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無「淨土」,為何有海相隔的海南也會遭非洲豬瘟侵入?

2021-01-08 牽牛養植

非洲豬瘟疫情首次「侵入」海南

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4月19日發布,海南省萬寧市和儋州市發生非洲豬瘟疫情。

4月19日,農業農村部接到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經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確診, 海南省儋州市兩養殖戶和萬寧市兩養殖戶發生非洲豬瘟疫情。截至目前,儋州市發生疫情兩養殖戶共存欄生豬302頭,發病28頭,死亡28頭;萬寧市發生疫情兩養殖戶共存欄生豬419頭,發病49頭,死亡49頭。

疫情發生後,農業農村部立即派出督導組赴當地。當地已按照要求啟動應急響應機制,採取封鎖、撲殺、無害化處理、消毒等處置措施,對全部病死和撲殺豬進行無害化處理。同時,禁止所有生豬及其產品調出封鎖區,禁止生豬運入封鎖區。目前,上述措施均已落實。至此,全國31省份均發生非洲豬瘟疫情,中國再無「淨土」。

為何有海相隔的海南也未能倖免?

海南由於隔著海岸,也被認為是最不可能發生疫情的地方。農業農村部曾表示,將探索非洲豬瘟區域化管理,推進中南部區域防控試點工作,指導海南省等地區率先創建非洲豬瘟無疫區。然而,海南卻也未能逃出非洲豬瘟的魔爪,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非洲豬瘟跨過山河大海,迅速傳播?農業農村部種豬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廣州)樊福好研究員認為有三大可能:一是飼料;二是運豬車;三是人員。

「帶毒飼料是導致我國非瘟快速傳播、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雙胞胎集團總裁李建寧認為,「對華北地區玉米進行非洲豬瘟病毒檢測,100噸玉米中就有3.9噸帶毒,比例相當驚人。華北玉米帶毒,未經高溫殺滅,是華北地區非瘟普遍爆發的直接原因。」他呼籲,非瘟防控要原料商、飼料廠、豬場、屠宰場、食品公司全產業鏈一起防控,保護豬場,保護產業鏈。

「我國養豬業的龐大和複雜性使得抗擊非洲豬瘟需要整個養豬產業鏈各個環節,包括獸藥、飼料、養殖、運輸、屠宰、銷售等共同行動起來,需要科學研究者不斷深入探索非洲豬瘟病毒的特性,加大疫苗的研發力度,也需要養豬一線的生產者不斷總結防控經驗並堅持技術創新。」中國科學院亞熱帶生態所生豬健康養殖中心主任李鐵軍認為。

在此提醒廣大養殖戶務必引起重視!

