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裡的交響,你可聽過?

2021-01-15 北青網

雲南省紅河州紅河縣阿扎河鄉普春村切龍中寨,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哈尼多聲部民歌」的主要傳承地。由於地處山區,外來的異質文化較少進入普春村一帶,使得哈尼族多聲部民歌、梯田文化等原生態傳統文化得以比較完整、系統地保存下來。

先睹為快,看看這裡的梯田大片!

海拔約1600米,年均氣溫18攝氏度,在雲南哀牢山腹地,阿扎河鄉普春村切龍中寨傍山而建、居於雲端,曲折的山路連接著村寨中為數不多的五十戶人家,孩童嬉鬧、雞犬相聞。

梯田環繞在各個村寨周圍

除草、灌溉……九月,村民在泛出金黃的梯田間勞作,伴隨著最原生態的哈尼族多聲部民歌,人們向自然表達著對豐收的祈願。

9月,梯田裡的稻穗已逐漸飽滿

普春村切龍中寨村民 車志雄:哈尼族一年四季、過年過節,要做好幾個儀式,要守護我們的梯田,要灌溉水,如果幹了就不容易恢復水田。

知識小版塊:哈尼梯田與「刻木分水」

哈尼族世代與梯田打交道,以梯田為生命之本,一年四季都在梯田裡勞作。他們勤勞善良,常年耕作梯田、保持灌溉,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水田。水,是哈尼梯田的靈魂,為了保證所有的梯田不論位置高低、面積大小、豐欠水年都能得到充分合理有效的灌溉,哈尼族發明了一套嚴密有效的分水制度——「刻木分水」。選用板慄樹、黑果樹等耐腐蝕、耐浸泡、耐磨損木材,製作木刻分水器,把它安放在渠道的分水口處,讓水流按照開口寬度自行分水,分別流入各條分水溝,保證每塊梯田都能得到約定的用水量。

梯田是哈尼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多聲部民歌,到底是個啥?

知識小版塊:哈尼族多聲部民歌

世代與梯田打交道的哈尼族人在勞作中自然產生的多聲部民歌,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哈尼族多聲部民歌包括歌頌勞動、讚美愛情、謳歌山野田園美景等方面的內容。演唱方式分為樂器伴奏和無樂器伴奏人聲幫腔兩種,具有鮮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徵。栽秧季節,梯田裡《栽秧山歌》此起彼伏,遙相呼應、渾然一體,震撼山野、動人心魄。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栽秧山歌》

36歲的車志雄,是哈尼族多聲部民歌縣級傳承人,他的父親車克沙是省級傳承人。好多同齡人都外出打工了,車志雄卻堅定地留了下來。

車志雄:得有人來傳承我們哈尼族的文化。房子是有的,但是我們的文化、節日啊,我怕有些東西會消失掉,擔心這個事情。

車志雄在接受採訪

傳承哈尼文化,

這位村裡的年輕人,做了啥?

哈尼族沒有文字,當地的語言文化、勞作方法,隨著老人先後離去,知道的人越來越少。看到一撥又一撥的攝影師、音樂家不畏風雨來採風,外地遊客沿著崎嶇山路只為一睹梯田風採、聆聽哈尼民歌,車志雄想留住獨屬於哈尼族的精彩。

山間溪澗穿田而過

他拿起幾年前慈善組織捐贈的一臺攝像機,將哈尼族的四季更迭、風土人情一一記錄下來。

車志雄:這是「樂作佐」,村寨的一個地方,「祭寨神」前要搞一個儀式,這個就是「咪咕」,這個是「縹斯吶斯嘞」,快秋收了,把不好的東西先送出去,兩邊寨子要堵起來……

車志雄正在火塘邊給孩子們講故事

拍攝之餘,車志雄在梯田裡教孩子們唱哈尼族民歌,在火塘邊給孩子們講古老的傳說,哈尼族的美好,他想讓孩子們紮根在童年的記憶裡。

車志雄:《栽秧山歌》不是舞臺上唱的一個東西,它是梯田裡面唱的。我直接移到梯田裡面去唱,他們就特別感興趣了,愛學。

知識小版塊:哈尼族的火塘

哈尼族的火塘不僅常年不息,具有照明、取暖、燒水、煮飯的功能,更是一種文化,是哈尼族人與祖先對話的地方,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是哈尼族人心靈棲息的精神家園。

