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是蜜蜂的親戚?一億五千萬年來螞蟻3種武器的轉變

2020-12-04 小漠科普

螞蟻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昆蟲,也是最成功的社會性昆蟲。螞蟻和各種蜂類一同被歸為膜翅目。

沒錯,螞蟻是胡蜂、蜜蜂等各種蜂的親戚,至少在一億五千萬年以前,它們有著共同的祖先。這個祖先是一種獨居的葉蜂,葉蜂有一根堅硬的中空產卵管。這種原始的蜂會用中空產卵管鑽入植物組織內把卵產在裡邊,幼蟲依靠營養價值低的植物為食。

既然有這種強大的產卵管可以穿透植物的葉和莖,那用來穿透植物中其他昆蟲的幼蟲的肉體更不在話下。於是葉蜂也慢慢從食草動物變為食肉動物。

確切的說,葉蜂開始用產卵管穿透其他昆蟲的身體,然後把卵產在裡邊,幼蟲以其他昆蟲為食,這樣葉峰就演化為寄生蟲。

而這兩種蜂的後代,現在仍然有很多。在之後的演化中,這根中空的產卵管的產卵功能慢慢喪失,胡蜂、蜜蜂、螞蟻的卵轉為從腹部的開口輸送,這樣產卵管就徹底得到了解,並進化出了新的功能——注射毒液。這就是螞蟻蜇針的起源。

既然蜇針是高度進化的產卵管,而雄性自然是沒有蜇針的,所以我們可以勇敢拿起雄蜂或者雄蟻而不必擔心被蜇。但是它們仍然會做出很逼真的叮蜇動作,就好像它們有蜇針一樣。甚至你被戳一下會感覺很痛,不過不用擔心,這種情況只是被它們堅硬的雄性外生殖器頂到了而已。

蜇針之所以有效是因為能夠注射毒液,螞蟻的毒腺也是起源於原始蜂類的雌性生殖腺體,所以雄性是沒有毒的,毒液的成分很複雜,大多數是小分子的水溶蛋白、胺基酸和其他一些化合物。

來自南美洲的入侵物種,臭名昭著的紅火蟻的毒液是由生物鹼構成的,化學分類上類似於毒芹鹼,蘇格拉底就是喝毒芹鹼死的。

有的時候在南方路邊會見到這種鬆散的小土包,這就是入侵紅火蟻的巢穴。被紅火蟻蜇刺之後會有很短暫的輕微疼痛,之後會產生白色的丘疹狀膿包,看起來很嚴重,實際上沒有什麼事情,但是會有不到百分之一的人對紅火蟻的毒素過敏,一旦過敏將受到嚴重傷害甚至死亡,所以雖然過敏的概率是如此之低,但是真的沒有必要拿自己的生命去測試。

夏天快到了,穿著單薄的大家還是要遠離小土堆比較好。不過現存的很多螞蟻都已經失去了蜇針,這種轉變是源於對捕食壓力的反應,如果一種螞蟻的主要威脅來自於其它具有攻擊性的螞蟻。那麼這種螞蟻的蜇針大概率是會退化的。因為敏捷性、大顎、蟻酸在這種對抗中更為有效。

螞蟻的蟻酸是由毒腺分泌的,是以噴射或塗抹的方式輸出。蟻酸對人類這種大型哺乳動物,除了刺鼻之外沒有其他效果,只要你不用沾滿蟻酸的手去碰自己的眼鼻口,基本沒有什麼問題。

而對於薄體壁的小型無脊椎動物,例如各種昆蟲來說,被噴蟻酸的感覺就好像人類被噴開水潑在臉上。常見的螞蟻大部分都是噴酸的,比如這種南北方都有分布的大黑螞蟻——日本弓背蟻,再比如亞洲的熱帶霸主雨林樹冠層之王、節肢動物殺手、車裂大師、信息素搖人專家、樹葉編織小能手、傣族的傳統配菜——黃猄蟻,也是靠噴酸的。

