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飛行於天空,而天空是有空氣氣流的,氣流就像是水流,有的平靜如水,有的則如波濤洶湧。我們知道,大氣結構由低向高依次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和熱成層以及散佚層。飛機通常飛行在平流層以下,民航客機通常巡航高度在1萬米左右,這個高度空氣氣流相對平穩,同時脫離地球引力效果好,節省燃油。飛機遇到氣流亂流時就會發生顛簸現象,而顛簸現象分為弱、中、強三個等級。
弱等級乘客能感覺輕微的顛簸,對於人員走動影響不大;中度的顛簸對於乘客而言感覺明顯,安全帶有明顯的壓迫感,水杯中的飲料會溢出,行走左右搖擺。對於飛行員而言,高度表指針上下高度變化頻繁,起伏落差較大,影響飛機操控;重度顛簸強度較大,對於乘客而言感覺有劇烈的顛簸,安全帶有較強的緊勒感,無法行走。對飛行員而言,飛機上下起伏很大、左右搖擺強烈,難於操控飛機;重度的飛機顛簸對於飛行安全影響很大,同時對飛機的結構強度也造成影響,重度顛簸強度並沒有一個上限,例如,1971年日本一架波音727客機在飛行中遭遇空中顛簸,短短的10秒鐘時間,客機高度從9300米掉高度至8400米,後來繼續掉至7200米,無法控制飛機,直到掙扎了1分零10秒才恢復對飛機的操控。
嚴重的空中顛簸會造成人員負傷,飛機上的設備散落,甚至是發生空難。1958年蘇聯一架TU-104A客機飛行中遭遇了嚴重的空中顛簸,飛機機翼折斷,導致80人罹難;飛機空中顛簸致人員負傷事件時有發生,2019年一架編號為AC33的波音777-200客機,從加拿大起飛前往澳大利亞,遭遇空中顛簸,突然而至的空中顛簸使乘客猝不及防,直接將人拋起撞到天花板上,繼而又重重地摔在地板上,整個機艙一片狼藉,269名乘客和15名機組成員中有至少37人受傷,兩名傷勢較重。
空中顛簸主要是亂流(湍流)現象,空中氣流受季節、地形、氣候變化而出現氣流擾動,這種現象普遍存在,其中以夏季、季節交替時、中午和午後發生的較為常見。而且是高度越低出現的機率越大,因此,飛機在起飛和降落階段是需要注意的,高空也有晴空顛簸現象出現。
空中顛簸影響飛行安全,對於飛行員和乘客都有影響,但並不是不能避免,首先是飛行員需要了解空中顛簸引發的原因,例如,遇到雷雨天氣要儘量繞行,發生空中顛簸時要冷靜,儘量柔和操縱,避免造成因操控修正而導致飛機上下大起大落。調整速度,減少飛行載荷,及時和空中管制溝通改變高度脫離顛簸區,一般的顛簸區都有一個區域限制。乘員人員要及時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帶,坐在座位上,避免走動。作為乘客也要養成良好的出行習慣,了解有關規定和安全知識,聽從乘務員的指導,做好自我保護,顛簸發生時不要打開行李箱,不要手拿熱水杯,避免燙傷。
總之,空中顛簸比較常發,但重度顛簸並不多見,飛機還是很安全的,而且,地面空管部門也會及時提醒飛行員氣候變化。應付空中顛簸飛行員的經驗很重要,經歷過風雨才能從容淡定,應對自如。一般的輕度空中顛簸對於乘客影響不大,全當作樂趣,重度顛簸對於乘客的影響肯定很大,會在心理上留下陰影,需要進行疏導。總體來說,乘坐飛機還是安全的,沒必要有恐懼感,平時人們都去遊樂場尋求刺激,遇到空中顛簸也就沒什麼可怕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