火塘邊燒水的火焰正旺

快來吧!「看十天都看不完!」

2014年,普春村實現了4G全覆蓋,2016年通了硬化路,兩年前,鄉村電商又讓村子與外面的世界緊密相連。來旅遊的客人喜歡哈尼族的梯田紅米,棕花茶、紫糯米也被當稀罕物買走,車志雄如今不用出門打工,也能衣食無憂。今年他正在重建老宅,準備用來做哈尼族的影像傳習館。

車志雄:這個館建起來了以後,傳承力度就大了,太多了,看十天看不完。我們的文化就是不愁的。

梯田鱗次櫛比

2019年底,普春村實現全村脫貧出列,家庭年人均純收入達到了4000元以上。車志雄盼望著能有更多的年輕人回到家鄉,守護哈尼族文化、發展鄉村旅遊,在家門口過上更好的日子。

車志雄:傳統的「矻扎扎」節、秋收這些,四五十人一波一波地開著大客車來。現在我們村裡的人接待不了這些人,因為家裡沒有衛生間。我跟這些年輕人講,你們建房子要設個標間,會安排大家去住、吃、玩。大家來到我們家鄉,一起傳承農耕文化,外來的人多了,就有一份收入了。

梯田已逐漸泛出金黃

知識小版塊:「努瑪阿美」是哪裡?

相傳,哈尼族,是由青藏高原南下的北方遊牧部落與雲南高原北上的南方稻作民族融合而成的。相傳哈尼族的祖先,曾遊牧於遙遠的北方一個名叫「努瑪阿美」的地方,爾後逐漸南遷,居於滇池、洱海一帶。由於受到異族侵擾,又南下至六詔山區、哀牢山區等地。因此,有人認為,遷徙到「努瑪阿美」,是哈尼族祖先結束遊牧,進入農耕時代的轉折點。那裡土地肥沃,適宜水田耕種,因此成為哈尼族人心中的故鄉。

責任編輯:向勤如(EN006)