相關焦點

  • 海印股份投資非洲豬瘟防治產業化項目 是商機還是投機?
    財聯社(上海,記者 徐紅)訊,非洲豬瘟的爆發讓養殖戶們損失慘重,但也讓一些人看到了商機。11日傍晚,海印股份(000861.SZ)公告稱,公司擬與許啟太、海南今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今珠公司」)籤署《合作合同》,雙方合作投資天然藥物領域。
  • 2019-2023年中國非洲豬瘟疫情形勢分析
    二、非洲豬瘟的臨床症狀  病例以高燒、高死亡率為特徵,表現為體溫高達40-41℃、無食慾、皮膚出血和高死亡率。部分病例有呼吸道症狀,如呼吸困難、流鼻涕和咳嗽等,懷孕母豬感染可導致流產。ASF的潛伏期差別很大,短期僅為4-6天,長則15-19天,死亡率隨感染毒株的毒力高低而有所不同。
  • 今年餵母豬 非洲豬瘟會捲土重來嗎?
    自國內出現首起非洲豬瘟疫情以來,迄今已近兩年,這兩年,國內生豬產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但非瘟並沒有消失,加強豬場生豬安全工作,嚴防疫情侵入仍是目前豬場的首要任務。5月21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非洲豬瘟防控強化措施指引。
  • 2019年中國生豬價格走勢 非洲豬瘟臨床症狀、防範措施及中國非洲...
    非洲豬瘟病毒編碼的蛋白估計有160多種,但目前已知功能僅50多種,絕大多數蛋白的功能仍然未知。1、傳染源多樣發病豬、帶毒豬(康復豬和隱性感染豬)是非洲豬瘟的主要傳染源,野豬以及鈍緣蜱屬軟蜱是病毒的儲存宿主。而由於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強,病死豬的胴體、被病毒汙染的豬肉及肉製品等均是非洲豬瘟重要傳染源。
  • 豬瘟與非洲豬瘟的區別
    妊娠豬通過胎盤傳染導致流產、木乃伊胎、畸形、死產、產出有顫抖臨診症狀的弱仔或外表健康的感染仔豬。豬瘟尚無有效藥物治療,主要依靠疫苗預防和緊急接種。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豬的急性烈性傳染病。急性型:表現無食慾,體溫升高到40~40.9℃,稽留3~5d。體溫下降,臨死前呈深度昏迷狀態,1~2d出現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皮膚出血,死亡率高。亞急性:呈現鼻、耳、腹肋部發紺,有出血班。
  • 多家品牌水餃內檢出非洲豬瘟病毒,該如何看待?談談非洲豬瘟的各種知識!
    但是,非洲豬瘟病毒不會感染除了豬以外的任何動物,雞鴨牛羊不會感染非洲豬瘟病毒,人更不會。水餃裡有非洲豬瘟病毒,對人無害,但是會通過廚餘及人體排洩物,感染到當地的豬,造成非洲豬瘟在各地流行。那麼,非洲豬瘟病毒會不會出現如禽流感病毒那樣的變異,從而感染人呢?
  • ...透過2020第二屆中國西部豬病論壇看如何織牢非洲豬瘟防控網
    8月5—6日,在陝西楊凌舉行2020第二屆中國西部豬病論壇上,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豬傳染病研究室主任,仇華吉博士以《非洲豬瘟防控之道》為題,與參會者分享了其對非洲豬瘟的認識和思考。2018年的8月3日—15日,在遼寧瀋陽、河南鄭州、江蘇連雲港3個相隔很遠的地區,接連發現3起非洲豬瘟疫情。
  • 人吃了患有非洲豬瘟的豬肉會有怎樣的症狀?
    原標題:人吃了患有非洲豬瘟的豬肉會有怎樣的症狀?   2018年全國爆發非洲豬瘟,搞得大家都是人心惶惶,養殖戶們也人人自危,虧損了一大筆錢。現如今豬肉價格大漲也和非洲豬瘟有一定的關係,給日常生活帶來了不少的影響。那麼人吃了患有非洲豬瘟的豬肉會有怎樣的症狀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非洲豬瘟太狡猾了,警惕非洲豬瘟無症狀感染豬!
    近期,西班牙瓦爾德奧爾莫斯INIA動物衛生研究中心(CISA)在Frontiers in Veterinary Science雜誌撰文中,回顧性研究了2014年至2018年期間歐盟9國野豬豬群非洲豬瘟病毒(ASFV)感染的演化過程。
  • 非洲豬瘟疫苗再傳喜訊,有效性安全性表現良好
    6月10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發布的最新消息,由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自主研發的非洲豬瘟疫苗環境釋放和臨床試驗進展順利,表現良好。非洲豬瘟疫苗創製實驗室研究和產業化中間試製工作相繼完成。其中一株基因缺失的疫苗表現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能夠幫助疫豬抵抗非洲豬瘟病毒的攻擊,並具有較高的穩定性。該疫苗株於2019年12月通過國家評審,批准開展環境釋放試驗;2020年3月獲農業農村部獸用生物製品臨床試驗批件,獲準於4月上旬、5月上旬和6月上旬分別在黑龍江、新疆和河南三個養殖基地開展臨床試驗,試驗豬共計約3000頭。
  • 永吉成全國第四個無非洲豬瘟小區
