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做檢查,為什麼要吃水合氯醛?影響健康嗎?家長看過來

2020-12-06 醫聯媒體

3個月的小琳琳需要做心臟B超,醫生給她開了水合氯醛,交代家長準備做檢查前吃。家長很擔心:為啥一個普通檢查要吃鎮靜藥呢?會不會影響身體呢?副作用大不大呢?孩子這麼小,怎麼吃下去呢?帶著一連串疑惑,我們請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藥學部藥師林慶煥碩士和臨床藥學部王鐵橋副主任藥師,給我們做專業解答。

1.為什麼要吃水合氯醛?

水合氯醛是一種具有鎮靜,催眠作用的藥物。常作為兒童醫學檢查前用藥,如B超,核磁共振等,通過適當鎮靜,提高寶寶檢查的配合度,使檢查過程相對安全和平穩,提高檢查成功率並減輕孩子痛苦。

2. 水合氯醛安全嗎?

水合氯醛是用於兒童最安全有效的鎮靜催眠藥,吸收迅速,起效快,代謝快,不易蓄積中毒,清醒後無睏倦及頭暈不適。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是安全的,不會對寶寶有後遺症,不會影響智力發育,所以不用擔心,通常服藥後30分鐘即可入睡。

3.水合氯醛怎麼吃?

(1)兒童常用量:催眠:一次按體重50mg/kg,一次最大限量為1g。目前使用的是10%水合氯醛,常規用量為0.5ml/kg。其用量舉例來說:如寶寶體重5kg,常規服用量為2.5ml;寶寶體重8kg,常規服用量為4ml。

(2)一般檢查前30分鐘用藥,口服前可加少量溫開水適當稀釋。因水合氯醛有苦澀味,可以加入少量糖水、蜂蜜或奶水;

(3)小嬰兒可用橡膠奶嘴輔助,將奶嘴放入嘴裡,待寶寶有吸吮動作後將藥液滴入奶嘴;

(4)服藥後,將寶寶放於肩上,輕拍背部,排出胃內空氣,哄孩子入睡。

4.水合氯醛服用的注意事項有什麼?

(1)用藥前,配合醫生做好寶寶的健康評估,包括詳細告知醫生患兒病史及過敏情況等;

(2)注意藥物相互作用,寶寶正在使用的藥品要及時告訴醫生,以便評估風險;

(3)拿到藥品後,家長們首先要確定藥品和用藥量是否準確;

(4)用藥過程中應嚴密監測患兒生命體徵,觀察有無嘔吐,窒息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並及時報告醫生;

(5)寶寶哭鬧時不要強行餵藥,避免嗆咳和窒息;

(6)服藥後注意觀察寶寶的變化,如有異常情況要及時報告醫生;

(7)水合氯醛只能在醫院內使用。

5.如何提高寶寶鎮靜的成功率?

(1)家長應正確認識水合氯醛,在醫生的指導下,它用於兒童鎮靜催眠是安全的,以便從容應對,給寶寶安全感。

(2)檢查當天,可適度減少寶寶睡眠時間,如寶寶比平時早起2小時且在檢查前不睡覺,保持睡眠不足的疲勞狀態,用藥後更容易睡著。

(3)飲食方面,檢查當日儘量給寶寶進食清淡易消化的低蛋白、低油脂食物。忌飽食,否則易引起寶寶嘔吐,減少了藥量。

(4)服藥準確,10%水合氯醛,0.5毫升/公斤體重計算用量(總量不超過2克),量杯或者注射器量取。鼓勵寶寶自行服用,不合作的寶寶應取頭高足低位或半坐臥位,用服藥器協助服藥,避免因哭鬧時服藥嗆咳、嘔吐導致用藥不準確。

(5)服藥後,家長可通過創造接近家裡熟悉的睡眠環境和動作,如媽媽雙手摟抱寶寶並輕拍安撫,環境儘量安靜且光線暗淡;對大點的寶寶可以給其聽舒緩的音樂慢慢入睡。

6.其他注意事項

(1)合理安排各項檢查,避免因多項檢查而反覆服藥。

(2)水合氯醛過敏、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間歇性血卟啉者等禁用。

(3)胃炎、胃潰瘍者禁止口服用藥。

指導醫生: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藥學部 臨床藥學部副主任藥師 王鐵橋

(通訊員: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藥學部藥師 林慶煥 李瑛)

