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龍:微信公眾平臺八大法則

2020-12-08 CSDN技術社區

12月11日,「微信公開課Pro版」在北京舉行,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張小龍在開場的視頻連線中表示,微信公眾平臺的口號是「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他從八大方面詳細闡述了微信對於開放平臺的理念和方向。


以下為演講實錄:

各位參加微信公開課的朋友們,大家好。

首先很遺憾這一次不能來現場跟大家交流,因為一些近期的事情。

但是我也非常榮幸地能有這個機會,通過視頻來跟大家介紹一下,微信對於開放平臺的一些理念和方向。

在微信公眾平臺裡面我們有一個口號:大家在網上可以看到,就是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很多人對這句話有不同的理解。這句話是來自於我們最早的在設計這個公眾平臺的時候。我們在想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我們想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事情,最終我們把我們所有的想法提煉出來這樣一句話。

今天我想通過幾點來把我們這樣一個口號,作一個比較細緻的闡述。

第一點,我們是希望能夠鼓勵有價值的服務

那什麼是有價值的服務?

舉個例子,譬如說在幾年以前博客時代,當時博客曾經非常的紅火,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博客慢慢的也就衰退了。那我們做了公眾平臺以後我們非常驚訝的看到自媒體、以及以前的一些博客作者他們重新投入了進來,並且在公眾平臺裡面出現了越來越多好的原創文章,作為一個平臺來說我們非常高興能夠看到這樣一種投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是非常鼓勵,非常優秀的文章能夠出現在公眾平臺裡面,我們認為這是一種對用戶非常有價值的服務,因此也捲入到了非常多的其他各式各樣的一些內容進來。

那對很多的內容大家也會發現,我們平臺會採取一些比較嚴格的措施來控制它。譬如說,各種誘導類的,誘導用戶去分享朋友圈的,又譬如說,可能有一些版權問題或者一些H5的遊戲,我們最終都做了一些限制。我們會一直把握一點,哪些內容是對用戶有價值的,一些是沒有價值的。

這是第一點,我們鼓勵真正有價值的服務出現在微信的公眾平臺裡面。

第二點,我們是希望公眾平臺能夠幫助人們消除地理的限制

那什麼是地理的限制?

當我們在構思微信的公眾平臺的時候,我們就會在想我們希望促進一種什麼樣的商業。我們知道,在網際網路其實帶動人們的交流跨越了一種地理上的一種限制,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以來,所有的人都能夠捲入到一種跨越時空的一種交流裡面。

地理曾經是過去的一個商業上的一個重要因素。譬如說,一個商鋪可能要找一個非常好的地段那麼它才會有價值,但是移動網際網路的人流其實不太依賴於一些地理位置的限制。當時我們曾經設想過一個場景,我們就用這個來舉例。譬如說一個盲人的按摩師,他可能不需要去租一個鋪面,只要他的手藝足夠好,那麼他就可以在一個不是很好的鋪面裡去提供他的按摩服務,我們希望能夠給那些沒有地理優勢的商家也能帶來一種非常好的顧客訪問量。

在移動網際網路世道我們認為這是很有可能的。

第三點,我們希望能夠消除中介

消除中介可能是一個非常宏大的目標。因為所有的商業可能都依賴於非常非常多中間的環節,但是我們自從做公眾平臺以後,我們是希望商家能夠通過公眾平臺直接提供一種服務。那這種服務之所以有可能是因為如果商家也捲入到公眾平臺,消費者也捲入到公眾平臺,那麼他們是可以互相連接起來的。

這種模式可能在以前是難以想像的,因為商家是很難直接和消費者對話的。公眾平臺提供了這樣一種可能。我們非常鼓勵商家和消費者能夠在公眾平臺裡面直接的對話,這也是為什麼在公眾平臺裡面看起來大家是可以在一個會話的窗口裡面和商家直接作一種對話。

第四點,我們希望我們的系統是真正的去中心化的

對去中心化可能也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我們的理解是說,微信不會提供一個中心化的流量入口來給所有的公眾平臺方、第三方。

