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熱時,糖友容易發生高滲性昏迷,需要嚴防脫水

2020-12-04 關你健康

#百裡挑一#

咱們普通百姓中流傳著1句話,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這話沒錯。對於得病多年的糖友而言,昏迷是兇險的急症,如果搶救不及時,昏迷時間超過6小時,就會造成腦組織的不可逆損傷,甚至導致死亡。糖友發生昏迷的原因很多,其中,高滲性昏迷的後果最嚴重,特別是在天熱的時候,更需要嚴密防範。

糖尿病患者發生昏迷,常見的原因有2大類,1類是由合併症引起的昏迷,比如發生腦卒中;另1類是糖尿病相關性昏迷,主要原因有4種,低血糖昏迷、酮症酸中毒昏迷、高滲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昏迷。對於低血糖及酮症,糖友們可能比較熟悉,但是,很多人並不了解,高滲性昏迷雖然不太常見,但死亡率卻高達50%,而且發病隱匿,因此,需要嚴防。

糖尿病高滲性昏迷,也稱為高滲高血糖狀態,英文簡稱為HHS。這種嚴重的急性併發症,以高血糖、高血漿滲透壓、嚴重脫水、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等為特徵。主要表現為脫水症和神經系統症狀。通常先出現精神症狀,比如淡漠、嗜睡等,當血漿滲透壓繼續升高後,就會出現定向障礙、幻覺、上肢拍擊樣震顫、癲癇樣發作、偏盲、偏癱、失語、視覺障礙、昏迷。

發生糖尿病高滲性昏迷,是由於機體的應激情況導致體內胰島素相對不足,胰高血糖素等反調節激素不適當分泌,肝糖原釋放增加,從而導致高血糖,進而引起高血漿滲透壓以及嚴重脫水,但是,並不伴有酮症。這種情況,在夏天,特別是老年人中更容易發生。因為老年人在血糖高時,口渴中樞不敏感,而夏天出汗多,容易造成機體缺水,如果同時存在胃腸功能紊亂,可使血糖水平更高,也更容易造成血漿滲透壓升高。

糖尿病高滲性昏迷,起病緩慢且隱匿,出現神經系統症狀或進入昏迷之前,稱為前驅期。前驅期可以從幾天到幾周,在這段時間內,糖尿病相關症狀加重,表現為口渴、多飲、多尿、乏力、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痛、反應遲鈍、表情淡漠等,但是,老年患者可能缺少煩渴、多尿的表現,容易被忽視。

高滲性昏迷的前驅期,如果沒有及時發現並採取措施,就會發展到典型期。這時會出現嚴重脫水,表現為體重明顯下降、皮膚乾燥及缺少彈性、眼球下陷、唇舌乾裂、脈搏加快且細弱、血壓降低、尿少;同時出現神經系統表現,包括意識障礙、反應遲鈍、表情淡漠、幻覺、失語、意識模糊、嗜睡、昏迷等,還會伴有局限性抽搐、偏癱、偏盲等,容易被誤診為急性腦卒中。此時還沒有採取措施,就可能發展為休克及多個重要器官衰竭。

高滲性昏迷的確診,需要結合相關檢查。重要的指標是血糖和血鈉升高,血漿滲透壓升高,尿糖強陽性,尿酮體陰性或可疑陽性等。高滲性昏迷預防的重點人群是老年人,特別是在夏季,更要當心。首先需要定期進行血糖監測,並使血糖得到控制。其次,不要限制飲水,每天保證足夠的飲水量,防止脫水和血液濃縮,但是,需要注意,如果不是發生低血糖,應該限制飲用含糖飲料。此外,還要注意預防感染、高熱、腹瀉等疾病,如果因病需要輸液時,要先做血糖檢查,同時,要慎用可能導致血糖升高的藥物,比如利尿劑、糖皮質激素等,如果因病必須使用,需要加強血糖監測。最後,還應該適當運動,避免疲勞,減少精神刺激及情緒波動,如果發現身體及精神狀態異常,應該及時就醫。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逸事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相關焦點

