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下載 | 探空數據自動下載&可視化基礎

2021-02-15 氣象雜貨鋪
探空資料簡介

探空站一般是為探測高空氣象要素而建立的,通過探空氣球來收集每天8點和20點的高空氣象數據,遇到特殊天氣(颱風等)會進行加密觀測。可以獲近地層、850、700、500、200百帕的溫度、溫度露點差、位勢高度、風速風向等氣象要素。探空數據在天氣預報有著重要的指示作用,可以分析出高空引導氣流的位置、強度,及到達本地的時間和對當地天氣的影響情況。

數據來自懷俄明大學:http://weather.uwyo.edu/upperair/seasia.html
我國的探空站表格:http://data.cma.cn/article/showPDFFile.html?file=/pic/static/doc/B/B.0011.0001C/UPAR_CHN_MUL_STATION.pdf

批量下載數據

在之前的一些文章裡使用過siphon,他除了可以下載到預報數據、再分析數據以外還可以下載到懷俄明的探空數據。
下面為簡單的示例,時間段和下載的站點可以自行設置。

#導入模塊
import datetime 
from metpy.units import units
from siphon.simplewebservice.wyoming import WyomingUpperAir

# 設置下載時段(這裡是UTC時刻)
start = datetime.datetime(2019, 8, 1, 0)
end = datetime.datetime(2019, 8, 2, 0)

datelist = []
while start<=end:
    datelist.append(start)
    start+=datetime.timedelta(hours=12)

# 選擇下載站點(以北京為例)
stationlist = ['54511']

# 批量下載
for station in stationlist:
    for date in datelist:
        try:
            df = WyomingUpperAir.request_data(date, station)
            df.to_csv(station+'_'+date.strftime('%Y%m%d%H')+'.csv',index=False)
            print(f'{date.strftime("%Y%m%d_%H")}下載成功')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f'{date.strftime("%Y%m%d_%H")}下載失敗: {e}')
            pass

讀取示例數據

數據包含氣壓、高度、氣溫、露點、風向、風速、經向風速、緯向風速,還包含探空站觀測時刻、經緯度和高程信息。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etpy.calc as mpcalc
from metpy.cbook import get_test_data
from metpy.plots import add_metpy_logo, SkewT
from metpy.units import units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f = pd.read_csv('./54511_2019080200.csv')
df.info()

數據可視化
p = df['pressure'].values * units.hPa
T = df['temperature'].values * units.degC
Td = df['dewpoint'].values * units.degC
wind_speed = df['speed'].values * units.knots
wind_dir = df['direction'].values * units.degrees
u, v = mpcalc.wind_components(wind_speed, wind_dir)

fig = plt.figure(figsize=(9, 9))
skew = SkewT(fig, rotation=45)

# Plot the data using normal plotting functions, in this case using
# log scaling in Y, as dictated by the typical meteorological plot.
skew.plot(p, T, 'r')
skew.plot(p, Td, 'g')
skew.plot_barbs(p, u, v)
skew.ax.set_ylim(1050, 300)
skew.ax.set_xlim(0, 40)

# Calculate LCL height and plot as black dot. Because `p`'s first value is
# ~1000 mb and its last value is ~250 mb, the `0` index is selected for
# `p`, `T`, and `Td` to lift the parcel from the surface. If `p` was inverted,
# i.e. start from low value, 250 mb, to a high value, 1000 mb, the `-1` index
# should be selected.
lcl_pressure, lcl_temperature = mpcalc.lcl(p[0], T[0], Td[0])
skew.plot(lcl_pressure, lcl_temperature, 'ko', markerfacecolor='black')

# Calculate full parcel profile and add to plot as black line
prof = mpcalc.parcel_profile(p, T[0], Td[0]).to('degC')
skew.plot(p, prof, 'k', linewidth=2)

# Shade areas of CAPE and CIN
skew.shade_cin(p, T, prof)
skew.shade_cape(p, T, prof)

# An example of a slanted line at constant T -- in this case the 0
# isotherm
skew.ax.axvline(0, color='c', linestyle='--', linewidth=2)

