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炳新
什麼叫熱,熱可能不僅僅是溫度,而且與周遭環境不無關係,這些天氣溫可能也高,最為關鍵的,知了的叫聲從早晨開始就不絕於耳,讓人怎麼都像待在火爐裡。每年夏秋之交都是這樣,這時候的氣溫往往也是一年中最高的時節,而恰恰這時蟬又來湊熱鬧,某方面真有點火上澆油的味道,似乎唯恐人熱的還不夠。
大家知道什麼時節開什麼花,其實不同的時候也有不同的蟲子。比如驚蟄過後,螞蟻、蜜蜂、蝴蝶等都出來了,它們開始在大地忙碌,開始在花叢起舞、落下,採食花中的養分,同時蒼蠅也出來了,還有蜻蜓、七星瓢蟲、屎殼郎們也來了,與此各種飛的、爬的及蹦的蟲子也來了。可以說到了天最熱的時候,蟬也耐不住從地下鑽了出,褪去身上的外衣後,它們便可展翅,便去了樹的高處,隨即開始它們的鳴叫,尤其午後,天最熱的時候,蟬的叫聲更是此起彼伏,像網一般連作一片,其叫聲恍惚讓空氣瞬間也變得乾燥。
小的時候,我們喜歡捉知了玩,知了抓在手中,常常只需要我們輕輕一捏,它便會叫起來,尤其冷不丁將它放在小夥伴的耳邊,會把小夥伴嚇一跳。當然,知了好玩可並不好捉,某種角度用手是捉不著的,我有幸曾捉住過一隻,那是由於當時那隻知了剛剛褪去外殼,可能太陽還沒有完全曬乾它的雙翼,同時它還在樹幹的低處,因而我抓它時,它便來了個束手就擒,等我抓到它,它才驚奇地叫了一聲,那叫聲卻讓我興奮,因為之前多少次我爬到樹上,正當我伸手可及時,它就飛走了。後來有人教我一個捉蟬的辦法,就是在一個杆子上系一根馬尾,並把它搞成一個活扣,只是這是一個考驗視力的活兒,好在自己當時眼神比較好,只要距離合適,杆子夠得到,捉它一般是十拿九穩。
如今自己老了,早已經對捉蛐蛐,逮螞蚱,套知了沒有了興趣,或者說有興趣也沒有了體力,沒有了當初的眼神,從而只能對許多事望洋興嘆。現在自己雖說還沒有七老八十,還沒有像那些人那樣整日搬個小凳,或坐著輪椅靜靜坐於樹下,看歲月流轉,聽蟬鳴聲聲,又像只是在那兒坐著。
人生一世,也許就是這樣,每個人都有童年、青年和老年,有其天真爛漫的時候,也有風華正茂、春風得意的光景,同時也跑不了力不從心,身體每況愈下的日子。
今天又是一年立秋時,一場雨將蟬鳴聲打斷,恍如我們換了一個場景。其實,人就這麼過山車一樣走過歲月,就像蟬鳴一年又一年。黃昏時分,天又晴了,知了又開始在枝頭叫了起來。
2020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