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艘太空「航母」環繞,全球動態一覽無餘

2020-12-05 匈奴狼山

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在資訊時代,各國之間的軍事裝備數量,軍隊總數,訓練水平,基本都可以通過公開的途徑收集。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當今真正最有價值的情報,其實是對手的軍力部署實時位置和活動狀態。說白了就是最新的全面的動態信息。超級大國的軍力全球存在,全球調動。因此只監視一個地區甚至一片地區並沒有特別大的意義,必須全球監控而且是實時的動態監控,才有重大的戰略價值。這方面,傳統的預警雷達,戰略偵查機甚至是現有的對地光學監視衛星都不全面。必須用一套全新的、全球24不間斷的新型太空監控體系。傳統的對地光學偵查衛星一般飛行在極軌軌道而且高度不高,24小時可以把地球表面看一圈,但是大部分時間只能監控陸地,對重點目標的信息刷新速率是24小時一次。

如果同一軌道發射3顆衛星,則可以把信息刷新率提高的8小時一次。這種信息刷新速率,相對於鎖眼系列戰略偵查衛星早期幾個月才往地面空投一次膠捲,偵查信息刷新速率已經提高了N倍。不過對現代戰爭仍然嫌慢。畢竟現代高強度戰爭,1到2個小時就可能決定成敗。七八個小時以後才更新一次戰場實況,而且基本以照片為主,顯然是不符合信息化戰爭的最新要求。最好對戰爭是像看一場球賽一樣的全程現場直播。而且最高指揮部和最高指揮部以下的各主要指揮節點,都可以全程分層實時幹預指揮。求得對對手完全一邊倒的信息化優勢。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是以地球同步軌道偵查衛星為主,才能對地球表面大面積範圍內的陸地和海洋上的戰爭全程實況監控。3顆衛星在赤道上空定點組網就可以監控全球除了兩極高緯度範圍除外70%以上的區域。

如果再加上幾顆高拋軌道衛星對極地聯網補盲,那麼全球的實況動態將一覽無餘,而且可以對重點區域進行全程不間斷的詳細偵查。這種大面積的對地偵查也不僅僅是光學成像,還可以輔助以雷達對地成像。雷達成像可以不受白天黑夜,雲層、霧霾光線變化的幹擾。而且可以穿透到地表以下至少十幾米,然後和光學成像信息進行對比。戰區內對手的偽裝工事也會被對地戰略偵查雷達一眼看穿。不過現有的所有同步軌道和高拋軌道的偵查和監控衛星,最大的缺點就是軌道高度太高,視角雖然開闊,但是成像精度卻大幅度下降。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有多重辦法。第一是和低軌道成像衛星組網;第二是多部高軌道衛星組網,等於是提高了合成孔徑。但最有效的辦法其實是第三種;就是徹底放大這種高軌道偵查衛星的體量,從現在的最大5.5噸級,提高到10噸級;可能的情況下再進一步提高到20噸級。成為像小型高軌道空間站一樣的巨型偵查衛星。這類巨型偵查衛星可以產生更大的發電量,攜帶的燃料也多。整星壽命更長。

如果普通的5.5噸級的偵查衛星可以運行10到15年,這種全新的巨型偵查衛星則可以運行30年之久。因為本身平臺體量很大,可以攜帶大口徑反射對地成像相機和天線展開寬達100米的對地掃描雷達。等於把一個戰略預警雷達站直接搬到了太空中。目前碳化矽的全球最大反射鏡片已經做到了4.2米,成像精度是哈勃望遠鏡的數百倍,在3.6萬公裡高度對地的局部成像精度仍然可以做到0.2米級別。這類超級衛星只需要8到9顆,就可以組成對全球任何地點不間斷實時監控的星座系統。其意義絕不亞於北鬥3的組網成功。當然,這種衛星的單顆價值就可能高達30億甚至40億美元,每顆都能看齊中型航母的造價。9顆組網運行,相當於9艘航母組成艦隊,飛在天上時刻盯著全球。雖然造價高昂,但是戰略意義同樣重大。現在製造20噸級超級衛星的材料和技術都已經具備,就缺可以一次性運輸20噸到同步軌道的大火箭。如果運輸手段成熟,則可立即發射組網。

