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騰訊新聞立春工作室和三橙傳媒聯合出品的首檔環球教育科技體驗觀察紀實片《你好,未來人類》已於騰訊新聞全部上線,並於近日完美收官。
總製片人兼總導演陳一佳從感同身受的問題出發,結合自己在路透社多年的國際媒體人視角,聯合騰訊新聞立春工作室的專業配合,為《你好,未來人類》的專業、超前、真實奠定了堅實的製作基礎。
該片自2020年5月27日上線後,就引起了一波波的觀看討論熱潮。一個月內在騰訊端就迅速收穫了將近9000萬的總曝光量,在社交媒體熱議話題超過 3800W,屢次登上網絡節目熱度排行榜,唯一一檔非娛樂、紀實內容進入vlinkage TOP10,根據骨朵熱度指數排行榜,節目熱度穩居同時段紀錄類榜單第1名。烏鴉電影、劇王、有部電影、紛紛撰文獲得10萬+閱讀量。
知名電影博主烏鴉電影評價該片,「在這部紀錄片中,你可以看到各種觀點的碰撞,而難得的是,它沒有拋出一個簡單的答案,而是試圖讓你在接收到各種信息之後,做出自己的判斷…」
此外,頭條新聞、微博臺網、微博紀錄片、微博綜藝、全球紀錄片頻道、河南省教育網、年糕媽媽共計 71 位大V博主對該紀錄片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話題討論居高不下開啟教育觀察紀錄新模式
現實中,全世界的教育改革浪潮已經在悄悄發生,正在茁壯成長的未來之子們,終將成為這個時代的中流砥柱。《你好,未來人類》給娛樂為先的網絡世界提供了一個獨屬於「教育觀察作品」的討論空間。
英國集中提到的「孩子到底該不該使用電子產品」,中國集「全球教育者應該向中國父母看齊!」引起了關注和討論,片中涉及的「孩子擇校」、「電子產品成癮」、「家長的控制與邊界」等生活中頻發出現的教育問題,也深切擊中了家長們的焦慮,一個個真實靈動的紀實畫面,為觀眾展示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教育理念、方法和發展狀況。
有家長評論:「看到這個紀錄片對同時代各國兒童教育所做出的的縱向觀察和比較,十分難得!」紛紛揚揚的討論中,有媒體感慨:這部紀錄片太敢說了!家長也紛紛表示:這部影片讓他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產生了很多反思和深層思考。
獨具匠心的視角 引發困惑家長的共鳴
有別於其他網絡節目過度綜藝化娛樂化的呈現方式,《你好,未來人類》致力於打造行業中最具有超前意識的紀實作品,將視線轉向更深入的角度。在節目組訪問的海外城市中,鏡頭的焦點從來不是風景、美食、明星,而是陳一佳探訪、對話真正的教育家、科學家們的真知灼見,和孩子們觸碰科技、融入世界的真實教育情況。
聚焦五國教育熱點 在爭議中審視親子教育關係
在《你好,未來人類》的探索中,觀眾們看到,英國這個致力於將電子產品與教育融合的國家,一佳和教育專家們就如何管控孩子接觸科技產品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索。
而在彈丸小國以色列, 這個中東地區的唯一發達國家,竟然走出了十個諾貝爾獎得主。有別於英國的寬鬆教育, 狹小複雜的地域環境,讓以色列人建立起高度發達的教育體制,從兩歲半就開始學習數學物理天文等高難度課程,把提前培養未來人才作為教育的根本。
然而與以色列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作為世界頭號強國、有著最先進科技的美國,卻被高等教育的分層問題所困擾。常青藤名校已經變成寒門學子難以企及的天花板,而其它的人即便摸到了大學的門裡,畢業仍然要面對居高不下的失業率。
美國表面在遙遙領先,而貧困落後的肯亞,正在竭盡所能地縮短科技和教育的距離。 即使身處世界最偏遠的角落,仍然利用科技讓孩子們有機會看見世界、提前適應未來的殘酷競爭。
在《你好,未來人類》的最後一站,一佳回到了自己的故鄉——中國。在這裡,她看到這個全球聞名的應試教育國家,正在悄無聲息地發生著巨大變化。
外媒眼中被妖魔化的中國「狼爸虎媽」,在《你好,未來人類》的中國集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們隨著時代、社會進步一同成長的努力。與此同時,科技的進步和教育思維的升級,也為未來的中國孩子插上了無限可能的翅膀。
正如在《你好,未來人類》開頭出現的「靈魂拷問」:我們正在用19世紀的體制,20世紀的知識,培養21世紀的人才。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教育者已經開始在爭議中做出改變。如何培養更適應時代的科技創新人才,是每個社會都需要面對的議題。
《你好,未來人類》用嚴謹的態度呈現了這個偉大的時代脈動,引領觀眾們提前看到更深遠的未來。身為總製片人兼總導演的陳一佳,初心正是希望通過這部作品可以紀錄這些教育變革的過程,利用公司孵化的卡通IP未來喵,在將來的日子裡為科技時代教育該有的樣子、小朋友應該擁有什麼樣的素質和認知、親子代際關係如何追上時代的腳步,為我們現代人和下一代教育帶來更多思考,開拓更廣闊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