相關焦點

  • 家長別被騙了!帶寶寶做微量元素檢查就是個坑!
    可自從有了寶寶,整個人卻變得柔軟了許多。對人待物,都更多了幾分柔和。都說戀愛中的女人會不一樣,當了媽的女人也同樣會大變樣!這些天,李女士一直為一個事兒煩心,那就是:她發現自己的寶貝欣欣頭髮晃晃的,她自己百度了下,各種答案五花八門。有說帶寶寶去剃幾次光頭的,有說多給寶寶補充營養的,也有說帶寶寶去做微量元素檢查的……看帖子看得頭暈的她,便向自己的同事,辣媽小劉求助。
  • 大多家長對小兒毛細支氣管炎有6個疑惑,仔細了解,避免因此焦慮
    導語:隨著天氣溫度慢慢降低,家長對自己家孩子身體健康狀況也更加關心。特別是嬰幼兒小寶寶經常有咳嗽、喘憋等問題,去看醫生之後一般都會被診斷為毛細支氣管炎。寶寶呼吸困難,甚至有發熱的問題,也會讓家長非常擔心。
  • 是什麼決定寶寶頭上的「旋」?個數真與命運有關?家長要知道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歡迎轉發分享,版權歸作者所有)每個寶寶從出生開始,家長們都會非常小心謹慎的檢查一番,他們總想在寶寶身上找出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但因為寶寶們都是「生不帶來」,什麼都沒有,有些家長就開始檢查寶寶頭上的「旋」。
  • 為什么女性備孕時,要檢查甲狀腺功能?甲狀腺異常會影響懷孕嗎?
    現在大家的健康意識也會比較強,尤其是在懷孕這件事情上,為了讓自己的寶寶更加聰明健康,女性在備孕的期間,都會到醫院去做孕前檢查,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增加懷孕成功的機率,也能避免一些疾病的產生。在做孕前檢查時,有一項是關於甲狀腺的檢查,可能很多女性就很難理解,要求自己去檢查子宮、卵巢這些,是跟懷寶寶有關係,這個能理解,脖子跟肚子離那麼遠,它倆怎麼會扯到一起?為什么女性備孕時,要檢查甲狀腺功能?甲狀腺異常會影響懷孕嗎?
  • 懷孕後,這項檢查不做,可能對寶寶的終身健康造成影響
    我們收到這樣一條提問:我網上查說流感對胎兒會有很大的影響,我這個症狀屬於流感嗎?明天我要去醫院做中期唐氏篩查。但我又沒時間,前期檢查沒啥問題,我就不想去做了!為了防止唐氏症候群寶寶的出生,唐篩很有必要,孕媽一定要足夠重視,不能存有僥倖心理。1. 唐氏篩查是什麼?
  • 試管嬰兒為什麼要做甲狀腺檢查?
    很多朋友不太清楚做試管嬰兒跟甲狀腺檢查也有關係,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甲狀腺功能檢查的結果難道也對試管嬰兒的治療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嗎,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進行了一系列具體的分析解答,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 6個月孕媽做四維,胎兒動作逗笑眾人?先別樂,檢查結果要看明白
    四維同時也是一個讓人歡喜讓人憂的產檢項目,開心的是,孕媽終於可以「見到」自己的寶寶了;擔憂的是,四維主要目的是通過圖像來排查胎兒是否畸形,孕媽都擔心自己的寶寶的健康。碰上不配合的寶寶,做「四維」的孕媽可要吃不少苦頭了。
  • 2歲寶寶吞下乾燥劑,罪魁禍首是奶奶撒的一個謊,家長別再騙孩子
    女兒聽到奶奶說乾燥劑是藥,一定是想到了之前吃藥的情景,所以才會把乾燥劑吞下去,幸好寶寶吞下的是矽膠乾燥劑,而且量不大,並不會影響健康。 ,家長要馬上讓寶寶喝水,如果寶寶吞下的量很大,要及時帶著寶寶去醫院。
  • 孕期B超要做幾次? 教你從B超報告單看胎兒健康(全文)
    A3:一般來說四維彩超最好是22-28周做,此期胎兒解剖結構已經形成並能為超聲所顯示,胎兒大小及羊水適中,受骨骼回聲影響較小,圖像清晰,大部分胎兒畸形在此時期均能表現出來。 孕期B超檢查前的注意事項 Q:過兩天就要去做B超了,我想問下做B超前是要空腹嗎?還有些什麼要注意一下的呢?
  • 家有「鼻涕蟲」寶寶,家長千萬被忽視,要懂得巧妙處理
    因為萌萌從小身體發育情況就特別好,所以萌萌的父母可以在他的健康方面少操很多心。可是,媽媽最近發現萌萌的鼻涕越流越多,萌萌竟然變成了一個小鼻涕蟲。這個變化讓媽媽覺得既驚訝又擔心,所以父母帶著萌萌去醫院做了檢查。檢查的結果讓萌萌的媽媽覺得有些不知所措,原來萌萌被檢查出了過敏性鼻炎。
  • 家恩德運:備孕、懷孕能做X射線檢查嗎?會影響寶寶健康嗎?
