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後月球將像南極一樣,成為地球第八大洲

2020-12-06 ChiminChai

50多年前,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太空競賽中,蘇聯第一個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次載人太空飛行,第一次拍攝到月球背面的照片,第一次進行了太空行走,並完成了不載人登月的採樣返回。1960年11月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當選美國總統,他之前的競選承諾就是在任期內太空探索要超過蘇聯。當時啟動的阿波羅計劃(Apollo program)開始於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總共完成了6次載人登月,歷時11年,耗資255億美元。在工程的高峰時期,參加該項工程的企業有2萬多家,200多所大學和80多個科研機構,參與人數超過30萬人。阿波羅計劃的成功,對世界科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開創了人類踏足月球的第一步。從此,人類進入了一個探索外星的新時代。

在月球平坦區域軟著陸

阿波羅登月的18名太空人仍有10人健在,他們帶回來的380公斤月球巖石和土壤,經過科學家們的研究證實,月球上有豐富的礦藏,有極其珍貴的物質氦-3,氦-3是沒有輻射的核聚變主要能源,就是比較安全的原子彈、氫彈的原料。將來人類可以利用氦3發電,製冷、制熱,亦可作為交通運輸工具的能源。到目前為止,中國也完成了四次登月任務,實現了兩次軟著陸,其中嫦娥四號成功降落在月球的背面,玉兔號月球車利用其攜帶的可見光和近紅外光譜儀的探測,也有突破性的發現,證明了月殼下面也有月幔,其內部結構和地球類似,鬆軟的月壤平均厚度5米左右,而且發現月球背面的隕石坑多於面對地球的正面。月球是人類了解最多的地外星體,它的南北極地區也發現了水,只是比或火星上要少很多。月球沒有大氣層,幾乎是一個真空狀態,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

在月球軌道同框拍攝的地球和月球

月球是一個全然死寂的世界,是一片沒有任何微生物的不毛之地(It is a world that is completely and utterly dead,a sterile mountainous waste)。它的白天受到太陽光的照射,月面溫度高達127攝氏度;夜晚溫度可降到-183攝氏度。月球圍繞地球公轉的同時也在同步自轉,其自轉線速度每秒16米,只有地球自轉速度的三十分之一,所以月球自轉一周(從日出到下一個日出)需要27+個地球日。這樣的環境要比地球的南北極惡劣得多,但是人類的太空人早在50年前就已踏足這顆星球,在月面上自由行走,駕駛月球車在月面上馳騁。

駕駛月球車在月面行駛

月球環境雖然不適於人類群體移居,但經過局部改造,完全可以像地球南極那樣建立科考基地,可以利用月球上的天然洞穴修建防護掩體,或在月面上建造溫室大棚用來種植蔬菜,以供少數月球居民解決給養問題。總之,未來登月的科考人員可以就地取材,利用月壤中的氦-3能源發電,電力直接驅動製冷調溫設備,還可以將月球基地當作跳板,作為進行深空探測的中轉站或補給站。目前有能力登月的國家有五個(美、俄、中、印、日),我們國家要在今年完成探月工程的最後一項,發射嫦娥五號飛船,實現落月後取樣(2.5KG月壤)返回。

將從月球返回的嫦娥五號返回艙

1979年12月5日聯合國16個籤署國公布了《月球協定》(Agreement Governing the Activities of States on the Moon and Other Celestial Bodies),該條約聲明月亮應該為國際社會所有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所用。月球的表面積比地球上的亞洲還要小一些,相當於中俄蒙等幾個國家的國土面積之和。去年看過一個央視的電視節目,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表示,我國計劃將於2035年開始在月球建立科考基地,在這期間要實現載人登月。美國NASA也公布了重返月球計劃,投資26億美元在月球建立基地,於2019年開採月球資源,並將開採提煉後的資源帶到火星上去。除此之外,日本、印度也對月球虎視眈眈,其登月計劃一直在加快推進,雖有國際公約,但目前的月球現狀是誰先登錄就可以先開採,也可以建立定居點,建造月球城。

