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一個關於螞蟻的民間故事:好鼻司

2021-01-09 天天讀行記

嗅覺特別好的人,閩南語叫作「虎鼻獅」,這句稱呼原來是「好鼻司」① ,因諧音② 而成的綽號。關於虎鼻獅,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很早很早以前,那時地上還沒有螞蟻。那時候,有一個嗅覺很敏銳的人,他只要鼻子一嗅,無論怎麼遠地方的食物都有辦法嗅出來。因此,人家都很器重他。

這位嗅覺非常好的好鼻司,不但嗅覺好,人也很聰明,連天象的事情都能預測。譬如說,天要下雨的事,他都能測出來,告訴鄰居,鄰居們就會把曝曬的稻穀提早收起來,免得被雨打溼。因此他深受大家的感謝。

再說,這好鼻司能預測下雨的消息,給天上的玉皇上帝知道了。玉皇上帝以為天界的機密洩漏下界,就召掌管下雨職掌的海龍王問起好鼻司的事。

「是的,皇上,真有好鼻司的這種事。以前我降雨的時候,下界的人們都不知道;但最近有了個好鼻司,人家都聽他的話,預先能知道下雨,所以也就沒有因雨而弄溼東西了。」「果然如此。天機不宜洩漏啊,應立即設法防止這事,要把那人處理掉! 」「是!」海龍王奉命退出天宮,即刻前往徵伐好鼻司。

究竟要怎樣徵伐呢?原來,海龍王嘴邊有兩根又粗又長的鬍鬚,海龍王就把這兩根鬍鬚從天上伸到地上來。地上的人們看到這兩根從來沒有看到的東西,像柱子般從天上垂下來,驚惶萬分,引起了一陣騷動。這時候只有好鼻司一個人卻悠然自在地說:「我告訴你們,這是海龍王的鬍鬚,一點兒也不要害怕呀。不但不需要害怕,如果攀住它,就可以隨它到天上去啊。」說著,他很得意的樣子,就攀上了那柱子般的鬍子上面去。

不過這正是中了海龍王的計謀。海龍王看見好鼻司攀上了鬍子,就一下子把鬍子捲縮,用力地搖動了一下,這麼一來,好鼻司的手一松,抓不住了,從高高的地方一瞬間摔下來。他的身體掉在地上摔碎得很小很小,變成了塵埃那般的小東西啦。

傳說,那些小東西,就是螞蟻的起源。正因為螞蟻是好鼻司的化身,所以螞蟻才會有非常敏銳的嗅覺。

註:

