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自轉周期與月球的公轉周期愈加趨近,數十億年後,一天將等於...

2020-11-24 騰訊網

世人皆知,一天有24小時,一個月大概30天,而這所謂的一天實則是指地球自轉一個周期所需的時間,一個月實則是指月球圍繞地球公轉一個周期所需的時間。

不過,這只是如今的狀態,爾等可知,在遠古時期,月球並不存在,而地球的自轉速度遠遠快於現在,也就是說從古至今,一天的時間在逐漸拉長。

天文學家發現,地球的自轉周期會逐漸與月球的公轉周期重合,也就是說,再過數十億年,地球上的一天將會與一個月一樣長,一日可達1000小時。

嚴格來說,地球如今自轉一周所需的時間為23小時56分04秒,月球繞地球公轉一周所需的時間為27天7小時40分48秒。

當然,這個數據也非一成不變的,地球形成之初,太陽系也不如現在這般平靜祥和,那個時候還不存在月亮,所以地球往往經常遭遇小行星和隕石的"洗禮"。

最初的時候,地球還遠遠沒有現在這麼大,其自轉一周所需時間可能只是數個小時,然而與大量的小行星相撞,卻影響了它的自轉周期。

來自不同方位的撞擊,使得地球自轉的自轉不斷發生偏移,時而快,時而慢。

天文學家猜測,月球的形成也與此有關,不過要形成月球絕非是小行星能夠做到的,必然有一顆真正的大行星與地球碰撞。

而且,這顆撞擊地球的行星應該不是與地球正面對撞,否則地球已經破碎了。

月球便是在此次碰撞之後拋出到太空的物質聚合而成的,月球的形成亦很非凡,不是三言兩語就能道清的。

爾等只需知曉,月球相對於地球而言是極為特殊的存在,這個特殊之處就在於它的質量太過巨大。

月球的質量足有地球的1/81,這在整個宇宙中都是匪夷所思的存在,因為直到目前為止,人類還從未發現除卻月球之外的任何一顆衛星可以達到其主星質量的1/81那麼大。

如此這般,在已知的茫茫宇宙中也算是獨一無二了,月球與木星的配合,足以保證地球萬古歲月不受侵擾,難怪有人會懷疑地球上的生命是被設計出來的。

所謂質量越大,引力也就越大,月球引力不說可與地球分庭抗禮,但對地球的影響也足夠大了,地球的自轉便是受其影響的地方之一。

長久歲月以來,地球引力對月球的影響不可謂不大,潮汐鎖定便是最明顯的地方。

月球受地球潮汐引力的作用,其自轉周期與公轉周期已然同步,並且總是一面朝向地球,絲毫不變,便是一分一秒都不曾偏移,這是精準到了何種恐怖的地步?

