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研發出自動換「鞋」移動機器人 化身越野能手

2021-01-11 中國機器人網

圖源: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Tech)

 

  在為

機器人

設計移動系統時,通常都是設計一個單一的系統,能讓機器人去執行需要完成的所有任務,不論是步行、跑步、翻滾、遊泳或者是組合起來的動作都可以靠這一個移動系統完成。但是,人類根本不會這麼做的,如果人類遵循機器人的這種方法,那我們就得穿著一種由運動鞋、登山鞋、溜冰鞋和腳蹼合在一起的怪異組合。相反,我們會很明智地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穿上不同的鞋子。

 

  在機器人與自動化國際會議(ICRA)上,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展示了這種換鞋的設想是怎麼

應用

到機器人上的。他們不僅提出了這種使用「可切換推進器(他們也管這個叫做機器人的鞋子)」的機器人,更重要的是,他們還成功地讓機器人使用一個小機械臂給自己換鞋。

 

  看起來是不是很棒?機器人的鞋子,或者說推進器,都緊緊地安裝在T形槽中,並通過幾何定向和永磁體的組合來固定。

 

  這樣的組合構成了一個簡單的附著系統,雖然簡單,但卻有著很強的附著力。同時,只要機械臂用正確的方式搖動推進器,只需要很小的力就可以分離開來。現在這是一個完全開環的,並且切換是需要一點時間的——更換單個推進器實際大約需要13秒。

 

  這樣的切換推進器的功能不僅需要機器人自行攜帶多種推進器,還需要攜帶有高自由度的機械臂。不過,這個機械臂也不只是用來切換推進器的,至少還可以做各種有用的事情。許多移動機器人都有安裝某種的機械臂,只不過通常都是用作實際交互而不是對自身進行調整的。經過對結構和自由度的調整,這些移動機器人的機械臂也可以發揮出切換推進器這樣的潛在能力。

 

  這種方案帶來的複雜性是否值得呢?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裝有輪和腿的機器人可以完成任何任務,並且不需要擔心怎麼切換推進器。而且事實證明,在效率方面,這種方案也帶來了實質性的差異。

 

  在混凝土的平坦地面上,使用輪式配置時,該機器人的運輸成本為0.97,據研究人員說,與腿式配置相比,輪式配置在混凝土上的運輸成本降低了大約三倍。當然了,這種方案的最終目的還是憑藉機載的各種推進器使得機器人能夠應對各種不同的地形。

 

圖源:喬治亞理工學院

 

  該機器人正在使用安裝在背面的機械臂從隔層中取出推進器並固定在車輪上

 

  為了進一步了解更多詳細信息,IEEE Spectrum通過電子郵件與第一作者Raymond Kim取得了聯繫。

 

  IEEE Spectrum:一直以來人類都是通過換不同的鞋子去做不同的事情,您認為為什麼此前這樣的方法從未應用在機器人上呢?

 

  Raymond Kim:我們認為這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迄今為止,大多數機載機械臂的主要設計目的都是為了感知外部環境並與之交互,而不是作用於機器人本身。因此,機載機械臂可能沒辦法接觸到機器人的所有部件或者無法感知機械臂和機器人之間的相互作用。

 

  其次,實現移動需要推進系統和地面之間有相對較高的力。過去,為了縮小尺寸、降低重量和功耗,車載機械手一直都是輕量級的,所以這種機械臂沒法施加很大的力。因此,想要實現可切換,推進器就必須要能承受較大的機體負載,同時又易於操作,使用很小的力即可切換。

 

  這兩個要求往往是相互矛盾的,也就產生了一個極具挑戰性的設計問題。我們在ICRA的演示中就有一個失敗案例的

視頻

,展示了當設計不夠堅固的時候會出現什麼情況。

 

  IEEE Spectrum:目前系統中有多高的自主性?

