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首次給出官方定義,銀保監會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影子銀行不會消失,將和傳統金融體系長期共存,不同類型的影子銀行的作用和風險水平差異較大,必須建立和完善對影子銀行的持續監管體系。

影子銀行首個官方定義來了。

12月4日,《金融監管研究》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這一報告由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共同撰寫發布。

報告內容指出,我國影子銀行積累時間長,存量風險較大,相當多金融機構仍然存在規模情結,各類隱性擔保和「剛性兌付」沒有被真正打破,「賣者盡責,買者自負」尚未真正建立,部分高風險影子銀行可能借不當創新捲土重來。但也應看到,影子銀行不會消失,將和傳統金融體系長期共存,不同類型的影子銀行的作用和風險水平差異較大。因此,必須建立和完善對影子銀行的持續監管體系。

報告從中國影子銀行的判斷標準、範圍和分類,問題與危害,治理與成效,監管方向與重點等多個角度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闡述。據了解,這一文章也將作為特稿刊發在《金融監管研究》2020年第11期。該期刊於2012年創辦,由銀保監會主管、主辦,是專注於金融監管領域重點、難點、熱點的學術性期刊。

銀保監會課題組相關負責人表示,治理影子銀行主要是抓住影子銀行的關鍵。總的來說,把握幾個方面:一是,治理高風險機構、壓降高風險,降低整個金融系統的風險;二是治理資金空轉套利、脫實向虛,通過治理讓資金直達實體經濟;三是,治理市場秩序,淨化金融市場不規範業務,實施一致性監管。

如何界定影子銀行

確定我國影子銀行標準,必須兼顧影子銀行國際標準的共性特徵和我國影子銀行的特點。

課題組在金融穩定理事會確定的信用轉換、期限轉換和流動性轉換等基本屬性的基礎上,重點關注各類產品的風險傳導、隱匿方式以及誘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可能性,以此提出我國影子銀行範圍的判別標準,按照風險程度高低,區分廣義和狹義影子銀行。

影子銀行的界定標準包括四項:一是金融信用中介活動處於銀行監管體系之外,信貸發放標準顯著低於銀行授信;二是業務結構複雜、層層嵌套和槓桿過高;三是信息披露不完整,透明度低;四是集中兌付壓力大金融體系關聯性和風險傳染性高。

按照上述界定標準,廣義影子銀行主要包括:銀行同業特定目的載體投資、委託貸款、資金信託、信託貸款、銀行理財、非股票公募基金、證券業資管、保險資管、資產證券化、非股權私募基金、網絡借貸P2P機構、融資租賃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提供的貸款,商業保理公司保理、融資擔保公司在保業務、非持牌機構發放的消費貸款、地方交易所提供的債權融資計劃和結構化融資產品。由於沒有非持牌機構發放的消費貸款、地方交易所提供的債權融資計劃和結構化融資產品的統計數據,在計算中國影子銀行規模時,暫不包括這幾類產品。

狹義影子銀行是指,在廣義影子銀行中,同業特定目的載體投資、同業理財和投向非標債權及資管的銀行理財、委託貸款、信託貸款、網絡借貸P2P貸款和非股權私募基金的影子銀行特徵更為明顯,風險程度更突出,屬於高風險的狹義影子銀行範疇。

課題組成員指出,關於影子銀行從國際到國內,有很多不同的界定,想要真正監測監管起來非常不容易。目前來看,還存在一些監測難點。一是,數據的可獲得性,影子銀行有很多實際上在監管範圍之外;二個是數據的滯後性。有些數據雖然能拿到,但這些數據的時間點不一樣,這也是為何建立了相應的監測體系後,數據並及時的原因;另外,數據的可加工性,我國影子銀行以通道業務為主,同樣一個產品會經過理財、信託、資管或者資產證券化,可能是在同一個鏈條上。如果把這幾個業務加在一起就會放大它的規模,因此需要把重複計算的做一些剔除。

後疫情時代如何監管

截至2019年底,中國廣義影子銀行規模為84.80萬億元,佔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的86%,相當於同期銀行業總資產的29%。近幾年,風險持續收斂,自2017年集中整治,到目前規模較歷史峰值壓降約20萬億元。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疫情的衝擊,中國金融體系保持了穩健運行。監管部門及時出臺一系列紓困措施,提早謀劃應對風險反彈回潮。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此前撰文指出,利率下行一致性預期強化後,有可能助長槓桿交易和投機行為,催生新一輪資產泡沫。信用較差的借款人可能借延期還款等優惠政策惡意逃廢債務,結構複雜的高風險影子銀行也容易捲土重來。

