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蘇鐵翻盆,嚴格管控澆水,否則會使根部突然吸收大量的水分而漲破其表皮,嚴格控水以免造成肉質根腐爛。蘇鐵也稱鐵樹,為蘇鐵科蘇鐵屬常綠植物,莖幹多為圓柱形,偶有塊狀或其他形狀,直立或傾斜生長,有宿存的葉基;羽狀葉叢生於莖幹的頂端,葉色深綠而有光澤。雌雄異株,雄花序圓柱形,直立生長;雌花序圓球狀,密生黃褐色茸毛。種子卵形,朱紅色。
鐵樹是一種古老的植物。在距今約1~2億年間,鐵樹家族十分興旺。蘇鐵屬植物約十幾種,除蘇鐵外,還有篦齒蘇鐵、四川蘇鐵、攀枝花蘇鐵、華南蘇鐵、海南蘇鐵、叉葉蘇鐵、雲南蘇鐵、臺灣蘇鐵、白鱗鐵以及墨西哥鐵樹等等,只要樁材合適,葉片短小,都可以用於製作盆景造型。
鐵樹的樁材可用播種方法繁殖。因其生長緩慢,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成型,為了加快盆景的成型速度可到花市或苗圃購買那些植株低矮、形態奇特的樁子製作盆景。一般在春季移栽,栽種時剪去部分葉子,以減少蒸發,保證成活。對於無根的樁子可以先栽在透氣性良好的砂質土中生根,栽種時注意角度,或臥或立,或直或斜,使之達到最佳觀賞效果,栽後置於無直射陽光處,以後保持土壤溼潤而不積水,以利於新根的萌發,各新葉蔭發後再移至光照充足處,以促進其生長健壯。
注意在進行蘇鐵繁殖時,盆友習慣將子球埋入沙內培育。採用此法,大些的子球成活率高些;而若子球直徑只有1-2釐米或稍嫩些,成活率就較低或培育時間較長。在實踐中採用一種簡易繁殖育苗盆,解決了上述問題。簡易繁殖育苗盆實際上就是由一隻大泥瓦盆和一隻倒置的小瓦盆組成,通氣、透水性極好。培育出來幼苗移植時只要將倒置盆託出即可,帶原土方便,不傷根部。使用前需用砂皮打磨兩隻盆的內外壁,並用水清洗一下,這樣容易滲水,不會澇溼和積水。
鐵樹因其株型似椰子樹,製作盆景時多用於表現熱帶海灘風光或其他景色,因其樹幹粗硬,少有分枝,造型方法不可用傳統盆景常用的蟠扎、修剪等技法,只需選擇適宜的角度植於盆中即可,其造型有直乾式、斜乾式、臥乾式、臨水式、雙乾式以及水旱式等 ,既可單株成型,也可數株合栽。兩株合栽時注意兩株之間大小、高低、直斜的對比,使之具有一定的變化;對於多株組合的蘇鐵盆景,注意主次、疏密的搭配,使之自然和諧。
鐵樹盆景喜溫暖、溼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有一定的耐寒性,耐半陰,也耐乾旱,但怕土壤積水。對於成型的盆景平時可放在室外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養護,也可放在半陰處或室內光線明亮處。但新葉抽生時必須給子充足的陽光,並嚴格控制澆水,也不要向葉面噴水,等靠近葉柄基部3-4片捲曲的羽狀葉展開時再澆少量的水,第二天再澆一次透水,不可一次澆透、否則會使根部突然吸收大量的水分而漲破其表皮。用這種方法培養的蘇鐵羽狀葉短向緊湊,具有較高的觀賞性。生長期的其他時間澆水做到「見幹見溼」,盆土不可長期積水,以免造成肉質根腐爛,勤向葉面噴水,以增加空氣溼度,避免葉尖枯焦變黃。冬季只要保持土壤不結冰即可安全越冬、並注意控制澆水。
每年 4-10月的生長期,每20-3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觀葉植物專用肥,蘇鐵喜歡鐵元素,可在澆水或施肥時加入些硫酸鐵(黑礬),也可在土壤內摻少量的鐵硝、以增加對鐵元素的吸收,使葉色黑綠光亮,蘇鐵盆景下部的葉片容易老化,失去觀賞性。可將其剪掉,以保持盆景的優美。
蘇鐵盆景可每2年左右翻盆一次,盆土宜用肥沃疏鬆、排水透氣性良好,並含有豐富鐵元泰的砂質。
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不經允許不得轉載,請您多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