 

  Raymond Kim:目前,系統自主性還僅限於在更換鞋子/推進器的過程中機械臂的軌跡跟蹤。我們使用人工命令來啟動換鞋動作,換鞋的操作是腳本化的。對於完全自主的版本,我們需要一種能夠識別地形的路徑規划算法,以便於決定何時切換推進器。這可以通過機載感應或者預加載的地圖來完成。

 

  IEEE Spectrum:這個概念主要用於調整旋轉驅動器,還可以應用於其他類型的移動系統嗎?

 

  Raymond Kim:我們的設想裡這個概念可以廣泛應用於多種運動系統。雖然我們現在主要研究的是應用在旋轉驅動器上,也是因為旋轉驅動器較為常用。但是我們也設想了以類似的方式來更改線性驅動器的末端執行器。同時,這些方法可以用於調整無源元件,例如在機器人的後面增加一個尾巴,在前面增加犁或者對系統重新配重。

 

圖源:喬治亞理工學院

 

  目前,該機器人的推進器是為了崎嶇地形所設計,但是研究人員正在嘗試不同的形狀,以便於能夠在雪地、沙地和水中行動。

 

  IEEE Spectrum:您認為還會有什麼推進器可以改進您的機器人呢?

 

  Raymond Kim:我們正在探索嘗試各種各樣的推進器。對於在陸地上的移動,我們認為針對雪地、沙地來進行專門的適配是很有價值的,可能需要在車輪上添加長釘或者槳。我們最初是受到海軍的啟發。海軍士兵可以使用腳蹼遊到岸上,然後換上靴子在陸地上行動。這樣的切換可以顯著提高移動效率。想像一下,穿著靴子遊泳、穿著腳蹼爬樓梯多滑稽。所以我們很期待類似的這樣切換鰭和輪腿的設計可以讓機器人實現兩棲行動。


  IEEE Spectrum:您接下來要做什麼呢?

 

  Raymond Kim:我們的直接關注點是改善現有的地面車輛性能。我們在機械臂上增加了感應功能,這樣可以更快、更牢固地切換推進器。此外,我們正在試著根據車輛特點定製運動規划算法。最後,我們對於其他類型的改裝也很感興趣,包括推進器和車輛性能的其他變化。得益於機械臂,靈活性得到了很大提升,因此我們對於基於機械臂如如何設計新型車輛也很感興趣。

 

  喬治亞理工學院的Raymond Kim,Alex Debate, Stephen Balakirsky和Anirban Mazumdar在ICRA 2020上發表了題為「使用機械臂以實現自適應地面機動性」的文章。 (沈永強)

