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天津電子信息研究院啟動二期規劃 讓原創技術落地天津

2021-01-07 金臺資訊

作為天津市與清華大學合作的重要科技成果轉化載體,以及清華大學、天津市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具體舉措,近日,清華大學天津電子信息研究院(以下簡稱「清華電子院」)啟動二期規劃,堅持「以用立業」,通過「大項目驅動 應用平臺驅動」,實現從「技術創業」到「技術應用」的迭代升級,讓原創技術落地天津。

清華電子院於2015年註冊成立,由濱海新區和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共同出資支持、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運營管理。結合國家重大戰略、清華大學電子信息學科建設和地方發展規劃,依託清華電子系的原創核心技術,清華電子院按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要求,實施科技成果轉化。據統計,如今在該院註冊孵化項目中,有1個項目以3億美元被收購,其餘項目總估值約15億元。

再建3個應用平臺

目前,清華電子院已在津建成3個具有世界一流儀器設備的實驗平臺:高端光電子晶片創新中心、人工智慧大數據中心、電子綜合檢測中心,面向京津冀企事業單位,服務三地科技創新。

按照規劃,清華電子院二期建設將集成單點技術、匯聚產業資源、聚焦產業應用,新建醫工轉化創新平臺、先進科技創新平臺、新一代融合通信與智慧城市平臺3個以市場需求和產業應用為導向的應用平臺。其中,醫工轉化創新平臺力爭形成產學研用融合創新載體,促進醫工結合項目在津應用、產業化。在此基礎上,該院還將通過集成清華資源、產業資源及工程師團隊、扶持資金、技術與應用平臺,放大資金規模,吸引更多科研、產業大項目落地天津。

北京科創資源輻射天津

「在天津發展的這5年,我們以原創科研成果服務產業發展,推動北京科創資源輻射天津,同時形成從『科研服務產業』到『產業引導科研』的科創閉環,促進京津資源、優勢雙向流動。」清華電子院院長汪玉介紹,通過科研成果轉化,京津兩地人員往來更密切、人才合作更頻繁。目前,清華電子院及在孵項目有近50%的員工來自北京,北京科創力量進一步釋放。

這幾天,在生態城北部產業園,由清華電子院孵化成立的一家高科技企業──華慧科銳(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師正忙著為公司新建生產線勘查、選址。該公司董事長曲迪告訴記者:「依託清華大學的原創技術成果,我們實現多款適用於5G的半導體雷射器晶片的研發及中試,核心工藝逐步獲得華為、中興的認可和採購。接下來我們計劃投資1.5億元,在生態城建一條半導體雷射器及探測器晶片產品生產線。屆時年產值將達2億元,能提供150個高端就業崗位。」

成果轉化「從0到1」

數字顯示,像華慧科銳這樣擁有清華原創技術的科創公司,清華電子院孵化了40家,其中3家瞪羚企業、2家天津市高新技術企業、9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同時獲得社會投資2億元、營收超1億元,且多個項目是「從0到1」的成果轉化;此外,挖掘清華電子系原創顛覆性項目115個,覆蓋信息光電子、微波與天線、信息認知與智能系統等多個領域。

「下一步,清華電子院將重點通過清華原創科技成果的轉化落地,帶動天津經濟發展,特別是在關係國計民生和國家重大需求領域,還要建立技術應用平臺,放大和集成單一技術的應用能力,實現科技報國。」汪玉透露,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夥伴願意與他們合作,一方面是認可技術,另一方面是看好天津信創產業的發展。未來,他們計劃加大在津投入,提升區域及全國電子信息綜合實力。(記者 王睿)