① 好鼻司:嗅覺特別好的人。

② 好與虎、司與獅諧音。

採錄者:吳瀛濤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和尚與螞蟻
    慧心沒有說話退了下去,坐在地上開始念經,老和尚還是死了,街上的人都散去了,只有一個盤腿坐在地上誦經的小和尚,和一個倒地的老和尚。天空不知什麼時候下起了雪,小和尚一動不動,在雪中繼續誦經,看到這一幕的人心中有些堵,問道:「這是第幾天了?」旁邊的人低聲說道:「不記得了,好像很多天了。那屍體也是奇怪,這麼多天竟然也不腐爛。」
  • 九個關於螞蟻的奇趣知識故事
    切葉蟻與蘑菇的故事: 螞蟻也會進行農業種植,並且比人類至少早5000萬年,你相信嗎? 在亞馬遜的熱帶叢林中就有這樣一種怪螞蟻—切葉蟻。他們會自己種蘑菇吃。它們並不直接吃樹葉,而是將葉子切成一個個小片然後帶到蟻穴進行發酵,最後取食在上面長出來的蘑菇。這就是切葉蟻,由於又會種植蘑菇所以又叫蘑菇蟻。
  • 2019年中國經典民間故事動漫創作工程扶持項目開始徵集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7日訊 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發布關於開展2019年「中國經典民間故事動漫創作工程(網絡動畫片)」扶持項目徵集活動的通知。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微信號:cewenhua)了解,申報的作品要求:一、主題鮮明,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中國經典民間故事進行創作,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民間故事:寡婦家的螞蟻
    從前,某村有一個寡婦,家裡有幾畝土地,全種上小麥。小麥黃後,她僱來一個割麥客。割麥客牛高馬大,有的是力。他欺她孤兒寡婦,慢吞吞割麥,不到中午,便倒在樹下睡覺。寡婦把中飯送到地邊,不敢叫他,坐在地邊等,割麥客躺在那裡,四腳朝天,鼾聲如雷。寡婦看著熟透的小麥,好不心酸這時,有一個乞丐向寡婦要飯吃,寡婦把飯籃遞過去說:「你先吃吧!」
  • 民間神話故事:萬妖之母
    關於西王母的最早文字記錄是《山海經》。《山海經》提到西王母一共有三處,具體如下:又西三百五十裡,日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西次三經》)西王母梯幾而戴勝,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在崑崙虛北。
  • 我的海峽論壇故事——臺灣青年吳宇恩
    點擊收聽《我的海峽論壇故事——臺灣青年吳宇恩》→臺灣青年吳宇恩。(中國臺灣網發)導語:一年一度的海峽論壇來啦!今年6月,第九屆海峽論壇在福建如約舉行。海峽論壇是一個兩岸民間基層廣泛交流的平臺,近年來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兩岸青年朋友的加入,尤其是臺灣青年。他們對兩岸交流充滿熱忱,渴望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次海峽論壇期間,中國臺灣網為您特別奉獻《海峽論壇小小說》特輯——「我的海峽論壇故事」系列原創作品,聽一聽在臺灣青年的心中,海峽論壇有哪些難忘的人、難忘的事……中國臺灣網6月27日北京訊(記者 吳曉寒) 大家好,我是宇恩,我來自臺北。
  • 臺灣特有的罕見無尾葉鼻蝠現蹤(圖)
    臺灣特有的罕見無尾葉鼻蝠現蹤(圖) 2008年05月29日 16: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在臺灣少見的無尾葉鼻蝠,深居在花蓮縣山區鐘乳石洞。(圖: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5月29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在臺灣數量稀有的臺灣特有亞種「無尾葉鼻蝠」蝙蝠,最近被花蓮生態記錄人士發現。消息傳開,令臺灣蝙蝠保育界振奮。
  • 臺灣發現罕見無尾葉鼻蝠 學界振奮
    在臺灣少見的無尾葉鼻蝠,深居在花蓮縣山區鐘乳石洞。圖片/讀者胡銘仁提供 臺海網5月29日訊 在臺灣數量稀有的臺灣特有亞種「無尾葉鼻蝠」蝙蝠,耳殼大且呈半透明漏鬥狀,長相奇特,活像科幻小說家筆下的外太空動物,最近被花蓮生態記錄人士胡銘仁發現,消息傳開,令島內蝙蝠保育界振奮。
  • 我是「說書人」張大春,從文人墨客到神鬼傳說,如何講好民間故事,問...
    我是「說書人」張大春,從文人墨客到神鬼傳說,如何講好民間故事
  • 民間故事:空心鬼害人
    歡迎大家來到沐雨離音,本文為《民間故事》第285期,空心鬼害人,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民間故事是一個有趣的領域,古人常常在閒暇之時與家人朋友聊一些身邊發生的小故事,也有人喜歡去小酒館聽說書先生講一些有趣的故事,大家坐在一起聊得很開心。