在月面上建造科考基地

其實,如果美國放棄由來已久的世界警察角色,將其軍費開支的一半用於太空探索,如果在阿波羅工程的基礎上,進行後續的登月計劃,現在的月球或許成了美國獨自佔領的第51個州(The Moon State),16個國家籤署的《月球公約》也是廢紙一張了。

之前有網友爭論一事,在月球上生活一年,地球人過了近30年,由此推斷地球人可以在月球上活到3000歲,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地球人的生物鐘不會隨著新環境的變化而改變,還要按照地球時鐘的計時,堅持8小時工作,8小時吃喝玩耍,8小時睡眠。如果在月球上繁衍幾代人之後,或許生物鐘會有微妙的變化,但估計不會突變。

本文純屬個人觀點,若有謬誤可共同關注探討。

相關焦點

  • 十幾年後月球將像南極一樣,成為地球第八大洲
    50多年前,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太空競賽中,蘇聯第一個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次載人太空飛行,第一次拍攝到月球背面的照片,第一次進行了太空行走,並完成了不載人登月的採樣返回。1960年11月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當選美國總統,他之前的競選承諾就是在任期內太空探索要超過蘇聯。
  • 月球有望成為第八大洲,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人類穿什麼衣服
    宇宙之中存在著無限的可能,當人類第一次抬頭望向布滿繁星的夜空一定會對廣袤無垠的宇宙產生很多思考.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時至今日,人類探索宇宙的步伐仍然沒有停止,以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有可能在可視的時間段內開發利用月球,屆時月球將會成為繼地球七大洲以後的第八大洲.那麼居住在月球上有什麼好處呢
  • 「第八大洲「西蘭州被發現?這種事情並不新鮮
    差不多在一個多月前,11名科學家在美國地質學會上發表了《西蘭洲:地球上隱藏的大陸》的研究報告,認為將西蘭洲(Zealandia)作為一個地質意義上的大陸能更準確地描述此區域的地質情況。嚴謹的地質學研究報告經過媒體記者的演繹和加工,我們公眾就看到了一個「轟動」的新聞資訊——「發現了第八個大陸」和「發現了第八大洲」,甚至有媒體稱「地理教科書」要被改寫了。
  • NASA:2024年太空人將徒步穿越月球南極!
    NASA在2024年重返月球的任務逐步公開,其中有一項驚人的任務是,太空人將在登陸月球後開始漫長的徒步旅行,而NASA決定讓他們完成16千米的路程!為什麼要步行?到底有什麼意義?重返月球的Artemis(阿爾忒彌斯計劃)計劃降落在月球南極,也就是和嫦娥五號類似的位置,不過他們會選擇在正面靠近南極的位置!準確的說在南極附近降落要求是比較高的,至少降落軌道要調整成極軌,而且月面通信可能會有遮擋,需要部分考慮中繼,那麼為什麼要降落在這裡呢?
  • 「第八大洲」科普:發現新「大陸」很正常—新聞—科學網
    前段時間被媒體沸沸揚揚報導的第八大洲。GSA Today 圖     差不多在一個多月前,11名科學家在美國地質學會上發表了《西蘭洲:地球上隱藏的大陸》的研究報告,認為將西蘭洲(Zealandia)作為一個地質意義上的大陸能更準確地描述此區域的地質情況。
  • 未來地球第八大洲將會在何處誕生?
    地球上有很多大峽谷之類的,像是咱們國家就有非常壯麗的大峽谷位於西藏地區,不過要說世界上最大的可並不是在咱們國家,而是在東非,在這裡有一條特別大的大裂谷,甚至這條大裂谷被稱之為地球的疤痕,因為在宇宙之中,通過衛星雲圖也能夠清晰的看到它,非常的有標誌性。
