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銀行」信託正在「消亡」!

2020-12-05 騰訊網

資產管理規模近22萬億元的信託業,即將迎來2007年以來最重要的行業調整。「資金信託」新規(徵求意見稿),旨在將非標比例限制在50%以內,這相當於給信託公司非標資金池業務下達了「死刑」,意味著信託公司要進行大規模的騰籠換鳥。去通道業務之後,信託行業開始以不太明顯的節奏「消亡」,由於存量非標業務眾多,地方融資平臺資產多,且周期均較長,有人稱目前10%的不良率在信託業內司空見慣。但剛兌打破後,過往借新還舊的遊戲不能繼續,信託業不斷積累的風險項目,正在一個接一個的「炸開」。雖然此前信託行業向主動管理轉型聲勢浩大,但信託公司過去坐吃紅利,靠資金池剛兌、躺著賺錢的時光已經一去不復返。

近日,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投向標準化資產的信託計劃,包括投向標準化債權的固收類信託計劃、投向股票二級市場的淨值型信託計劃等。相比過往高收益的非標投資,標準化債券的信託計劃並非信託公司心之所向,從整個信託行業來看,絕大部分信託公司是以非標投資為主,整個行業非標資產佔比可能達80%-90%。然而前有川信的200億缺口,今有華信的40億缺口,信託公司在資金池業務盡折。資金池和剛性兌付是信託公司過往比較集中的問題,但本質上都和非標有關,而這也讓其面臨史上最大政策調整。

今年5月監管剛剛推出了空前嚴苛的「資金信託」新規(徵求意見稿);6月就相繼有信託公司出現了產品暴雷、資金挪用等消息。對很多信託公司而言,衝擊最大的是新規對非標資產佔比做出約束。非標資產比例限制在50%以內,意味著信託公司要進行大規模的騰籠換鳥。雖然上述政策目前處於徵求意見階段,但已有信託公司開始轉型,2020年上半年集合信託投向房地產領域規模佔比只有27.43%,而標準類信託產品在悄然增加。事實上,非標投資佔比的降低也將直接降低信託公司的收益率。

(來源:信託網)

根據用益信託網數據,2020年上半年集合信託產品發行的平均收益率7.62%,環比下降0.29個百分點;上半年集合信託產品成立的平均收益率7.66%,環比下降0.34個百分點。數據顯示,從2019年下半年度開始,市場上發行和成立的集合信託產品的收益率持續走低。轉型並非易事,相比具備天然渠道和宣傳方式優勢的銀行理財,保險資管等專業做標準化業務的機構,信託公司的競爭力將徹底不足,資管新規出臺後,信託公司將直面業務結構調整的壓力和利潤空間縮小的打擊。有人正瞄準信託騰挪出的市場份額。

資管新規劍指「資金池」

近日,一則「資金池」信託業務被暫停的信息將華信信託推向了風口浪尖。9月21日,有媒體報導華信信託產品早在3月左右就已經停止發行,而這背後或是禍起資金池、底層資產。實際上,不只是華信信託,四川信託200億元資金窟窿、安信信託500億元產品逾期、國投泰康踩雷31億元通道業務,信託業不斷積累的風險項目,正在一個接一個的「炸開」。

這些暴雷的信託公司曾經都以「黑馬」的姿態現身過,無論時間長短,都曾經在某一段時間稱霸全行業。因為有剛兌,信託牌照,高收益也頗具吸引力,即便資金池三個字略顯灰色,但還是成了信託公司規模擴張的利器。但背後隱藏的高風險,在爆發的一瞬間還是將其建立起來的形象一舉擊潰。

但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已經對山西信託、中江國際信託、中航信託、中鐵信託、安信信託、山東省國際信託6家信託公司開出了7張罰單信託公司的連續爆雷,已經引起了監管層的注意。今年5月監管剛剛推出了空前嚴苛的「資金信託」新規(徵求意見稿),意在對資金信託業務作出界定,並要求非標準化債券類資產的比例不得超過全部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合計實收信託的50%,這相當於給信託公司非標資金池業務下達了「死刑」。6月,多家信託公司日前收到來自銀保監會信託部的窗口指導,明確各家公司壓縮主動管理類融資信託的具體規模,劍指資金池,包括工商企業類信託貸款、房地產信託貸款、政信類信託貸款等。