相關焦點

  • ANYbotics公司研發輪足複合式移動機器人
    這種輪足複合式移動機器人結合了輪式機器人在平坦路面上的高效率,和足式機器人在崎嶇路面上的越野能力。穿著輪滑鞋的人和輪子驅動的機器人之間有一個關鍵的區別,如果設計得當,機器人可以對輪子施加控制,其細微的差別是人類永遠無法比擬的。我們已經在波士頓動力公司的兩輪人形機器人 Handle 上看到了這一點,儘管到目前為止,Handle 似乎還沒有充分利用它的這雙有腿的潛力。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82期:鍾南山團隊研發智能咽拭子機器人...
    新松機器人智慧產業園項目啟動8月15日,新松機器人智慧產業園項目在空港經濟區新松機器人研發生產基地啟動,佔地面積6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3000平方米,由兩個生產車間和一棟綜合研發樓組成,用於開展工業機器人研發、創新、中試、生產製造及機器人集成應用。
  • 實現越野自動駕駛,路虎這大腦皮層到底有多高級?
    可就在流年如此不利的情況下,依然有車企在自動駕駛禁路邊緣徘徊,就拿最近剛剛宣布要搞自動駕駛的路虎來說,這傢伙不僅宣稱自己搞自動駕駛,甚至還要將它運用在越野當中,實現它的「自動越野」。聽路大爺這口氣,我們到底應該對它說666,還是說233呢?
  • 機器人:高成長中的工業自動化裝備行業龍頭
    來源: 招商證券研發中心 4大類產品:工業機器人(包括點焊、弧焊接機器人、特種軍用機器人)、自動化裝配與檢測生產線、物流與倉儲自動化成套裝備(移動機器人技術水平接近國外,國內佔有率50%以上)和交通自動化系統。
  • 深圳移動機器人「創新軍團」正在崛起
    基於在視覺技術上的多年理解和沉澱,未來機器人已研發出適用於全品類存量工業車輛無人化升級的通用視覺無人駕駛模塊,和適用於多層次系統對接的中控調度系統及用於多對象識別的庫位檢測系統,全流程、多維度幫助客戶以高性價比實現物流節點的倉儲無人化。目前已經量產三大類無人駕駛工業車輛標準產品,包括平衡重式無人叉車系列、品牌無人叉車系列、SLIM無人叉車系列。
  • 中國科學家研發人造複眼可助力自動駕駛
    中國的科學家受到昆蟲眼睛的啟發,成功研發出低成本人造複眼。 為了讓人們早日用上自動駕駛汽車
  • 杭州機器人研發企業已超40家 杭州正叩響機器人時代的大門
    它就是常年在濱江行政服務中心工作的機器人小濱。(本報2月20日A10版報導)  小濱一下子成為了網紅,越來越多去行政中心辦事的人,都要「調戲」一下它,「小濱,講個笑話。」  可愛的機器人,的確能夠博君一笑,許多人也會給這樣的智能化產品,點一個大大的贊。  其實,放眼杭州,自主研發生產機器人的企業已經超過40家。
  • 國外又出逆天神器 超級螃蟹車再也不用擔心堵車了!
    最近國外發明了一種「螃蟹車」科技含量極高,甚至可以橫著走。現在帶大家來看下。這個車名為EOssc2,被描述成一款「適用於大城市的超級靈活微型車」,還能與其它同款汽車相連,排成火車般的一列。螃蟹每條腿的第二個關節都可以自由活動,因此它能夠橫向移動。不過,有些螃蟹也能前後移動。
  • 機器人平臺助力歐美航空自動鋪絲高效化發展
    在進行鋪放工作時,鋪絲頭通過末端法蘭與機器人平臺連接,可以為不同模具分別設計可拆裝的鋪絲頭。這種模塊化的鋪放系統更具針對性,能更好地適應不同情況下的鋪放需求。法國Coriolis Composites公司是開發機器人自動鋪絲設備的先行者,其研發的機器人式自動鋪絲機功能強大,集成了預浸紗的儲藏、輸送、引導與切斷等功能,鋪絲頭的運動功能通過一臺KUKA或ABB機器人來實現。
  • 五款Inov-8 越野跑鞋新品先睹為快[組圖]
    什麼是越野跑鞋:  越野跑鞋,似乎這個概念對於中國戶外來說比較陌生。我們一直認為沉重的高腰的登山鞋,徒步鞋才是戶外的唯一。但是我們真的需要所有的路線都使用高腰登山鞋麼?傳統旅遊鞋地紋太淺,除了臺階,無法在土路上行走,也不夠堅固。高腰登山鞋又過於沉重,悶氣樣式死板。
  • 無機物是如何移動的?科學家研發生物機器人,無需程序即可行動
    審核-小文在物理上,我們總是說物質是不變的,而在我們的認知中,沒有生命的物體除了人工移動或人力操縱外也是不會移動的,也就是說,沒有生命的物質就是不會自己行動。當然,就現在的科技而言,這還得排開那些經電腦程式規定好的機器。而最新的技術卻是突破了這一局限,讓物體能自行感光行動。