除了蜇針和蟻酸外,螞蟻更為有效和常見的武器是大鱷,螞蟻的頭除了一個小小的腦袋和幾個腺體、腔室外,布滿了驅動大鱷的肌肉,使得螞蟻可以做出有力的咬合。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心形或者說屁股一樣的螞蟻腦袋,長成這樣就是為了容納更多的肌肉。

距今約一億年前,那時候的螞蟻才剛剛出現沒多久,有一種獨立生活的捕食性螞蟻——黑帝斯蟻,這種螞蟻有一對向上的鐮刀型大顎,頭上還有一個類似於角的結構,捕食時大鱷會迅速向上挑起,與角配合夾住獵物。

這種像觸發機關一樣突然閉合的顎,在現存螞蟻中也存在,檬蟻亞科、蟻亞科、切葉蟻亞科都有類似的類群,演化出了相同的捕捉機制。不過他們都是橫向運動,而黑帝斯蟻是垂直運動,這種有趣的陷阱顎類群在我國也有分布,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自行搜索「大齒猛蟻」,

現在正值春夏之交,又到了螞蟻婚飛交配的季節,雌蟻因為擁有大量的腺體,所以嘗起來味道很怪很差。而熊蟻據說有一股蛋奶沙司的美好味道,但是我們應該拒絕食用野生動物。

相關焦點

  • 蜜蜂、螞蟻與人類
    竇 旭 民蜜蜂和螞蟻均屬於昆蟲綱膜翅目類昆蟲,而人類屬於哺乳綱靈長目類高級動物。然而,三者之間卻有一個共同特點,這就是全都屬於社會性的生活群體。在昆蟲綱中,蜜蜂屬於高級進化的類群。社會性生活方式的出現,「勞動」分工的不同,「語言」信息的傳遞,蜂巢結構的不同,以及通過「舞蹈」動作辨認蜂巢的方法等等,進一步促進了蜜蜂群體的進化。同樣,螞蟻是現代動物體系的優勢類群,擁有極為龐大的數量和極為複雜的社會結構。螞蟻與其它各種生物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種類多樣的螞蟻和相關物種的多樣性,以及螞蟻社會分工的多樣性,造就了螞蟻在行為上的多樣性。
  • 生命的計算機:螞蟻、蜜蜂和算法
    螞蟻是一種什麼樣的生命?在彼得·考夫曼的《窮查理寶典》第十一章《人類誤判心理學》裡,查理·芒格借用了螞蟻的例子來闡述我們常常會進入的一些思維誤區:螞蟻簡單的行為系統自然有很大的局限,因為它的神經系統的功能很有限。
  • 路過的養蜜蜂的師傅請指點,螞蟻危害蜜蜂怎麼辦?
    小編是飼養中蜂的新手,養殖蜜蜂才幾年,有一些蜜蜂的病蟲害也遇到過,但是唯獨螞蟻讓我沒辦法了,如果有看到這篇文章的養蜂師傅看到,請指點小編一下,怎麼才能讓蜜蜂不危害蜜蜂呢?危害蜜蜂的是一種小小的黑螞蟻,螞蟻會進到蜂箱,會釋放一種毒素,就會造成蜜蜂死亡,小編已經有很多群蜜蜂被這種螞蟻螞蟻危害了,而且這些螞蟻就好像認準了這幾群,就經常來光顧這幾群蜜蜂,小編也採用過一些辦法,但是效果都不好。
  • 《蜜蜂和螞蟻》寓言之感
    《蜜蜂和螞蟻》寓言之感 字號:小大 2015-03-07 17:35作者:周小紅 來源:婁底新聞網 我要評論() 為了給小孫子講故事,今天我讀了一篇《蜜蜂和螞蟻》的寓言。
  • 養蜜蜂為何要防螞蟻,螞蟻有什麼危害,如何進行滅蟻操作
    養蜜蜂為何要防螞蟻,螞蟻有什麼危害,如何進行滅蟻操作蜜蜂是目前很常見的養殖昆蟲,在養殖市場上的規模應該是最大的一種了。它生產的蜂蜜也有著很多的用途,不僅可以滋補身體,同時也是可以入藥的,現在因為人們對於養生的關注,所以也讓蜂蜜的需求量提升起來,養殖行業也開始火爆。
