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首次定義影子銀行!《中國影子銀行報告》發布

2020-12-05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官方首次定義影子銀行!《中國影子銀行報告》發布

  12月4日,由中國銀保監會主管主辦的《金融監管研究》首次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詳細描述了影子銀行的起源和發展演變,中國影子銀行的判別標準、範圍和規模,以及影子銀行三年治理的背景、過程和成效等,並提出相應的監管建議。

  在業內看來,這份由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聯合課題組推出的《報告》是金融監管部門首次對影子銀行進行全面系統的定義,為未來相關領域的研究和監管工作夯實了基礎。

  根據該《報告》,影子銀行是指常規銀行體系以外的各種金融中介業務,通常以非銀行金融機構為載體,對金融資產的信用、流動性和期限等風險因素進行轉換,扮演著「類銀行」的角色。影子銀行風險具有系統性風險特徵。我國影子銀行隱患一度非常嚴重,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初步呈現根本性好轉勢頭。

  同時,《報告》將影子銀行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影子銀行包括同業理財及其他銀行理財、銀行同業特定目的載體投資委託貸款、資金信託、信託貸款、非股票公募基金、證券業資管、保險資管、資產證券化、非股權私募基金、網絡貸P2P機構、融資租賃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提供的貸款,商業保理公司保理、融資擔保公司在保業務、非持牌機構發放的消費貸款、地方交易所提供的債權融資計劃和結構化融資產品

  其中,同業特定目的載體投資和同業理財、理財投非標債權等部分銀行理財、委託貸款、信託貸款、網絡借貸P2P貸款和非股權私募基金等業務,影子銀行特徵明顯,風險相對較高,則屬於狹義影子銀行。

  《報告》提到,到2016年底,我國影子銀行規模已經相當龐大,廣義影子銀行超過90萬億元,狹義影子銀行亦高達51萬億元。影子銀行已猶如脫韁的野馬一路狂奔,不僅使金融風險不斷積累和暴露,違法違規問題日益嚴重,而且也大大抬高了我國宏觀槓桿水平,吹大資產泡沫,助長脫實向虛,嚴重影響了金融與經濟的良性循環,極大扭曲了市場資源的正常有效配置,對我國經濟金融向高質量轉型發展構成重大威脅。一些國際組織也多次發出警示,認為中國影子銀行已嚴重威脅金融體系安全和穩定,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和金融危機。

  經過三年專項治理,影子銀行野蠻生長的態勢已得到有效遏制。《報告》披露,截至2019年末,廣義影子銀行規模降至84.80萬億元,較2017年初100.4萬億元的歷史峰值縮減近16萬億元。風險較高的狹義影子銀行規模降至39.14萬億元,較歷史峰值縮減了12萬億元。其中,複雜結構的交叉金融業務大幅壓縮,同業理財從6.8萬億元降至2019年末的0.84萬億元,同業特定目的載體投資從23.05萬億元降至15.98萬億元。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經過治理,影子銀行不僅規模大幅壓縮,更重要的是經營開始變得規範,結構更加簡化,資本撥備開始計提,系統性風險隱患大為減弱,同時也為當前抗擊疫情、復工復產的各項金融政策措施騰挪出空間,特別是為逆周期宏觀調控創造了有利條件。

  該負責人認為,影子銀行是金融體系的一部分,加強監管不是要消滅影子銀行,而是必須建立持續監管框架。在此基礎上,推動影子銀行健康規範發展,降低其風險水平,使之成為維護金融穩定的積極因素和支持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DF537)

