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些品牌名,「縮」的究竟是什麼? | Fashion
那些有名的、直接用人名或者姓氏當做名字的品牌,擺在那,人們記住了,也不會去深究其含義。像Prada,Louis Vuitton,Hermes等。要知道的至多是背後的那段歷史——一般的消費者也懶得去知道。有些品牌,將長長的名字縮寫了,好記,但是卻總不知是什麼意思。長久下來,我也默默記住了不少,有些有意思,有些——像,Uniqlo這樣的,其實也沒什麼特別含義,本來是叫「Unique Clothing Warehouse」,縮寫應該「UNI-CLO」。不過1988年在香港成立公司,登記時竟把C字寫錯成Q,變成了UNI-QLO,公司見串法特別,索性把品牌名字 (包括日本) 全部改掉,所以就變成了今天的這個名字。當下常見的品牌名字縮寫裡,倒是有這麼幾個,略感興趣的,最著名的應該是「Fcuk」了!
FCUK——每一次逛街幾乎都會看到它,因為它就在Oxford Street上,從Selfridges一出來就看到了,每次都下意識以為是粗口的那個單詞。每次都糾正自己,可是下次又下意識將那個髒字念出來,死循環。我覺得品牌可能是故意的吧?回到品牌的本身來,其實這是一個由英國人史蒂芬·馬克斯和法國時裝設計師皮埃爾·達勒、妮科爾·法西於1972年創建的品牌。1996年,開始使用FCUK當商標,並在次年取得英國商標註冊。名字的全拼是——French Connection United Kingdom的縮寫,產品包括服裝、香水和化妝品。而且品牌也極其擅長利用其名字來炒作,比如在衣服上印上「「fcuk fashion」、「hot as fcuk」、「fcuk this」、「mile high fcuk」、「too busy to fcuk」、「lucky fcuk」等字眼,結果都賣得很好。Anyway,它在廣州也有門店了。
Oxford Street的fcuk
Acne Studios的Acne不是一個單詞,不是暗瘡的意思,如果手賤要去百度或者google圖片的時候,記得加上Acne Studio,不然會出來一大堆暗瘡的圖片,略可怕。Acne這個品牌,本人也很喜歡,它是由Johnny Johansson在1997年,於瑞典斯德哥爾摩(Stockholm)創立,Acne Studios以 「Ambition to Create Novel Expressions」 的首字母組成——「旨在創造新穎的表達方式為目標」。在品牌創立之初,1997年,Acne的設計師們忽發奇想,設計推出一百條牛仔褲當禮物送給身邊人,其後竟然收到大量的訂單,要求購買Acne的牛仔褲,並登上了瑞典的《Elle》雜誌。。從此,Acne Studios正式進軍時尚圈。Acne的設計裡包含有許多現代的元素,它用舒適的物料、搭上基本的色調,營造出一種不拖泥帶水的時髦。而作為現代時裝代表,以及品牌起點的牛仔褲,自然而然成為這個品牌的key item。近幾年,品牌的鞋子,圍巾等單品也逐漸火熱了起來。
COS——2006年成立,屬於H&M旗下品牌的COS,其名字的全拼是Collection of Style,簡而譯之,就是「風格薈萃」的意思吧!我個人是非常喜歡它的設計風格的,品牌總部在瑞典,走稍微高端簡約的路線,所以它的設計風格總有一種極簡清冷的感覺在。美中不足的地方在於size太大,大概是因為北歐人民人高馬大,因此最小的xs我覺得還是很寬鬆。儘管是建立在相同的商業理念——「最優價格的時尚與品質」之上,COS 仍然是H&M集團的一部分,是作為一種補充而非競爭對手般的存在。
MCM是個在中國火到不行的品牌,但應該還是有許多不知道品牌的全名,它其實是 Mode,Creation,Munich (風格、創新、慕尼黑)三個字的縮寫。MCM於1976年,創建於德國慕尼黑,最初以製作高級旅行皮具起家,創始人是好萊塢巨星Michael Cromer。在八十年代品牌的全盛時期,MCM生產包括手錶、珠寶、香水、服裝、箱包以及小型皮具等在內的超過五百款的產品。2005年被韓國的Sungjoo Group收購之後,雖然產品還是在德國製造,但它已經變成一個韓國公司了。由於品牌轉手,不同的商業戰略加持之下,亞洲市場被首先打開,所以我們才能看到它這幾年霸氣地橫行於亞洲市場,在歐美市場反而表現平平。
Y-3是Adidas品牌和設計師Yohji Yamamoto(山本耀司)合作的高端運動品牌。品牌的Y代表Yohji Yamamoto,而3則代表Adidas三條線的logo,所以品牌取名Y-3。與山本耀司的同名品牌有其相似之處,在於標誌性的黑白灰色調,而不同的是,它更年輕,也更運動風。他將其個人品牌的簡潔、極具設計感的風格融入Y-3,只為呈現一個高端時尚的運動品牌形象。Anyway,它還蠻貴的就是了。
H&M——這是個稍微逛過街,買過衣服的人都知道的品牌。H&M這個縮寫太好念也太好記,全稱是什麼,人們似乎也不會太在意。H&M這個來自自瑞典的平價服飾品牌創立於1947年(竟然是69歲的老品牌了)。當時創始人Erling Persson只想要賣女裝,因此把公司名取作Hennes,在瑞典語中就是「她的」的意思。後來他又買下一間獵裝公司,名為Mauritz Widforss,主要是賣男裝的。在那以後,男女裝都有了,於是公司的名字也改為Hennes & Mauritz,取頭字母也就是H&M。
Vetements不是縮寫,本意也很簡單。因為它現在很火,所以放在這裡沾點邊說說。它是時下又貴,卻也賣得最好的設計師品牌之一。Vetements這個聽起來有點熟悉,但是看起來有點陌生的單詞,其實是法語「衣服」的意思——多麼簡潔,跟設計師Demna Gvasalia的名字一點都不沾邊。但是這個叫做「衣服」的「昂貴高街」品牌,以閃電之勢,搶盡時裝新聞頭條,一件衛衣七八千,被搶到斷貨,上萬元一條的牛仔褲,很快賣完,兩千多一件的雨衣,也是一上架就賣光了……所以說,一個名字重要嗎?含義重要嗎?
——有時重要,有時也不重要吧!最重要的在於其產品是否能成就這個名字。
/
____The End.
黃信然
微信號:seasonseasonhuang
黃信然,自由撰稿人。曾任圖書出版編輯,時尚愛好者。英國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時尚商務管理碩士。已出版長篇小說:《海是天倒過來的模樣》、《和花和月長少年》、《直到四季都錯過》。豆瓣電子短篇集《他們都走遠了》。
歡迎掃描以下的二維碼,訂閱我的公眾號: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