  • 怎樣才能讓螞蟻不進蜜蜂的蜂箱?
    螞蟻是我們在養蜂中常見的一種病蟲害,尤其是蜂箱直接放在地上的那種養殖方式,螞蟻很容易在蜂箱底下直接築巢,進入蜂箱危害蜂群,蜂部落曾經就在家裡的蜂箱底下發現了一群螞蟻,直接將一個強群變成弱群,所以說螞蟻對蜜蜂的危害也是比較嚴重的。
  • 一種罕見植物可由螞蟻授粉 蜜蜂:這是來搶我飯碗麼?
    很多植物依賴蜜蜂授粉來繁殖,這一過程對保持地球生態至關重要。近期一項新研究發現,澳大利亞一種彩煙木屬植物可讓螞蟻代替蜜蜂來授粉。領導該研究的澳大利亞伊迪斯考恩大學博士生尼古拉·德爾內沃說,大自然中由螞蟻授粉的植物非常罕見,因為螞蟻身體分泌的液體含有抗菌素,會破壞花粉顆粒從而導致授粉失敗。「這種抗菌素基本上起著防腐劑的作用,螞蟻將其塗在地下巢穴中以防黴菌,還能抗感染。這種抗菌素不僅可以殺滅細菌和真菌,對花粉顆粒也有毒性。」德爾內沃說。
  • 螞蟻——神秘的統治者
    螞蟻能夠為樹木種群提供保護,捕殺其餘有害昆蟲,所以螞蟻越多,樹木遭受的致命攻擊相應的也就越少。螞蟻在這裡所發揮的作用,類似一個大自然的園丁。螞蟻種群是個經常出現在森林與田野間的龐大軍團,而且它們在某些方面的活動習慣與我們人類的行為非常接近。
  • 螞蟻莊園3月31日答案今日答案 被蜜蜂蜇傷之後塗什麼能減輕疼痛感
    2020年3月31日支付寶螞蟻莊園莊園小課堂答案是什麼?3月31日的問題是被蜜蜂蜇傷之後,塗什麼能減輕疼痛感?給出的選項是冰可樂、肥皂水,大家知道應該選擇哪個答案嗎?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2020年3月31日莊園小課堂正確答案,快來看看吧。2020年螞蟻莊園3月31日莊園小課堂問題被蜜蜂蜇傷之後,塗什麼能減輕疼痛感?
  • 螞蟻取代蜜蜂的工作?澳大利亞還真有一個奇葩的存在
    很多植物依賴蜜蜂授粉來繁殖近期一項新研究發現,澳大利亞一種彩煙木屬植物可讓螞蟻代替蜜蜂來授粉。領導該研究的澳大利亞伊迪斯考恩大學博士生尼古拉·德爾內沃說,大自然中由螞蟻授粉的植物非常罕見,因為螞蟻身體分泌的液體含有抗菌素,會破壞花粉顆粒從而導致授粉失敗。
  • 螞蟻、螳螂和蜜蜂,三種翡翠昆蟲的造型十分可愛,寓意還很獨特!
    螞蟻的體積很小,但是它的力氣卻很大,在搬運食物時,螞蟻可以搬起超過自身體重400倍的東西,還能拖動超過自身體重1700倍的物體,因此翡翠螞蟻寓意身強力壯、有力量。儘管螞蟻的力氣不小,但是自然界裡的東西比螞蟻大太多了,因此他們面對龐大的食物時,往往是成群結隊一起搬運,相互支持,相互協同,因此翡翠螞蟻寓意團結合作。螞蟻找到食物後會將部分食物儲存起來,在不知不覺中,它們就收集了很多的食物。
  • 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螞蟻的問題怎麼處理,這幾個點很重要
    蜜蜂是我們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昆蟲,我們平常喝的蜂蜜,就是從蜜蜂的養殖裡面過來的,現如今蜜蜂養殖非常的火爆,市場上的對於方面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但是對於那些養殖蜜蜂的養蜂人來說,總是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說容易出現螞蟻進入到蜂箱裡面,導致蜜蜂死亡的現象,那麼應該注意什麼樣的過程?應該注意什麼樣的預防方法呢?