  • 脫水:病理生理學、實驗室檢測和數值-高滲性脫水(醫學英語)
    參閱:基本外科:電解質(醫學英語)脫水:病理生理學、實驗室檢測和數值-等滲性脫水(醫學英語
  • 糖友需嚴防兩種急性併發症,血糖過高或過低都很危險!
    1型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容易發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患者在一定誘因作用下也可以發生酮症酸中毒。首先,體內胰島素不足。比如,1型糖尿病患者本來應該終身應用胰島素,但是由於某種原因停用了胰島素;2型糖尿病患者出現了胰島功能嚴重破壞,需要用胰島素治療,但是有的患者未能及時啟用胰島素。其次,各種應激狀態。
  • 脫水:病理生理學、實驗室檢測和數值-等滲性脫水(醫學英語)
    -*-*-*-*-*-*-*-參考譯文:脫水類型:病理生理學、實驗室檢測和數值 脫水發生時,更多的水和液體離開身體,而不是進入身體。即使脫水程度低也會導致頭痛、昏睡和便秘。人體大約75%是水。沒有水,人就無法生存。水存在於細胞內、血管內和細胞間。
  • 高滲鹽水在神經科疾病中的應用進展
    甘露醇脫水作用強,可顯著提高血漿滲透壓,臨床應用廣泛。但長期、大量應用甘露醇嚴重影響腎功能,也可導致水鈉代謝平衡紊亂。 高滲鹽水在治療顱內壓(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增高方面比甘露醇更有優勢,效果更好,作用更持久,也無顱內壓「反彈現象」,對腎功能無明顯影響,對容量不足病人有提高血容量的作用。
  • 脫水:脫水與電解質失衡(醫學英語)
    參閱:基本外科:電解質(醫學英語)脫水:病理生理學、實驗室檢測和數值-等滲性脫水(醫學英語
  • 腸道傳染病種類很多,天熱時腹瀉,需要仔細鑑別
    特別是,近期多地發生暴雨,而洪水侵襲,會帶來衛生狀況變差,發生水源或食物汙染的機會增多,因此,更應該警惕腸道傳染病。腹瀉,是腸道傳染病的典型症狀。那麼,夏天發生腹瀉,如何判斷是否是傳染病?應該怎樣應對呢?咱們現在來解析。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or 高滲性高糖狀態,如何區分?如何處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糖尿病高滲性高血糖狀態「HHS」是糖尿病疾病病譜的一部分,是由於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缺乏、胰高血糖素過量,以及應急誘發反向調節激素反應影響代謝的後果。是內分泌醫生需要掌握的內分泌急重症。
  • 深度昏迷5天,生日那天她醒了……
    最初以為是感冒,突然就不清醒了8月18日的00:38分,全身乏力並發熱7天,神志不清6個小時的劉女士緊急轉入我院進行救治,被診斷為急性肝衰竭及肝性腦病二期。劉女士入院時已經神志不清,極度狂躁。肝病科主任周觀林說,急性肝衰竭病死率達90%以上,這無啻於一個晴天霹靂!
  • 臺灣氣象部門:全臺將由南向北變天 嚴防豪大雨
    中新網8月22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氣象部門表示,22日恐有熱帶性低氣壓形成,並會接觸臺灣陸地,全臺將由南到北變天,提醒民眾嚴防豪大雨。資料圖:降雨致臺北路面積水。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攝臺灣氣象部門預報員劉沛滕表示,臺灣海峽南側、鵝鑾鼻西方現在有一個低壓往臺灣靠近,22日白天台灣西南部、中南部地區受低壓影響,容易降雨。劉沛滕說,此低壓增強成為熱帶性低氣壓的概率不低,可能會在22日晚到23日上午接觸臺灣陸地,全臺將由南到北出現降雨,提醒民眾嚴防大雨或豪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