按照監管部門的年初規劃,2020年全行業壓降1萬億元具有影子銀行特徵的融資類信託業務。

扮演影子銀行的信託

10年前,信託還不是一個被人所熟知的行當。

1979年中國第一家信託投資公司———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經國務院批准成立。

自這一年開始,中國有了信託業務,但是信託在中國的發展並不順利,信託亂象重生下監管直接叫停了整個行業的發展,截至最近的一次行業整改即2007年信託業整改,信託公司才得以重新持牌經營。經歷了六次整頓後,2007年信託僅留下68家。信託,簡而言之就是「受人之託,代人理財」,其特殊之處在於信託業,其和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並稱為中國的四大金融行業,且是除了銀行之外唯一具備法定的放貸資質的金融機構。

藉助於2006-2007年的大牛市、2008年的金融危機以及2008-2009年的4萬億元刺激計劃,尤其是2007年後銀信之間的密切合作,推動了信託規模的快速壯大,特別是由於銀行信貸規模受到管控、表外業務需求急速增長的情況下,配資業務(兩輪大牛市的重要資金助手)、政信等基建業務和房地產業務(源於信貸規模管控等)、理財資金通過信託發放貸款等通道類業務開始大幅發展。

2008年末房地產信託產品悄然而生,那個時候的信託產品多是與銀行做對接,即銀行的理財資金會進入到信託公司購買信託產品。很快,2010年信託行業的營業收入就已經逼近了300億元大關。而後銀信之間的合作從主要以證券投資信託為主變成了以融資類信託為主。

2013年開始,在當時「大資管」的口號下,從銀行到券商,從信託到基金,都加入到了推動中國影子銀行體系大擴張中來,尤其是銀信通道業務。2014年,影子銀行大規模擴張形成的過剩流動性,又催生了「委外」業務的大擴容。到了2018年,信託業資產管理規模增長到24萬億,10年增長20倍。多年來,信託扮演了影子銀行的角色。

信託產品高收益

信託規模擴容的十年,也是房地產狂飆突進的十年。

影子銀行在中國房地產市場融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比如房地產商資金短缺,信託公司為房地產商的待開發項目設計理財產品,委託銀行代銷,由投資者購買。房產商獲得項目資金後,把項目開發完畢並銷售後,將支付給銀行託管費,信託公司服務費以及投資者收益,這一模式稱之為銀信合作。

又如,過去地方政府融資土地融資平臺直接向銀行貸款籌資,為地方政府籌集資金。現在,土地融資採取城投債、基建信託、房地產信託、資金池信託、票據貼現等與影子銀行相關的融資方式。而由於信託基本上都是高息發債,高息貸款的生意,大比例傾斜投至非標產品使其早期基本收益率都在10%以上,即便是在目前投資市場黯淡的大環境下,信託大都能達到8%以上的年化收益水平。

信託產品的高收益源於三個方面,其一,信託產品收益率不受限制,融資類信託計劃在發放貸款時,無需參照人民銀行制定的基準利率上下浮動限制;其二,信託公司是境內唯一可以跨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和實業領域進行投資的金融機構;其三,運用槓桿策略加大了信託產品的收益。此外,剛性兌付,收益高風險低備受富人的青睞。

通過TOT模式來做資金池

而為了配置更大比例的非標資產來獲利,信託公司開始通過TOT模式來做資金池。

所謂「資金池」信託,泛指資金運用方式為組合投資的信託產品業務,其特點是資金沒有固定投向,一般投向為多個領域,由信託公司自主管理。資全池業務興起的初衷就是通過期限錯配達到短募長投的目的。

對於信託公司而言,早期的池子業務好處是很明顯的。

在項目青黃不接的時期,池子可以有效吸納客戶的資金,提高投資者資金效率的同時,有助於信託公司品牌建立;在項目應接不暇時,又不必擔心臨時募集資金速度太慢,有助於提高資金使用方對信託公司的信賴,有點「旱澇保收」的意思。2009年平安信託推出「日聚金」產品,開闢短期理財型資金池的模式。

過去「信託無非標」,監管並沒有對非標的比例限制,這也直接導致信託幾乎成了非標大本營,部分信託公司非標佔比甚至超過了80%。過去為規避監管,信託公司創新出了TOT產品,同樣的主動管理和分散投資,卻難辨它究竟是不是資金池的替代品。