# Add the relevant special lines
skew.plot_dry_adiabats()
skew.plot_moist_adiabats()
skew.plot_mixing_lines()

大氣物理知識回顧

其實到這裡本來就應該結束了,但是還想根據這張圖再繼續說說大氣物理中的靜力穩定度的問題。
通過大氣垂直探空數據繪製T-lnP圖,在天氣學中經常用這種方式來判斷對流發展與否。

T-lnP圖

先說幾個基本概念:幹絕熱線(紅),溼絕熱線(藍),等飽和混合比 線 (綠)
紅、藍兩條線分別代表幹氣團和溼氣團上升過程中的溫度遞減變化程度,至於為什麼藍色的線斜率更大,也就是為什麼上升同樣高度溼空氣比幹空氣溫度減少少?這是因為飽和溼空氣在上升過程中,會發生形態變化,氣態水分子變成液態水分子,在這個相變過程中會釋放潛熱,既然這個過程會放熱自然溫度減少就更小了。
綠線代表的等飽和比溼線,也就是表明在這個溫度、這個高度下空氣達到飽和,如果在繼續上升空氣中的水汽就會凝結成水滴。

fig = plt.figure(figsize=(9, 9))
skew = SkewT(fig, rotation=45)
skew.plot_dry_adiabats()
skew.plot_moist_adiabats()
skew.plot_mixing_lines()

T-lnP圖中線條的物理意義

大氣層結曲線:環境空氣溫度隨高度的分布曲線。
大氣狀態曲線:氣塊作垂直運動時,溫度隨高度的變化曲線。

抬升凝結高度(LCL):氣塊達到這個高度,水汽達到飽和,再向上會就凝結成水滴。
自由對流高度(LFC):氣塊達到這個高度以後不需要任何外力就可以自由上升。
平衡高度(EL):受力平衡點,垂直速度最大,加速度為0。
對流雲頂高度(MPL):氣塊能達到的最大高度,取決於EL層以上負不穩定能量剛好抵消CAPE時所達到的高度。

對流有效位能(CAPE):正不穩定能量,是氣塊達到自由對流高度後可以獲得繼續上升的能量。
對流抑制能量(CIN):負不穩定能量,是大氣底層的氣塊要能達到自由對流高度,至少需從其它途徑獲得能量的下限。

有了上面這些基本介紹再對照著剛才可視化的圖可能會更好理解。
紅色實線為層結曲線,黑色實線為狀態曲線,其他各個高度和能量已經在圖中標註出來。MPL是大概畫了個位置,原則還是在EL上面找到一個高度使得藍色區域面積與紅色的CAPE面積相等。

大氣分型

了解了上面這些內容,就可以根據層結曲線和狀態曲線的分布將大氣穩定性分為條件性不穩定、絕對穩定、絕對不穩定3種類型。
更多詳細內容可以看學習資源 |  大氣物理學(南信大官方)

1.1 真潛在不穩定1.2 假潛在不穩定絕對穩定絕對不穩定

根據分型和上面我們對北京地區探空數據的可視化,可以得出2019年8月2日北京探測到的大氣屬於假潛在不穩定。要藉助一定外部的因素才能發生對流,比如非絕熱加熱、垂直運動等。