相關焦點

  • 莊浪梯田:隴原大地上的現代奇蹟,移動土石方可繞地球六圈半
    也許你聽過哈尼梯田,聽過紫鵲界梯田,卻不一定聽過莊浪梯田。美麗的梯田不單單屬於南方,它也屬於中國西北的黃土高原。莊浪梯田 攝影:盧清國莊浪縣博物館 攝影:盧清國莊浪縣博物館 攝影:盧清國專家據莊浪臥龍鄉下川裡出土的馬牙齒及碎骨片化石推斷,在距今200萬年,莊浪一帶林木繁茂,水草旺盛,氣候溫暖溼潤。
  • 你以為梯田都是灰撲撲、單調綠?那是你沒看過這些人間仙境般的梯田!
    「地無三裡平,天無三日晴」,農史學家李根蟠認為「當地居民在長期山地耕作過程中,首先創造了梯田這種土地利用方式的可能性很大」。攝影/肖南波 加榜梯田,以近1萬畝的身軀,鋪陳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的月亮山腹地,梯田裡又散落著苗鄉特有的吊腳樓,如同銀河裡的星星。
  • 人間|你不知道的南大交響人
    當落座光線漸暗的觀眾席,凝視明亮依舊的舞臺,你可曾有過好奇:凝聚成這個「高冷」集體的,會是怎樣鮮活的個體?眼前這場撼動人心的音樂會幕後,有著哪些鮮為人知的籌備插曲?聚光燈下酣暢淋漓演奏著的他們,身兼學生與樂手的雙重身份,可曾有過力不從心的「至暗時刻」?
  • 山區稻作梯田的典型代表:雲南紅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統
    原創 農業遺產影像志 中國攝影出版社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是指我國人民與所處環境長期協同發展中,創造並傳承至今的獨特的農業生產系統,具有豐富的農業生物多樣性、完善的傳統知識與技術體系、獨特的生態與文化景觀等,對我國農業文化傳承、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業功能拓展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實踐意義
  • 絲竹裡的交響——中外經典·原創系列一」音樂會即將拉開序幕
    2018年6月8日晚7點半,蘇州民族管弦樂團「絲竹裡的交響——中外經典·原創系列一」音樂會即將在蘇州市人民大會堂拉開序幕。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彭家鵬本場音樂會上,著名作曲家劉長遠受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委約創作的《絲竹裡的交響》以及著名作曲家郝維亞專門為蘇州民族管弦樂團改編創作的《蓮》,為全球首演。由著名作曲家張朝創作的《第一揚琴協奏曲》,為蘇州首演。音樂會還將演出《國風》、《行星組曲——木星》、《古槐尋根》等中外經典名曲。
  • 詩歌《梯田,世世代代 紅河,生生不息》
    梯田的魂,生命。在崇山峻岭,水,是上蒼對梯田神秘、厚重的貺賜。那山腰的、山頂的田地,叫梯田。那肥沃的、豐稔的田地,叫梯田。那瀅澈的水,流過、浸潤的田地,叫梯田。那雲上的、天上的田地,叫梯田。這一片片、一層層田地,澆灌滿了傳奇、神秘,叫紅河哈尼梯田。雲、霧,是梯田幸運的有情人。縈繞、纏綿。一襲白衣,隨風而舞,多情、嫵媚。極盡風花雪月。風、雨,是梯田痴情的追求者。追夢、逐幻。
  • 梯田+馬鞭草,帶你進入夢幻紫色花海
    金華新聞客戶端5月17日消息 金報全媒體記者 孫夢婷 文/攝 胡淳華/攝像如果你錯過了春日裡油菜花,或者還沒來得及奔赴漫天飛舞的櫻花、桃花……沒關係,初夏的金華,還能許你一個近在咫尺的「普羅旺斯」。這個「普羅旺斯」,就在金華山赤黃公路沿線,山腰的位置,從市區開車過去約半小時。
  • 解碼紫鵲界梯田(人民眼·灌溉工程遺產)
    金黃是眼下當仁不讓的主色調,豐收的底色浸染山坡,梯田裡,稻浪起伏,谷穗飄香。遠道而來的遊客一撥接著一撥,只為在這一年中最佳的觀景時節,一睹紫鵲界梯田風採。 雪峰山方圓數百裡,唯獨紫鵲界擁有大規模梯田。躲在景觀背後的是水的神奇——梯田對水極度依賴,可登上紫鵲界一座座山頭,你看不到一座水庫,也看不到一處塘壩。 水與田的奇妙在這裡已延續了2000多年。
  • 中國三大梯田奇觀之一隱藏在江西贛州,它是「最古老」的客家梯田
    有人說梯田是地球上最美麗的曲線,這是人類改變表面形狀的最好方法之一,梯田的美麗不僅是自然產生的,而且與勤勞的工人所賦予的美麗密不可分,梯田上的一切看起來都非常自然,沿著陡峭的山坡向上分布,就像供巨人爬上天空的樓梯一樣,幾千年後形成了相當大的外觀,中國有無數的梯田,但每個人都知道最著名的梯田,剛西的階梯田被譽為「中國三大階梯田之一」,但它的知名度並不高,因此它是贛州崇義的上堡梯田。
  • 元陽梯田:夏季日出,冬季日落