相關焦點

  • 三艘美航母駛向亞洲,遭長光衛星全程監控,日媒:這就是殘酷現實
    據美國海軍協會新聞網站6月9日報導,當地時間6月8日,美國海軍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尼米茲」號(CVN-68)和「裡根」號(CVN-76)在同一天宣布啟動亞太巡航,結束了長達近兩個月的西太地區「航母真空」現象。
  • 美太空軍新增6人確診病毒,航母集中爆發,美軍堅持94艘戰艦巡航
    美國代理海軍部長莫德利說:「雖然我們的處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戰爭,但我們所處於的時代也不是真正的和平,我們需要有判斷力和成熟的領導能力,以及指揮官在壓力下的冷靜,並清楚地了解他們的言行在更大的動態戰略背景下的後果。」很顯然,他對美國海軍「羅斯福」號航母艦長擅自發布航母感染病毒的人員消息十分不滿意。
  • 全球首個20艘「航母」國家出現!就算半數被擊沉,國力仍遠超各國
    美國作為當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擁有領先全球的軍事實力,尤其是其擁有的11艘核動力航母,是其他國家遠遠無法相比的,可以說,強大的海軍力量成為美國稱霸全球的重要支柱。因此,不免有人會問,如果美國現役的11艘航母全部被擊沉,美國的軍事實力會不會一落千丈,成為一個二流國家?
  • 二戰全球共有幾百艘航母,為何如今舉全國之力才能造一艘航母?
    就以航母來說,作為海軍軍艦,其最重要的能力卻是上面的艦載機。我國曾經因為工業落後,所以在近代的軍事發展舉步維艱,航母更是發展了多年。但好在我國還是成功研製出了國產航母,讓中國的海軍力量躋身於世界前列。如果熟悉二戰史的朋友應該知道,在二戰中航母並不少見,很多國家都造了幾十艘航母,甚至造了上百艘航母。
  • 排水量堪比3艘中型航母 「深海一號」啟航
    南方日報訊 (記者/劉倩)1月14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宣布,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在山東煙臺交付啟航,這標誌著我國深水油氣田開發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裝備建造水平取得重大突破。
  • 全球確診新冠肺炎150萬,多艘航母「中招」……但這幾個國家開始...
    第四艘!美軍高官確認「尼米茲」號航母出現少量病例美軍參聯會副主席約翰·海滕9日確認,另一艘航母「尼米茲」號上出現少量病例,但未給出具體數字。美媒稱,這是繼「裡根」號、「卡爾文森」號、「羅斯福」號有船員確診後,第四艘出現疫情的美海軍航母。
  • 二戰日本有多達25艘航母,其中十艘專業航母是怎麼被逐一消滅的?
    一戰後日本為了稱霸亞洲,逐步建立起一支規模龐大的聯合艦隊,這支艦隊不僅包含了數量眾多的戰列艦,還有為數不少的新式航空母艦,整個二戰中日本總共有25艘航母,如此龐大的數量即便是今天也是一支可怕的力量。這些航母中有10艘為專業級航母,是日本海軍航母的主力,那麼這些航母都是如何被一艘一艘的擊沉的呢?
  • 又一航母大國誕生?僅9個月造出一艘航母,速度趕超美國
    如今航母已然成為國家的立國之本,但由於技術資金等問題,使得目前擁有航母的國家屈指可數,但有一個國家建造航母速度趕超美國,這讓俄不禁疑惑,技術從而來? 近年來,各國意識到海上作戰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加快了海上艦艇力量的發展,尤其是在航母領域呈現出你追我趕的趨勢。
  • 遼寧艦總設計師:中國起碼需要3艘航母有4、5艘更好
    談國產第二艘航母:看著跟遼寧艦很像 但內部已大變樣遼寧艦服役之後,公眾關注的焦點集中到了正在建造中的第二艘航母身上。在講座結束後得提問環節,電子科大的學子們也非常關注第二艘航母的進展。朱英富透露,國產第二艘航母很快就將下水。
  • 海軍第三艘航母:滿載排水量8萬噸,戰機採用電磁彈射起飛方式
    隨即滿載排水量6萬餘噸,擁有36架殲-15重型艦載機和24架各類直升機舷號17的山東艦,在海南三亞某軍港交付海軍,從遼寧號航母服役開始算起,也用了7年的時間,這個造艦速度在全球範圍來看也是非常快的。參考印度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從2005年4月開始建造,都已經先後下水三次了,成了航母建造史上的笑話,印度海軍宣布將於2020年對維克蘭特號進行航行試驗,對於一艘動力系統都未安裝,艦面設施都未安裝的航母來說,2020年要進行首次海試是非常懸的。
