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上空日本衛星搭美軍設備,東風發射將遭24小時不間斷監視!

2021-01-09 環球時報

12月18日,日本國家空間政策辦公室和美國太空軍籤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決定在日本準天頂導航衛星上搭載兩臺美國航天與飛彈系統中心研製的有效載荷,分別於2023年和2024年從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美國太空軍首腦將這份備忘錄稱為「歷史性」的。

這項合作為什麼會得到美軍如此之高的評價?

日本官方發布的準天頂衛星外形

這裡首先要看看「準天頂」是什麼。這是一個日本自己研製和發射的導航增強星座,主要是用來播發GPS改正信號,用來提高日本和東亞地區的GPS導航精度。應該說是個軍民兩用系統。

準天頂衛星所採用的軌道,和中國北鬥系統裡的傾斜同步軌道衛星有點類似。它的軌道高度是35800千米,但和赤道有一定的夾角。因此會在天空中繞著一條8字形的軌跡,在南北半球的上空往復飛行。通過軌道設計,人們可以調整這個8字的具體形狀,可以南大北小、南小北大、南北相等。準天頂衛星主要為日本服務,因此要確保日本上空能看到的衛星儘量密集一些,因此採用了南大北小的8字形。

準天頂衛星的8字形軌跡

目前準天頂系統發射了4顆衛星,到2028年前還要再發射3顆。屆時,能最高把日本境內的GPS定位精度提高到釐米級。

既然是覆蓋日本的星座,就意味著準天頂系統總是在東亞上空晃來晃去。考慮到它的位置很高,因此也可以很容易地俯視中國。假如僅僅是作為民間導航服務,「準天頂」對中國用戶還是有一定用處的。但是美國軍方的加入,就讓這件事變味了。

因為航天系統的技術複雜、風險大,所以無論衛星還是火箭,在設計的時候都會留出比較大的載重餘量或者供電餘量,用來應對意料之外的故障。隨著系統的成熟,故障越來越少,這些餘量往往會長期閒置。這就為搭載活動提供了條件。美國軍方很早就在商業衛星上搭載一些設備來做實驗,比如2007年前後利用一顆歐洲的通信衛星進行了飛彈預警紅外相機的搭載試驗。如今,這種相機要搭載到馬斯克的「星鏈」上,充當低軌道預警衛星了。

但是本次備忘錄中討論的並不是飛彈預警,而是一種叫做「空間態勢感知光學敏感器」的載荷。這個詞在美國軍方那裡有特定的含義,就是近距離觀察其他國家的衛星,看看到底是幹什麼用的。一般來說,各國發射衛星都會公開宣布它的用途。但是美、俄經常會發射一些秘密功能的衛星。美國也因此而「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總感覺其他國家隱瞞了衛星的真實用途,總想著利用某種手段,近距離拍攝其他人的衛星細節,然後判斷真實用途。加上地面雷達和光學監視,這就是所謂的「空間態勢感知」。美國之前已經發射了幾顆衛星來做這樣的試驗,那麼在準天頂衛星上的搭載又是為了窺探什麼?

我們還是要回來觀察準天頂衛星的軌跡。可以發現,它每畫一次8字,就要兩次穿過赤道上空的靜止軌道。在靜止軌道上,部署了大量的通信衛星、氣象衛星,中國還開創性地在這裡部署了靜止軌道高解析度對地觀測衛星。準天頂衛星每次穿過靜止軌道,都會在一定距離上掠過這些衛星,得到了拍攝的機會。不過,準天頂衛星穿過靜止軌道的地點分別在東經128度和東經150度左右,中國的多數靜止軌道衛星都部署在更加偏西一些的位置。所以,美日的這次合作很難直接觀測到中國的現有衛星。

準天頂衛星每圈會兩次穿過靜止軌道

那麼,美國軍方把「空間態勢感知」相機搭載到準天頂衛星上是為了幹嘛?美軍空軍部長巴雷特評價說「這份備忘錄有助於保護從全球定位系統到通信衛星等各種能力」。考慮到中國和俄羅斯都是具有反衛星作戰能力的國家,美軍也有可能是為了測試,用傾斜同步軌道上的光學敏感器,是不是可以發現和預警中俄的反衛星武器攻擊。

日方代表籤字

除了上述用途,我們還不應該忘記美國太空軍心的另外一個業務範圍:飛彈預警。對於中國,美軍目前最著急的事情是缺乏探測和預警中國「東風快遞」或者俄羅斯核飛彈的能力。美軍在印度上上空只有一顆靜止軌道的飛彈預警衛星,低軌道的「天基紅外衛星」只能短暫地飛過中國上空,無法提供持續監視。「準天頂」系統卻一直在東亞上空晃蕩,如果把紅外預警相機裝在上面,只要把鏡頭向西偏一點,就可以看到中國大陸的東部以及整個中國領海。等7顆準天頂衛星全部入軌,就可以24小時不間斷地監視東風家族的發射活動了。不僅如此,當準天頂衛星飛行到8字的最北端時,還能有效地觀察到朝鮮半島,監視朝鮮甚至俄羅斯遠東的飛彈試驗活動,效果是非常好的。

這樣的合作模式下,日本並不需要付出太多的額外資金,美國只要出錢購置相機。雖然這樣會導致準天頂衛星更重一些、消耗的火箭燃料更多一些,但終歸是一筆小錢。如此說來,美國和日本這下要雙贏了?