    第一次去元陽梯田是在2017年7月,並不算是去旅遊,所以沒有做任何的攻略,沒有查看資料,開上車,選了高速路裡程較短的一條線路就出發了。從昆明出發,沿汕昆高速、廣昆高速、開河高速,過了箇舊市,從馬黃塘下高速,沿著元江一路進入河谷地帶,氣溫驟然升高,晴天裡空氣也變得溼漉漉的。
  • 雲南哈尼梯田拍照攻略,含日出、日落、金銀藍梯田拍攝時間地點
    紅河哈尼梯田,現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總面積約100萬畝,僅元陽縣就有17萬畝。除了知名度最高的元陽梯田,紅河哈尼梯田還包括紅河梯田、金平梯田和綠春梯田。不過,通常意義上說的紅河哈尼梯田,都指的是名氣最大的元陽梯田。元陽梯田一共有四個景區:多依樹、老虎嘴、壩達和箐口,其中,老虎嘴因為塌方,暫時關閉。
  • 日出紅河撒瑪壩梯田,唯美又溫暖,令人心醉
    或許你曾經在許多攝影網站上看過梯田的壯闊,或許你嚮往過親自去看看梯田到底是什麼樣,想像一下萬畝梯田在眼前層巒起伏,當真正面對這樣的美景,一時竟想不起用什麼詞語才能形容它的美麗。
  • ...樂團獻演大型交響套曲《我的祖國》:音符裡,祖國是至高無上的主題
    「在我的音符裡,祖國是至高無上的主題。」今年4月,作曲家張千一在北京寓所鄭重寫下這句話,獻給新誕生的大型交響套曲《我的祖國》。全曲主題鮮明、氣勢磅礴、浪漫溫馨、色彩斑斕,每個樂章意蘊相關又可各自獨立。在以交響樂隊為演奏主體的同時,穿插了鋼琴、巴揚、女高音與樂隊的協奏形式,並融入少數民族音樂元素和經典歌曲旋律。仔細聆聽,第三樂章「雪域抒懷」裡,悠揚自在的日喀則民歌《在那草地上》和聖潔深情的藏北阿里日土酒歌,似乎穿越雪山,透過陽光。
  • 加榜梯田——與「光」連接的天上人間
    加榜梯田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西部月亮山腹地的加榜鄉東北面,距縣城80公裡,是中國最好梯田之一,梯田中散落著苗鄉特有的吊腳樓。
  • 龍脊梯田旅遊景點 2020年門票多少錢一張
    文/股城網在我國不同的景點有很多,大家都是想要去一些熱門的景點遊玩的,其中龍脊梯田就是大家熟知的一個旅遊景點之一了,每年前往的遊客是不少的,那麼這龍脊梯田旅遊景點如何呢?特別是門票要多少錢一張?梯田,對於一些在農村長大的孩子來說,可能這個並不陌生,但是壯觀的梯田還是很少見的,位於廣西的龍脊梯田,如果你親眼目睹,相信會給你視覺上的衝擊。來龍脊梯田,多以徒步看景拍照為主,甚至許多攝影發燒友就是衝著日出而來。龍脊梯田門票價格龍脊梯田是桂林地區一個規模極為宏大的梯田群,分為金坑梯田、平安壯族梯田、龍脊古壯寨梯田三部分。
  • 廣西「神秘」的梯田,生長在溶洞內,還被稱為「天上迷宮」
    在我們中國這塊土地上,無論是奔流不息的長江黃河,還是綿延不斷的黃山泰山,已經成為人們心中最喜歡的景色,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習慣了這些自然景點,越來越想去尋找新的景點, 那麼今天帶你去廣西百色逛逛,尋找新的景色吧! 很多人認為這裡是廣西最「神秘」的梯田,你想知道為什麼嗎?
  • 鄭小瑛:不老樂魂的交響人生
    這也成為了她交響人生的啟蒙,在她看來,鋼琴在音樂的國度裡是自由行走的,「如果你還沒有想好讓你的孩子學什麼,那就學習鋼琴吧。即使最後不選擇音樂,鋼琴的學習也會受益一生。」 18歲那年,抗戰的硝煙剛剛散去,鄭小瑛考入了北京協和醫學院。按照當時的規定,進入協和學習前,學生必須先上幾年教會大學。當時,父母為她選擇了離上海較近的南京金陵女子大學文理學院。
  • 新亮點:詩意洋嶺-生態梯田呼喚您!
    陸河上護洋嶺村緊抓鄉村振興的機遇,利用洋嶺村的梯田、火龍果種植等特色及自然生態的獨特優勢發展鄉村旅遊
  • 詹姆斯·霍納《阿波羅13號》主題音樂交響管樂版
    ▲以上兩首音頻都是交響管樂版,原版樂譜訂購諮詢客服微信號: 13910324401而實際上,管弦動作音樂上的突破,正是霍納在這張作品中最令人驚喜的部分,除了上述曲目之外,描寫登月任務受挫的Mater Alarm也是動作音樂上的精彩作品,可想而知,這段音樂揚起時正是湯姆·漢克要說:Houston,We Have A Problem!
  • 解碼紫鵲界梯田:無井無泵卻能「天下大旱,此地有收」
    金黃是眼下當仁不讓的主色調,豐收的底色浸染山坡,梯田裡,稻浪起伏,谷穗飄香。遠道而來的遊客一撥接著一撥,只為在這一年中最佳的觀景時節,一睹紫鵲界梯田風採。  雪峰山方圓數百裡,唯獨紫鵲界擁有大規模梯田。躲在景觀背後的是水的神奇——梯田對水極度依賴,可登上紫鵲界一座座山頭,你看不到一座水庫,也看不到一處塘壩。  水與田的奇妙在這裡已延續了20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