相反,我們鼓勵第三方去中心化地組織自己的客戶。舉個例子,譬如說很早以前我們就提出來在PC網際網路時代,可能流量的入口在搜索框裡面,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我們反而認為流量的入口可能在二維碼裡面。所以微信在很早以前就開始大力的推動二維碼在中國的普及。因為在線下的流量來說,人們需要有一種介質,能夠讓手機連接到某一種服務,那從線下來說我們認為二維碼是一種很好的方式,所以到現在為止你很難看到在微信裡面有一種中心化的一種公眾號的一種存在形式。這一點我們自己也覺得非常的得意,因為一個新的用戶裝了微信以後,他確實在微信裡面找不到一個叫做公眾號或者公眾平臺的入口。他沒有關注任何公眾號的話,可能看不到任何公眾號的存在,看不到公眾平臺的存在。

但是每天有近千萬的公眾號,在微信裡面很活躍,他們的活躍是他們通過自身的努力帶來的。微信並沒有一個中心入口來提供給他們 ,這是我們對於去中心化在微信裡面的一種體現,同時我們也鼓勵所有的商家或者第三方的服務商能夠通過公眾平臺,自身的去組織各種資源,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對於公眾號的訂閱會採取比較謹慎的一種措施。

第五點,微信希望搭建一個生態系統

很多人問我們:微信這樣子的話什麼都可以做。他們也會擔心說如果他們做的事情微信做了怎麼辦 。但是微信不會什麼都去做。其中一個原因是說我們希望基於微信能搭建一個生態系統,而不是我們自己把生態系統裡面的每一塊都給做了。

簡單說我們是希望建造一個森林,而不是說我們要建造一個自己的宮殿出來。

我們希望整個森林是去培育它的一個環境,我們讓所有的一些生物或者動植物能夠在森林裡面自由生長出來,而不是說我們自己去把它建造出來。

第六點 ,我們希望我們的公眾平臺是一個動態的系統

很多朋友會說,微信的平臺規則似乎不太明朗,或者說我們的規則不太清淅。

以至於說,覺得這裡面存在一些混亂,但我想跟大家說的是,我們並不認為一個規則100%很確定的系統就是一個好的系統。相反,我們認為一個動態的系統是一個更加能夠獲得動態穩定的系統。

所以,我們認為第三方跟我們一起來共同建造一個系統,而不是我們做好了一個完整的系統。

既然是一起來做,我們認為這個系統應該是一個動態自我完善的系統,而不是一個比較僵死的一個系統,甚至整個系統也是我們和第三方一起定義出來的。

所以,你會看到微信會不斷的有些變化,公眾平臺不斷的有些變化。我們的變化是讓我們的系統能夠獲得一種動態的穩定。

第七點,關於社交流量

大家會發現在微信裡很少會提供一個中性化的流量入口 ,但是並不妨礙很多需要流量的場景應用能夠被活躍起來。譬如說微信裡的微信紅包、微信遊戲,甚至包括一些硬體相關的譬如運動類的手環。手環也是很好的例子,我們會把手環的記步數據標準化,使得一個手環的用戶可以和其他手環用戶進行一個PK,這就是一種典型的社交流量的一個場景。

我們在後期也會不斷地發掘這種流量場景並且把它提供給平臺的用戶。

第八點,我們會說所有的考慮都會基於一個前提,就是用戶價值第一

我們剛才說了這麼多微信的一些理念,但是最終都必須把用戶價值放在第一位,否則的話可能會損害到整個平臺的健康。所以你們會看到譬如朋友圈的管理,用戶是需要在朋友圈裡看到各式各樣的內容,但是我們又會去治理它,讓一些騷擾到用戶或用戶不願意看到的內容清理出去。

對於公眾平臺,就像訂閱號一樣的,這裡面有非常多的閱讀量來自於朋友圈 ,這是符合2/8原理的:20%的用戶到訂閱號裡面去挑選內容,然後80%的用戶在朋友圈裡去閱讀這些內容。

我們很高興這個流量能夠發生作用,但是一切都是在用戶認可的情況之下發生的 。

以上八點是我們對於公眾平臺的方向與理念的一些思考,在這裡分享出來,也希望第三方的開發者對於我們平臺能夠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支持。