上海信託的「現金豐利」系列可謂信託資金池始祖,可將「現金豐利」理解為「能投非標的貨幣基金」,收益率比貨幣基金可觀,又如中鐵匯利、中航天富以及湘信匯金等系列,一年內期限收益高達8.5—9%,但玩法同最初的貨幣資金已經有所區別。比如此前99號文規定信託產品門檻一般設為100萬起,而伴隨著私募陽光化時代,信託公司巧用TOT模式來做資金池,該模式的主要功能是資金拆零,採取TOT可以降低投資門檻,如中鐵信託的TOT門檻一般為50萬元。從合規角度出發,100萬元以下的投資者必須出具財產證明。

信託資金池大多投向了非標產品,而信託非標資金池業務,實質上是以資管名義從事的類存貸業務,資金端是發行預期收益率的類存款產品,資產端則投向類似貸款的非標業務。資金池業務由於其自身特點(業務期限錯配,但資金投向不明,底層資產不明確),很容易出現某個項目出現兌付危機,則有新的資金接盤,形成「剛性兌付」預期,如果不加監管,最終走向龐氏騙局。

在外界看來,信託資金池隱秘、強大,似「洪水猛獸」;操盤手隱於幕後,操縱數百億資金在各類非標、場內資產間騰挪,一旦募資青黃不接,資金池暴雷的風險比較高。巔峰時期,信託資金池的規模有3000多億。實際上,對於此類業務的監管,銀監會早在2014年就亮明態度,99號文就開始強調清理非標資金池業務,壓降存量,禁止新增。

信託轉型標準化優勢不再

自2018年開始,資管新規出臺,劍指剛兌和資金池,破剛兌,「三年內清理信託公司非標資金池業務。」

在壓通道、打破剛兌、禁止期限錯配、房地產融資收緊等一系列監管政策導向下,信託公司紛紛對業務結構進行調整。從集合信託投向領域看,其投向房地產領域的規模佔比在2018年的下半年和2019年的上半年達到極大值,超過40%。之後開始持續降低,2020年上半年集合信託投向房地產領域規模佔比只有27.43%。這個拐點其實正是監管部門開始嚴格管控房地產信託融資規模(即所謂「630」政策)的時間點。

在監管的導向下,信託行業開始積極調整業務戰略布局,從這個拐點開始,集合信託投向基礎產業、金融和工商企業領域的規模佔比持續提升,分別從2019年上半年的21.75%、27.31%和8.49%提升到2020年上半年的24.37%、31.57%和13.7%。

不過,信託公司過去坐吃紅利,靠資金池剛兌、躺著賺錢的時光已經一去不復返,68張牌照優勢變弱。

數據顯示,信託通道業務規模佔比已經放緩,從2010年到2012年其規模迅速擴張,2012年末規模是10年末的1.3倍;而其佔比自2013年來逐步下降、增速也逐漸放緩。一方面監管加強對銀信合作業務的約束,另一方面券商資管與基金子公司相比約束較小,部分取代了信託通道的功能。打破剛兌後,過去借新還舊的遊戲不能繼續,但信託回到「信而託之,代人理財」轉型標準化的優勢卻不再了。相比具備天然渠道和宣傳方式優勢的銀行理財,保險資管等專業做標準化業務的機構,信託公司的競爭力將徹底不足。

