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輩說||國科大本科生分享學習經驗【天文篇①】

2020-12-04 澎湃新聞

朋輩說||國科大本科生分享學習經驗【天文篇①】

2020-03-10 2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編者按

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利用網絡學習,做好新學期以及未來的學習規劃,國科大本科學生會發起了線上學習經驗分享活動,陸續邀請不同專業同學分享學習心得和經驗。國科大官微特別開設「朋輩說」專欄,共享國科大本科生的所見所學和所思所想。今天為我們分享的是2017級天文學專業本科生陳智威。

2222

2222

陳智威,2017年從四川省成都外國語學校考入國科大,就讀天文學專業,同時修讀物理學,未來準備從事宇宙學方面的研究。

天文學大致分為天體測量、天文技術方法、天體物理三個大方向,對於不同尺度上的研究對象都有截然不同的研究手段與研究方法。因此,天文學專業的課程更多是概論性的,著重於為同學們勾畫一個大的宇宙背景,將一些重要的物理過程機制解釋清楚。

遇事不決,精讀課本

陳智威認為,精讀課本對天文學專業課程的學習十分重要。他從數學、物理、天文課程三個方面提出建議。

1數學課程

後續天文學的學習中會大量應用張量、向量空間、微積分的知識,掌握對關鍵定理的證明以及應用,學會實踐應用數學知識,就變得十分重要。教材方面,推薦大家閱讀席南華院士的《基礎代數》和陳紀修、於崇華、金路的《數學分析》,後者可以作為AB班同學共同的輔導書。

2物理課程

天文專業對物理的要求很高,常見的物理專業的課程,天文都要修讀。像《電動力學》《理論力學》《數學物理方法》等都是必修課,而《量子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也是強烈建議選修的課程。

對於較容易的普通物理,只需要認真聽課,細讀課本,就可以很好地掌握;四大力學以及數學物理方法難度較大,但重點還是在於對物理本質和圖像的理解,也就是說,能夠定量地去描述一個物理現象。例如,能夠列出相關的動力學方程來求解天體的徑向振動問題。針對四大力學的學習,建議同學們閱讀朗道的《力學》、郭碩鴻的《電動力學》、汪志誠的《熱力學·統計物理》和錢伯初的《量子力學》。

3天文課程

天文課程學習中,要做到重要的概念心中有數,能夠用物理的基本事實去解釋天文現象。陳智威建議同學們在大三前自行修讀「廣義相對論」,因為宇宙學部分需要用到很多的相關知識。他推薦了兩本廣義相對論的書,一是劉遼、趙崢的《廣義相對論》,二是梁燦彬、周彬的《微分幾何入門與廣義相對論》。尤其是後者,其中的現代數學闡述對後面學習規範場論等都有極大的幫助。

靈活變通,興趣助學

學習這件事情很難說有一個統一的辦法,但是在陳智威看來,大學學習的秘籍是自我調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例如他從不給自己制定死計劃,完全憑自己實時的狀態靈活變通,狀態好則做複雜的事情,狀態不好則做機械性的工作。

此外,他認為周圍優秀的同學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所以,搞明白你喜歡做什麼,一旦它大於你的懶惰,學習就有動力了。」

影響學習效果的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效率。「不是學習時間越長就越能證明你的努力,沒有效率的學習就是自欺欺人」,陳智威說。有的同學經常在朋友圈曬自己的「刷夜」經歷,但事實上,「刷夜」只會讓人更焦慮,身體狀況也容易變差。陳智威建議同學們平常及時完成課後作業,做好課程的總結回顧,在最好的狀態下完成學習任務,儘量避免「刷夜」。

天文學專業的經驗就先介紹到這裡啦。

更多專業分享coming soon~~

推薦閱讀:

弟弟

看官可有什麼想與國曉薇分享的?

