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鐵是傳統的觀賞樹種之一,較耐寒,其葉還是一種很好的插花配葉
蘇鐵,又名鐵樹。蘇鐵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原產我國廣東海南、福建,日本和印度尼西亞也有分布。蘇鐵屬的種類眾多,常見的觀賞種有:蘇鐵、海南蘇鐵(又稱刺葉柄蘇鐵)、叉葉蘇鐵(又稱龍口蘇鐵)篦齒蘇鐵、雲南蘇鐵、臺灣蘇鐵(又稱廣東蘇鐵)、四川蘇鐵等。
蘇鐵株高1至2m,莖圓柱形,不分枝或偶分枝,直立葉集生莖端,營養葉與鱗葉交替生岀。營養葉大,綠色,羽裂。鱗葉小而不顯,褐色而密被氈毛。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序長圓柱形,頂端尖,長40~80cm,長有多數長方楔形狀小孢子葉,密被黃褐色茸毛。雌花序圓頭狀,大孢子葉扁平,呈羽狀分裂,長14~22cm,密生黃褐色茸毛。其下部兩側著生近球形的胚珠。
種子朱紅色,卵圓形,長2~4cm。蘇鐵性喜溫暖溼潤氣候。喜光照,但又忌烈目曝曬,畏霜雪,較耐乾旱,不耐水漬。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偏酸性的肥沃壤土為宜。蘇鐵常用分櫱繁殖。
一般在5~6月間,將母株莖基部或莖杆上櫱生的芽株用利刀剔下,用1:500倍的高錳酸鉀液浸泡數分鐘,晾乾後插入以河沙為基質的扦插盆或扦插床中,深度為櫱芽的1/2~2/3,如櫱芽帶葉,應事先剪去大葉,澆以透水並保持溼潤置於通風良好的半陰環境中,經1~2個月即可生根成活。
生根後應及早上盆分栽,以利生長。培養土常用腐葉土或泥炭土,加25%河沙和少量基肥配製而成,無論地栽或盆栽,種植地點宜選陽光充足的地方,在室內擺設也不宜時間太長,特別是在新葉萌發期,切忌放置在蔭蔽處,否則所抽生的新葉細弱而長,失去應有的觀賞價值。
為防止偏冠,在發葉期應每隔3~4天將植盆作180原地旋轉,至新葉定型為止。這對陽臺種植尤為重要。盆栽蘇鐵應每年或隔年進行一次翻盆換土,通常在春季3~4月間新葉萌發前進行。脫盆後除去大部宿土及朽根,栽種前靠近盆底的培養土中應加適量基肥,然後進行栽植,澆足定根水,置半陰處養護管理,待新葉萌動初期即應移至陽光充足處進行養護,並適當控水,防止新葉徒長。
待新葉停止生長後可將隔兩年老葉剪去。南璃蘇鐵較耐乾旱,但夏季生長旺盛期,應經常保持盆土溼潤,一般2~3天澆一次透水,冬季澆水要少,以盆土有些溼潤即可。生長季節每3~4周施一次追肥,所施肥料以氮、磷、鉀1:1:2為好。
蘇鐵也較耐寒,越冬時應有0~5℃以上。蘇鐵生性健壯,少有病蟲害發生,在通風不良處生長,有時會發生盾蚧為害葉部。蘇鐵是我國傳統的著名觀賞樹種之一。華南各地常用以栽於庭院中。北方地區多用作盆栽觀賞。大盆栽多用於擺放在庭院入口兩側或院落中,小盆栽或盆景常擺設在書房、客廳,具優雅高貴的風度。蘇鐵葉還是一種很好的插花配葉。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了,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