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裡挑一#
咱們普通百姓中流傳著1句話,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這話沒錯。對於得病多年的糖友而言,昏迷是兇險的急症,如果搶救不及時,昏迷時間超過6小時,就會造成腦組織的不可逆損傷,甚至導致死亡。糖友發生昏迷的原因很多,其中,高滲性昏迷的後果最嚴重,特別是在天熱的時候,更需要嚴密防範。
糖尿病患者發生昏迷,常見的原因有2大類,1類是由合併症引起的昏迷,比如發生腦卒中;另1類是糖尿病相關性昏迷,主要原因有4種,低血糖昏迷、酮症酸中毒昏迷、高滲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昏迷。對於低血糖及酮症,糖友們可能比較熟悉,但是,很多人並不了解,高滲性昏迷雖然不太常見,但死亡率卻高達50%,而且發病隱匿,因此,需要嚴防。
糖尿病高滲性昏迷,也稱為高滲高血糖狀態,英文簡稱為HHS。這種嚴重的急性併發症,以高血糖、高血漿滲透壓、嚴重脫水、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等為特徵。主要表現為脫水症和神經系統症狀。通常先出現精神症狀,比如淡漠、嗜睡等,當血漿滲透壓繼續升高後,就會出現定向障礙、幻覺、上肢拍擊樣震顫、癲癇樣發作、偏盲、偏癱、失語、視覺障礙、昏迷。
發生糖尿病高滲性昏迷,是由於機體的應激情況導致體內胰島素相對不足,胰高血糖素等反調節激素不適當分泌,肝糖原釋放增加,從而導致高血糖,進而引起高血漿滲透壓以及嚴重脫水,但是,並不伴有酮症。這種情況,在夏天,特別是老年人中更容易發生。因為老年人在血糖高時,口渴中樞不敏感,而夏天出汗多,容易造成機體缺水,如果同時存在胃腸功能紊亂,可使血糖水平更高,也更容易造成血漿滲透壓升高。
糖尿病高滲性昏迷,起病緩慢且隱匿,出現神經系統症狀或進入昏迷之前,稱為前驅期。前驅期可以從幾天到幾周,在這段時間內,糖尿病相關症狀加重,表現為口渴、多飲、多尿、乏力、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痛、反應遲鈍、表情淡漠等,但是,老年患者可能缺少煩渴、多尿的表現,容易被忽視。
高滲性昏迷的前驅期,如果沒有及時發現並採取措施,就會發展到典型期。這時會出現嚴重脫水,表現為體重明顯下降、皮膚乾燥及缺少彈性、眼球下陷、唇舌乾裂、脈搏加快且細弱、血壓降低、尿少;同時出現神經系統表現,包括意識障礙、反應遲鈍、表情淡漠、幻覺、失語、意識模糊、嗜睡、昏迷等,還會伴有局限性抽搐、偏癱、偏盲等,容易被誤診為急性腦卒中。此時還沒有採取措施,就可能發展為休克及多個重要器官衰竭。
高滲性昏迷的確診,需要結合相關檢查。重要的指標是血糖和血鈉升高,血漿滲透壓升高,尿糖強陽性,尿酮體陰性或可疑陽性等。高滲性昏迷預防的重點人群是老年人,特別是在夏季,更要當心。首先需要定期進行血糖監測,並使血糖得到控制。其次,不要限制飲水,每天保證足夠的飲水量,防止脫水和血液濃縮,但是,需要注意,如果不是發生低血糖,應該限制飲用含糖飲料。此外,還要注意預防感染、高熱、腹瀉等疾病,如果因病需要輸液時,要先做血糖檢查,同時,要慎用可能導致血糖升高的藥物,比如利尿劑、糖皮質激素等,如果因病必須使用,需要加強血糖監測。最後,還應該適當運動,避免疲勞,減少精神刺激及情緒波動,如果發現身體及精神狀態異常,應該及時就醫。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逸事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