相關焦點

  • 監管明確中國高風險狹義影子銀行範圍 信託貸款佔比超16%居第四
    此次公布的報告是中國監管部門官方首次對影子銀行進行的系統性研究,並就影子銀行的定義、判別標準、分類進行了明確。在《中國影子銀行報告》第二部分「中國影子銀行的形成與發展」中,課題小組給出了國內影子銀行的判別標準,並依據標準將中國影子銀行分為廣義和狹義兩大類。
  • 銀行的「影子」是怎麼形成的?
    可以武斷的說,只要是擁有以上三個特點的非銀行機構,或是銀行機構的相關業務都屬於影子銀行。比如信託、p2p、保險、基金等等這三大特點反映出了影子銀行和監管之間比較微妙的關係。銀行監管體系監管銀行,影子銀行幹的是銀行的事情,但是監管機構卻無法對影子銀行進行有效監管。
  • 壓降萬億"影子銀行"融資類業務 信託公司年末大考
    記者 | 吳紹志臨近年末,關於一些信託公司融資類業務被窗口指導的傳聞再一次引起業內熱議。如果按照銀保監會年初的規劃,2020年全年需要壓降1萬億「影子銀行」特徵的融資類業務,即將迎來期末大考的信託公司們都在做什麼?
  • 官方首次定義影子銀行!《中國影子銀行報告》發布
    影子銀行風險具有系統性風險特徵。我國影子銀行隱患一度非常嚴重,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初步呈現根本性好轉勢頭。  同時,《報告》將影子銀行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委託貸款、資金信託、信託貸款、非股票  其中,同業特定目的載體投資和同業理財、理財投非標債權等部分銀行理財、委託貸款、信託貸款、網絡借貸P2P貸款和非股權私募基金等業務,影子銀行特徵明顯,風險相對較高,則屬於狹義影子銀行。  《報告》提到,到2016年底,我國影子銀行規模已經相當龐大,廣義影子銀行超過90萬億元,狹義影子銀行亦高達51萬億元。
  • 中國影子銀行報告
    其中,同業特定目的載體投資和同業理財、理財投非標債權等部分銀行理財、委託貸款、信託貸款、網絡借貸P2P貸款和非股權私募基金等業務,影子銀行特徵明顯,風險相對較高,屬於狹義影子銀行。到2016年底,我國影子銀行規模已經相當龐大,廣義影子銀行超過90萬億元,狹義影子銀行亦高達51萬億元。
  • 銀保監會課題組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官方首次詳細界定影子銀行...
    報告是官方首次對中國影子銀行的判別標準、範圍和分類進行系統性界定。報告稱,確定我國影子銀行標準,必須兼顧影子銀行國際標準的共性特徵和我國影子銀行特點,並按照風險程度高低,區分廣義和狹義影子銀行。廣義影子銀行包括同業理財及其他銀行理財、銀行同業特定目的載體投資、委託貸款、資金信託、信託貸款、非股票公募基金、證券業資管、
  • 官方首次明確影子銀行詳細界定標準 五方面建立影子銀行持續監管體系
    廣義影子銀行包括同業理財及其他銀行理財、銀行同業特定目的載體投資、委託貸款、資金信託、信託貸款、非股票公募基金、證券業資管、保險資管、資產證券化、非股權私募基金、網絡借貸P2P機構、融資租賃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提供的貸款,商業保理公司保理、融資擔保公司在保業務、非持牌機構發放的消費貸款、地方交易所提供的債權融資計劃和結構化融資產品。
  • 影子銀行的傳說
    其中有一條說的是,一些高風險影子銀行死灰復燃,有的以新形式新面目企圖捲土重來。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複習下這想要「」捲土重來「」的「影子銀行」。因而不是所有借款人的貸款需求都能滿足,於是,簡單的說,影子銀行是不在銀行資產負債表的存貸款項中體現,卻做著銀行存貸業務的「影子部隊」。
  • 「影子銀行」究竟是天使還是魔鬼?逐利是天性,但別忘了影子之下有「炸彈」
    雖如此,卻仍不失為近年來最為權威、系統的關於的全國影子銀行的論述,《報告》詳細描述了影子銀行的起源和發展演變,中國影子銀行的判別標準、範圍和規模,以及影子銀行三年治理的背景、過程和成效等,並提出相應的監管建議。此前關於中國影子銀行的表述多散見於領導講話、新聞稿等。
  • 什麼是「影子銀行」?有什麼特點?權威定義來了!
    廣義、狹義均包含P2P 因此,該課題組認為,廣義影子銀行主要包括:銀行同業特定目的載體投資、委託貸款、資金信託、信託貸款、銀行理財、非股票公募基金、證券業資管、保險資管、資產證券化、非股權私募基金、網絡借貸P2P機構、融資租賃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提供的貸款,商業保理公司保理、融資擔保公司在保業務、非持牌機構發放的消費貸款、
  • 銀保監會給「影子銀行」下定義!P2P納入其中
    加強對影子銀行的監管已獲得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成為第三版巴塞爾協議改革的主要內容,同時也已成為金融穩定理事會重點關注的政策問題。《報告》稱,中國影子銀行在2008年後迅速發展,隨著金融業務範圍的拓展和跨行業、跨市場綜合經營的擴張,影子銀行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
  • 影子銀行是什麼?這份報告全部告訴你
