秘信託公司董事長為何上演武鬥?「他把公司看成唯一愛好」
    掌舵「最神秘信託公司」16年資料顯示,華信信託設立於1987年,原名中國工商銀行大連市信託投資公司。1997 年,更名為大連華信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2001 年,成為全國首批、東北地區首家完成重新登記的信託投資公司。
  • 80噸假黃金160億,10多家信託公司受騙,金凰珠寶簡訊永「別了」
    2020年5月16日,民生信託的6億信託計劃即將到期,按照實現的約定,信託公司要求要對融資方武漢金凰所質押的黃金開箱檢測。前一晚武漢金凰珠寶董事長,也是實控人賈志宏,想方設法叫停檢測的努力無果後,早上發簡訊給信託公司相關人,感謝了信託對於公司的多年支持,簡訊最後兩個字「別了」,信託公司人員心中一涼,「完了」。
  • 2019年度信託行業十大關鍵詞
    更強監管強監管這一主題詞深刻貫穿信託行業整個2019年。年初召開信託監管工作會議。會議提出,2019年信託監管核心內容是「三管一提高一加強」,即管戰略、管風險、管股東,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加強黨建。
  • 信託公司正加快爭奪10萬億級市場速度
    同時,銀行,保險公司,第三方財富公司等機構也在加快家庭信託業務的部署。 記者的調查發現,在這場爭奪家庭信託「蛋糕」的鬥爭中,一些信託公司以「零手續費」進入局,以鎖定客戶。 一些地區出臺了優惠稅收政策以吸引家族辦公室; 還有一些三方財富機構或資產管理公司「賣狗肉」 ...
  • 華信信託聲明:公司工作人員狀態穩定
    華信信託聲明:公司工作人員狀態穩定1月8日上午,據西崗公安分局微博消息,2021年1月6日17時許,西崗區大連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辦公樓內發生一起故意傷害案。經初審,犯罪嫌疑人董某成(男,64歲,大連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與王某(女,54歲,大連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因工作產生矛盾,董某成持械擊打王某致其身體多處受傷。
  • 報告:功能全面、服務專業的現代信託體系是中國信託行業演進方向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作者:歐陽劍環中證網訊(記者 歐陽劍環)中國證券報記者12月3日獲悉,北京國際信託有限公司聯合畢馬威中國日前發布《道阻且長,行則將至——中國信託行業發展趨勢和戰略轉型研究報告》。
  • 從美國信託柯璐梅限期提取權經驗談中國家族信託:債務隔離?稅務規避?財產分割?
    家族信託只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其在法律主體權利義務和稅務結構要約上既可以被歸類為可撤銷信託,也可歸類為不可撤銷信託,其中並沒有明顯的分界。因此,衡量其稅務處理方式,就主要以這兩類信託為本質來分析。 在美國,可撤銷信託合同要義,委託人在死亡或失去行為能力前的任何時間都可以撤銷和變更該信託。
  • 扎堆備案變悄然離場 信託公司私募熱退潮
    來源:北京商報經過幾年的沉澱,信託公司熱衷申請備案私募基金牌照的熱度正逐漸退去。12月2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近一個月內就有陝西省國際信託、國投泰康信託兩家信託公司主動註銷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資格。整體來看,2016年11月至今,已經有16家信託公司退出了私募基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