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昆蟲,也是最成功的社會性昆蟲。螞蟻和各種蜂類一同被歸為膜翅目。
沒錯,螞蟻是胡蜂、蜜蜂等各種蜂的親戚,至少在一億五千萬年以前,它們有著共同的祖先。這個祖先是一種獨居的葉蜂,葉蜂有一根堅硬的中空產卵管。這種原始的蜂會用中空產卵管鑽入植物組織內把卵產在裡邊,幼蟲依靠營養價值低的植物為食。
既然有這種強大的產卵管可以穿透植物的葉和莖,那用來穿透植物中其他昆蟲的幼蟲的肉體更不在話下。於是葉蜂也慢慢從食草動物變為食肉動物。
確切的說,葉蜂開始用產卵管穿透其他昆蟲的身體,然後把卵產在裡邊,幼蟲以其他昆蟲為食,這樣葉峰就演化為寄生蟲。
而這兩種蜂的後代,現在仍然有很多。在之後的演化中,這根中空的產卵管的產卵功能慢慢喪失,胡蜂、蜜蜂、螞蟻的卵轉為從腹部的開口輸送,這樣產卵管就徹底得到了解,並進化出了新的功能——注射毒液。這就是螞蟻蜇針的起源。
既然蜇針是高度進化的產卵管,而雄性自然是沒有蜇針的,所以我們可以勇敢拿起雄蜂或者雄蟻而不必擔心被蜇。但是它們仍然會做出很逼真的叮蜇動作,就好像它們有蜇針一樣。甚至你被戳一下會感覺很痛,不過不用擔心,這種情況只是被它們堅硬的雄性外生殖器頂到了而已。
蜇針之所以有效是因為能夠注射毒液,螞蟻的毒腺也是起源於原始蜂類的雌性生殖腺體,所以雄性是沒有毒的,毒液的成分很複雜,大多數是小分子的水溶蛋白、胺基酸和其他一些化合物。
來自南美洲的入侵物種,臭名昭著的紅火蟻的毒液是由生物鹼構成的,化學分類上類似於毒芹鹼,蘇格拉底就是喝毒芹鹼死的。
有的時候在南方路邊會見到這種鬆散的小土包,這就是入侵紅火蟻的巢穴。被紅火蟻蜇刺之後會有很短暫的輕微疼痛,之後會產生白色的丘疹狀膿包,看起來很嚴重,實際上沒有什麼事情,但是會有不到百分之一的人對紅火蟻的毒素過敏,一旦過敏將受到嚴重傷害甚至死亡,所以雖然過敏的概率是如此之低,但是真的沒有必要拿自己的生命去測試。
夏天快到了,穿著單薄的大家還是要遠離小土堆比較好。不過現存的很多螞蟻都已經失去了蜇針,這種轉變是源於對捕食壓力的反應,如果一種螞蟻的主要威脅來自於其它具有攻擊性的螞蟻。那麼這種螞蟻的蜇針大概率是會退化的。因為敏捷性、大顎、蟻酸在這種對抗中更為有效。
螞蟻的蟻酸是由毒腺分泌的,是以噴射或塗抹的方式輸出。蟻酸對人類這種大型哺乳動物,除了刺鼻之外沒有其他效果,只要你不用沾滿蟻酸的手去碰自己的眼鼻口,基本沒有什麼問題。
而對於薄體壁的小型無脊椎動物,例如各種昆蟲來說,被噴蟻酸的感覺就好像人類被噴開水潑在臉上。常見的螞蟻大部分都是噴酸的,比如這種南北方都有分布的大黑螞蟻——日本弓背蟻,再比如亞洲的熱帶霸主雨林樹冠層之王、節肢動物殺手、車裂大師、信息素搖人專家、樹葉編織小能手、傣族的傳統配菜——黃猄蟻,也是靠噴酸的。
除了蜇針和蟻酸外,螞蟻更為有效和常見的武器是大鱷,螞蟻的頭除了一個小小的腦袋和幾個腺體、腔室外,布滿了驅動大鱷的肌肉,使得螞蟻可以做出有力的咬合。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心形或者說屁股一樣的螞蟻腦袋,長成這樣就是為了容納更多的肌肉。
距今約一億年前,那時候的螞蟻才剛剛出現沒多久,有一種獨立生活的捕食性螞蟻——黑帝斯蟻,這種螞蟻有一對向上的鐮刀型大顎,頭上還有一個類似於角的結構,捕食時大鱷會迅速向上挑起,與角配合夾住獵物。
這種像觸發機關一樣突然閉合的顎,在現存螞蟻中也存在,檬蟻亞科、蟻亞科、切葉蟻亞科都有類似的類群,演化出了相同的捕捉機制。不過他們都是橫向運動,而黑帝斯蟻是垂直運動,這種有趣的陷阱顎類群在我國也有分布,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自行搜索「大齒猛蟻」,
現在正值春夏之交,又到了螞蟻婚飛交配的季節,雌蟻因為擁有大量的腺體,所以嘗起來味道很怪很差。而熊蟻據說有一股蛋奶沙司的美好味道,但是我們應該拒絕食用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