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瓣同心·協同五年譜新篇】行走濱海新區,觸摸天津發展新脈動

2020-12-02 哈爾濱新聞網

央視網消息(記者劉禛):「善弈者謀勢」,京津冀協同發展,實幹築夢,時至勢成。

其中,天津借東風之力揚帆而起,「強身聚核」!

7月30日,京津冀協同發展五周年網絡主題活動記者團一行人來到濱海新區,實地走訪天津濱海-中關村協同創新示範基地、濱海新區融媒體、智慧濱海運營管理中心和清華大學天津電子信息研究院等地。在這裡,觸摸天津發展新脈動。

產業「脈搏」的跳動,以政府政策扶植為動力

京津冀協同發展實施5年來,天津累計引進來自北京的項目4000多個,到位資金7000多億元,有效承接了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天津翼衛士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珧焜向央視網記者介紹說:「(天津濱海-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除了提供兩年免租期,稅收上也有優惠,兄弟單位之間還能夠互相幫扶,近幾年北京的投資者也開始關注我們企業了。」

除了政策上的優惠,讓這些年輕創客覺得幸福的,還有基地裡開放輕鬆的辦公環境和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科芯(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胡建龍表示,在天津,他們主要看重產業「上下遊」的結合,天津濱海-中關村協同創新示範基地不僅為他們的科研項目落地提供了豐富的金融資源,也給予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攝影 劉禛)

「供給側」和「需求側」創新的結合,讓企業嘗到了甜頭,增強了信心。

「我們的企業文化是『草帽文化』和『泥土文化』,把我們的科技產品鋪到田間地頭,讓物聯網技術實實在在增加農民收入,才是我們的出發點。」胡建龍欣喜地告訴央視網記者,他們目前在河北、天津、山東等地已經打通「智慧農業全產業鏈」。

科技「脈搏」的跳動,以自主創新平臺為承接

據了解,智能製造產業是濱海新區近年來在轉型升級、動能轉換中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憑藉不斷優化的智能科技產業發展環境,濱海新區加速聚集國內外高端智能資源,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攝影 劉禛)

在這座智能化的科技園裡,一個「小明星」吸引了在場記者關注的目光。太空步、伏地挺身、劈叉……高難度的舞蹈動作也難不住這個「網紅」機器人。

天津卡雷爾機器人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李桓一邊向央視網記者展示機器人產品特點,一邊介紹其研發銷售的最新動態:「這款機器人主要是面向家庭,讓課堂外的人工智慧創新產品服務小朋友。目前年銷售已達幾萬臺。」

在濱海新區,卡雷爾機器人經過多年的研發,技術不斷沉澱和積累,形成了較全面的智能服務型機器人產品線。這也得益於科技園積極推動先行先試政策交叉覆蓋,探索產業協同與利益共享新模式,建立有利於協同創新的體制機制和優化人才創新創業環境等平臺建設的有力舉措,共同打造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哪些學科的水平能直接反映國家綜合實力?電子工程毫無疑問會榜上有名。

清華大學天津電子信息研究院自2015年7月20日成立之初時,就致力於探索可持續發展、良性循環的高科技成果轉化體制及運營模式,吸引高水平的創新創業人才,構築先進的電子信息技術實驗平臺,孵化具有社會影響力的高科技科研成果,以推動我國電子信息領域的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

(攝影 劉禛)

研究院公共事務主管文皮理告訴央視網記者,日前,清華大學天津電子信息研究院又新增5個項目在生態城註冊落地,累計註冊數達33家。若干在孵化項目的產品已經初步完成開發,開始走向市場。這其中,涉及高端光電子晶片、醫療晶片、5G基站晶片等多個研發方向。

這個架起「學」「商」之間創新彩虹橋的新型孵化器平臺,讓未來科技生活唾手可得。

城市「脈搏」的跳動,智慧大數據一體化掌握

「你好,網格員。」

「你好,智慧濱海運營管理中心。」

「網格員,你所在附近街道居民反映家裡漏水,讓上門核實情況,20分鐘內反饋情況。」

「收到,服務中心。」

(攝影 劉禛)

人在「格」中走,事在「網」上辦。一個手機APP,大事小事「一鍵送達」;一個「智慧城市大腦」,社情民意「一圖掌握」。

智慧濱海運營管理中心構建的「1+4+N」智慧城市建設體系,打通信息孤島,打破部門壁壘,實現數據共享互通,囊括了智慧政務、智慧經濟、智慧城市、智慧民生四大便民服務板塊,用N項智慧應用,來實現「大數據一張圖感知城市、大平臺一網惠及民生和大運營一條鏈服務產業」的智慧城市運營水平。