美方代表籤字

如今的彈道飛彈不是「飛毛腿」那種「傻飛彈」。無論東風21D、東風26,都具有末段修正能力,就算是美日雙方眼睜睜地看著飛彈起飛,也無法精確預測她究竟往哪裡飛、哪裡落。至於東風17,起飛後很快就要進入滑翔彈道。紅外相機或許能看到一個大火球在高速突擊,但是根本看不清彈頭的具體位置。部署再多的預警衛星也不可能改變態勢。

作者:孔新 版權稿件,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文章內容系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焦點

  • 日本衛星將搭載美軍設備,東風發射被24小時監控?中:又如何?
    日本將要升空的衛星上將搭載來自美國的設備,一旦那些衛星全部發射成功。屆時,中國東風飛彈的發射活動將完全暴露在那兩個國家的眼中。 12月24日,環球時報報導稱,在12月18日,日本國家空間政策辦公室和美國太空軍籤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決定在日本準天頂導航衛星上搭載兩臺美國航天與飛彈系統中心研製的有效載荷,分別於2023年和2024年從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升空。
  • 間諜衛星偷窺東亞(組圖)
    間諜衛星偷窺東亞(組圖)日首相小泉很沒面子  分析人士表示,此次被迫自毀的兩顆間諜衛星對日本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這兩顆衛星是構成四顆一組「太空眼」的重要部分,發射的失敗讓日本的獨立間諜系統遭到重創。
  • 東亞高空情報戰升級 衛星能看到長安街行人(圖)
    日本要發衛星,美國要換偵察機  日本媒體稱,日本政府已決定在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發射兩顆間諜衛星,與2003年3月發射升空的另外兩顆間諜衛星組成可以每天對地球任何角落拍攝圖像、搜集情報的間諜衛星系統。目前,日本只有一組間諜衛星從高空對東亞各國進行偵察和監視,需要兩天才能對整個地球拍照一遍。
  • 日本成功發射韓國衛星 可用來監視朝鮮半島(圖)
    (CFP供圖)  當地時間2012年5月18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和三菱重工業公司在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用H2A火箭發射了三顆衛星,其中一顆就是韓國的「阿里郎3」號衛星。 (CFP供圖)  韓國地球觀測衛星「阿里郎3」號於當地時間18日凌晨在日本種子島航天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今後,「阿里郎3」號每天兩次穿越朝鮮半島,拍攝地球影像。
  • 日本正式成立"宇宙作戰隊" 計劃6年內發射監視衛星
    宇宙作戰隊隊旗 圖源:河野太郎推特  在隊旗授予儀式上,日本防衛相河野太郎訓示稱,「為了儘快適應新的安全保障環境,必須儘早構建太空情況監視等的體制」。宇宙作戰隊隊長、二等空佐(相當於空軍中校)阿式俊英表示:「首先重要的是人才培養,希望與美軍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合作。」  日本「宇宙作戰隊」的主要任務是監視隕石、人造衛星和太空垃圾等。目前部隊規模為20人,未來可能進一步擴大,第一步擴大規模至70人。
  • 國外無人機圖賞:MQ-1捕食者 全球鷹 不死鳥
    它可以扮演偵察角色,可發射兩枚AGM-114地獄火飛彈。它是一種遙控飛行器,機長8.27米,翼展14.87米,最大活動半徑3700公裡,最大飛行時速240公裡,在目標上空留空時間24小時,最大續航時間60小時。該機裝有光電/紅外偵察設備、GPS導航設備和具有全天候偵察能力的合成孔徑雷達,在4000公尺高處解析度 為0.3米,對目標定位精度0.25米。可採用軟式著陸或降落傘緊急回收。
  • 外媒解析中國東風31AG和東風26戰力:應對美軍反導
    外媒解析中國東風-31AG和東風-26戰力:應對美軍反導  核心提示:東風-26和東風-31AG表明,面對美國飛彈防禦能力的提高,北京將大力增強其核威懾力。  參考消息網8月18日報導 日本外交學者網站8月8日發表凱託學會國防和外交政策問題分析師埃裡克·戈梅的文章《見識中國的東風-31AG和東風-26飛彈》稱,中國近日為慶祝解放軍建軍90周年而在內蒙古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了閱兵式,大批軍人和裝備參加了閱兵。雖然閱兵式上展示的絕大多數系統是用於常規戰鬥的,但還有2種彈道飛彈可用於核投射,即東風-26和東風-31AG。