    什麼是影子銀行 報告首次給出官方定義 影子銀行被認為是2008年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之一。那麼到底什麼是影子銀行?哪些業務屬於影子銀行範疇呢?銀保監會的報告首次給出了我國對影子銀行的官方定義。根據這些標準,包括委託貸款、資金信託、銀行理財、非股票公募基金、證券業資管、保險資管、資產證券化、網絡借貸P2P機構、融資租賃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提供的貸款,非持牌機構發放的消費貸款、地方交易所提供的債權融資計劃和結構化融資產品等,都屬於廣義的影子銀行範疇。
  • 影子銀行界定標準「官宣」 P2P等六類高風險業務屬於狹義影子銀行
    本報記者 張 歆近日,由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和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組成的課題組發布了《中國影子銀行報告》。該報告根據四項主要標準,界定了廣義和狹義的影子銀行。上述報告顯示,中國影子銀行在2008年後迅速發展,隨著金融業務範圍的拓展和跨行業、跨市場綜合經營的擴張,影子銀行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界定影子銀行有4項主要標準:監管覆蓋範圍和強度、產品結構複雜性及槓桿水平、信息披露充分性與全面性以及集中兌付壓力。據此,影子銀行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
  • 銀保監會課題組首次給出「影子銀行」權威定義 P2P 納入其中
    廣義、狹義均包含P2P 因此,該課題組認為,廣義影子銀行主要包括:銀行同業特定目的載體投資、委託貸款、資金信託、信託貸款、銀行理財、非股票公募基金、證券業資管、保險資管、資產證券化、非股權私募基金、網絡借貸P2P機構、融資租賃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提供的貸款,商業保理公司保理、融資擔保公司在保業務、非持牌機構發放的消費貸款、
  • 銀保監會課題組首次給出「影子銀行」權威定義,P2P納入其中
    廣義、狹義均包含P2P因此,該課題組認為,廣義影子銀行主要包括:銀行同業特定目的載體投資、委託貸款、資金信託、信託貸款、銀行理財、非股票公募基金、證券業資管、保險資管、資產證券化、非股權私募基金、網絡借貸P2P機構、融資租賃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提供的貸款,商業保理公司保理、融資擔保公司在保業務、非持牌機構發放的消費貸款、地方交易所提供的債權融資計劃和結構化融資產品
  • ...非標投資、同業理財、P2P……這些統統是如何持續監管影子銀行?
    報告指出,廣義影子銀行包括同業理財及其他銀行理財、銀行同業特定目的載體投資、委託貸款、資金信託、信託貸款、非股票公募基金、證券業資管、保險資管、資產證券化、非股權私募基金、網絡借貸P2P機構、融資租賃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提供的貸款,商業保理公司保理、融資擔保公司在保業務、非持牌機構發放的消費貸款、地方交易所提供的債權融資計劃和結構化融資產品。
  • 這是首次給出官方定義,銀保監會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
    如何界定影子銀行確定我國影子銀行標準,必須兼顧影子銀行國際標準的共性特徵和我國影子銀行的特點。按照上述界定標準,廣義影子銀行主要包括:銀行同業特定目的載體投資、委託貸款、資金信託、信託貸款、銀行理財、非股票公募基金、證券業資管、保險資管、資產證券化、非股權私募基金、網絡借貸P2P機構、融資租賃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提供的貸款,商業保理公司保理、融資擔保公司在保業務、非持牌機構發放的消費貸款、地方交易所提供的債權融資計劃和結構化融資產品。
  • 官方首次系統界定「中國影子銀行」!非標投資、同業理財、P2P...
    信託金融同業通道業務較2017年的歷史峰值下降5.3萬億元。同期證券業資管規模下降幅度超過45%,基金子公司通道產品僅2018年一年就減少了1.55萬億元。影子銀行集中加槓桿得到壓縮,商業銀行自營債券逆回購交易槓桿比率由2017年之前的40%以上降至30%以下。
  • 穆迪影子銀行報告:去槓桿和金融去風險的成本正變得越發突出
    :澎湃新聞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最新出爐的《中國影子銀行季度監測報告》顯示,2018年前三個季度中國核心影子銀行資產合計減少2.3萬億元,同期佔廣義影子銀行資產餘額的比例也從
  • 中國影子銀行首迎官方定義,銀保監會:不留監管空白和盲區
    課題組表示,這是第一次由官方對中國影子銀行進行全面、系統的定義。相關標準參照了國際標準和定義,結合中國的情況進行調整,整體上符合我國影子銀行的現狀。《報告》指出,影子銀行不會消失,將和傳統金融體系長期共存。下一步,將建立和完善對影子銀行的持續監管體系,把所有影子銀行活動納入監管,不留監管空白和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