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5 19: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銀保監會12月4日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這是監管部門首次對影子銀行的概念、影響等發布全面的分析報告,報告指出,經過三年治理,我國的影子銀行規模大幅壓縮,野蠻生長得到了根本遏制。
那麼到底什麼是影子銀行?哪些業務屬於影子銀行範疇呢?銀保監會的報告首次給出了我國對影子銀行的官方定義。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欄目視頻
報告明確,影子銀行界定標準主要包括四項:
一是金融信用中介活動處於銀行監管體系之外,信貸發放標準顯著低於銀行授信;
二是業務結構複雜、層層嵌套和槓桿過高;
三是信息披露不完整,透明度低;
四是集中兌付壓力大。
根據這些標準,包括委託貸款、資金信託、銀行理財、非股票公募基金等,都屬於廣義的影子銀行範疇。其中同業理財、委託貸款、信託貸款、網絡借貸P2P貸款等的影子銀行特徵更為明顯,風險程度更突出,到2016年底,我國影子銀行體量就已經和同期銀行信貸基本相當,而且增速遠超貸款增速。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約研究員 董希淼:影子銀行是金融體系的一部分,它拓寬了社會融資和投資的渠道,是銀行的影子。但由於影子銀行游離在監管體系之外,監管套利等問題比較普遍,其風險傳染性和隱蔽性也更強,所以應該加強和改善對影子銀行的監管。
報告顯示,我國從2017年初開始集中整治,截至2019年末,廣義影子規模降至84.80萬億元,較2017年初100.4萬億元的歷史峰值縮減近16萬億元。影子銀行佔GDP的比例從2016年底的123%下降至2019年底的86%,降幅達37個百分點。
銀保監會表示,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影子銀行統計監測體系和認定標準,釐清了影子銀行的真實規模和業務分布。必須繼續大力完善統計監測。對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業務設立「禁區」。此外,還要建立風險隔離,建立相應的防火牆。完善監管制度,慎重開展綜合經營。
來源:央視財經
記者:李舒瑜
原標題:《官方首次定義這類銀行!「野蠻生長」時代終結!監管「重拳」還將持續》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