新形勢帶來新挑戰,還有一些新的風險點需要加以防範。對於接下來的監管方向與重點,課題組在文中提出了五個方面。

第一,健全統計監測。影子銀行具有監管套利的本質,其產品結構和組織形式始終在演變之中,各種創新手法層出不窮。影子銀行橫跨不同行業,數據不完整、口徑不一致和重複計算等問題依然存在。因此,必須繼續大力完善統計監測,及時動態掌握影子銀行規模、種類,特別是風險演進路徑和風險水平變化情況。

第二,嚴防反彈回潮。一是堅定不移地將整治影子銀行作為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的重要抓手,持之以恆拆解高風險影子銀行業務。二是聚焦突出問題和風險點,對影子銀行和交又金融業務設立「禁區」,嚴禁多層嵌套投資、資金空轉、脫實向虛,結構複雜產品和業務死灰復燃,以及假創新和偽創新行為等。三是堅持整改與轉型相結合,按時合規完成業務整改,穩妥有序處置風險,同時積極調整業務模式,加快淨值化轉型。

第三,建立風險隔離。重點是釐清公募產品與私募產品、表內業務與表外業務、委託業務與自營業務的邊界,建立相應的防火牆,嚴防風險相互傳染、相互交織、相互掩飾。

第四,完善監管制度。確保監管全蓋,不留監管空自和區,把所有影子銀行活動納人監管;統一同類機構和產品的監管標準,減少資金空轉式的套利;完善影子銀行的風險分類、風險權重、資本撥備計提等標準。

另外,慎重開展綜合經營。商業銀行以審慎經營為根本,保險要發揮風險分散與保障作用,證券資金要體現價值投資中介功能,信託、理財要回歸「受人之託、代人理財」職能定位。建立覆蓋全面、分工合理、有序流動的金融體系。