相關焦點

  • 銀保監會課題組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官方首次詳細界定影子銀行...
    原標題:銀保監會課題組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官方首次詳細界定影子銀行標準 五方面建立影子銀行持續監管體系 摘要 【銀保監會課題組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
  • 這是首次給出官方定義,銀保監會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
    來源:一財網影子銀行不會消失,將和傳統金融體系長期共存,不同類型的影子銀行的作用和風險水平差異較大,必須建立和完善對影子銀行的持續監管體系。 影子銀行首個官方定義來了。12月4日,《金融監管研究》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中國影子銀行報告》。
  • 影子銀行是什麼?這份報告全部告訴你
    銀保監會昨天(12月4日)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這是監管部門首次對影子銀行的概念、影響等發布全面的分析報告。報告指出,經過三年治理,我國的影子銀行規模大幅壓縮,野蠻生長得到了根本遏制。銀保監會表示,國際組織和市場機構都對中國影子銀行治理取得的顯著成效予以充分肯定,認為這不僅確保了中國金融體系的穩定,也成為全球影子銀行規模下降的主要推動力。
  • 官方首次明確影子銀行詳細界定標準 五方面建立影子銀行持續監管體系
    來源:證券時報12月4日,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和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該報告將發表於最新一期的《金融監管研究》。這是官方首次對影子銀行的定義和標準進行系統性界定。官方首次明確影子銀行詳細界定標準影子銀行是指常規銀行體系以外的各種金融中介業務,通常以非銀行金融機構為載體,對金融資產的信用、流動性和期限等風險因素進行轉換,扮演著「類銀行」的角色。報告是官方首次對中國影子銀行的判別標準、範圍和分類進行系統性界定。
  • 中國影子銀行報告
    受金融體系結構、金融深化程度以及監管政策取向等因素影響,我國影子銀行呈現出與其他經濟體不同的特點。本報告詳細描述了影子銀行的起源和發展演變,中國影子銀行的判別標準、範圍和規模,以及影子銀行三年治理的背景、過程和成效等,並提出相應的監管建議。
  • 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釋疑影子銀行後續監管 避免槓桿率快速上升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首份官方報告釋疑影子銀行後續監管,前期治理有效避免槓桿率快速上升作者:杜川我國影子銀行隱患一度非常嚴重,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初步呈現根本性好轉勢頭。但應看到,影子銀行不會消失,將和傳統金融體系長期共存。
  • 官方首次系統界定「中國影子銀行」!非標投資、同業理財、P2P...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 孫璐璐 12月4日,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和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據悉,這是官方首次對影子銀行的定義和標準進行系統性界定。報告稱,到2016年底我國影子銀行規模已經相當龐大,廣義影子銀行超過90萬億元,狹義影子銀行亦高達51萬億元。而經過三年專項治理,影子銀行野蠻生長的態勢得到有效遏制。數據顯示,至今年上半年末,同業理財、委託貸款和網絡借貸P2P貸款分別進一步降至6607億元、11.22萬億元和0.19萬億元。
  • 銀保監會課題組首次給出「影子銀行」權威定義 P2P 納入其中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銀保監會課題組首次給出「影子銀行」權威定義, P2P 納入其中12月4日,由中國銀保監會主管、主辦的《金融監管研究》公眾號發布了《中國影子銀行報告》。該報告署名為「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這也是中國監管部門官方首次公布對影子銀行的系統系研究,並就影子銀行的定義、判別標準、分類進行了明確。
  • 中國影子銀行首迎官方定義,銀保監會:不留監管空白和盲區
    12月4日,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提出界定影子銀行的四項標準,並將我國影子銀行分為廣義和狹義兩大類。課題組表示,這是第一次由官方對中國影子銀行進行全面、系統的定義。相關標準參照了國際標準和定義,結合中國的情況進行調整,整體上符合我國影子銀行的現狀。《報告》指出,影子銀行不會消失,將和傳統金融體系長期共存。下一步,將建立和完善對影子銀行的持續監管體系,把所有影子銀行活動納入監管,不留監管空白和盲區。
  • 銀保監會課題組首次給出「影子銀行」權威定義,P2P納入其中
    12月4日,由中國銀保監會主管、主辦的《金融監管研究》公眾號發布了《中國影子銀行報告》。該報告署名為「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這也是中國監管部門官方首次公布對影子銀行的系統系研究,並就影子銀行的定義、判別標準、分類進行了明確。
