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馬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

2021-01-13 華山網

近日,韓城市黃龍山褐馬雞保護研究中心工作人員在對設在保護區內的紅外相機拍攝的照片、視頻進行半年的常規收集、整理時,驚喜的發現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易危種的原麝。

據了解,原麝種群數量極為稀少,其視覺、嗅覺敏銳,警惕性強,在野外很難被發現。成年原麝身長不足1米,體重僅10千克左右,全身顯暗褐色,頭上沒有角,耳大而直立,短短的尾巴藏在毛下。原麝雄麝臍香腺囊中的分泌物乾燥後形成的香料即為麝香,是名貴的藥材和香料,具有極高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

此次拍到的視頻填補了韓城市黃龍山褐馬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原麝在自然生活狀態下的影像資料空白,也體現出了保護區多年來生態保護工作的成效。(韓城臺記者賈偉梅)

編輯:祖鈺

初審:劉瑩

終審:黎英、周新宏

相關焦點

  • 韓城市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原麝
    近日,記者從韓城市林業局獲悉:日前,黃龍山褐馬雞保護研究中心工作人員在對架設於保護區內的紅外相機拍攝的照片、視頻進行半年的常規收集、整理時,發現了罕見的野生動物活動蹤跡。經西北大學生命科學院楊興中教授鑑定,視頻中的野生動物為原麝,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已被列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易危種。視頻資料顯示,原麝活動蹤跡在保護區被拍攝到的最早時間為去年12月,最晚的一次在今年3月。從其中一段視頻中可清晰看到,原麝在山頭林地中作短暫停留,並機警地環顧四周,在確定無危險後矯健地跑入林中,膽怯而靈敏的特性展現無餘。
  • 朗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Ⅰ級重點保護動物原麝(組圖)
    東北網9月11日訊(記者 侯巍)近日,黑龍江朗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公布了保護區紅外自動監測相機的監測結果,其中包括小興安嶺林區首次拍到的野生原麝照片。黑龍江朗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的原麝。原麝是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列為「瀕危」,種群數量極為稀少。原麝視覺嗅覺敏銳,且警惕性很高,野外極難發現。據介紹,在採集到疑似原麝照片後,朗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第一時間聯繫到黑龍江省科學院自然與生態研究所專家對照片進行鑑定。專家認為,照片中的動物體型偏小,低肩弓腰,毛色較深,符合原麝的形態特徵,但僅憑照片尚無法完全確定,建議收集其他證據進行核實。
  • 內蒙古發現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原麝:麝媽媽帶著兩隻幼崽
    內蒙古發現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原麝:麝媽媽帶著兩隻幼崽 央視新聞客戶端8月13日消息,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科研人員近日在採集紅外相機數據時發現,紅外相機成功記錄到野生原麝活動影像,
  • 吉林天橋嶺林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實體影像
    11月18日,中國吉林網從吉林天橋嶺林區獲得消息:天橋嶺林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實體影像。11月15日,天橋嶺林業局新華林場副場長唐乃雲和工作人員李洪剛在天橋嶺林業局新華林場採集紅外相機信息時,發現架設在新華北溝的一臺紅外相機拍攝到一段原麝的視頻,視頻時長5秒,拍攝時間為7月10日9點48分,據悉,這是在天橋嶺林區首次拍攝到活體原麝,模樣呆萌,經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天橋嶺局工作人員鑑定這是一隻成年雄性原麝,這也是天橋嶺林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
  • 首次!「瀕危」野生原麝在黑龍江朗鄉保護區被拍到
    科技日報記者 李麗雲科技日報記者12日從黑龍江省科學院自然與生態研究所獲悉,小興安嶺林區首次發現了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野生原麝,這是由該所在黑龍江朗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布控的紅外自動監測相機監測到的。黑龍江朗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的野生原麝據黑龍江省科學院自然與生態研究所朱世兵博士介紹,原麝是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列為「瀕危」,種群數量極為稀少。原麝視覺嗅覺敏銳,且警惕性很高,野外極難發現。經對照片進行鑑定,朗鄉保護區監測照片中的動物體型偏小,低肩弓腰,毛色較深,符合原麝的形態特徵。
  • 雲南昌寧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
    新華社昆明1月15日電(記者張雯、姚兵)記者從雲南省昌寧瀾滄江縣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該保護區近日通過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的活動影像。  影像顯示,2020年12月30日凌晨3點多,一隻偶蹄目動物眼睛明亮,警惕地豎著耳朵覓食。經專業技術人員仔細辨認,這是一隻成年的雄性林麝。
  • 臨江溪谷驚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
    8月24日,網友在臨江溪谷景區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實體影像,視頻中一隻「原麝」從道路的一側飛奔至另一側,其跌倒又躍起的畫面著實讓人心痛和擔心!「原麝」,這個像「小狍子」又像「鹿」,模樣呆萌的小傢伙,是世界瀕危動物,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種群數量極為稀少。它的視覺嗅覺敏銳,且警惕性很高,野外極難發現。
  • 景谷縣首次用紅外相機拍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豚尾猴
    近日,雲南省普洱市景谷縣在威遠江省級自然保護區內首次用紅外相機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豚尾猴畫面。目前,當地森林公安局已對此自然保護區涉林違法案件易發點和發現豚尾猴地點周邊村寨進行重點巡護。今年3月份,威遠江省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保護區大蛇腰梁子安裝一臺紅外線相機,用於野生動物的監測。5月8日,在對紅外線相機進行回收抽檢的時候,保護區工作人員周亦發現紅外相機拍攝到了一隻猴子的視頻畫面。看到該猴子不同於普通獼猴,周亦立即和景谷縣森林公安局取得聯繫,經諮詢專家及上網圖譜比對,森林公安民警初步鑑定,這隻猴子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豚尾猴。
