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標投資、同業理財、P2P……這些統統是如何持續監管影子銀行?

2020-12-06 東方財富快訊

12月4日,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和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據悉,這是官方首次對影子銀行的定義和標準進行系統性界定。

報告稱,到2016年底我國影子銀行規模已經相當龐大,廣義影子銀行超過90萬億元,狹義影子銀行亦高達51萬億元。

而經過三年專項治理,影子銀行野蠻生長的態勢得到有效遏制。數據顯示,至今年上半年末,同業理財、委託貸款和網絡借貸P2P貸款分別進一步降至6607億元、11.22萬億元和0.19萬億元。信託金融同業通道業務較2017年的歷史峰值下降5.3萬億元。同期證券業資管規模下降幅度超過45%,基金子公司通道產品僅2018年一年就減少了1.55萬億元。影子銀行集中加槓桿得到壓縮,商業銀行自營債券逆回購交易槓桿比率由2017年之前的40%以上降至30%以下。

官方首次明確影子銀行詳細界定標準

報告稱,確定我國影子銀行標準,必須兼顧影子銀行國際標準的共性特徵和我國影子銀行特點,並按照風險程度高低,區分廣義和狹義影子銀行。

報告指出,廣義影子銀行包括同業理財及其他銀行理財、銀行同業特定目的載體投資、委託貸款、資金信託、信託貸款、非股票公募基金、證券業資管、保險資管、資產證券化、非股權私募基金、網絡借貸P2P機構、融資租賃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提供的貸款,商業保理公司保理、融資擔保公司在保業務、非持牌機構發放的消費貸款、地方交易所提供的債權融資計劃和結構化融資產品。

其中,同業特定目的載體投資和同業理財、理財投非標債權等部分銀行理財、委託貸款、信託貸款、網絡借貸P2P貸款和非股權私募基金等業務,影子銀行特徵明顯,風險相對較高,屬於狹義影子銀行。

中國影子銀行有何不同?

與其他經濟體相比,我國影子銀行呈現哪些不同的特點?報告總結了五方面:

一是以銀行為核心,表現為「銀行的影子」。我國銀行資產一直佔金融業總資產的90%左右,正是因為銀行業資產規模龐大,影子銀行資產端和負債端與銀行密切相關。從負債端看,銀行是非銀行金融機構和影子銀行資金的主要提供方。從資產端看,影子銀行的客戶絕大部分是銀行的客戶,實質為通道業務。

二是以監管套利為主要目的,違法違規現象較為普遍。各類機構利用監管制度不完善和監管標準不統一游離於監管邊緣,在所謂的「灰色地帶」大肆從事監管套利活動。還存在大量「無證駕駛」,形成了了「全民辦金融」的小環境。

三是存在剛性兌付或具有剛性兌付預期。多數產品承諾保本或保最低收益,有的還與投資人籤訂「抽屜協議」,承諾剛性兌付。

四是收取通道費用的盈利模式較為普遍。發達經濟體影子銀行主要是交易型模式,藉助回購、賣空、做市等工具賺取利差收益。我國影子銀行產品大多是認購持有到期,流動性低,以量取勝,拼市場份額。賺取通道管理費是盈利的主要來源。

五是以類貸款為主,信用風險突出。發達經濟體影子銀行投資範圍廣泛,以標準化資產為主,信用違約風險較低。資金大多通過互相拆借、回購等市場手段獲取,面臨集中大額贖回的流動性風險。我國影子銀行絕大部分是銀行貸款的替代,但客戶評級標準顯著低於貸款客戶,無論是融資來源還是資金投向都承擔直接的信用風險,且風險大於銀行貸款。

2016年底影子銀行瀕臨風險爆發前夜

報告稱,到2016年底,影子銀行規模已經十分龐大,違法違規異常嚴重,瀕臨風險爆發的前夜。

報告稱,到2016年底,我國影子銀行規模已經相當龐大,廣義影子銀行超過90萬億元,狹義影子銀行亦高達51萬億元。

數據顯示,到2016年底,商業銀行表內各項投資共計23萬億元,理財產品29萬億元,委託貸款13萬億元,資金信託和證券化資管發行產品51萬億元。影子銀行體量與同期銀行信貸基本相當,且增速遠超貸款增速。

2016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2017年初,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強調,要及時彌補監管短板,堅決治理市場亂象。金融管理部門開始對影子銀行進行精準拆彈,主要措施包括:堅決打擊「無證駕駛」的非法金融集團和非法金融活動;嚴厲整治虛假注資、循環注資、股權代持和隱形股東;嚴肅查處大股東操縱和內部人控制;全力統一規範監管標準和監管流程;大力強化處罰問責;嚴密梳理制度漏洞;補齊制度短板,做到監管全覆蓋。