大屏幕顯示,濱海新區便民響應系統當月接單數達到40831件,其中網格接單數29830件,書記區長信箱接單867件。便民服務中心濱海政務負責人趙連蘭向央視網記者介紹,從接件、派轉、催辦、辦結、評價、回訪,整個流程下來,最快的能做到急件15分鐘回復、20分鐘現場反饋、2天處理完成。

同樣迅速的,還有濱海新區融媒體中心。在這個九大媒體平臺聯動的中央廚房裡,既可以完成所有傳統媒體及新媒體內容的生產工作,又為全媒體提供了靈活、強大、可擴展的生產制播能力。「物理融合」走向「化學融合」,天津市媒體融合正向縱深發展。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五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從頂層設計到全面落實,天津一派生機勃勃。

相關焦點

  • 天津濱海新區十年城變與京津冀協同發展再思考
    這一戰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調整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走出一條內涵集約發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種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的模式,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形成新增長極。在這一背景之下,經濟規模效應已顯,且再次受到自貿區、「一帶一路」等政策青睞的濱海新區,被賦予了「新引擎」的使命。
  • 天津交通「陸海空」齊發力 促京津冀交通一體化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 供圖  【瓣瓣同心·攜手共進】天津交通「陸海空」齊發力 促京津冀交通一體化  中新網天津12月20日電(王君妍)「(從南港工業區到石家莊)通行裡程縮短70公裡,通行費用減少20%,通行效率提高三分之一。」一組數據,形容了津石高速未來將怎樣「刷新」津冀地區公路通行效率。
  • 天津濱海新區政協2020年履職成效顯著
    這一年,區政協及其常委會緊緊圍繞全區中心工作,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政協履職,突出團結民主兩大主題,堅持「五個始終不渝」履職要求,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廣泛凝聚共識,為推動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 天津濱海新區北部崛起宜居生態小鎮
    近年來,伴隨著天津濱海新區開發建設的步伐,黃港的發展日新月異。2009年,為了推動新區北部生活區的發展,濱海建投集團落實新區任務,承擔了黃港地區整體20平方公裡的建設工作,首期建設3平方公裡起步區。   如今,黃港地區綠樹成蔭,大道通衢,現代化的居住小區林立,中小學、幼兒園、醫院、酒店環伺,商業配套設施日益完善。
  • 濱海新區擴大優質教育覆蓋面 新區學生家門口上學
    「十三五」以來,濱海新區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進行新一輪學校布局調整,規劃新增教育用地,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入學。優質教育資源遍地開花今年9月,欣嘉園片區又有一所新建小學——玉簪小學投入使用,該項目是天津市實驗中學濱海教育集團為新區教育發展打出的又一組合拳。與此同時,東疆首個小學也正式投用,填補了區域空白。
  • 凝聚共識匯聚勢能 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
    昨天下午,由天津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講師團、中共天津市濱海新區委員會宣傳部主辦,南開大學京津冀協同發展研究院、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承辦的「牢記囑託 奮進『十四五』」──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兩周年宣講報告會在濱海新區舉行。數九寒冬,即便是午後,室外氣溫仍在冰點之下。
  • 走,去京津冀看看協同發展新氣象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建設形象地折射出,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正值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之際,這片擁有1億多人口、面積21.6萬平方公裡的熱土,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藍圖下,正經歷著怎樣的變化?走,跟新華社記者看看去。
  • 天津濱海新區打造世界級航空航天產業基地
    《天津市濱海新區航空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和《天津市濱海新區航天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出臺,《規劃》提出,新區將繼續加快建設空港經濟區、開發區西區、濱海高新區為代表的航空產業集聚區,到2015年,新區航空產業和航天產業將分別實現工業總產值500億元,到2020年,二者的產值則將達到
  • 天津市濱海新區
    天津市濱海新區全力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  一、立足戰略定位,打造北方樞紐,營商環境建設凸顯新優勢  濱海新區設立五個開發區引領區域經濟發展: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港保稅區,東疆保稅港區,中新生態城。  二、堅持目標導向,建立「五項機制」,營商環境建設注入新動力  建立高位協調機制,落實「戰區制、主官上」。搭建長效推動機制,繪就「一張藍圖」。鞏固多區疊加機制,吹響行動號角。制定嚴格考核機制,發揮指揮棒作用。織密共建共享機制,營造共同締造活躍氛圍。