資源獲取

獲取數據及jupyter notebook腳本:在好奇心Log公眾號後臺回復「探空」

相關焦點

  • 分享幾個下載歷史氣象數據的網站
    可是,我們在分析的時候,往往會發現咱們的歷史氣象數據很難找。我自己總結了一下網上的一些公開的氣象數據資源。發給大家,如果有用的話就不用到處找了。我也是相當於自己存個檔。總共2000億行數據,70萬個壓縮包,包含2.9萬個站點從1901年到2018年12月29日的氣象數據,氣溫、露點溫度、氣壓、風向、風速、1小時降水、6小時降水。國內良心科研數據共享。
  • 科普| 測繪地理信息基礎數據是什麼?如何下載?
    可快速關注我們測繪地理信息基礎數據的含義及種類測繪地理信息基礎數據的承載形式也是多樣化的,可以是各種類型的數據、衛星像片、航空像片、各種比例尺地圖,甚至聲像資料等等。
  • 還在擔心衛星遙感影像數據下載的問題麼?誠心奉獻Sentinel哨兵數據高速下載方法(適用於其它衛星數據下載)
    不得不說,國家隊的XX圖發布的高分免費下載服務帶來了巨大震撼,但那又如何,像我這樣的科研貧民不還是搞不到被他們宣傳成極品的數據麼?怎麼幹掉這個攔路虎,怎麼不再擔心遙感數據下載、質量檢查的事情呢?團隊成員一直鼓勵我探索,我想現在是時候誠心奉獻哨兵影像數據高速下載方法了。
  • 怎麼一次性下載谷歌地球的全球高程DEM數據
    概述自從前段時間發布了《如何一次性下載全國谷歌衛星影像地圖數據的方法》一文後,許多客戶舉一反三,用此方法下載谷歌地球的全國高程DEM數據或全球高程DEM數據。總的來講,一次性下載大範圍的谷歌地球高程DEM數據和一次性下載大範圍的谷歌衛星影像的方法大體上是基本相同的,但還是會有一些細微的差別有必要為大家作出詳細的說明。
  • 如何一次性下載全國谷歌衛星影像地圖數據
    這裡,我們就來講述一下如何一次性下載全國谷歌衛星影像地圖數據的方法。這裡所講的一次性下載全國谷歌衛星影像地圖數據,不是將全國範圍新建成一個大的下載任務,這樣會因為文件越來越大而影響下載速度,而是利用水經注的「金字塔模式」下載功能自動將大範圍分成若干個塊進行下載,塊與塊之間無縫拼接且數據無冗餘。這裡我們以下載「中國」範圍的無偏移谷歌地圖(墨卡託投影)為例,在行政區劃中選擇「中國」,如下圖所示。
  • TCGA數據下載 | TCGAbiolinks、gdc-client、UCSC、官網等方式下載TCGA數據
    接下來將介紹四種下載TCGA數據的方法!) ,來搜索、下載和準備TCGA相關數據,以便在R中進行分析。API更快,但是下載過程中數據可能會損壞,可能需要重新執行。GDC的在線下載功能只適用於下載小的數據集,當需要下載數據量較大的TCGA數據時,必須藉助於GDC官方提供的客戶端工具gdc-client。官網:https://gdc.cancer.gov/access-data/gdc-data-transfer-tool
  • 拯救你的數據下載——FTP
    引用一句名言「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大概是腫瘤做的人多了,公共生物樣本數據就很多,總顯得比其他學科的人「家底殷實」。從公共資料庫下載數據並進行數據分析為諸多課題設計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因此大家紛紛熱情高漲的加入到公共數據挖掘的行列。
  • 必聽公開課:從零入門科研數據可視化雲平臺
    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除了要不斷推進實驗進展、及時獲取實驗數據外,如何向他人清晰明了地呈現自己的研究成果也是一項必備的科研能力。科研成果要求專業、嚴謹、信息量,且兼顧審美,所以數據可視化在科研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基於可視化圖形,我們可以更好地展示科研數據中的主要特徵和規律。
  • NASA免費開放軟體下載:從機器人系統到數據處理工具
    這份目錄分為 15 大類,包括可用於數據處理/存儲、業務系統、運行系統、推進研究以及航空技術(aeronautics)的軟體。所有軟體包括兩種提供方式:複製件和在線。每類都包括幾十個可供下載的軟體。如果你覺得全部瀏覽一遍很麻煩,或許你可以看看排在前二十名的軟體名稱。
  • 數據可視化圖表怎麼做才好看?
    可視化技術仿佛有一種化平凡為非凡的魔力,冷冰冰的數據,經過可視化技術的加工,便酒麴入甕般幻化成視覺的盛宴,炫酷的、繽紛的、簡約的、繁複的……數據之美被展現的淋漓盡致。一張可視化圖片,我們主要關注2個點,一個是配色,一個是構圖。好的顏色搭配應該是不刺眼的,顏色間過渡自然的。什麼是顏色間過渡自然?就是不會一下從大紅色,跳到天藍色,又一下跳到黃色,突兀的配色會打破圖片的美感。
