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5月11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有旅客質疑,CZ3525嚴重顛簸是否有機組操縱不當的因素。對此,有飛行員解釋,飛機在空中飛行的大多數時間都是通過自動駕駛完成,並不是人工操縱。因此,顛簸的感覺和程度於飛行員自身的技術並沒有太大關係。
「顛簸可能在空中的任何高度發生。」對於昨天CZ3525航班忽發強烈顛簸的原因,南航方面稱,造成飛機顛簸的原因複雜,其中最常見、危險性最大的是晴空顛簸,因為沒有雲團等可見的天氣現象,機組難以提前發現並避讓顛簸區,「晴空顛簸的預報和預防向來是民航界的難點和重點」。
顛簸原因有多種
有民航業內人士總結,飛機顛簸的原因,可能是在山區、高原、沙漠地區飛行,地形使空氣受到阻力,造成空氣垂直運動。此外,眼下雷雨較多,積雲導致空氣流動不穩定;而陽光照射也會使地面的空氣受熱膨脹上升,冷空氣下降補充,形成空氣對流而引起顛簸,中午飛行尤為明顯。
還有一種名為風切變的天氣現象。雷雨、冷鋒、熱雷暴等使空氣產生上下對流運動,飛機經過時會產生強烈顛簸,嚴重時可導致飛行事故。
滬上一位資深機長介紹,現在的民航客機上,都有顛簸探測裝置。但由於這種裝置是通過對前方水霧濃度的監測判斷顛簸程度,因此在晴空萬裡時,就無法發揮明顯的作用。「雷達也是一樣,即便顯示儀上沒有前方雲層提示,也可能存在亂流。」他說,航行過程中,也會遇到亂流區被雲團遮擋使儀器不能監測到的情況。
遇到亂流一般需繞飛
一旦遭遇嚴重、毫無預兆的顛簸,飛機往往會在氣流的幹擾下,出現急速下降或上升的情況,「客艙內失重,沒有系安全帶的人員和沒有被固定好的物品就會飛在空中。」這位機長說,旅客失重後落下,往往會造成身體軟組織挫傷或腰部損傷,甚至骨折。
「遇到亂流,我們採取的辦法一般是從鋒面繞飛,或者爬升高度繞飛。」南航一位機長強調,對於繞飛的橫縱及垂直距離,國內民航均有嚴格界定。接受採訪的多位飛行員均表示,類似南航CZ3525的嚴重情況,十分罕見。
有旅客質疑,CZ3525發生嚴重顛簸是否存在機組操縱不當的因素。對此,有飛行員解釋,飛機在空中飛行的大多數時間都是通過自動駕駛完成,並不是人工操縱。因此,顛簸的感覺和程度跟飛行員自身的技術並沒有太大關係。有人舉例說,空氣和海水一樣都是流體運動,飛機遭遇的顛簸與行船中的顛簸道理一致。
事發後不久,南航便通過微博提醒旅客,飛行全程中要系好安全帶。遇到顛簸時,應聽從乘務員的安全指令,回座位坐好。如來不及回座位,旅客應就地立即蹲下,抓住旁邊可固定的物體;如正在用餐,應立即將餐具放置在地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