    北京家恩德運醫院的醫生表示,孕期做胸透檢查會影響到胎兒的健康被廣大網友默認,大家潛意識中就認為胸透檢查是有危害的,對於X光等一系列檢查,都抱有能不做就不做的想法。胸透對孕婦危害有多少,做還是不做?好像自核洩漏事件發生,變異生物進入人們的視野後,輻射這一元素就成為了「畸形、變異」的代名詞。
  • 兒童做CT輻射有多大?對健康有影響嗎?
    孩子能不能做CT?孩子生病了該做哪些放射檢查? CT拍片輻射有多大?對孩子健康有影響嗎? 一般情況下,醫生為患者進行輔助檢查後但不能明確診斷時,會建議進行影像學檢查,以排查器質性疾病,常用的檢查方式有B超、X線、CT、磁共振、PET-CT等。
  • 孕24周做四維彩超排畸檢查,照了2次,為什麼寶寶總是擋住臉?
    我現在孕25周+了,24周的時候就預約了四維彩超排畸檢查,結果去了兩次都沒能做好。每次寶寶都用手擋住臉,不知道這小傢伙是害羞還是怎麼的,生怕他有什麼問題!醫生要我過幾天再去,但是我又擔心孕期檢查多了對寶寶不好,為什麼寶寶老是那個姿勢不移開呢?
  • 寶寶囟門閉合過早過晚都是問題,這些異常家長要注意
    囟門常被稱為「健康之窗」,是新手爸媽最關心的話題。新生兒的「囟門」,是個很神奇又很脆弱的地方,這是因為囟門的表面僅有一層軟組織起保護作用,地下是一層腦膜,再往下就是大腦和腦脊液。民間存在著一種說法,囟門閉合的越晚,寶寶大腦發育的越好,就會更聰明,那麼,寶寶「囟門」閉合越晚就越聰明嗎?
  • 寶寶喝奶粉出現這個症狀,家長趕快帶他去檢查,晚了影響發育
    相信家長們都知道,蛋白質是嬰兒奶粉中必不可少的營養元素,既能為寶寶提供身體所需的能量,又能保證他的健康發育。但是,現在市面上大部分配方奶粉中含有的都是A1β酪蛋白,而不是更天然的A2β酪蛋白,這種蛋白經過消化後會生成β-酪啡肽7,而β-酪啡肽7非常難以被人體吸收消化。所以,家長在選擇奶粉時要多多注意配方表。
  • 入冬後,你家寶寶曬太陽了嗎?以下時間段效果最好,家長要牢記
    沒想正碰上她說要帶寶寶出門曬太陽,抬眼一看已近黃昏,畢竟冬天日落早,我無奈表示「這個時間段,您怕不是要準備曬月亮了?」阿姨有點無措,我只好跟她細細說起寶寶曬太陽的注意事項。其實不怪阿姨,大多數家長也對此不了解,曬太陽本身就屬於細節問題,我也是小時候養寵物時被上了一課,記到現在。說來有趣,當時是因為家裡多了幾隻新生小狗,冬日出生,不能出門,於是就被我父母拿到太陽底下曬。
  • 新出生的寶寶會出現吐泡泡的情況,家長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相信有很多家長會發現,有些寶寶會出現口吐泡泡的情況。而且大多數都是在寶寶出生3個月之後才出現。有些父母會認為寶寶是在「自娛自樂」;有些家長會把寶寶當成天氣預報,吐泡泡說明天要下雨;還有一些家長則比較小心,懷疑寶寶可能生病,患上了肺炎。同事小劉兒子剛滿4個月,由於生活壓力大,每個月需要還房貸、車貸等。所以孩子在3個月之後,都是由婆婆幫忙照顧,自己則上班賺錢。
  • 這些哄睡方法,可能危害寶寶的健康,很多家長還在做
    一提到哄寶寶睡覺,很多家長都頭疼。家裡有「睡渣」的寶寶,想了無數辦法,用盡全身解數,父母已經打上眼瞼了,寶寶依然睜大眼睛。鄰座的阿爽經常跟樂樂媽媽抱怨,她用三個鍾哄兒子睡覺,兒子卻只睡了半個鐘。儘管阿爽很盡心的哄孩子、照顧孩子,但方法其實並不正確,所做的努力不僅沒有結果,反而還損害了寶寶的健康,而且阿爽比其他媽媽更辛苦。今天樂樂媽就給大家分析一下我們常見的兩種哄睡方式的錯誤之處,當然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正確的哄睡方式。第一,我們通常採用哪兩種方法來哄睡呢?事實上,大家對這一點並不陌生,可以說是司空見慣,甚至許多父母互相學習參考,一是抱著睡,二是搖著睡或抖著睡。
  • 寶寶張嘴睡覺就是口呼吸?過來人告訴你,真實情況和你想的不一樣
    新手上路,很多寶爸寶媽在寶寶熟睡時都會有些「迷」之操作,比如把手放在寶寶鼻子下面,看寶寶是否還活著等。雖然說這個動作可能會有點迷,不過有細心的寶爸寶媽也許會發現,噫,怎麼感覺自家寶寶好像是在用口呼吸呢?難道不是應該用鼻子呼吸嗎?
  • 寶寶偏瘦是缺乏微量元素嗎?微量元素檢查幾歲可以做、怎麼做?
    「寶寶一直體重中偏下,聽人說可能是缺微量元素,有必要到醫院做一個微量元素檢查嗎?」在寶寶才幾個月的時候就聽說過微量元素檢測,當時很擔心寶寶偏瘦會營養不良,當年新手媽媽也是有點焦慮的,你懂的。而且身邊的媽媽朋友也有熱衷於微量元素檢查的,因為可以更了解孩子的營養狀況。那麼微量元素檢測究竟是否必要,其手段和結果能不能真實地反映孩子體內常量和微量元素的真實水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