之所以利用這次機會來講述我們的理念,是受到前幾天一個小事情的觸動。

因為我以為大家對於微信鼓勵的方向應該是非常清晰的,但看起來好像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所以這裡確實非常高興能夠通過視頻跟大家作一次交流。

我的分享就到這裡,非常感謝大家花時間來聽,並且預祝大會能夠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想要了解更多微信技術動態,大家可以關注CSDN微信技術社區。該社區專注於分享最新的微信技術、開發、產品、運營動態及實踐實例等。

相關焦點

  • 張小龍神話已破滅 馬化騰該接管微信了
    今天要說的是張小龍的時代正在逝去,馬化騰該接管微信了。我們看,無論微信做電商還是支付,亦或其他,都在偏離張小龍對微信純粹性的堅持。張小龍創造的微信奇蹟值得所有騰訊人歌功頌德,各種媒體渠道的評論也均對張小龍本人讚譽不少。敬佩之情表達完了,筆者要說兩句中肯的言論了。
  • 說騰訊沒短視頻基因,張小龍第一個不服
    而且,微信團隊對視頻號的偏愛,從張小龍與創作者群體的密集互動也能看出一些端倪。DCCI網際網路研究院院長劉興亮曾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張小龍對視頻號非常重視,「馬化騰回復微信一般很快,而張小龍要麼回復很忙,要麼就不給你回復。但是這段時間只要跟他探討視頻號,張小龍回復得就很快。」
  • 還記得張小龍力薦的微信小遊戲「跳一跳」嗎?騰訊真的要辦比賽了
    「跳一跳」是微信一整個2018年的開局之作。 今年初的微信公開課上,微信之父張小龍人還沒出場,就先把自己的手機屏展示了出來。他打開了一局「跳一跳」遊戲,隨手打了967分。張小龍說,自己因為要演講而緊張了,沒發揮好。而他當時的最高水準是六千多分,「花了很多時間去練習」,獲得稱號「無聊大師」「立地成佛」。
  • 微信公眾平臺使用對比研究
    摘要:微信的強勢崛起,意味著媒體發展的新契機。近期,微信公眾平臺呈井噴態勢發展,日增微信公眾帳號1.5萬個。同時,微信用戶仍在迅猛上漲過程當中。這為媒體微信共眾平臺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同時也帶來了挑戰。人民日報於2013年也開通了微信公眾平臺,至今已有了較好的發展。
  • 微信公開課PRO版:張小龍首次公開演講全文(官方無刪減)
    站長之家(ChinaZ.com)1月11日消息,在今天舉行的微信公開課PRO版活動上,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現身,在微信公開課PRO版正式開幕的前夜,一則有關微信公開課策劃的謠言在朋友圈意外傳播開來,給微信團隊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 社交推薦能給微信減負嗎?
    張小龍講,微信沒有標準答案,正如微信的啟動頁面經年未變,「它把想像空間留給了用戶自己,10億用戶有10個億的理解,它會找到打動它的點。」對張小龍、對微信而言,微信關聯的海量用戶及其所關聯的無限創新與創造,才是微信潛力的來源。
  • 微信公眾號說沒就沒了? 微信公眾平臺多久不用會被取消?
    微信公眾號說沒就沒了? 微信公眾平臺多久不用會被取消?時間:2017-04-16 16:08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微信公眾號說沒就沒了? 微信公眾平臺多久不用會被取消? 微信公眾平臺多久不用會被取消?
  • 張小龍首次完整闡釋微信8年進化史
    2019微信公開課上,騰訊高級副總裁、微信創始人張小龍發表4小時超長演講,談微信的產品觀、社交的起源、小程序、小遊戲、閱讀與AI。現在我們看到,微信從很多方面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群聊、朋友圈、紅包、公眾號、小程序等等。我覺得微信實現了生活方式這個夢想。第二個原動力是,「讓創造體現價值」。在微信很早期的版本,我們就發布了公眾平臺。這也是微信的一個創新。
  • 微信7.0開屏一朵花是什麼意思?張小龍親自解答