  • 使用TCGAbiolinks下載TCGA的數據
    TCGAbiolinks是一個分析處理TCGA數據的R包,通過GDC API來查詢和下載TCGA的數據,同時提供了差異分析,生存分析,富集分析等常見的分析功能,網址如下http://bioconductor.org/packages/release/bioc/html/TCGAbiolinks.html
  • Nature子刊:教你零基礎開展微生物組數據分析和可視化
    ,PPD和TSEA負責可視化比較或者關聯用戶數據和公共資料庫數據。四個模塊共享相同的常規工作流程-數據準備,數據分析和可視化探索。在數據準備階段,上載用戶數據以進行過濾和標籤化。此後,可以對處理後的數據執行各種統計和可視化方法,以檢測例如總體模式、重要功能、潛在的交互作用和功能見解。對於MDP模塊,總共提供了19種精心選擇的方法(圖2)。每種方法的Web界面允許用戶調整關鍵參數,以進行交互式分析和結果的可視化探索。
  • 最全最實用的微生物數據與資源在這裡下載
    每一個微生物學家在分析數據的時候都會遇上各種數據的問題:做16S比對用的數據集要自己清洗和處理,做基因組分析用的NT,NR資料庫從NCBI下載太慢了,做基因組注釋的資料庫版本又需要更新了,甚至要擔心有一天國際資料庫切斷了,我們該從哪裡下載數據?
  • Lr CC 2019下載|Adobe Lightroom下載「中文版」-太平洋下載中心
    太平洋下載中心為您提供Lightroom下載。其中的「Visualize Spots」(可視化取景器)加強了感應器的敏感性,使得移除幹擾物更加容易。2、徑向濾鏡(Radial Filter)徑向濾鏡,可以運用在圖層的任何一個區域。選定了的圖層區域可以重新調整大小、羽化,甚至最大程度地控制圖像的焦點。
  • 網際網路人要了解的數據可視化 —— 基礎篇
    數據可視化對網際網路人來說是一項日益重要的技能,現在,從基礎開始,一起分享網際網路人要了解的數據可視化。尤其是想要進入一個B端的公司,數據可視化更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技能。數據可視化,可謂是越來越體現一個人的專業能力。因此掌握數據可視化能力,是面向未來的網際網路人所必備的能力。然而尷尬的是,國內沒有一款針對於教學數據可視化的全套解決方案,這讓很多渴望學習的同學摸不著頭腦。
  • Material Design設計語言-數據可視化
    在行業內還沒有一個標準的規範可參考之前,谷歌的可視化團隊於2019年6月率先開發了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數據可視化:主要是藉助於圖形化手段,清晰有效地傳達與溝通信息。2019年6月率先開發了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
  • 兩步搞定數據可視化
    數據可視化強調以圖形形式呈現抽象信息。數據可視化使我們能夠發現傳統報告,表格或電子表格中未被注意的模式,趨勢和相關性。研究表明,人類對視覺的反應優於任何其他類型的刺激。人類大腦處理視覺信息的速度比文本快60,000倍。
  • Python學習120課 pandas簡介kaggle下載數據及pandas讀取外部數據
    推薦一個數據平臺:www.kaggle.com數據科學的很多數據是來源於kaggle,這個平臺上有很多公開的數據,而且這些數據都是真實的數據,因此我們後面通過pandas去處理的數據都是從kaggle上下載的數據。●註冊並激活kaggle帳號首先你需要在kaggle註冊一個帳號,才能下載它的數據。
  • 《數據可視化基礎》第二章:坐標軸
    進行數據可視化的第一步是來定義數據的位置,也就是位置標度(position scales)。位置標度決定了我們的數據在圖片中的位置,對於一個常規的2D圖形而言,我們需要兩個變量來定義一個點,這個也就是我們經常說到的X軸和Y軸。有了兩個位置標度之後,我們還需要制定這兩個標度的相對位置。常規來說X軸和Y軸是垂直的,但是也有其他的,比如說Y軸相對於X軸是銳角的。
  • 大數據可視化技術的挑戰及應對措施
    大數據可視化內涵   數據可視化就是將抽象的「數據」以可見的形式表現出來,幫助人理解數據。大數據可視化相對傳統的數據可視化,處理的數據對象有了本質不同,在已有的小規模或適度規模的結構化數據基礎上,大數據可視化需要有效處理大規模、多類型、快速更新類型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