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國免疫規劃政策實施41周年,預防接種對幾十年來兒童傳染疾病發病率的下降功不可沒。6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頒布,其中提出「新聞媒體應當開展疫苗安全法律、法規以及預防接種知識等的公益宣傳」。為繼續提高成都大眾對預防接種的重視程度和正確認知,7月5日,由成都日報社主辦,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協辦、輝瑞中國支持的「愛在初生,陪你成長」成都市疫苗科普知識宣傳培訓活動在我市召開,來自成都市衛健委、成都市疾控中心、四川省人民醫院、成都市婦兒中心醫院、各區縣衛健局、疾控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代表出席了此次培訓。
疫苗是預防疾病最經濟的手段
成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規劃免疫科黃蓉娜科長介紹:預防接種作為預防傳染病最經濟有效的手段,在我國取得了顯著成效。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數十年來,我國多種傳染病發病率也顯著下降。
拿天花來說,中國古代很早就有了「人痘」防天花的經驗醫學,後來,國外研究出了牛痘疫苗。1980年,世衛組織宣布,人類通過牛痘疫苗接種已消滅了天花。這是人類通過疫苗消滅的第一種疾病。
她說:大家要相信疫苗對傳染性疾病的防控能力,只有疫苗接種達到一定的覆蓋率以後,傳染病的傳播才會得到很好的控制。目前,成都市0至6歲的兒童總共是137萬,總接種劑次將近800萬,如果沒有強大的疫苗支撐,沒有國家的財力支持,不可能使這麼多兒童能得到及時接種。
不少家長覺得,免疫規劃中的「一類苗」比「二類苗」更重要。黃蓉娜解釋: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疫苗屬於「一類苗」還是「二類苗」,是政府根據疾病的防控需要,綜合考慮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和財政支付能力,以循證為依據進行科學評估和論證確定的。並不是說「一類苗」重要「二類苗」就不重要。從預防疾病的角度衡量,二類疫苗和一類疫苗同樣重要,寶寶身體條件允許和家庭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儘可能都接種。
為啥娃娃6個月後就常生病?
不少新手父母都有一個疑惑,娃娃生下來前半年幾乎不生病,半歲以後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機率明顯增高。
據成都市婦兒中心醫院兒科醫生介紹:6個月以後,母傳抗體幾乎消耗殆盡,而此時寶寶自身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善,這就給病毒提供了入侵機會。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細心的家長發現寶寶6個月前幾乎不生病,而6個月後卻成了醫院的常客,這背後和嬰幼兒免疫系統的發育特點有關。
此外,非純母乳餵養、室內空氣汙染、營養缺乏、出生體重低、早產、免疫功能低下等都是嬰幼兒發生肺炎包括肺炎球菌性肺炎的高風險因素,而在所有疫苗可預防疾病中,肺炎球菌性疾病是導致全球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
防患於未然 及時接種讓寶寶遠離病痛侵襲
四川省人民醫院PICU主任李運璧說,如果沒有疫苗的保護,相信很多醫院的兒科都會爆滿,所以疫苗接種對兒童健康保護的作用是肯定的。肺炎球菌性疾病不僅僅侵犯孩子的呼吸系統,而是人體的多個不同部位,引起肺炎、中耳炎、支氣管炎、腦膜炎等,嚴重時可能危害孩子的生命安全。因此,肺炎球菌也被稱作嬰幼兒「健康殺手」。
「在2歲以下兒童中接種肺炎球菌疫苗以預防相應的肺炎發生,不失為一個未雨綢繆的舉措。」李運璧說,在嬰兒6月齡時,從媽媽體內獲得的母傳抗體逐漸消失,由於缺乏相應的抗體,初生至2歲間的兒童是感染肺炎球菌性疾病的高危群體,而且更易得侵襲性肺炎球菌性疾病。在所有疫苗可預防疾病中,肺炎球菌疾病是導致全球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肺炎球菌性疾病雖然臨床可以治療,但更應該做的是預防,避免疾病的發生。
活動體現黨報擔當和責任
輝瑞中國疫苗市場負責人車豔表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頒布不到一周的時間裡,成都日報社主辦的「愛在初生,陪你成長」成都市疫苗科普知識宣傳培訓活動是用實際行動踐行《疫苗管理法》的要求和倡導,表現了黨報的擔當和責任。
她說:兒童是家庭的中心、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兒童的健康事關民生大計。在國務院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明確將降低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作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標。通過預防接種,減少傳染性和感染性疾病對孩子們的威脅,是最安全、有效和經濟的手段。因此,做好兒童預防接種工作對實現「健康中國戰略」意義重大。肺炎球菌性疾病如肺炎球菌性肺炎、肺炎球菌性腦膜炎等嚴重危害著孩子們的健康。肺炎球菌結合疫苗每年在全球為7000多萬名孩子接種,但是目前在中國的接種率還很低。輝瑞的調研發現,公眾對於疾病危害以及疫苗接種知識了解得還不夠多。
車豔說: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中國免疫規劃政策實施的第41年。確保免疫規劃政策的有效實施,廣泛傳播預防接種科普知識需要政府、醫療機構、媒體和企業的多方參與和共同推動。
輝瑞作為全球領先的創新醫藥企業,創新藥品和疫苗研發、生產和供應不僅是為了預防和治療疾病,更是為了促進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提升全民的健康水平。輝瑞願意積極協助政府、醫療機構、專家和媒體朋友們,探索創新模式,通過廣泛的疾病預防知識教育,增進公眾對預防接種重要性的了解,讓更多的孩子免受疫苗可預防疾病的侵害,呵護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知識連結
肺炎球菌疫苗僅限於出生1.5月齡至15月齡的小寶寶接種
在培訓中記者了解到:嬰幼兒肺炎球菌疫苗僅限於出生1.5月齡至15月齡的小寶寶接種,用來預防13個血清型肺炎球菌引起的侵襲性疾病。
肺炎球菌疫苗接種用於嬰幼兒的主動免疫,以預防由其所覆蓋的13種肺炎球菌血清型(1、3、4、5、6A、6B、7F、9V、14、18C、19A、19F和23F)引起的侵襲性疾病(包括菌血症性肺炎、腦膜炎、敗血症和菌血症等)。
肺炎球菌是引起侵襲性疾病以及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見病因。該疫苗只用於預防該疫苗所含肺炎球菌血清型引起的侵襲性疾病,不能預防其他的血清型別和其他微生物導致的侵襲性疾病、肺炎或中耳炎。
肺炎球菌疫苗的接種程序為3劑基礎免疫和1劑加強免疫。在寶寶1.5月齡時接種第一針,之後每隔4周接種一針,在6月齡前完成3針基礎免疫接種;12~15月齡時再接種一針,稱為加強免疫接種。
因此,從寶寶1.5月齡開始,應儘早接種肺炎球菌疫苗等相關疫苗,避免寶寶因免疫力逐漸降低而感染嚴重疾病。
本報記者 餘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