經過三年專項治理,影子銀行野蠻生長的態勢得到有效遏制。根據銀保監會此前公布的數據,經大力整治,3年來已累計壓降影子銀行16萬億元,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風險持續收斂。截至一季度末,同業理財餘額8460億元,較歷史峰值縮減87%。

三年整治風險大降,為今年逆周期政策實施預留空間

自2017年初開始集中整治,影子銀行除了規模從歷史高位大幅下降外,加通道、加槓桿和加嵌套的高風險業務得到重點清理。

報告透露,至今年上半年末,同業理財、委託貸款和網絡借貸P2P貸款分別進一步降至6607億元、11.22萬億元和0.19萬億元。信託金融同業通道業務較2017年的歷史峰值下降5.3萬億元。同期證券業資管規模下降幅度超過45%,基金子公司通道產品僅2018年一年就減少了1.55萬億元。影子銀行集中加槓桿得到壓縮,商業銀行自營債券逆回購交易槓桿比率由2017年之前的40%以上降至30%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還認為,前期精準拆彈影子銀行為今年金融支持抗疫和復工復產贏得了先機,特別是為逆周期調節措施出臺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具體表現在如下方面:

一是為信貸大幅增長預留了空間。清理了大量淤積在過度授信的大型企業和殭屍企業的資金,壓降了滯留於金融體系的空轉資金。沒有因為信貸擴張而引發通貨膨脹和資產價格快速上漲,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前期影子銀行的「池子」得到了清空。

二是避免了風險進一步積累,從根本上消除了風險集中爆發的隱患。通過整治影子銀行,我國金融風險水平大幅下降。當前受疫情影響,金融資產違約壓力加大,風險形勢更加複雜,但金融體系整體運行仍然比較穩健,金融市場沒有大起大落,各類具有急重特徵的風險大幅減少。如果前幾年沒有努力壓降影子銀行,今天面臨的金融風險將十分嚴重,不排除出現區域性和系統性風險的可能。

三是有效避免了槓桿率的快速上升。我國宏觀槓桿率在過去幾年穩中微降,扭轉了過去每年十幾個百分點的增速。非金融企業、居民部門和地方政府槓桿率快速上升的勢頭也得到控制。為應對疫情採取的擴張政策並沒有大幅推高宏觀槓桿率,也沒有加重部門債務負擔。如果沒有前幾年嚴厲的結構性去槓桿,我國的槓桿率絕不會是現在的水平,相關宏觀對衝政策的實施會遭到嚴重掣肘,效果也將大打折扣。

課題組透露,今年受疫情影響,宏觀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但目前影子銀行運行平穩,無論從規模、種類看並未發生太多變化。尤其是高風險影子銀行規模目前未出現反彈,並還在繼續壓降。

五方面建立影子銀行持續監管體系

儘管經過三年集中整治,壓降高風險影子銀行效果顯著,我國系統性風險大幅下降。但報告也指出,我國影子銀行積累時間長,存量風險較大,相當多金融機構仍然存在規模情結,各類隱性擔保和「剛性兌付」沒有被真正打破,「賣者盡責,買者自負」尚未真正建立,部分高風險影子銀行可能借不當創新捲土重來。

但也應看到,影子銀行不會消失,將和傳統金融體系長期共存,不同類型的影子銀行的作用和風險水平差異較大。因此,必須建立和完善對影子銀行的持續監管體系。

第一,健全統計監測。影子銀行具有監管套利的本質,其產品結構和組織形式始終在演變之中,各種創新手法層出不窮。影子銀行橫跨不同行業,數據不完整、口徑不一致和重複計算等問題依然存在。因此,必須繼續大力完善統計監測,及時動態掌握影子銀行規模、種類,特別是風險演進路徑和風險水平變化情況。

第二,嚴防反彈回潮。一是堅定不移地將整治影子銀行作為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的重要抓手,持之以恆拆解高風險影子銀行業務。二是聚焦突出問題和風險點,對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業務設立「禁區」,嚴禁多層嵌套投資、資金空轉、脫實向虛,結構複雜產品和業務死灰復燃,以及假創新和偽創新行為等。三是堅持整改與轉型相結合,按時合規完成業務整改,穩妥有序處置風險,同時積極調整業務模式,加快淨值化轉型。