  • 「瓣瓣同心攜手共進」天津:提升載體促承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自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以來,三地一體化發展已共同走過六年。六年來,天津市積極主動對接服務,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支持雄安新區建設發展,加強載體建設和政策支持,協同服務能力明顯得到提升。
  • 濱海新區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為了給企業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實現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新區區委決定成立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印發《天津市濱海新區關於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制定營商環境建設2020行動計劃,為更好地服務企業提供「行動指南」。
  • 微博記錄: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事故(更新中)
    @搜狐新聞:專家稱濱海新區爆炸大部分物質應該已在當地沉降 針對天津濱海新區的爆炸,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庚辰表示,從目前相關部門的監測結果看,爆炸產生的物質大部分應該已在當地沉降。 王庚辰說,根據相關報導,一些市民說空氣中有嗆人的味道。
  • 天津濱海新區:自主創新為無人機產業「添翼」
    12月3日,天津凌智皓越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檢查無人機狀態。 近年來,天津濱海新區大力促進無人機產業發展,依託健全的航空基礎設施和良好的產業基礎,已形成包括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總裝總測、試驗培訓、綜合保障等較為完整的無人機產業鏈,濱海新區也成為國家首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
  • 年終盤點:從李鴻忠十大關鍵詞看天津發展
    【詳細】 【關鍵詞】京津冀協同發展 【背景】2016年9月18日,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到濱海新區調研。他強調,濱海新區在天津發展中的地位極為重要、極為特殊,新區興則天津興,新區發展則天津發展。要緊緊抓住改革開放創新這個根和魂,牢記使命,勇挑重擔,積極作為,努力在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中唱主角、作示範。
  • 溼地受損遙感識別方法及其在天津濱海新區的應用
    Mondal等[4]利用3期Landsat影像及馬爾科夫轉移矩陣分析了1990—2016年溼地受損與城市發展的關係;Gong等[5]利用目視解譯方法,基於Landsat衛星影像,對全中國的溼地進行了分類提取,並對其1970—2008年的變化進行了監測和分析;劉子瀟等[6,7]基於Landsat影像,提取和分析了天津濱海新區溼地信息和動態變化過程;Pekel等[8]使用300萬張Landsat影像,定量分析了
  • 天津濱海新區打造中國航空航天產業聚集地
    新華社天津12月21日電(記者 毛振華)圍繞著打造「三機一箭一星一站」航空航天產業總體結構,天津濱海新區在加快引進空客、中航直升機、波音等重要項目落地的同時,還積極培育航空航天周邊產業,實現上下遊產業鏈的密切聯繫。預計到2015年,濱海新區航空航天產業將實現工業總產值1000億元。
  • 紹興濱海新區快速發展高端生物醫藥產業
    行業專家、企業精英齊聚紹興,共話生命健康產業發展新方向。這是紹興濱海新區蓄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又一個重要節點。近年來,濱海新區集聚國內外優質科創資源,引進各類高端人才,積極推進高能級平臺建設。今年年初,濱海新區高端生物醫藥產業平臺入選第二批浙江省「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培育名單,開啟產業發展新徵程。
  • 紹興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紹興濱海新區發展規劃的通知
    作為杭紹同城化前沿陣地和杭紹甬一體化先行區的紹興濱海新區,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有望乘著杭紹同城化的強勁東風,加快建設大城市、構築大交通、發展大產業,全面扛起打造杭紹同城主中心「主平臺」「主陣地」「主戰場」職責和使命,掀起紹興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 年終盤點:從李鴻忠十大關鍵詞 看天津未來發展之路
    &nbsp&nbsp&nbsp&nbsp京津冀協同發展&nbsp&nbsp&nbsp&nbsp2016年9月18日,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到濱海新區調研。他強調,濱海新區在天津發展中的地位極為重要、極為特殊,新區興則天津興,新區發展則天津發展。
  • 紹興濱海新區快速發展高端生物醫藥產業_杭州網
    行業專家、企業精英齊聚紹興,共話生命健康產業發展新方向。這是紹興濱海新區蓄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又一個重要節點。近年來,濱海新區集聚國內外優質科創資源,引進各類高端人才,積極推進高能級平臺建設。今年年初,濱海新區高端生物醫藥產業平臺入選第二批浙江省「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培育名單,開啟產業發展新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