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4日發布的《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顯示,經過三年專項治理,我國影子銀行野蠻生長態勢得到有效遏制,規模大幅壓縮,加通道、加槓桿和加嵌套的高風險業務得到重點清理,違法違規活動大幅下降,風險水平由發散轉為收斂。
這是監管部門首次發布關於影子銀行的報告,對影子銀行的判別標準、範圍、規模以及治理成效等進行系統、全面的闡述。
根據報告,我國影子銀行的界定標準主要包括四項:金融信用中介活動處於銀行監管體系之外,信貸發放標準顯著低於銀行授信;業務結構複雜、層層嵌套和槓桿過高;信息披露不完整,透明度低;集中兌付壓力大,金融體系關聯性和風險傳染性高。
報告指出,我國影子銀行隱患一度非常嚴重,大大抬高了宏觀槓桿水平,吹大資產泡沫,助長脫實向虛,嚴重影響了金融與經濟的良性循環。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初步呈現根本性好轉勢頭,規模大幅壓縮,經營開始變得規範,資本撥備開始計提,系統性風險隱患大為減弱。
(文章來源:華西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