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報10月24日報導 「真是開了眼。」寧波各縣市環衛服務中心的負責人一邊看一部名為「秘籍」的錄像,一邊用雙手不停比劃。你可能想不到,他們觀看的是掃地「秘籍」,比劃的也是掃地動作。
「這部秘籍叫『徐式掃地法』,是寧波江北環衛工人徐輝掃了7年地總結出來的。昨天下午,寧波市城管局專門為他開了個研討會,會上,大家都不約而同豎起了大拇指。
兩把掃帚的威力
「我的『徐式掃地法』奧秘在於兩把掃帚。」徐輝對照著錄像播放的速度為大家解讀秘籍。
環衛工人最頭疼的是最容易藏汙納垢的馬路止口(馬路與人行道的交界處,形成的10-20釐米高的三角地帶),如果用一把掃帚去掃的話,髒物泥沫之類容易從掃帚絲中漏出來。如果加大力度去掃,一天掃下來,手臂酸得抬不起來,而且還是難免會有從掃帚絲裡漏出來的泥沫之類的髒物。
「但用兩把掃帚掃,效果就完全不同了。」徐輝的做法是將一把新掃帚,放在下面,另用一把舊掃帚疊在新掃帚的上面,身體微弓,兩手向前平推,每推一次,稍用力氣即可。「這樣既利用了兩把掃帚的壓力,又利用了兩把掃帚絲的密度,不但可以將止口打掃乾淨,而且速度快,又省力。」
「同樣,掃馬路也要用兩把掃帚一起掃,這樣能將打掃的面積和效率擴大一倍。」徐輝說。
錄像中的徐輝將掃帚尖頭一起朝右,兩手自然下垂握住掃帚尾端。只見他手肘一曲一伸,稍加用力推動掃帚前進,而他手中的掃帚面三分之一壓地,所掃之處連沙子之類細小垃圾也所剩無幾。
先統計垃圾產生情況 再研究店家心理
要想成為「武林高手」,光靠招式是不夠的,真正要靠的是內功,徐輝的『徐式掃地法』也是如此。
他的「內功心法」其實就是掃地策略的運用。
「我剛負責槐樹路的保潔工作時,馬路周邊的店鋪和單位都有亂倒垃圾的現象,有的一半倒在垃圾筒裡,一半倒在垃圾筒外,還有的人嫌垃圾筒離得遠,偷偷倒在門外。風一吹,垃圾滿天飛,搞得路面很髒。」徐輝說。
從下決心改變這個現象開始,徐輝除了掃地, 就在用心做一件事:統計。
網吧8:30搞衛生,以飲料瓶、菸頭為主;銀行9點倒垃圾,紙屑為主;餐飲店三餐飯點後清掃店鋪,各種垃圾都有……
一段時間下來,街道垃圾的產生情況徐輝心裡很有數了。
然後,就要研究一下店家的心理了。徐輝說:「了解到規律後,我就一家一家上門和他們說,倒垃圾要規範,或者乾脆不要倒,和他們約一個倒垃圾的時間點,我會上門來收。剛開始許多店鋪都會覺得我太煩,給我吃白眼。但人和人之間,只要有誠意,都是可以溝通的。」
一段時間下來,沿街商戶都知道有個很認真的老徐每天會風雨無阻來收垃圾,一般都會把垃圾放好,不亂倒。徐輝說,「有時候我上門去收垃圾,順便把對方的大門前面掃一掃,大家都很喜歡我。」
長久下來,徐輝負責的街道,果殼箱周圍遍布垃圾的不雅場景再也看不到了。
有心的徐輝 靠掃地成了省人大代表還落戶了寧波
憑藉自己勤勤懇懇的掃地,徐輝不但成了省人大代表,還是首批落戶寧波的優秀外來務工人員。
徐輝來自安徽蕪湖,2001年6月起,來到江北區城管局環境衛生養護中心從事道路保潔工作,這一幹就是7年。
7年來,他的環衛裝備總比別人多一樣,那就是一本不起眼的小本子。
「每天在掃地的過程中總會有感想,而一天掃下來也會有一些心得體會,這些都是有用的經驗,一定要即時記錄下來。」徐輝說。
昨天,寧波各縣市環衛服務中心的負責人在看完「秘籍」錄像後,都主動搶著要拷貝。下一步,寧波市城管局計劃將「徐式掃地法」在全市環衛系統中推廣。
本文來源:杭州網-杭州日報 作者:尤暢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