杜川

相關焦點

  • 銀保監會課題組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官方首次詳細界定影子銀行...
    原標題:銀保監會課題組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官方首次詳細界定影子銀行標準 五方面建立影子銀行持續監管體系 摘要 【銀保監會課題組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
  • 官方首次定義影子銀行!《中國影子銀行報告》發布
    原標題:官方首次定義影子銀行!《中國影子銀行報告》發布   12月4日,由中國銀保監會主管主辦的《金融監管研究》首次發布《中國影子
  • 銀保監會課題組首次給出「影子銀行」權威定義 P2P 納入其中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銀保監會課題組首次給出「影子銀行」權威定義, P2P 納入其中12月4日,由中國銀保監會主管、主辦的《金融監管研究》公眾號發布了《中國影子銀行報告》。該報告署名為「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這也是中國監管部門官方首次公布對影子銀行的系統系研究,並就影子銀行的定義、判別標準、分類進行了明確。
  • 銀保監會課題組首次給出「影子銀行」權威定義,P2P納入其中
    12月4日,由中國銀保監會主管、主辦的《金融監管研究》公眾號發布了《中國影子銀行報告》。該報告署名為「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這也是中國監管部門官方首次公布對影子銀行的系統系研究,並就影子銀行的定義、判別標準、分類進行了明確。
  • 中國影子銀行首迎官方定義,銀保監會:不留監管空白和盲區
    12月4日,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提出界定影子銀行的四項標準,並將我國影子銀行分為廣義和狹義兩大類。課題組表示,這是第一次由官方對中國影子銀行進行全面、系統的定義。相關標準參照了國際標準和定義,結合中國的情況進行調整,整體上符合我國影子銀行的現狀。《報告》指出,影子銀行不會消失,將和傳統金融體系長期共存。下一步,將建立和完善對影子銀行的持續監管體系,把所有影子銀行活動納入監管,不留監管空白和盲區。
  • 官方首次定義這類銀行!「野蠻生長」時代終結!監管「重拳」還將持續
    官方首次定義這類銀行!「野蠻生長」時代終結!>銀保監會12月4日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這是監管部門首次對影子銀行的概念、影響等發布全面的分析報告,報告指出,經過三年治理,我國的影子銀行規模大幅壓縮,野蠻生長得到了根本遏制
  • 銀保監會給「影子銀行」下定義!P2P納入其中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4日電 什麼是影子銀行?如何界定?銀保監會官方微信號4日發布的《中國影子銀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給出了答案。《報告》由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共同撰寫發布。
  • 影子銀行是什麼?這份報告全部告訴你
    銀保監會昨天(12月4日)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這是監管部門首次對影子銀行的概念、影響等發布全面的分析報告。報告指出,經過三年治理,我國的影子銀行規模大幅壓縮,野蠻生長得到了根本遏制。實際運營的網絡借貸P2P機構目前已經完全歸零,利用影子銀行跨行業跨機構騰挪資金、佔用資金、竊取資金等違法違規行為減少,金融市場秩序開始好轉,風險水平由發散轉為收斂。 銀保監會表示,通過整治影子銀行,我國金融風險水平大幅下降,一批高風險機構和高風險業務得到有序處置。同時也為今年的信貸大幅增長預留了空間。
  • 銀保監會課題組:影子銀行具有天使與魔鬼兩重性
    【財新網】(記者 武曉蒙)「影子銀行是金融工具,介於天使與魔鬼之間,管理好了是天使,管理不好是魔鬼。」銀保監會報告稱,影子銀行業務由來已久,猶如硬幣的兩面,唯有辯證對待、因勢利導、「抑惡揚善」,才能趨利避害,充分發揮影子銀行的積極作用。
  • 銀保監會課題組:建立和完善對影子銀行 持續監管體系
    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近日在微信公眾號《金融監管研究》上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記者了解到,這是首次對中國影子銀行的標準、特徵等進行全面系統的公布。
  • 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釋疑影子銀行後續監管 避免槓桿率快速上升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首份官方報告釋疑影子銀行後續監管,前期治理有效避免槓桿率快速上升作者:杜川我國影子銀行隱患一度非常嚴重,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初步呈現根本性好轉勢頭。但應看到,影子銀行不會消失,將和傳統金融體系長期共存。
  • 官方首次明確影子銀行詳細界定標準 五方面建立影子銀行持續監管體系
    來源:證券時報12月4日,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和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該報告將發表於最新一期的《金融監管研究》。這是官方首次對影子銀行的定義和標準進行系統性界定。報告認為,經過三年專項治理,影子銀行野蠻生長的態勢得到有效遏制,不僅規模大幅壓縮,更重要的是經營開始變得規範,結構更加簡化,資本撥備開始計提,系統性風險隱患大為減弱,同時也會當前抗擊疫情、復工復產的各項金融政策措施騰挪出空間,特別是為逆周期宏觀調控創造了有利條件。
  • 官方首次系統界定「中國影子銀行」!非標投資、同業理財、P2P...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 孫璐璐 12月4日,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和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據悉,這是官方首次對影子銀行的定義和標準進行系統性界定。影子銀行集中加槓桿得到壓縮,商業銀行自營債券逆回購交易槓桿比率由2017年之前的40%以上降至30%以下。官方首次明確影子銀行詳細界定標準報告稱,確定我國影子銀行標準,必須兼顧影子銀行國際標準的共性特徵和我國影子銀行特點,並按照風險程度高低,區分廣義和狹義影子銀行。
  • 什麼是「影子銀行」?有什麼特點?權威定義來了!
    記 者丨李玉敏編 輯丨李伊琳12月4日,由中國銀保監會主管、主辦的《金融監管研究》公眾號發布了《中國影子銀行報告》。該報告署名為「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這也是中國監管部門官方首次公布對影子銀行的系統系研究,並就影子銀行的定義、判別標準、分類進行了明確。
  • 銀保監會今年強化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工作,防範影子銀行反彈回潮!
    原標題:銀保監會今年強化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工作,防範影子銀行反彈回潮!26日,銀保監會公開2020年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工作重點。期中包括穩妥處置高風險機構,大力壓降高風險影子銀行業務,持續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等等。
  • 我國影子銀行規模大幅壓縮
    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4日發布的《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顯示,經過三年專項治理,我國影子銀行野蠻生長態勢得到有效遏制,規模大幅壓縮,加通道、加槓桿和加嵌套的高風險業務得到重點清理,違法違規活動大幅下降,風險水平由發散轉為收斂。
  • 中國影子銀行報告
    受金融體系結構、金融深化程度以及監管政策取向等因素影響,我國影子銀行呈現出與其他經濟體不同的特點。本報告詳細描述了影子銀行的起源和發展演變,中國影子銀行的判別標準、範圍和規模,以及影子銀行三年治理的背景、過程和成效等,並提出相應的監管建議。
  • 監管明確中國高風險狹義影子銀行範圍 信託貸款佔比超16%居第四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12月4日,銀保監會官方微信公眾號推送了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發表在《金融監管研究》上的《中國影子銀行報告》。其實,央行在近年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中均有提及影子銀行,但多為引述金融穩定理事會(FSB)對其的定義與監測數據。
  • 識別出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 強化監管防風險——人民銀行、銀保監會...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題:識別出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 強化監管防風險——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答記者問新華社記者吳雨為完善我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框架,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3日聯合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
  • 銀保監會:高風險影子銀行資產大幅縮減 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傾向...
    5月26日,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2019年,銀保監會在全國範圍深入開展「鞏固治亂象成果促進合規建設」工作,銀行業保險業生態得以顯著好轉,亂象整治工作達到預期目標;當前金融體系總體健康,銀行業保險業機構的風險總體可控,但中小機構股東股權領域問題仍然突出、不規範金融創新業務仍存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