    去年12月21日,iOS微信7.0.0版正式更新,可以說是微信誕生以來,不但圖標變得更淡,就連啟動界面也變了,從經典的地球小人變成了一朵花,有網友吐槽迎合了老年人的審美。而那句「因你看見,所以存在」更是與唯物主義相悖,8億人表示不理解。
  • 張小龍4小時演講全文:我的微信8年總結和下一步要做什麼
    現在我們看到,微信從很多方面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群聊、朋友圈、紅包、公眾號、小程序等等。我覺得微信實現了生活方式這個夢想。第二個原動力是,「創造者體現價值」。在微信很早期的版本,我們就發布了公眾平臺。這也是微信的一個創新。
  • 微信公眾號留言區,為什麼不能相互評論?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然阿姨的產品課(ID:illusionland),作者:然阿姨,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有個讀者同學問了我一個問題:為什麼微信公眾號留言區不讓網友們相互評論?於是就有了今天的這一篇。評論,是圍觀群眾針對作品的評價。
  • 教您玩轉天氣網微信公眾平臺
    新的一天從天氣開始 教您玩轉天氣網微信公眾平臺 天氣網(www.tianqi.com)微信公眾平臺自上線以來,深受廣大網民喜愛。
  • 微信至今沒有黑暗模式,原來是張小龍「全責」?
    微信即將提供iOS系統下黑暗模式功能的消息,一夜之間傳遍了大江南北。用戶會有如此熱烈反應,乃至於這一消息瞬間登上了搜尋引擎熱搜,都離不開對黑暗模式的真切需求。之前不斷有用戶向微信團隊提出建議,希望能在黑夜中可以低亮度、清晰地使用微信。
  • 微信「短內容」是什麼 從私密走向開放的又一次探索
    原標題:微信「短內容」是什麼微信公開課繼續刷屏,張小龍承認微信過去的兩大失誤,其中一個就是短內容創作生態的不完善,並預告「新版本即將上線,微信將發力短內容」。微信足夠大,每個新功能都會引發熱議,也攪動行業競爭,但像這次主動強調某個新業務,並不多見。
  • 玉田:微信公眾號成氣象信息宣傳平臺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劉萍報導 近日,河北省玉田縣氣象局不斷完善氣象服務渠道,官方微信公眾號「玉田氣象」上線成功,多次收到公眾的點讚好評,有效提升了部門形象,已經成為氣象服務的重要手段之一。
  • 微信公眾號恢復iPhone用戶讚賞,騰訊對蘋果做了什麼?
    這意味著微信公眾號、微博、知乎等各種應用內個人對個人的打賞將不再被蘋果抽取30%的佣金。這也意味著使用iPhone閱讀公眾號的時候,將再次看到文章後面的讚賞按鈕。這對於公眾號運營人來說值得慶賀,而對於那些讚賞功能的微信小程序來說則是災難,因為公眾號不再需要了(iOS11更新後讚賞按鈕將回歸)。這也必然利好騰訊(00700)股價。
  • 萬一微信朋友圈和QQ空間一樣被打入冷宮,張小龍會慌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微信雖然是我們每天都會用的產品,但是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好友選擇關閉朋友圈,或者設置三天可見、半年可見。讓人不免擔心,微信朋友圈會變成另一個QQ空間嗎?為什麼這麼說?當初「踩一踩」的熱情還記得嗎?
  • 直播預告: 20日晚7點,《懂一丁點的直播間》帶你解讀張小龍2021微信十年之夜
    1月19日,微信十周年之際,一年一度網際網路界萬眾矚目的微信公開課通過視頻號直播
  • 微信公眾平臺,幫了「螞蚱王」的忙,銷售螞蚱3600斤
    微信公眾平臺,幫了「螞蚱王」的忙,銷售螞蚱3600斤 受今年疫情的影響,鹽山「螞蚱王」賈兆龍、趙傑夫婦養殖的螞蚱出現了銷售難問題。5月5日,微信公眾號「用相機說話」發布這一信息後,一經銷商看到報導後,立即與賈兆龍取得聯繫,並達成購銷協議。
  • 張小龍答小程序十問:1月9號開啟 沒有入口只能掃碼
    12月28日消息,今天張小龍在微信公開課Pro版中談到了微信小程序即將與2017年1月9號上線,針對大家關注的一些小程序的問題,他表示小程序和公眾號一樣在微信中沒有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