    近日,永吉縣先後通過省和國家評估組對該縣無非洲豬瘟小區建設情況評估驗收,成為全國第四個無非洲豬瘟小區。  據悉,為保證不發生非洲豬瘟重大疫情,永吉縣全面落實政府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生產經營主體責任,加強生物安全體系建設,強化流調監測、檢疫監管、流通監管、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監管等綜合防控措施。
  • 大參考:國辦發文加快非洲豬瘟疫苗研發 概念股受關注
    2、統計局昨日公布數據顯示,中國8月CPI同比上漲2.8%,預期上漲2.6%;8月份豬肉價格同比上漲46.7%,影響CPI上漲約1.08個百分點。3、銀保監會表示,堅決打擊非法金融活動,遏制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傾向。4、海南省發展改革委主任符宣朝表示,海南自貿港相關政策正在加快推進,有望儘快陸續推出。
  • 非洲豬瘟有什麼特點?
    問:非洲豬瘟有什麼特點?  答:與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情相比,非洲豬瘟有其特殊性。  一是至今無有效疫苗可用於防控。  二是發病後死亡率100%。  溫馨提示:  關注廣州本地寶(ID:bdbguangzhou)微信公眾號,回復【豬瘟】,即可查看廣州非洲豬瘟疫情最新情況、非洲豬瘟防控情況等消息。
  • 非洲豬瘟的防控消毒措施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熱性和高度致死性傳染病,病死率可高達100%,本病迄今尚無有效疫苗應用,為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規定必須通報的動物傳染病,也是我國優先防範的重要外來疫病。
  • 發現疑似非洲豬瘟症狀怎麼辦?第一時間你要這麼做!
    」5月8日,海南省防控非洲豬瘟指揮部辦公室提醒農村生豬散養戶等,發現生豬、野豬異常死亡等可疑情況,或者疑似非洲豬瘟症狀,應當第一時間聯繫上報給當地村級防疫員或鄉村振興工作隊。在非洲豬瘟防控期間,村級防疫員應加強疫情排查,早期識別感染,一旦發現疑似疫情或接到疫病反映,應協助養殖戶隔離豬群,限制移動,並加強消毒,及時上報。
  • 關於非洲豬瘟的5大謠言,簡直無語!
    有關國家科研人員曾經將非洲豬瘟的病毒接種到犬、鼠、兔等10餘種動物上做感染實驗,均未發生感染。非洲豬瘟發現以來近一百年歷史,全球範圍內沒有出現人感染非洲豬瘟的情況。「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地消費食用經過檢疫的豬肉。」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肉類製品,經高溫處理後已無隱患,例如火腿腸加工過程中經熟化,對人對豬均已安全。
  • 認清非洲豬瘟病毒主要特徵,抓住關鍵,務求實效
    重慶南方金山谷農牧有限公司吳榮傑分享《認清非洲豬瘟病毒主要特徵,抓住關鍵,務求實效》,旨在為養豬人提振信心,應對挑戰、化解風險,堅持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和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兩手抓。 巨型病毒粒子不可能穿透完整的細胞膜侵入細胞,只有在細胞膜結構受到破壞、出現大孔道或缺損的情況下才能侵入細胞,我認為防控非洲豬瘟的關鍵就是要保護細胞膜,我把它稱為「細胞膜屏障」。要維護細胞膜的穩固性、流動性、通透性兩樣東西最重要,就是控制血清鈉在110~140 mmol/L和血清總膽固醇在2.7~6 mmol/L,也就是降鈉、提膽、不限飼、防應激。
  • 2018中國非洲豬瘟疫情最新消息 國外防控經驗借鑑
    國外哪些國家有應對非洲豬瘟成功經驗可資借鑑?  圍繞諸多疑問,8月26日,科技日報記者再次採訪了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豬傳染病研究室主任兼豬烈性病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仇華吉研究員。  仇華吉認為,非洲豬瘟作為養豬業頭號烈性傳染病,其致死率極高、傳播途徑眾多、危害巨大、經濟社會影響極大。
  • 中國研發出非洲豬瘟實驗性疫苗
    原文作者:Smriti Mallapaty 中國養殖了4.4億頭豬,其中40%已經因非洲豬瘟死亡。來源:Qilai Shen/Bloomberg/Getty 非洲豬瘟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出血性疾病,尚無特效藥或疫苗,受到感染的豬幾乎必死無疑,但對人類不會造成傷害。 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的病毒學家步志高說:「中國迫切需要能使國內生豬生產恢復的疫苗。」本月初,步志高與人合著的一篇論文發表在《中國科學:生命科學》上1。
  • 非洲豬瘟病毒結構研究獲進展
    早在1921年,非洲豬瘟就在非洲肯亞被首次發現,近百年來,已經擴散至南美洲、歐洲以及亞洲等多個國家。尤其最近一年來,非洲豬瘟在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國家肆虐,造成了數以億計的經濟損失。因此目前迫切需要研發安全有效的疫苗和防控技術來控制及預防非洲豬瘟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