  • 什麼是「影子銀行」?有什麼特點?權威定義來了!
    記 者丨李玉敏編 輯丨李伊琳12月4日,由中國銀保監會主管、主辦的《金融監管研究》公眾號發布了《中國影子銀行報告》。該報告署名為「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這也是中國監管部門官方首次公布對影子銀行的系統系研究,並就影子銀行的定義、判別標準、分類進行了明確。
  • 官方首次定義這類銀行!「野蠻生長」時代終結!監管「重拳」還將持續
    官方首次定義這類銀行!「野蠻生長」時代終結!>銀保監會12月4日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這是監管部門首次對影子銀行的概念、影響等發布全面的分析報告,報告指出,經過三年治理,我國的影子銀行規模大幅壓縮,野蠻生長得到了根本遏制
  • 我國影子銀行規模大幅壓縮
    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4日發布的《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顯示,經過三年專項治理,我國影子銀行野蠻生長態勢得到有效遏制,規模大幅壓縮,加通道、加槓桿和加嵌套的高風險業務得到重點清理,違法違規活動大幅下降,風險水平由發散轉為收斂。
  • 銀保監會給「影子銀行」下定義!P2P納入其中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4日電 什麼是影子銀行?如何界定?銀保監會官方微信號4日發布的《中國影子銀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給出了答案。《報告》由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共同撰寫發布。
  • 影子銀行的傳說
    來源:圖解金融2020年7月11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中國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答記者問》,集中回應了多個熱點問題。其中有一條說的是,一些高風險影子銀行死灰復燃,有的以新形式新面目企圖捲土重來。因而不是所有借款人的貸款需求都能滿足,於是,簡單的說,影子銀行是不在銀行資產負債表的存貸款項中體現,卻做著銀行存貸業務的「影子部隊」。
  • 影子銀行界定標準「官宣」 P2P等六類高風險業務屬於狹義影子銀行
    本報記者 張 歆近日,由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和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組成的課題組發布了《中國影子銀行報告》。該報告根據四項主要標準,界定了廣義和狹義的影子銀行。上述報告顯示,中國影子銀行在2008年後迅速發展,隨著金融業務範圍的拓展和跨行業、跨市場綜合經營的擴張,影子銀行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界定影子銀行有4項主要標準:監管覆蓋範圍和強度、產品結構複雜性及槓桿水平、信息披露充分性與全面性以及集中兌付壓力。據此,影子銀行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
  • 銀行的「影子」是怎麼形成的?
    銀行的「影子」又被稱作影子銀行。要知道影子銀行是如何形成的,我們首先要對影子銀行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全球金融穩定理事會對影子銀行下過一個定義:游離於銀行監管體系之外、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和監管套利等問題的信用中介體系。
  • 監管明確中國高風險狹義影子銀行範圍 信託貸款佔比超16%居第四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12月4日,銀保監會官方微信公眾號推送了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發表在《金融監管研究》上的《中國影子銀行報告》。其實,央行在近年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中均有提及影子銀行,但多為引述金融穩定理事會(FSB)對其的定義與監測數據。
  • ...非標投資、同業理財、P2P……這些統統是如何持續監管影子銀行?
    12月4日,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和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據悉,這是官方首次對影子銀行的定義和標準進行系統性界定。報告稱,到2016年底我國影子銀行規模已經相當龐大,廣義影子銀行超過90萬億元,狹義影子銀行亦高達51萬億元。
  • 「影子銀行」究竟是天使還是魔鬼?逐利是天性,但別忘了影子之下有「炸彈」
    幹對公金融的人,最想幹的就是通過各種形式給地產、城投放貸款,因為確實很爽,幾十億下去就是幾千萬創利,國家越不讓幹還越要創新著幹,這也是2009年以來中國影子銀行快速發展的根源,幾乎過去所有的創新都被冠上了影子銀行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