投個稿告訴我吧~

投稿郵箱:wechat@ucas.ac.cn

觀微之光,可明遠方

文字/本科學生會

美編/祝曉蕾 覃小菲

原標題:《朋輩說||國科大本科生分享學習經驗【天文篇①】》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朋輩說||國科大本科生分享學習經驗【物理篇①】
    朋輩說||國科大本科生分享學習經驗【物理篇①】 2020-03-05 21: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科大:多位院士從科研一線走上本科講臺—新聞—科學網
    「院士給本科生上課是大材小用,是對高級人才的浪費」「院士上課不一定比普通教授上得好」「院士上課可能會很呆滯古板,講的內容也會比較生澀難懂,不利於本科階段的理解和學習」。 對於種種質疑,筆者有幸採訪到了在國科大任教的院士與部分本科生,記錄到了他們真實的想法與感受。 作為導師,袁亞湘院士指導研究生已有20多年,但給本科生上課還是第一次。為了給95後上好課,袁亞湘做足了功課。
  • 國科大首批本科生84%繼續深造
    30名延期畢業的學生中,不少人希望利用國科大教育資源多學一些課程,因而主動提出修雙學位而延期畢業。攻讀化學與計算機專業、來自北京四中的汪詩洋就是其中一位,「我一直有著清晰的目標,國科大真的會不計成本地為學生提供最優質的資源,在國科大的學習讓我與入學之初的目標近了很多。」他曾與其他5位同學赴美,在20 17年國際遺傳工程機器大賽(iGEM)上榮獲金獎。
  • 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國科大這些「金課」入選啦
    日前,教育部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國家級五大「金課」首次亮相@2020級本科生 段曉豐這個學期我很幸運地選到了趙亞溥老師的力學課,在一個學期的學習中感覺收穫很大。趙老師的課對數學基礎的要求比較高,也要求有一定的物理知識儲備。用英語板書也帶來較大的挑戰。
  • 國科大開設郭永懷力學實驗班和華羅庚數學實驗班
    5月7日,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在其官網公布了2020年本科綜合評價招生簡章,將通過綜合評價招生方式在北京、山東、江蘇、浙江、陝西、湖南、四川7個省市錄取158名理科或不分科考生。綜合評價網上報名時間為2020年5月10日至6月10日,報名時長一個月。綜合評價測試安排在高考結束後進行。
  • 2019中科院(國科大)841生態學考研經驗詳談
    原標題:2019中科院(國科大)841生態學考研經驗詳談 本人某211學校。參加過夏令營,今年剛考上國科大,體驗到了考研的心酸(個人認為考研比特麼保研累多了)。
  • 從一張車票到一塊晶片:我在國科大的成長點滴
    今日,國曉薇與你分享「一生一芯」項目參與者王凱帆畢業時的所思所感,聆聽他充實又豐富的「果殼故事」,見證他帶著這份「果殼記憶」,開始新的徵程。多年以後,當我回顧四年大學生活的時候,準會想起新冠病毒疫情期間返校整理寢室的這個下午。時光荏苒,我已經褪去了剛踏入國科大時的稚氣,成長為了一個頭戴學士帽的本科畢業生,心中感慨萬千。
  • 清華北大PK國科大,你更願意到哪所大學?國科大有什麼特殊魅力?
    文|冷絲欄目|絲說大學校園一個很「幸福的選擇」——那就是你考大學或者讀研,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三者選其一,你更願意到哪所大學就讀?有一個投票互動,就是在3所大學中選擇,截至22日下午,423人投票,國科大排名第一,得票177居第一位,清華大學144票居第二,北京大學得票102居最後一位。
  • 席南華院士:國科大辦本科 白紙更好作畫—新聞—科學網
    席南華 ■本報記者 肖潔 「國科大的本科教育剛剛開始
  • 國科大與改革開放同頻共振四十年:讓學生站在巨人肩膀上學習
    李家春記得自己的導師郭永懷曾說,要使我國的科學事業興旺發達,光有少數老專家是不行的,必須不斷地培養成千上萬的後繼者。「他常把自己比喻為一顆鋪路石子。我們也一樣,要為我們的下一代鋪路」。李家春不是「獨行俠」。一線科學家上講臺,是國科大的傳統,更是中國科學院優秀科學家的情懷。
  • 中國科學院大學本科招生諮詢問答
    國科大本科招生分有無專業級差?答:國科大2014年本科招生錄取時不設專業分數級差,考生在報考時可自由選擇學科專業;錄取時以投檔成績高低為序逐個選擇專業志願。              16.    國科大是否會與高分考生雙向聯繫?
  • 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等你pick!
    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等你pick!如果,你有從事科學研究的夢想你想提前感受研究生的學習生活你想結識來自五湖四海的優秀的小夥伴們你想與大咖科學家們面對面……機會來了!加入我們!1申請條件(1)申請人需是2021年應屆本科畢業生,本科期間總評成績排名在本年級(專業)前25%之內,雙一流重點高校學生學習成績標準可適當放寬;(2)專業要求見後;(3)申請人至少通過國家英語四級考試;(4)對申請專業有濃厚興趣,並有較強的或潛在的研究能力
  • 北京大學博士生,和無數粉絲分享學習經驗
    高考時與最頂尖的大學失之交臂,進入到了211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學習。有過在北京求學的同學都知道,雖然北京交通大學只是211大學,不過相較於一般的985高校,錄取分數差的並不是很多。2010年,因為身體帶著疾病,高考中的四川姑娘楊慧琴高考失利,與學生時代立志要讀的北京大學失之交臂。
  • 吳國盛做客「清華通識說」 分享科學史與通識教育
    清華新聞網10月14日電 10月12日下午,「清華通識說」第五期教學分享沙龍在清華學堂202舉行。清華大學科學史系吳國盛教授以「科學史與通識教育」為題,從科學史與通識教育的關係和科學史類通識課程兩個方面展開,指出科學史學科為通識教育而生,科學題材應該加入到通識教育中,並分享了人文經典閱讀方法和「大班教學+小班研討」授課模式的經驗思考。講座採用線下線上融合的方式,通過荷塘雨課堂直播,共50餘位教師參加此次活動。
  • 國科大把宇宙聲音裝進錄取通知書 學生:會一輩子珍藏
    國科大把宇宙聲音裝進錄取通知書 學生:會一輩子珍藏8月10日,中國科學院大學發出了首封本科生錄取通知書。隨著錄取通知書一起送出的,還有一張黑膠光碟,光碟上刻錄的是國科大為新生準備的特別禮物——來自宇宙深處的聲音。快趕緊來聽聽吧!
  • 國科大土木工程學科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會召開
    國科大招生與學位部王濟洲介紹了國科大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工作實施方案,並就國科大合格評估動態進展、評估經驗分享和注意事項進行了說明。  盛謙代表國科大向專家組報告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自我評估情況,在培養目標和標準、學科規劃與現狀、學科隊伍與平臺、科研項目與成果、學科優勢與方向以及人才培養與成效等方面作了詳細匯報。
  • 64位院士做導師,教授才能上講臺,這樣的大學讀本科是什麼感受?
    實際上拿來招生的這13個專業都是國科大的優勢專業。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當中,中科院大學拿到18個學科A+的評價。因此,對於國科大來說——沒有國科大的優勢專業,因為,各個學科都是科學院的優勢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