  • 《螞蟻的故事》|透過螞蟻社會看蟻類生物的3種利他行為
    螞蟻的足跡遍布世界任何一角落,螞蟻家族為什麼能繁榮昌盛、生生不息,它們為何能取得如此驚人成就?《螞蟻的故事》將帶領我們近距離窺視螞蟻社會,揭示螞蟻鮮為人知的生存秘密。《螞蟻的故事》的作者是愛德華·威爾遜和博爾特·霍爾多布勒。愛德華·威爾遜——社會生物學之父——在對螞蟻社會的研究方面堪稱世界第一人。1990年,他憑藉學術專著《螞蟻》摘取普利茲非虛構文學獎。
  • 學習方式有三種:螞蟻式,蜘蛛型和蜜蜂型
    上次,我用李老師聊天討論了學生的學習,當時,我和李老師在地裡種菜,李老師說學習分為三類首先是蟻族風格他指著地裡搬運食物的螞蟻說:看這些螞蟻,他們在田間尋找不同的食物,每天重複著搬運和儲存食物的工作。這種學生表面上看起來很用功,拼湊在一起,看起來收穫頗豐,但實際上沒有學到任何收穫。
  • 螞蟻雖小,但這五種螞蟻的小身體卻能傷人,別輕易惹它們!
    在人類世界中,常會用「踩死捏死一隻螞蟻那麼簡單」比如對手的不自量力,但螞蟻已知最早在白堊紀就出現,經過幾億年演化,它們種群也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而自然界中,最為厲害的幾種螞蟻,就是成人都不敢輕易招惹它們!
  • 4種方法來清除螞蟻
    將硼酸粉或硼砂和糖水混合是最常見的誘餌了,硼酸會損傷螞蟻的身體外表面(作為硼酸粉存在時,和硅藻土有異曲同工之處),也會損害螞蟻的內臟(被攝食後)。用一杯水、兩杯糖和兩大勺的硼酸來配製誘餌。等著第一批螞蟻出現。不要用誘餌吸引新一批的螞蟻,否則會引來新一批的螞蟻築巢。要是有條螞蟻軌跡,就把誘餌放在軌跡旁邊(不要放在軌跡上,否則會干擾他們回家的路線)。
  • 李博士教你如何正確處理蜜蜂、馬蜂、大黃蜂和螞蟻螫傷
    花開了,辛勤的蜜蜂、螞蟻也開始工作了,這個時候醫院急診科的蜜蜂、馬蜂、大黃蜂和螞蟻螫傷的小夥伴也多了起來,受傷後病情輕重不一,嚴重者會出現死亡,因此李博士在這裡提醒小夥伴們踏青旅遊、戶外探險時,一定要學會防範蜂蜇傷,提高自救能力,降低意外風險。因此李博士今天就和大家科普蜜蜂、馬蜂、大黃蜂和螞蟻螫傷的診治和預防。
  • 室內螞蟻的種類
  • 世界八大恐怖寄生蟲 殭屍螞蟻如同行屍走肉
    真菌在螞蟻體內不斷生長,並釋放出化學物質影響螞蟻的行為,使其成為殭屍螞蟻。一些「殭屍螞蟻」從此離開自己所在的蟻群,獨自在外流浪,尋找新鮮的樹葉。在生命的最後幾小時內,殭屍螞蟻會爬向自己所處樹葉的下方,用下顎死死地咬住樹葉的中央葉脈,從而將自己困死於樹葉之上,同時寄生的真菌也被鎖定於樹葉之上。
  • 印尼螞蟻輕鬆舉起體形大其5倍蜜蜂(組圖)
    近日,來自印度尼西亞西爪哇省的43歲攝影師埃科(Eko Adiyanto)在自家花園裡拍到了一張令人不可思議的照片:一隻螞蟻舉起體形是其5倍大的蜜蜂,並和同伴合作將其拖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