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這是1927年8月盛夏的一天,古城揚州酷熱難擋,窗外枝頭蟬蟲「知了……知了」不停地聒噪。
城內一戶普通人家裡,父子二人正在進行著一場氣氛凝重的對話。父親面對不聽勸說,執意要放棄學業的兒子,十分不滿地說:有大學不上,你真是個呆子、傻子。
然而,面露微笑的兒子卻毅然地回答:但願中國多出幾個像我這樣的「呆子」和「傻子」,人民就有救了。
這對話的父子倆,就是揚州第一位縣委書記曹起溍和他的爸爸。1927年暑假,曹起溍憑著優異成績,考進著名的上海南洋公學(上海交通大學前身),全家人都為此非常高興。可是曹起溍心系揚州的革命事業,果斷放棄了赴校讀書。對此,家人和街坊四鄰十分不解。
於是,便有了上面這一段父子間的對話。這充分表明了曹起溍從學生時代起,就立下了要獻身於人民事業的決心和意志。
一、立志獻身於人民事業
曹起溍出生於揚州的一個普通職員家庭,在省立八中(今揚州中學)讀書時就積極參加革命活動。1925年5月上旬,共產黨的早期革命家惲代英來到軍閥統治下的揚州,應邀為省立第五師範、第八中學的學生作題為《師範生與飯碗問題》的演講。惲代英的演講,吸引了眾多青年學生,這其中就有時為高三學生的曹起溍。
惲代英號召學生們加入國民黨,這時的國民黨是指國共合作後改組的國民黨左派,當時在揚州處於秘密狀態。隨後,曹起溍就加入了國民黨左派組織,他的組織領導才能逐漸顯露出來。
1926年下半年,第八中學的國民黨左派組織由王壽荃和曹起溍負責領導,成為國民黨左派在揚州地方組織的核心。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後,揚州改由反動的國民黨右派掌權,古城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
在這年暑假,曹起溍憑著優異的學習成績,考上了著名的上海南洋公學。他的家人非常高興,上大學是他父母多年來對他的期望,可是曹起溍心系揚州的革命事業,果斷放棄了讀大學的機會。
1927年春,中共江蘇省委委派王壽荃回揚州建立黨的獨立支部,同年曹起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積極配合王壽荃發展黨組織。1927年秋,中共揚州縣獨立黨支部正式組建,有黨員7人。同年12月,改為中共揚州縣特別支部,共有11名黨員。1928年5月,曹起溍暫代特支書記職務。他深入到耀揚火柴廠、電廠、揚州中學、香業、典當業、黃包車工人中建立和擴大黨的基層組織,使城區黨組織的數量和質量都有很快的增加和提高。
由於揚州的黨組織有了較大發展,1928年8月底,由省委巡視員指定7人組成中共揚州縣臨時委員會,揚州臨時縣委下轄城區和鄉村兩個區委,22歲的曹起溍任臨時縣委書記。他創辦機關刊物《紅旗》,還印發了《國家革命與階級鬥爭》、《秘密工作須知》等小冊子,以指導黨的工作。
1928年4月1日,曹起溍結婚了。他的夫人名叫朱嫻,是一位溫柔賢惠的女子,對曹起溍的革命工作非常支持。訂婚之後,曹起溍忙於革命事業,一拖就是3年,朱嫻從17歲一直默默等到20歲。
曹起溍結婚後,朱嫻把結婚收的禮金和自己的零花錢全部交給了曹起溍。曹起溍用這些錢買進步書籍,搞革命活動。正因為有了開明賢惠的妻子做堅強後盾,他才能心無旁騖地開展革命,為揚州的解放事業貢獻出所有的力量。
1928年8月,中共揚州臨時縣委成立;同年9月,臨時縣委改為正式縣委,曹起溍任書記。在以曹起溍為首的揚州縣委領導下,發展黨的外圍組織,組織起救國十人會、工人習武團、工會等群眾組織,為勞動階段說話和辦事,城區的工人運動得到了很快發展。
1928年11月,曹起溍作為特派員,深入到揚州和泰州交界的東鄉地區開展工作,創建黨支部,發展黨員50多人。曹起溍組織起「窮人會」,發動數千農民投入抗租抗債鬥爭,迫使地主和高利貸者做出妥協,鬥爭取得了勝利。
揚州中共地下組織接連取得鬥爭勝利,驚動了揚州的國民黨當局,他們四下派出密探,抓捕共產黨人。農曆臘月除夕夜(1929年2月9日)國民黨派出大批武裝,突然包圍了東鄉的幾個村莊,挨門逐戶搜捕我地下黨。
當時夜已深,曹起溍聞聽村裡人喧狗叫,便起身隱藏在入住戶的夾皮牆裡,躲過了搜捕。直到第二天下午敵人撤走,才潛赴泰州,於正月初三晚上趁夜黑轉回揚州家中。
妻子朱嫻見到丈夫回家,非常高興,連忙升火做飯、燒水。在鄉下忙碌終日,躲避國民黨軍警抓捕的曹起溍,吃罷飯躺在床上,不禁地感嘆道:「棉花胎褥子,躺在上面多暖和啊!」
第二天一早,朱嫻下廚,曹起溍端著茶杯,陪著忙碌的妻子熱烈說著知心話兒。就在這時,弟弟曹起成神色慌張地推門進來,附在哥哥的耳朵旁悄悄講了幾句話。聞聽,曹起溍放下茶杯,連妻子做的早點都沒吃就離開家,坐火車去了上海(當時江蘇省委駐上海)。