  • 前段時間被刷屏的「第八大洲」 其實並非新發現(1)
    GSA Today 圖差不多在一個多月前,11名科學家在美國地質學會上發表了《西蘭洲:地球上隱藏的大陸》的研究報告,認為將西蘭洲(Zealandia)作為一個地質意義上的大陸能更準確地描述此區域的地質情況。嚴謹的地質學研究報告經過媒體記者的演繹和加工,我們公眾就看到了一個「轟動」的新聞資訊——「發現了第八個大陸」和「發現了第八大洲」,甚至有媒體稱「地理教科書」要被改寫了。
  • 西蘭洲:地球上隱藏的大陸-第八大洲
    提出新大陸說法的11位科學家在美國地質學會上發表了這一研究報告:《西蘭洲:地球上隱藏的大陸》,他們請求將西蘭洲認定為世界第八大洲。科學家在研究報告中寫道:"這不是突然發現的,而是逐漸意識到的。"1995年地球物理學家布魯斯·魯巖迪克造出了"西蘭洲"這個詞,當時科學家認為這塊陸地具備了成為大洲所需的四個要素中的三個要素。一是巖石類型多樣化,二是高於海洋地殼,三是地殼的厚度10—30公裡。
  • 最近刷屏的「第八大洲」並不是新發現,發現新「大陸」很正常
    前段時間被媒體沸沸揚揚報導的第八大洲。GSA Today 圖差不多在一個多月前,11名科學家在美國地質學會上發表了《西蘭洲:地球上隱藏的大陸》的研究報告,認為將西蘭洲(Zealandia)作為一個地質意義上的大陸能更準確地描述此區域的地質情況。
  • 地球大陸正在分裂,一片新海洋正孕育而生,第八大洲或將形成
    德國地質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1912年提出關於地殼運動和大洋大洲分布的假說——「大陸漂移說」。魏格納設想全世界的大陸在古生代石炭紀以前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盤古大陸).它的周圍是遼闊的海洋。由於非洲大陸分裂,一片新的海洋正在出現,新的大洲將會出現,到那個時候,地球可能是八大洲,五大洋。
  • 細說消失的第八大洲,揭開沉沒的「第八大洲」之謎!
    歡迎來到良人講述科學,從小我們就知道地球上有七大洲: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不過對於這一常識,紐西蘭人民首先表示要批判一番,因為他們生活的地方正是地球上的第八大洲。那麼既然是大陸板塊,在很久很久以前,西蘭洲是不是也曾露出水面成為真正的大陸呢?答案是肯定的。關於這一點,地質學家是如何得知的呢?很簡單。如果今天你在陸地內部的某個遠古地層裡,發現了穩定的海洋沉積物或者貝殼化石,那麼就能證明當時這個地方是大海。
  • 地球大陸在分裂!第八大洲正在形成?05年的裂縫已長約56公裡
    important} 作者:文/虞子期大家都知道,地球在曾經是一個很大的板塊,但是隨著地質改變的形成,大板塊逐步發生分離,形成了如今的各個小板塊,而如今我們將其分為「七大洲而隨著地球的轉變,如今的地球其實也在發生新一輪的變化,形成新的大洲和大陸已經是可以看得見的跡象,並且在2020年科學家們又發出警告,大陸分裂可能形成新的區域,也就是八大洲、五大洋,如今地球大變已經可以看到。
  • 地球大陸在分裂,第八大洲正在形成?05年的裂縫已長約56公裡
    德國地質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1912年提出關於地殼運動和大洋大洲分布的假說——「大陸漂移說」。魏格納設想全世界的大陸在古生代石炭紀以前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盤古大陸).它的周圍是遼闊的海洋。由於非洲大陸分裂,新的大洲將會出現。也可能會出現新的海洋,到那個時候,地球可能是八大洲,五大洋。