反之,月球對於地球亦有潮汐引力作用,只是還不曾鎖定。

但不可否認的是,地球的自轉速度確實要比以前慢了許多,或許再過數十億年,地球的自轉就能和月球的公轉同步。

如此一來,地球上的一天便於一月同長了。

但說到底,那一天畢竟還遠,且到那時地球一天會變成多少個小時依舊沒有確切答案,畢竟諸多因素的幹擾會使得計算變得困難重重。

其中最大的不確定性便是地球與月球的距離在不斷拉長。

由於宇宙膨脹等諸多因素,月球每年都會遠離地球一分,數十億年後,地球引力到底還能否束縛月球也是未知數,更不必說相互作用了。

所以目前僅能通過計算機模擬"地月同步"後一天(一月)的時長,大約為1000個小時,相當於現在的41天半。

相關焦點

  • 地球的自轉周期與月球的公轉周期愈加趨近,未來,一天將等於一月
    世人皆知,一天有24小時,一個月大概30天,而這所謂的一天實則是指地球自轉一個周期所需的時間,一個月實則是指月球圍繞地球公轉一個周期所需的時間。不過,這只是如今的狀態,爾等可知,在遠古時期,月球並不存在,而地球的自轉速度遠遠快於現在,也就是說從古至今,一天的時間在逐漸拉長。
  • 為什麼月球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是一樣的?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為什麼月球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是一樣的?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認為,首先在宇宙中,月球受到了同步作用的影響,月球在自轉以外,還有圍繞著地球公轉,而且月球公轉一周和它自轉的周期是相同的!說明月球上的一天就等於地球一圈,所以要是從地球上觀測月球,月球當然沒有什麼變化,用物理學解釋就是同步的自轉讓人感覺不到變化,月球自轉的主要原因是月球軌道有傾斜,所以月球在公轉的時候同時也在自轉,這樣就導致它總是用一面朝著地球,在古代的時候,人類的天文知識不是很發達,所以經常會有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但是後來慢慢地人類的科技逐漸的發達以後,人類對月球也進行了探索,
  • 月球的自轉和公轉周期分毫不差,只是巧合,還是什麼力量在控制?
    相對於自轉軸,地球每隔一天轉動一圈。相對於太陽,地球每隔一年繞行一圈。同樣地,太陽也會繞軸自轉,周期約為25個地球日;同時,太陽還會繞著銀河系中心公轉,周期約為2.3億年。然而,月球的運動顯得非同尋常。雖然月球也會繞軸自轉,同時繞地球公轉,但這兩個周期卻是分毫不差地保持一致,都為27天7小時43分11.5秒,即27.321661天。
  • 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原理是什麼?又是什麼推動著地球的自轉?
    大家都知道地球一直在自轉和公轉,想必大部分人也都知道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周期,地球每公轉一周是一年,每自轉一周是一天,也正因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才又有了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但是大家知道地球為什麼自轉、公轉呢,地球旋轉的動力又是什麼呢?
  • 其他星球都會自轉,為什麼感覺不到月球的自轉?
    宇宙中幾乎沒有不自轉的天體,月球也不例外,之所以我們看不到月球自轉,是因為我們站在了地球上觀測月球。潮汐鎖定月球其實也會自轉,只不過它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一致,所以我們感覺不到月球在自轉。這次碰撞並不像小行星撞地球那樣,而是直接把地球的自轉軸撞歪了,這有一個好處就是原本地球自轉軸是正的,所以地球像是陀螺一樣來回晃動,但忒亞把地球自轉軸撞歪了後,地球的環境就比較穩定了,所以才有可能誕生生命。
  • 地球自轉在變慢,月球公轉也在變慢,終有一日,一天就是一個月
    其實,地球自轉的速度是越來越慢的,在地球早期,一天只有幾個小時,在恐龍時期一天只有20幾個小時,而今天,一天是24個小時。如果地球歷史足夠長,那麼未來很有可能一天就是一個月那麼久。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和月亮有關。
  • 一直說潮汐力在減緩地球自轉,為什麼現在地球自轉卻加速了?
    甚至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科學家也預測地球自轉還會加速,2021年平均一天地球自轉的周期將會縮短0.05毫秒。 那麼地球為什麼會突然加速呢?未來會一直加速下去嗎? 首先我們說下,在天文學上,月球和太陽是怎樣給地球制動的?
  • 地球自轉正在不斷變慢,終有一天,地球的一天就是一個月
    ,月球的自轉速度很快,但由於月球自轉速度受到地球引力影響,導致月球自轉速度越來越慢,直到現如今月球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一致,都是一個月,這也被稱為「潮汐鎖定」。,導致它們在自轉過程中不斷發生形變,而發生形變又將會消耗它們一部分的動能,使得它們自轉速度越來越慢,直到自轉速度與公轉速度一致。
  • 月球公轉在變慢,地球自轉也在變慢,終有一日,一天就是一個月
    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4小時,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天,而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的時間則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個月。這裡所說的地球自轉與月球公轉的數據都只是一個概數,嚴格來講,地球自轉一周所需要的時間是23小時56分04秒,而月球繞行地球一周所需的時間是27天7小時40分48秒。無論是地球的自轉還是月球的公轉,並不是從一開始就保持著這個速度的,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它的轉速要比現在快得多。