相關焦點

  • 清華電子院舉辦建院五周年系列活動啟動會
    人民網天津7月21日電 20日,清華大學天津電子信息研究院(以下簡稱「清華電子院」)舉辦建院5周年系列活動啟動會。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主任王國良,天津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劉中、市科技局副局長祖延輝、市醫保局副局長張鐵軍、市工信局二級巡視員胡旭東、濱海新區副區長夏青林、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副主任楊勇,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黃翊東,電子工程系系主任、清華電子院院長汪玉,校友總會秘書長唐傑,技術轉移研究院院長王燕,清華控股總經理趙燕來,清華大學國內合作辦主任牛犇等出席活動。
  • 同方股份與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戰略合作,共建聯合實驗室
    12月18日,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合作備忘錄籤署儀式在清華同方科技廣場舉行,同方黨委書記、總裁胡軍與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主任、教授,清華大學天津電子信息研究院院長汪玉代表雙方在備忘錄上簽字,共同開啟產學研深化合作新航程。
  • 「戲劇東城」5臺10場原創劇目落地天津
    今天,天津光華劇院大劇場上演的話劇《最美的時光》講的就是一個關乎這三種境界的北京故事:中年失意的兒子,在名為靠譜的超市當一個靠譜的搬運工。晚年失憶的父親,在不靠譜的年代做著不靠譜的買賣。當父親尋找兒子,當兒子偶遇父親時,老子不認小子,小子反著老子。兒子沒了譜兒,父親沒了面兒。短短50天內,「戲劇東城」已落地天津演出5臺10場原創劇目。這也是「戲劇東城」首次大規模走出北京。
  • 同方股份與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共建智慧城市發展新模式
    12月18日,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在京籤署合作備忘錄。據悉,此次合作,雙方將聚焦「智慧城市」領域,發揮清華電子係數據科學與智能及網絡系統的技術優勢,以及同方股份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平臺優勢,共同推進智慧化社會治理、產業轉型、人居生活等方面的政策理論、關鍵技術及應用的創新性研究,實現科研成果的應用場景落地,創建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智慧城市發展新模式。
  • 同方股份與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攜手打造智慧城市「升級版」
    來源:時刻頭條12月18日,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在京籤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聚焦「智慧城市」領域,發揮清華電子係數據科學與智能及網絡系統的技術優勢,以及同方股份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平臺優勢,共同推進智慧化社會治理、產業轉型、人居生活等方面的政策理論、關鍵技術及應用的創新性研究
  • 天津大學浙江紹興研究院簡介
    為深入貫徹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天津大學科技教育資源更好地融入浙江經濟社會發展,助力打造杭州灣先進智造基地,2019年10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和紹興市人民政府先後與天津大學籤署共建天津大學浙江紹興研究院合作協議,天津大學浙江紹興研究院在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落地,並於2020年7月24日完成獨立事業單位法人註冊。
  • 【瓣瓣同心·協同五年譜新篇】行走濱海新區,觸摸天津發展新脈動
    其中,天津借東風之力揚帆而起,「強身聚核」!7月30日,京津冀協同發展五周年網絡主題活動記者團一行人來到濱海新區,實地走訪天津濱海-中關村協同創新示範基地、濱海新區融媒體、智慧濱海運營管理中心和清華大學天津電子信息研究院等地。在這裡,觸摸天津發展新脈動。
  • 回顧 |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2019年大事記
    2019年,我系加強與頭部企業和國家重點發展區域的校企/校地合作,成立清華大學(電子系)—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移動終端感知技術聯合研究中心,清華大學—佛山先進位造研究院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聯合研究中心(暫定名)進入協議籤署流程。我系從2018年起每年舉辦電子信息專業認知活動寒假課堂專場,通過多渠道進行招生宣傳。
  • 天津大學成立航空航天研究院
    助推中國「空天」事業天津大學成立航空航天研究院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8-04-02    [列印] [關閉] >        本報訊(姜福軍 記者李新玲)4月1日,天津大學航空航天研究院正式成立。
  • 微觀科技創新全國首個區塊鏈跨境貿易項目落地天津
    在海關總署、天津市政府支持推動下,天津海關、天津市商務局組織有關單位,經過7個多月的規劃研究、方案論證、聯盟建設、開發測試、安全評估等工作,實施單位微觀(天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微觀科技)在東疆港區實施海運場景,成功實施了區塊鏈技術在跨境貿易中的驗證應用。
  • 天津市清華電子院再引「強援」
    作為天津市與清華大學合作的重要科技成果轉化平臺,20日,在清華大學天津電子信息研究院(簡稱清華電子院)建院五周年之際,該院再引「強援」:與清華大學精準醫學研究院共同成立的清醫醫工轉化創新中心揭牌,同時「聯姻」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合力在津打造「清華大學繼續教育電子信息人才培養基地」。
  • 天津大學與天津醫科大學共建「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首次將建設「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在這一戰略指引下,8月23日,天津大學與天津醫科大學共同籤署了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和共建「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備忘錄。
  • 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天津研究院重點諮詢研究項目 「天津市智能...
    本站訊(通訊員 姚旺 攝影 徐卉子)12月22日,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天津研究院(以下簡稱天津研究院)重點諮詢研究項目「天津市智能醫療產業發展研究」結題會在天津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希山、張英澤、顧曉松,中國工程院二局原副局長、天津研究院副院長阮寶君,市科技局副局長、天津研究院理事祖延輝,市政府研究室處長張世明,市發改委高新處副處長李娟,市工信局消費品工業處處長高秀成,市人社局專技處處長張晶,市衛健委科教處副處長陳潔,天津邁達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天津市醫療器械商會會長王延群,天津九安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工程師王任大,天津正天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驤
  • 中國唯一分子+研究院在天津大學成立
    1月12日,在教育部、科技部、中國化學會、天津市、天津大學領導和眾多院士、專家的共同見證下,天津大學分子+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天津大學分子+研究院坐落於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化學會理事長姚建年擔任首任院長,現已形成了一支由外籍院士、國家級人才計劃入選者等海內外優秀人才組成的科研團隊。
  • 天津大學成立數據科學研究院
    天津大學校長李家俊與教育部原副部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科學部主任吳啟迪共同為數據科學研究院揭牌。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永川、天津醫科大學副校長朱毅,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降彩石、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竇水華等受聘為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和理事會成員。
  • 天津首批FT帳戶業務在招商銀行天津分行落地
    繼11月26日FT帳戶系統獲批連通上線以來,招商銀行天津分行在人民銀行天津分行的指導下,開展FT帳戶儲備客戶和儲備項目的業務推進與落地工作。12月6日,隨著招商銀行天津分行FT帳戶首批業務辦理完成,FT帳戶在天津正式落地。
  • 天津市工業生物產業技術研究院啟動
    ■簡 訊  科技日報訊 (記者陳磊)7月19日,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與天津天保基建股份有限公司舉行合作框架協議籤署儀式,同時宣布天津市工業生物技術研究院建設正式啟動。  雙方此次合作,將利用研究所技術和人才資源,發揮天保基建資產和資金優勢,共同面向國際和國內生物科技及相關產業需求,通過科技研發、技術孵化、技術引進、技術輸出、企業培育等方式,力爭在生物基材料、生物醫藥、生物檢測、功能性食品等相關生物產業取得重大進展。目前雙方已與12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
  • 原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楊保軍調任住建部總經濟師
    接替楊保軍任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院長的王凱今年同樣57歲,其畢業於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專業,先後在清華大學獲碩士和博士學位。2003年11月任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2009年11月任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2011年1月任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 中國哪個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最強?天津大學排名第三,你們服嗎
    清華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最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排名第二,天津大學排名第三。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主要培養研究信息的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應用和集成能力。一、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是集現代電子技術、信息技術、通訊技術於一集體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