  • 地球大陸在分裂,第八大洲正在形成?05年的裂縫已長約56公裡
    德國地質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1912年提出關於地殼運動和大洋大洲分布的假說——「大陸漂移說」。魏格納設想全世界的大陸在古生代石炭紀以前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盤古大陸).它的周圍是遼闊的海洋。然而盤古大陸因為地殼運動逐漸分離,形成了現在的七大洲四大洋,目前全球板塊處於運動之中,這個當年顛覆性的假說。
  • 這是地球上最大的「傷疤」,未來會造就世界第八大洲?
    你是否知道,未來地球可能出現第八大洲?在高中的地理課本上,曾講述過全世界陸地上最大的斷裂帶,東非大裂谷。而東非大裂谷跨越50多個維度,總長度超過6500千米。它的長度相當於地球周長的1/6。東非大裂谷位於非洲東部,從廣義上講,北起西亞,南抵非洲東南,一直延伸到莫三比克海岸。在1000多萬年前的地殼斷裂作用形成了這一巨大的裂谷。
  • 登陸月球南極地區成為多國的焦點,南極到底有什麼吸引人?
    大家好,我是璀璨的猩猩相信近期,很多朋友都看到了關於月球南極的消息,也就是,印度的月船2號探測器,即將在9月初登陸在月球南極地區。如果順利登陸在南極地區,月船2號將會是第一個著陸在南極地區的探測器。往深處想,可能並不是為了一個象徵意義,月球南極,接下來會成為我們的著陸重點區域。繼阿波羅載人登陸月球之後,我們人類這麼多年來,都沒有再次登陸到月球表面。不過,美國即將在2024年實施載人登月計劃,而登陸點就是月球的南極地區。除此之外,俄羅斯也在為載人登月做準備。
  • 「世界第八大洲」被發現了!它蘊藏巨額財富
    我們從小就從課本上學到,地球有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但前些年,科學家在紐西蘭附近發現了一塊新大陸——「西蘭洲」(Zealandia),它可能成為世界第八大洲。果真如此,我們的地理課本要改寫了。 2017年,地質學家聲稱,在紐西蘭附近發現了一塊新大陸——「西蘭洲」。
  • 地球「隱秘的角落」:第八大洲揭開神秘的面紗,西蘭大陸地圖公布
    我們從小接觸的地理常識,無論是百科全書還是教材課本,所了解的地球都是由七大洲四大洋構成的。如今,這個認知要更新了,因為科學家發現,在地球上,還有一個「隱秘的角落」,已經被認定是第八大陸地板塊。這個地方就是「西蘭大陸」(Zealandia)。
  • 東非大裂谷是地球的「傷疤」,它會造就世界第八大洲?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總會讓人驚嘆,眾所周知,世界上有七大洲。但你是否知道,未來或許會出現第八大洲?東非大裂谷,曾不止一次出現在我們的地理課本上,你能想像到,未來的第八大洲就和東非大裂谷有關嗎?東非大裂谷,位於非洲北部,總長超過6500千米,北起西亞,南到非洲東南,是世界大陸上最大的斷裂帶,氣勢宏偉,從空中看異常壯觀,很多人也把它成為「地球的傷疤」。東非大裂谷跨越50多個維度,兩側排列著眾多火山,同時它也是人類的發祥地之一。東非大裂谷一直是人們重點關注的對象,而它未來的命運,更是引起全世界的注意。
  • 非洲之角將成第八大洲?(組圖)
    2005年下半年的一系列地震,讓衣索比亞阿法爾地區的地震裂口出現了「滄海桑田」的端倪。衣索比亞、英國等國的地質研究人員經過近一年的研究後得出結論,衣索比亞高原很可能被東非大裂谷撕裂。在未來的幾百萬年內,素有「非洲之角」之稱的索馬利亞半島將漂離非洲大陸,紅海則會變成一個新的大洋。屆時,地理教科書將不得不改寫,四大洋七大洲成了五大洋八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