第三,建立風險隔離。重點是釐清公募產品與私募產品、表內業務與表外業務、委託業務與自營業務的邊界,建立相應的防火牆,嚴防風險相互傳染、相互交織、相互掩飾。

第四,完善監管制度。一是確保監管全覆蓋,不留監管空白和盲區,把所有影子銀行活動納入監管。二是統一同類機構和產品的監管標準,減少資金空轉式的套利。三是完善影子銀行的風險分類、風險權重、資本撥備計提等標準。

第五,慎重開展綜合經營。商業銀行以審慎經營為根本,保險要發揮風險分散與保障作用,證券資金要體現價值投資中介功能,信託、理財要回歸「受人之託、代人理財」職能定位。建立覆蓋全面、分工合理、有序流動的金融體系。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相關焦點

  • 官方首次系統界定「中國影子銀行」!非標投資、同業理財、P2P...
    報告稱,到2016年底我國影子銀行規模已經相當龐大,廣義影子銀行超過90萬億元,狹義影子銀行亦高達51萬億元。而經過三年專項治理,影子銀行野蠻生長的態勢得到有效遏制。數據顯示,至今年上半年末,同業理財、委託貸款和網絡借貸P2P貸款分別進一步降至6607億元、11.22萬億元和0.19萬億元。
  • 銀保監會給「影子銀行」下定義!P2P納入其中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4日電 什麼是影子銀行?如何界定?銀保監會官方微信號4日發布的《中國影子銀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給出了答案。《報告》由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共同撰寫發布。
  • 影子銀行界定標準「官宣」 P2P等六類高風險業務屬於狹義影子銀行
    上述報告顯示,中國影子銀行在2008年後迅速發展,隨著金融業務範圍的拓展和跨行業、跨市場綜合經營的擴張,影子銀行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界定影子銀行有4項主要標準:監管覆蓋範圍和強度、產品結構複雜性及槓桿水平、信息披露充分性與全面性以及集中兌付壓力。據此,影子銀行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
  • 官方首次明確影子銀行詳細界定標準 五方面建立影子銀行持續監管體系
    因此,必須建立和完善影子銀行的持續監管體系,聚焦突出問題和風險點,對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業務設立「禁區」,嚴禁多層嵌套投資、資金空轉、脫實向虛,結構複雜產品和業務死灰復燃,以及假創新和偽創新行為。廣義影子銀行包括同業理財及其他銀行理財、銀行同業特定目的載體投資、委託貸款、資金信託、信託貸款、非股票公募基金、證券業資管、保險資管、資產證券化、非股權私募基金、網絡借貸P2P機構、融資租賃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提供的貸款,商業保理公司保理、融資擔保公司在保業務、非持牌機構發放的消費貸款、地方交易所提供的債權融資計劃和結構化融資產品。
  • 影子銀行的傳說
    /2/ 銀行表外理財 這時候,銀行將理財資金通過投資非標等資產投放給借款企業,但銀行理財不同於銀行存款,銀行理財的風險不由銀行承擔,而是由投資人承擔,可往往……非標資產表面上不是貸款,因此理財業務不用參與不良率
  • 解讀銀行理財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2)第二階段為2009-2013年,受2010年宏觀調控影響,大量融資需求無法通過表內信貸滿足,表外融資需求旺盛,銀行理財開始在表外投資非標資產,疊加過去形成的剛性負債及資金池運作特徵,銀行理財正式形成了影子銀行模式。自此,表外理財業務實質與銀行表內業務已沒有明顯區別,然而無需接受表內業務的相關監管。
  • 官方首次定義影子銀行!《中國影子銀行報告》發布
    《中國影子銀行報告》發布   12月4日,由中國銀保監會主管主辦的《金融監管研究》首次發布《中國影子廣義影子銀行包括同業理財及其他銀行理財、銀行同業特定目的載體投資、
  • 銀保監會課題組首次給出「影子銀行」權威定義 P2P 納入其中
    而商業銀行以傳統的存貸款業務為主,審慎文化是立足的根本,遠遠無法滿足這些多元化需求。同時,報告強調,影子銀行是套利行為驅使的產物,具有天使與魔鬼的兩重性。影子銀行是金融工具,介於天使與魔鬼之間,管理好了是天使,管理不好是魔鬼。
  • 銀保監會課題組首次給出「影子銀行」權威定義,P2P納入其中
    而商業銀行以傳統的存貸款業務為主,審慎文化是立足的根本,遠遠無法滿足這些多元化需求。同時,報告強調,影子銀行是套利行為驅使的產物,具有天使與魔鬼的兩重性。影子銀行是金融工具,介於天使與魔鬼之間,管理好了是天使,管理不好是魔鬼。
  • 「影子銀行」究竟是天使還是魔鬼?逐利是天性,但別忘了影子之下有「炸彈」