這天夜裡,一群國民黨軍警砸開曹家大門,氣勢洶洶地要抓曹起溍,翻箱倒櫃到處搜查。由於敵人沒有抓到曹起溍,便氣急敗壞地將他的父親和二弟抓走了。曹起溍母親四處奔走,託人找關係,花了大筆錢,曹家被抓之人終於得以保釋。
由於曹起溍在揚州的身份已經暴露,出於安全考慮,上級組織遂安排他負責泰州縣黨的工作。在這之前,泰州縣的黨組織遭到很大損失,急需一位對敵鬥爭經驗豐富的領導人前來主持工作。
1929年4月,曹起溍化名陳君豪,以南通的教書先生身份來到泰州,擔任泰州臨時縣委書記。他深入農村,發動農民開展抗租、抗債、抗捐鬥爭,短短3個多月時間,就打開了泰州革命運動的新局面。
1929年8月16日,曹起溍在泰州臨時縣委機關駐地北阮巷10號,接待省委交通員吳守益時不幸被捕。被捕前,曹起溍迅速將黨的機密文件銷毀,保證了黨和其他同志的安全,也保守了黨的秘密。
二、團結難友獄中展開鬥爭
曹起溍被捕後,一直沒有暴露自己真實身份,判刑後被關入蘇州國民黨江蘇省第三監獄。蘇州監獄有共產黨的秘密組織,曹起溍很快成為負責人之一。他很注意發揮監獄黨組織的戰鬥作用,組織黨員看報紙,從中分析政治形勢,利用「放風」時間和黨員互通消息,布置工作。
在獄中,曹起溍團結難友,領導開展了一系列的鬥爭。1929年10月16日,獄友劉愛群欲外出方便,卻遭到看守毒打。頓時引起全體犯人的憤怒,曹起溍領導開展絕食鬥爭,他們摔碎飯碗,砸掉門板,向國民黨的監獄當局提出四項要求:1、取消私刑吊打;2、白天開封;3、改善待遇;4撤銷看守長。
一開始,監獄方對眾人的合理要求置之不理。當絕食鬥爭堅持到第三天時,監獄方眼看著犯人們水米不進,恐怕發生意外,才將此事上報。國民黨江蘇省高級法院來了一名法官,假惺惺訓斥了監獄看守,答應難友們的全部要求。然而,國民黨獄方對絕食鬥爭的發起者曹起溍卻恨之入骨,對他施以酷刑,增加刑期。
1930年12月,曹起溍等30餘人被押往鎮江軍法處。一路之上,他們帶著手銬腳鐐,高唱國際歌,呼喊口號,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感染了市民,引得人群紛紛駐足觀望。
1929年8月16日,曹起溍被捕入獄,直到當年底,曹起溍的家人才得到他坐牢的消息,頓時全家陷入悲傷之中,妻子朱嫻更是終日以淚洗面。朱嫻迫切地想去探望丈夫,她將自己陪嫁的衣服偷偷典當了,湊足去蘇州的路費。
朱嫻以表妹的身份和曹起溍相見了。曹起溍在獄中多次遭受嚴刑拷打,他身穿著破爛而帶血的棉襖,帶著手銬腳鐐,但仍舊眉宇軒昂,精神抖擻地出現在妻子的面前。
朱嫻看著自己的丈夫,心痛至極,但仍然強忍悲傷,帶去了家人的問候。曹起溍面對妻子,從容鎮定,微笑著鼓勵她多學技術,自食其力。
在曹起溍被押到軍法會審處之後,朱嫻又一次帶著衣物去探望。這時的曹起溍是由持槍人員押著出來的,朱嫻後來回憶道:「曹起溍人瘦多了,卻很精神,沒有一點頹廢的表情。」
1個月後,朱嫻再一次見到了自己的丈夫。曹起溍見到妻子,顯得非常高興。臨分別時,曹起溍對朱嫻說:「請告知父母,不必牽掛,我很好,不會有什麼變動。」這句話的含義是:他將堅決同敵人鬥爭到底,萬望家裡人不要花錢請人「活動」。
曹起溍還在獄中寫下「虎丘戰罷轉焦山,砥柱中流非等閒;馬革裹屍勵爾志,何須馬革裹屍還」等豪邁詩篇。
1931年2月24日,曹起溍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於鎮江北固山下,犧牲時年僅25歲。同時被害的還有16位革命同志。
三、古城人民永遠銘記先烈
曹起溍故居位於古城揚州東關街338號,是曹起溍烈士出生和成長的居住地。解放後,曹起溍故居曾被佔用,後經修繕開放,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在故居門前立碑解讀。
2008年7月,修復曹起溍烈士故居,建立烈士生平事跡陳列館,展出物品30多件。於2009年10月對外開放,成為揚州市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也是紅色旅遊之地。
2009年,曹起溍入選「五十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江蘇英雄模範人物」。
2013年4月6日上午,揚州市委、市政府在東門遺址公園隆重舉行曹起溍銅像落成及祭奠儀式。曹起溍銅像安置在綠樹花叢中,屹立藍天白雲之下,他高舉拳頭,臉部表情莊嚴而堅定,身上的長衫飄起,生動形象。
曹起溍是揚州人民的優秀兒女,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是揚州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揚州人民世世代代永遠銘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