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遊過渤海、黃海,泅潛過紅海、地中海,見識過它們的浩渺,嘗試過它們的味道,確實是鹹的。
地球表面的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海洋蘊藏著豐富的資源,然而在當代,它卻不能為人類解決水資源問題,其根本原因就是海水不同於淡水,它是鹹的。如果想要海水達到飲用標準,必須經過淡化處理。那麼海水為什麼是鹹的呢?它的鹽分又從何而來?
海水中的鹽分大部分是河流帶來的。而河流在入海之前,會攜帶大量的泥沙和碎石,那些歷經自然風化侵蝕的巖石碎末,本身就含有鹽分。奔騰不息的河流,不斷地把含有鹽分的陸地碎石席捲入海,致使海洋的含鹽量大增。而且,其實淡水河流中也是含有鹽分的,其組成物資大部分為氯化鈉。鹽分匯入大海之後,通常會沉澱下來並越積越多。由於氯化鈉在水中溶解度要求較高,地球上的大洋又彼此相連,因此鹽溶液不容易達到飽和狀態,海洋中的氯化鈉,也不會因為飽和過度而慢慢沉積,鹽分始終只能溶解在海水中,海水就變鹹了。
將海水脫去鹽分就可以獲得淡水資源,這便是海水淡化工程。目前世界上淡水資源匱乏,尋找更多的水資源,成為人類面臨的一大難題。19~20世紀,煤炭和石油成為各國競相爭奪的戰略資源,進入21世紀,水資源將成為各國最重要的珍貴資源。海水淡化不僅可以解決人類生活用水和生產用水,還可以提煉食鹽,滿足日常所需。如今全世界有10多個國家的100多個科研機構從事海水淡化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非常可觀的成果。2006年,海水淡化技術已經應用於120個國家和地區,成功解決了上億人的用水難題。另外,隨著海水淡化成本的降低,海水淡化技術將在未來更為普及。當海水不再鹹,人類的生活將會變得更加淡然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