  • 打破國外技術的壟斷,這家中國企業,成功擠進全球十大機器人榜單
    中國機器人之王誕生:眾所周知,日本機器人產業非常發達,如發那科、安川機器人、川崎重工等知名企業,在全球工業製造領域具有舉足輕足的地位,可以說日本的企業長期佔據著高端製造產業。而近年來國內也湧現了一批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企業,新松機器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全球機器人十大巨頭排名,國內目前也只有新松機器人能躋身榜單中。
  • 搬運機器人分為_搬運機器人分為哪幾種 - CSDN
    設計理念:「貨架到人」 ——在所有涉及到分揀庫區的業務流程中,員工都無需進入分揀庫區內部,只需在工作站等待,系統會自動指派移動機器人將目標貨架運到工作站,待員工在系統指導下完成業務後,再將貨架送回到分揀庫區。
  • 國外怎麼看待中國抗疫?機器人+人工智慧如何展現硬實力
    消毒機器人 做好消毒工作是抗疫的重要一環,消毒機器人可以由醫生遠程控制發出紫外線殺死病毒和細菌,還能移動噴灑消毒噴霧。除了殺死病毒隔絕接觸外,消毒機器人還可以取代人工,既節省了人力又提高了效率。 配送和醫療機器人 美國CNBC網站3月18日文章也稱,本月早些時候,位於疫情最初爆發的中國武漢的洪山體育中心,開設了一家配備機器人的方艙醫院。該設施被稱為智能方艙醫院,是一個由武漢武昌醫院、中國移動和達闥科技共同參與的項目。該設施中的所有醫療服務均由機器人和其他物聯網設備執行。通過連接5G的體溫計對患者進行篩查。
  • 國外也開始用機器人抗疫了?網友:作業抄得不到位!
    消毒機器人做好消毒工作是抗疫的重要一環,消毒機器人可以由醫生遠程控制發出紫外線殺死病毒和細菌,還能移動噴灑消毒噴霧。除了殺死病毒隔絕接觸外,消毒機器人還可以取代人工,既節省了人力又提高了效率。因此早在2月19號,丹麥公司UVD Robots表示,公司已與Sunay Healthcare Supply(醫療設備供應商)達成了在中國分銷機器人的協議。
  • 大眾將推移動充電機器人,電動汽車也有共享充電寶了?
    大眾給出了一個新方案。 汽車版充電寶:大眾移動充電機器人! 戳視頻了解一下‍ 當你在停車場停好車,只管自己鎖車走人,一個眨著眼睛的移動充電機器人,會拖著一大塊電池趕來為車充電,還會發出R2-D2的聲音,一旦充電完成,它會返回工作站為自己充電,預備處理下一輛車的充電請求。
  • 江蘇省地震局研發出地震事件類型自動識別軟體系統
    江蘇省地震局研發出地震事件類型自動識別軟體系統 2019-08-04 11:34:1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疫情之下的消毒「小能手」,四款UV LED消毒機器人盤點!
    為了應對隨之而來的消毒殺菌問題,各家企業積極合作研發UV LED機器人,將殺毒效率、安全性與自動化相結合來以應對疫情。今天就跟著UV菌一起來盤點一下UV LED消毒機器人吧! 三安光電打造UVC LED防疫消毒機器人 三安光電、科沃斯商用機器人和納澤光電攜手推出一款面向B端市場的新式移動消殺機器人。
  • 林業機器人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
    Humayun Rashid等研發的滅火機器人,融合藍牙、GSM、DTMF、GPS等多種技術,採用傳感器感應火焰、溫度和煙霧來正確定位火源,實現自動或遙控滅火。日本研發的FRIGO滅火機器人,採用履帶式移動機構,搭載可燃氣體、伽馬射線、神經麻醉氣體探測器,可以迅速發現火源並引導消防員迅速滅火,同時可協助搬運設備器材,也可以引導消防員迷路時順利脫險。
  • 就機器人的移動能力 睜眼看德國製造商的做法
    作為生產助手、家政機器人或者服務員,機器人都不能一直緊密地跟人們一起工作,它也是可以靈活移動的。既可以手動操作,又可以完全自動地在其周圍環境中活動。  在由Kuka和戴姆勒協作完成的人與機器人協作(MRK)篩分現場中,移動機器人是重要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