  • 環江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近日,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首次發現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珍稀雉類——白頸長尾雉,這是在廣西西部石灰巖地區首次監測到該物種。
  • 吉林一林場首次拍攝到罕見原麝實體影像
    新華社長春11月18日電(邵美琦、延長才)一段罕見的原麝活動視頻,被架設在吉林省天橋嶺林業局新華林場的一部紅外相機拍攝到。經鑑定,視頻中的原麝為成年雄性。這是該林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記者18日從該林業局了解到,在這段時長5秒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原麝在林中短暫停留,警惕地四下觀察,確定方向後矯健地跑開,模樣十分呆萌。新華林場副場長唐乃雲介紹,原麝種群數量極為稀少,其視覺、嗅覺敏銳,警惕性強,在野外很難被發現。成年原麝身長85釐米左右,體重8至12千克,全身顯暗褐色,頭上沒有角,耳大而直立,短短的尾巴藏在毛下。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又在重慶陰條嶺自然保護區...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7日11時訊(邱小雅 通訊員 傅春蓉)重慶又一自然保護區發現林麝了!近日,重慶陰條嶺自然保護區的紅外相機拍攝到了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林麝的蹤影。從視頻中可以看到,林麝三步一停,不時還與紅外線相機對視,憨態可掬。
  • 雲南威遠江自然保護區首次拍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豚尾猴畫面
    央廣網普洱5月14日消息(記者李騰飛 通訊員常國軒 李宗穎 何景榮)近日,雲南省景谷縣在威遠江省級自然保護區內首次用紅外相機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豚尾猴畫面。今年3月份,威遠江省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保護區大蛇腰梁子安裝了一臺紅外線相機對野生動物進行監測。5月8日,在對紅外線相機進行回收抽檢的時候,保護區工作人員周亦發現紅外相機拍攝到了一隻猴子的視頻畫面。
  • 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
    近日,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璪都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在提取安裝於林區的紅外感應自拍相機監測信息時,驚喜地發現拍攝到清晰的國寶級鳥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圖為位於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境內的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璪都保護管理站區域紅外感應自拍相機拍攝的白頸長尾雉。(徐仲庭攝影)白頸長尾雉是中國特產鳥類,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和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數量極為珍稀。
  • 陝西牛背梁自然保護區首次監測到野生川金絲猴
    央廣網西安11月2日消息(記者劉濤)陝西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近日對回收紅外相機監測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時發現,今年5月20日與8月5日,相機分別在老林保護站西溝峽和北溝保護站石窯溝監測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川金絲猴影像。這是牛背梁自然保護區區域首次監測到川金絲猴。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麝「造訪」琿春
    肇家星/圖12月5日,琿春森林公安局管護站派出所成功救助了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麝。這是近年來,在琿春地區首次發現並救助的活體麝。當天上午,管護站派出所所長閆繼忠接到了轄區養豬場工人楊慶祥的電話,楊慶祥稱:在他工作的養豬場院內發現了一隻野生動物,不知道如何處置,請求派出所民警幫助。
  • 龍棲山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食蟹獴
    近日,龍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在整理2018年8月3日安裝的紅外相機圖片資料時,發現於2018年8月13日下午14時38分拍攝到食蟹獴的影像。列入中國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名錄,附錄Ⅲ物種。在龍棲山自然保護區一直有該物種記錄,但其嗅覺和聽覺相當敏銳,輕微的一點氣味和聲音便會使其望風而逃,所以多年來一直未發現其蹤跡,從未捕捉到它的身影。本次紅外相機拍攝到食蟹獴,為該物種在保護區的分布提供了佐證,同時還豐富了保護區的動物影像資料,也為該物種生物學特性等研究和保護區管理、宣教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數據和信息支撐。
  • 福建梅花山自然保護區:百臺紅外相機監測拍攝到野生動物61種
    臺海網10月12日訊 據閩西新聞網報導 10月10日,福建梅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第六批次紅外相機監測數據從野外採集回收作業全面完成。監測圖像資料顯示,保護區新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頸長尾雉、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毛冠鹿。截至目前,梅花山保護區已累計監測拍攝到野生動物61種。
  • 陝西牛背梁自然保護區首次監測到野生川金絲猴
    前不久,陝西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首次監測到川金絲猴。,驚奇發現布設在老林轄區西溝峽大乾溝與北溝轄區石窯溝兩處紅外相機分別拍攝到了川金絲猴照片和視頻影像資料。
  • 河北小五臺山首次拍攝到金錢豹野外活動圖片
    新華網石家莊5月1日電 (記者曹國廠)記者5月1日從河北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該局工作人員首次在保護區內海拔2000米高度的山區拍攝到金錢豹的野外活動圖片,這是迄今為止最接近北京地區的大型野生貓科動物存在的直接證據。
  • 家裡發現保護動物 原麝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圖)
    家裡發現保護動物 原麝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圖)2017-05-30 09:44:00來源:中國青年網作者:佚名責任編輯:高靜字號:T|T【摘要】【家裡發現保護動物 原麝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陝西延安黃龍縣水磨灣村的趙師傅剛剛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