    由定義出發,將我國影子銀行分為廣義和狹義兩類:廣義影子銀行:銀行同業特定目的載體投資、委託貸款、資金信託、信託貸款、銀行理財、非股票公募基金、證券業資管、保險資管、資產證券化、非股權私募基金、網絡借貸P2P機構、融資租賃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提供的貸款,商業保理公司保理
  • 中國影子銀行報告
    其中,同業特定目的載體投資和同業理財、理財投非標債權等部分銀行理財、委託貸款、信託貸款、網絡借貸P2P貸款和非股權私募基金等業務,影子銀行特徵明顯,風險相對較高,屬於狹義影子銀行。到2016年底,我國影子銀行規模已經相當龐大,廣義影子銀行超過90萬億元,狹義影子銀行亦高達51萬億元。
  • 中國影子銀行首迎官方定義,銀保監會:不留監管空白和盲區
    各國監管當局對影子銀行範圍的界定各不相同,評級公司等市場機構也分別建立了自己的影子銀行分析框架。目前,國際上主要有三種公認的定義模式,即資金來源模式、金融穩定理事會模式、非核心負債模式。如何確定我國影子銀行標準?
  • 監管明確中國高風險狹義影子銀行範圍 信託貸款佔比超16%居第四
    主要包括:銀行同業特定目的載體投資、委託貸款、資金信託、信託貸款、銀行理財、非股票公募基金、證券業資管、保險資管、資產證券化、非股權私募基金、網絡借貸P2P機構、融資租賃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提供的貸款,商業保理公司保理、融資擔保公司在保業務、非持牌機構發放的消費貸款、地方交易所提供的債權融資計劃和結構化融資產品。
  • 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釋疑影子銀行後續監管 避免槓桿率快速上升
    12月4日,《金融監管研究》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這一報告由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共同撰寫發布。報告指出,不同類型的影子銀行的作用和風險水平差異較大。因此,必須建立和完善對影子銀行的持續監管體系。
  • 銀保監會課題組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官方首次詳細界定影子銀行...
    官方首次詳細界定影子銀行標準 五方面建立影子銀行持續監管體系】12月4日,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和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該報告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金融監管研究》期刊中。這是官方首次對影子銀行的定義和標準進行系統性界定。
  • 這是首次給出官方定義,銀保監會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
    來源:一財網影子銀行不會消失,將和傳統金融體系長期共存,不同類型的影子銀行的作用和風險水平差異較大,必須建立和完善對影子銀行的持續監管體系。 影子銀行首個官方定義來了。12月4日,《金融監管研究》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中國影子銀行報告》。
  • 銀行「調表」時代:如何壓同業、控非標、放貸款
    貸款猛增近幾年來,在同業整頓、資管新規等一系列監管下,銀行資產從「表外」回流「表內」,從「非標」「同業」等非信貸類資產回流信貸類資產。一個背景是,銀行的資產中,主要的有三類,一是信貸類資產,即銀行的公司貸款、個人貸款、信用卡等;二是投資類資產,包括債券,信託收益權、資管產品等非標;三是同業資產,包括存放同業、拆出資金、買入返售三個傳統同業資產科目和應收款項類投資。
  • 資管新規過渡期最後一年對銀行理財和債市的影響
    2020年12月,銀保監會工作論文《中國影子銀行報告》指出,在資管新規出臺前理財投資非標資產的平均剩餘期限為784天,而非保本理財產品的平均剩餘期限為129天,期限錯配嚴重。資管新規要求,封閉式產品期限不得低於90天,並且資產中非標的終止日不得晚於封閉式產品的到期日或者開放式產品的最近一次開放日。
  • 什麼是「影子銀行」?有什麼特點?權威定義來了!
    而商業銀行以傳統的存貸款業務為主,審慎文化是立足的根本,遠遠無法滿足這些多元化需求。同時,報告強調,影子銀行是套利行為驅使的產物,具有天使與魔鬼的兩重性。影子銀行是金融工具,介於天使與魔鬼之間,管理好了是天使,管理不好是魔鬼。
  • 銀行的「影子」是怎麼形成的?
    銀行的「影子」又被稱作影子銀行。要知道影子銀行是如何形成的,我們首先要對影子銀行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全球金融穩定理事會對影子銀行下過一個定義:游離於銀行監管體系之外、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和監管套利等問題的信用中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