  • 7艘航母在大海航行?美軍熬過最困難時期,可一次出動數百架戰機
    當地時間星期二,美國海軍十分興奮地宣布,現役11艘核動力航母中的7艘航行在大海上,而就在兩個月前,其中的4艘航母都由於各種問題處於維修狀態,這些問題讓美國海軍出現了嚴重的軍力短缺困境。軍事專家表示,航空母艦作為美國海軍對位威懾力最強大的武器,一直被美國高層視為維護本國全球利益的看家法寶,如今高達7艘航母處於可出動狀態,美國在短期內很可能針對某些熱點問題再次做出強硬甚至挑釁的舉動。
  • 美國航母終於被超越,110萬噸巨無霸問世,排水堪比18艘遼寧艦
    海上力量的發展,當看美國成就,但是有一艘「巨無霸」,堪比18艘遼寧艦,就連美國的尼米茲級也不值一提。 說到「海上霸主」首先想到的就是航母,但是有一艘民用船被外界稱為「海上巨無霸」,這艘民用船就是名為「開拓精神號」的工程運輸船。
  • 中國第3艘航母出現電磁彈射器意味什麼?中國在做1件沒人幹過的事
    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衛星圖●全球軍事觀察人士聚焦上海江南廠上海江南造船廠現在已經成為了全球軍事觀察家最為關注的軍事重鎮,因為這裡正在建造中國最新的第三艘航空母艦。如果說中國第二艘航母山東號是在模仿蘇式航母建造,那麼第三艘航母將會獨具中國智慧。參考戰鬥機的研發,中國借鑑了不少蘇聯戰鬥機的設計,但是殲-20隱身戰鬥機的橫空出世,讓人們見識到了中國航空工業的技術進步。●為何稱中國第三艘航母建造之路「坎坷」?
  • 掏空家底再造10艘航母,俄專家:彷如二戰前德國
    說起世界上航母最多的國家,那就是美國了。兩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迅速崛起,成為世界上頭號軍事強國,如今美國更是以其11艘核動力航母,遙遙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這些航母也成為了美國海軍在全球範圍內作戰的重要武器。
  • 美媒:中國第三艘航母將仿照美軍企業號核航母
    年年末中國官方才正式確認新航母的存在,但今年3月,中國披露了更多有關它的信息。新航母將使用新的設計方案,但仍將以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為藍本——遼寧艦的排水量達6.5萬噸,長305米,實際上是一艘前蘇聯航母的改造版。中國還證實新航母將像遼寧艦一樣採用滑躍式甲板。中國海軍還披露新航母的排水量將「超過5萬噸」,並擁有很多新的設計亮點,能使其在更寬的機庫甲板上搭載更多戰機(主要是殲-15戰機)及運載更多燃料和機載武器。
  • 中國玲瓏一號核反應堆熱功率,超過美國航母,為何第三艘航母不用
    雖然沒有人在海上住,但是在做保衛工作的時候,海上也不能疏忽,航母就是一個海上的霸主,世界上沒有多少個國家能擁有航母 說到航母,它如同平常的機器一樣,運行起來是需要動力的,如果沒有動力,那它也就只是一個軀殼,沒有實質性的作用,那它是通過什麼方式產生動力的呢?
  • 【每日動態】核指揮控制/電磁頻譜/「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
    「NC3增量1」計劃已包含在國防部五年預算計劃中,將改進太空資產,提高應對新興網絡和加密威脅的能力,同時替換一些傳統的不兼容系統;並將具備動態重構軟體的能力,包括網絡安全軟體,以提供更大的彈性。「NC3增量2」將在「NC3增量1」研究的作戰概念以及戰略司令部的試驗基礎上進行改進。
  • 遼寧艦總設計師:中國起碼該有3艘航母,有4、5艘更好
    (原標題:遼寧艦總設計師:中國起碼該有3艘航母,有4、5艘更好)
  • 8艘航母500架隱身戰機,中方實力盡顯無疑,日澳抱怨被美騙慘
    其海軍將擁有8艘航母至少20艘戰略核潛艇,空軍將裝備500架隱身戰機,並且在很多方面都會有很大的發展。約翰認為,東方大國的工業實力讓這個預測很可能成為現實。近些年美方對中方的軍力高度關注,越來越多的軍事專家對中方的軍力進行分析。
  • 13萬噸級的航母設計很早就有!
    因為英制老式1短噸大約只有國際公噸的0.9噸稍微多一點。這導致如果只看美國五角大樓的公布的數字,感覺尼米茲級的後期5艘就已經都超過了滿排10萬噸。而實際上換算成國際公噸,那麼號稱11.3萬噸的福特號才是第一艘真正超過10萬噸級國際公噸的大型航母。尼米茲級的前3艘,想超過國際公噸的9萬噸都夠嗆,只有羅斯福號和以後的另外6艘,才都過了實際上的9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