  • 民間故事:好的不靈壞的靈!都說是烏鴉嘴,可你知道烏鴉嘴的由來嗎...
    民間口口相傳,說烏鴉不祥,來了準沒好事兒?那真相是這樣嗎?我們來看一個故事吧!這是一個在我們這裡流傳比較廣的民間故事,說是古時候有兄弟二人,全是飽讀詩書典籍的人,其中老二聰明奸猾,嘴巧,老大智慧實誠,嘴黑!什麼叫嘴巧呢?那就是逢人說人話,遇鬼說鬼話,不管你是做什麼的,只要讓他遇見,三兩句就能把你說的高高興興的!什麼叫嘴黑呢?
  • 故事|未解之謎!破解臺灣阿里山鬼故事
    阿里山一景其實,在臺灣民間流傳的鬼故事中,也有一些經典的「歷史公式」──阿里山鬼故事就是其中一個。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看出樹靈塔除了具有愛林日的強化認同思想功能之外,亦擁有臺灣總督府用以誇耀開發阿里山政績的宣傳效用。簡單來說,樹靈塔絕非如民間流傳一般,因為懼怕樹靈報復而興建;相反地,它不僅帶有日本打造帝國想像共同體的意圖,甚至可說是殖民政府用來誇耀政績的象徵物!
  • 繪本故事講讀——《螞蟻和螞蚱》的故事
    同學們,今天咱們來一起學習「Ant and Grasshopper」《螞蟻和螞蚱》的故事。螞蟻和螞蚱在一個夏天,螞蟻正在努力工作。他在為過冬儲備食物。螞蟻在草叢中停下來,休息一下。螞蚱過來了,演奏著音樂。螞蟻說,你的音樂演奏的真好聽。螞蚱說,我來演奏,你來伴舞。
  • 關於十二生肖的民間故事
    每一種生肖都有豐富的傳說,並以此形成一種觀念闡釋系統,成為民間文化中的形象哲學,如婚配上的屬相、本命年等。現代,更多人把生肖作為春節的吉祥物,成為娛樂文化活動的象徵。歷代留下了大量描繪生肖形象和象徵意義的詩歌、春聯、繪畫、書畫和民間工藝作品。軒轅黃帝要選十二動物擔任宮廷衛士,貓託老鼠報名,結果老鼠忘了,從此貓見老鼠就尋仇。原本推牛為首,老鼠偷偷爬上牛背佔先機。
  • 原創︱一隻螞蟻的故事
    作者:鄭友呆一隻螞蟻的故事吃飯時,幾隻蒼蠅飛上飯桌,我忙手舉蠅拍迅即而下,蒼蠅一命烏乎。此時,飯桌下一隻覓食的小螞蟻看到一隻巳死了的大蒼蠅心裡非常高興!便自言自語道: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螞蟻心想:食物已找到,趕緊拖回去好與家人分享。螞蟻的頭對著蒼蠅的頭,用它的嘴咬住蒼蠅的嘴部倒行著往回拖。
  • 民間故事:大象報恩
    民間故事是一個有趣的板塊,古人常常聚在一起聊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也有人去小酒館聽說書先生講一些生動的故事,大家也可以一起討論其中的細節。在清代有一本著名的民間故事書,名為《聊齋志異》,它的作者是蒲松齡,今天的這個故事就取材於聊齋。
  • 螞蟻是蜜蜂的親戚?一億五千萬年來螞蟻3種武器的轉變
    夏天快到了,穿著單薄的大家還是要遠離小土堆比較好。不過現存的很多螞蟻都已經失去了蜇針,這種轉變是源於對捕食壓力的反應,如果一種螞蟻的主要威脅來自於其它具有攻擊性的螞蟻。那麼這種螞蟻的蜇針大概率是會退化的。因為敏捷性、大顎、蟻酸在這種對抗中更為有效。螞蟻的蟻酸是由毒腺分泌的,是以噴射或塗抹的方式輸出。
  • 「民間故事」民間故事手抄報之精衛填海,一步一步教你畫
    大家好,我是淘氣的小音符,中國的民間故事有很多,近期我會持續更新不同的民間故事的手抄報,希望對你有幫助!詳細的教學視頻同步更新,請查看我的主頁視頻。05內容框的畫法我們畫上一個同心圓作為內容框,圓形的內容框就像太陽一樣。
  • 救螞蟻延長壽命的一個公案
    雖然文字不多,但是《陰騭文》裡面的義理卻是極為豐富,安士先生給《陰騭文》做的這個註解也是精彩絕倫,所以印光大師盛讚這一部書。這一句『救蟻中狀元之選』,是帝君他「訓於人曰」之後,講了四則歷史故事,這是第三個。這個故事講的是什麼?是講的宋朝有兩兄弟,他們也姓宋,兄長叫宋郊,弟弟叫宋祁,兄弟兩人都去準備趕考,他們都很有才華,學業非常好,都一起到太學讀書,太學就是我們現在稱大學。
  • 民間故事:貪心不足蛇吞象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022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還請動動您的小手給個關注,謝謝!文/小松咱中國有句老話,叫「貪心不足蛇吞象」,意思是在形容一個人過度貪婪,最後遭了報應。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便與此有關。故事大體講:一個富貴人家,見村裡有人得了寶貝也去照貓畫虎拿寶貝。因為自己太過貪婪,被困寶藏裡,一直未能出來。大家欲知詳情,就一起來看看這則民間小故事吧!古時候,在山東省某個小村裡邊上,曾有一個大石門。據老輩人說,那石頭門裡也有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