  • 暴雨、洪水「霸屏」東亞南亞多國!誰是幕後「黑手」?
    在歐亞地區中高緯出現相對穩定「兩槽兩脊」的環流形勢,東亞大槽持續少動,槽後由冷空氣進入長江中下遊一帶,同時梅雨鋒系統一直存在,冷暖空氣在梅雨區對峙,從而形成了有利於持續性強降水發生的環流配置。出現有利的環流配置不等同於降水就能發生,還需要充沛的水汽輸送。今年的水汽輸出情況也與往年不同,以往西太平洋、我國南海和孟加拉灣都是我國水汽的重要來源地。
  • 美軍添新「天眼」:可實時監控全球飛彈發射
    資料圖:美軍間諜衛星據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網站1月20日報,美軍現在擁有了一雙注視不穩定世界的新眼睛。美國東部夏令時20日晚7點42分,空軍的GEO-3監視衛星由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宇宙神」-5運載火箭將這顆最新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軌道,加入分別於2011年和2013年發射的GEO-1和GEO-2衛星的行列。在地球一個固定點上空2.23萬英裡的地方,它將使用紅外傳感器監視飛彈發射。這三顆衛星與兩顆位於不同軌道的更老衛星一起,構成了「天基紅外系統」。
  • 對東風-21D最長預警時間可增到30分鐘
    當然這一合同籤署的意義不僅僅是標誌著馬斯克成為專業軍火商,更重要的這一飛彈預警衛星對於美軍的重要意義。據稱這一合同的可能前景將對中國和俄羅斯構成嚴峻的挑戰,美軍也因此笑開了花。 讓人好奇的是這一飛彈預警衛星到底有多牛?所謂的飛彈預警衛星顧名思義,就是一種用於監視、發現和跟蹤敵方彈道飛彈,進行早期預警的遙感類衛星,是目前天基預警系統的核心和關鍵。
  • 神秘火球從天而降,美軍咋就立馬知道是中國火箭殘骸?
    美軍的空間監視網傳感器遍布全球,性能也極其強大美國航天司令部(USSSPACECOM)控制著一個強大的空間監視網絡(SSN),空間監視網包括太空籬笆、遍布全球的相控陣和常規空間監視雷達,還有光電望遠鏡等多種設備
  • 海拔5000米以上高原營區24小時不間斷供氧
    西藏那曲軍分區解決小散遠單位吸氧難題海拔5000米以上高原營區實現24小時不間斷供氧本報訊 陳浩報導:8月初,西藏那曲軍分區雙湖縣人武部營房內,新添置的制氧機不斷輸送出新鮮氧氣。
  • 翔龍無人機以實用條件與用戶需求為主 專門為了全程監視美軍設計
    打開APP 翔龍無人機以實用條件與用戶需求為主 專門為了全程監視美軍設計 鳳凰網 發表於 2019-11-22 15:24:29
  • 美軍欲組建天軍 航天母艦與太空轟炸機可致命打擊
    一般來說,載人飛船可以通過火箭發射進入太空軌道,然後在遙控或人工操作下,在太空中航行,其機動性遠勝過人造衛星。而空間站在地球軌道運行,這一點與衛星差不多,但其體積龐大,設備眾多,能夠容納太空人生存,或搭載大量軍用設備,這方面遠勝衛星。
  • 法媒:中國遙感三十號衛星對臺北24小時覆蓋
    法媒指,這一衛星星座可實現對臺北24小時覆蓋。小時不間斷跟蹤的能力,這意味著這個對中國國防安全有重要意義的星座系統正式完成。,並稱假設遙感三十號衛星星座系統是執行通信監聽任務,對臺北的覆蓋時間區間基本上就是24小時不間斷監控。
  • 「24小時不間斷工作」的投影機——三星SP-P400B
    據了解,目前市面上有一款投影機可以做到「24小時不間斷工作」,而傳統投影機在使用時是不能連續工作超過8小時的,這款投影機就是「三星SP-P400B」。 「24小時不間斷工作」的投影機——三星SP-P400B    為什麼傳統投影機連續工作不能超過
  • 美專家:薩德入韓後可發現中國發射東風31飛彈
    它具有監視和遠距離火控功能,能夠提供監視、火控、殺傷評估和發射初始化信息。該雷達可探測雷達反射截面積1平方米的目標,依靠高頻技術、先進的雷達信號處理能力以及薄化的相控陣天線(有利於形成更細更窄的雷達波束),能精確跟蹤和識別密集分布的目標。該雷達可將來襲目標劃分為吸氣式威脅目標、戰術彈道飛彈或其他類型的威脅,還可以進一步將戰術彈道飛彈區分為特定的飛彈(例如「飛毛腿」、「東風-21」等)。
  • 日本驚現UFO,一個巨大的白色十字架,引發民眾恐慌
    從十字架的輪廓上看,它似乎還有兩個螺旋槳,很像是人造產物,例如氣象氣球,但日本氣象部門否認了自己發射任何氣象氣球的說法。日本警方在經過初步調查後,表示這個物體的票幅高度大約在2000~3000米的高空,可以確定不是幻像,但目前仍然不能確定這個飛行物究竟是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