  • 月球公轉在變慢,地球自轉也在變慢,會不會慢到一天就是一個月
    月球公轉在變慢,地球自轉也在變慢,會不會慢到一天就是一個月?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4小時,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天,而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的時間則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個月。這裡所說的地球自轉與月球公轉的數據都只是一個概數,嚴厲來講,地球自轉一周所需求的時間是23小時56分04秒,而月球繞行地球一周所需的時間是27天7小時40分48秒。 無論是地球的自轉還是月球的公轉,並不是從一開端就堅持著這個速度的,在地球構成的初期,它的轉速要比如今快得多。在地球最初構成的時分,太陽系是非常繁華的,那時各種大小的天體遍及於太陽系之中,碰撞是在所難免的。
  • 月球是空心的?為什麼只有一面朝向地球?月球是偽裝的外星飛船嗎
    直到近代,人們才明白月球不過是繞地球公轉的一顆衛星。上世紀60年代末,人類首次登上月球,才真正意義上踏上這片夢寐以求的土壤。此後,人類對月球的認識才有了更深的了解。人類踏上月球之後,登月飛船助推器掉落到月球上了,太空人此前就在月球表面搭建了一個探測器。當助推器撞擊到月球後,探測器居然收到了持續的震動波。這讓科學家們很疑惑,這也導致了月球空心說的提出。
  • 月球只有一面一直向著我們,因此月球只有公轉沒有自轉是真的嗎?
    這個問題迷惑了許多人,有很多人都認為月球既然被地球鎖定,就不會動了,因此沒有自轉。在我們世界,存在這一個相互影響的運行系統,地球圍繞著太陽轉,月亮圍繞著地球轉。但這幾個天體公轉軌道並沒有在一個平面上,所以就出現許多奇異的自然現象。我們人類把地月公轉自轉的軌道稱為白道、赤道、黃道。
  • 《流浪地球》地球停止自轉,如只圍繞太陽公轉,還有晝夜交替嗎?
    這是個網友提問,他在題目描述中說:「地球在太陽一側的時候,例如東半球朝向太陽,那公轉到太陽另一側時,不應該變成西半球朝向太陽了嗎」我不管《流浪地球》,我只是照題目來回答:肯定有晝夜交替,首先要知道地球沒有自轉是什麼概念,是地球相對於地軸不轉動或相對於遙遠的恆星不轉動
  • 自轉是一種慣性運動嗎?為什麼地球可以自轉幾十億年?
    先回答第二個問題,簡單粗暴地說,地球可以自轉幾十億年,是因為地球有角動量且角動量守恆。而地球之所以有角動量,大多數人認為是因為地球形成時期質量被引力吸積而分布不對稱所致,當然也受太陽和月球潮汐力影響,還有人說是大碰撞造成的……,不過本人更傾向於地球具有的初始自轉角動量應該來自於現代星雲起源說中描述的太陽系形成初期:地球和太陽由同一原始星雲在自身引力下收縮形成的,由於角動量守恆,收縮必然引起整個星雲開始旋轉,最後形成中心天體――太陽及其自轉,還有地球的公轉和自轉。
  •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和公轉?
    月亮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的太陽轉,這屬於公轉;而月亮、地球、太陽等星球,其自身都在繞著一個假想的軸旋轉,這屬於自轉。那麼天體為什麼會旋轉呢?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5億年的歷史,就讓我們通過地球的旋轉來揭秘這背後的原理。●什麼是旋轉?
  • 月球的自轉和潮汐現象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地球和月球組成地月系。月球圍繞地球公轉,周期是27天左右。而同時,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周期是一年。地球本身也在自轉,自轉一周是24小時左右,一個晝夜。我們在地球上永遠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看不到月球的背面。因為月球永遠一面朝向地球。月球的自轉和月球公轉周期一樣,都是27天左右。
  • 月球公轉與自轉完全同步,這不是巧合而是自然規律
    有人提出,月亮公轉與自轉完全一致,是一種巧合。時空通訊的結論:這一點也不是巧合,是地月系統長久引力磨合形成潮汐鎖定的結果。月亮生成之初,自轉肯定是大於公轉的。什麼時候就自轉與公轉同步了呢?我們地球上看起來就沒有轉動了,世世代代都是看著它那一樣一樣的面孔。
  • 太空人在月球一天,相當於地球多少年?科學家回答出乎意料
    月球,是我們肉眼所看到的月亮,古時稱為玄兔、嬋娟等,誕生在45億年前,在太陽系裡與地球相鄰,是除了太陽以外會發光最亮的天體,圍繞著地球進行自轉和公轉,在很多的神話裡,古人對月亮的記載尤為廣泛,比如月亮裡的廣寒宮住著嫦娥和玉兔流傳至今,還得出地下和天上的時間流逝是不一樣的,有著「天上一天,地下一年」的說法,那事實真的如此嗎?
  • 小科普:八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與公轉自轉周期,看一遍就能顯擺
    金星繞日公轉一周為224.7地球日,到太陽的平均距離為108,200,000千米約0.723天文單位,但是金星的自轉時間最長,為243個地球日,比金星上的一年時間還長,而且它的自轉是反向的。火星的公轉周期是686.98個地球日,距離太陽約227,940,000千米,約1.524天文單位,時間差不多要耗時近兩個地球年,但它的自傳幾乎和地球相等,為1.026個地球日。
  • 地球自轉正在「失速」,未來一天將是720小時
    我們現在都知道月亮始終有一面是對著我們,月球另一面無論再怎麼圍著地球公轉也始終背對著地球表面,因此看起來好像月亮不會自轉一樣,但其實早期的月球是有著非常快的自轉速度的,月亮那時候完全不是現在的永遠只有一面對著我們,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正是地球引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