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鳥類分布名錄》出版

2020-11-24 中國科學院

由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馬鳴研究員主編的《新疆鳥類分布名錄》(第二版)(Ma Ming. 2011. A Checklist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Birds in Xinjiang. Science Press, Beijing, 1-244.)近日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該書主要記錄了新疆鳥類種和亞種的分類與分布。編者匯聚了30餘年的野外考察成果和近10年的觀鳥記錄所著。新疆鳥類資源比較豐富。書中共收錄鳥類453種(約598種及亞種),隸屬於21目,65科,196屬,佔中國鳥類種數的34%。另外,對於有疑問的94種鳥類單獨列在正文之後,以備參考。正文給出了每個種的中文名、拉丁名(學名)、英文名、地理分布(至縣級地名及主要地理單元)、生態習性等。每科附有形態照片對應,圖文並茂。可供生物教學、科學研究以及從事農業、畜牧、林業、環境、野生動物管理、自然保護區、海關、藝術創作、國際交流、旅遊和觀鳥等人士使用。

相關焦點

  • 成都鳥類名錄發布:已知分布鳥類446種 73種近瀕危
    紅腹錦雞-攝影-牛蜀軍    成都究竟有多少種鳥類?答案是466種。4月1日,四川省暨成都市第35屆「愛鳥周」來臨之際,成都觀鳥會正式發布成都鳥類名錄1.0》(簡稱《名錄》)。    初步統計,目前成都境內已知分布有鳥類20目78科466種,其中非雀形目計有19目35科205種,雀形目43科261種。按照最新的數據,成都現有鳥種數量約佔全國總數的31.9%,名列全國同類城市前茅。    從保護類別上看,目前分布在成都的鳥類中,有5種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分別位黑鸛、金雕、綠尾虹雉、紅喉雉鶉、斑尾榛雞。
  • 《中國鳥類識別手冊》今年5月出版
    本報訊 記者焦玉海報導 《中國鳥類識別手冊》審稿暨中國鳥類調查研究現狀高級研討會3月7日在京舉行。記者在會上了解到,廣受鳥類專家和觀鳥愛好者關注的鳥類專著《中國鳥類識別手冊》將於今年5月出版。    我國是世界鳥類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現有鳥類超過1400種,約佔世界鳥類的16%。
  • 《陝西維管植物名錄》出版
    書中系統地記載了陝西維管植物屬的種類和分布,我國和世界及陝西省的具體種數,並註明中國特有、世界單種屬以及主要經濟價值,詳細列舉了每一種植物的中文名、學名、生長環境、海拔範圍、省內分布(縣級)、國內外地理分布等,還標記出陝西省特有植物、陝西省地方重點保護植物、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批次和等級、紅色名錄受威脅植物的等級、中國入侵植物的入侵等級等信息。
  • 《中國鳥類名錄》與程式設計師
    國內正在放國慶假,我在想我也沒節可過的時候,中國觀鳥年報-中國鳥類名錄 6.0 (下稱鳥類名錄或 6.0)正式發布了,馬上感覺這個節日會非常充實...自2016年年中開始被朋友暗光風影帶進觀(拍)鳥世界後,一發不可收拾。一開始時在野外拍到一隻鳥兒,回到家要花費兩個小時來確定是什麼名字。這時就在想有沒有可能做一個自動識別的工具來幫助?
  • 灰冠鶲鶯現身武漢 鳥類分布名錄又添新成員
    近日,有市民在武漢解放公園內發現一隻灰冠鶲鶯,刷新了武漢市鳥類品種新紀錄,至此武漢市鳥類分布記錄達到409種。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表示,近年來武漢市觀鳥愛好者群體不斷壯大,該協會組織其會員定期開展武漢市重點區域鳥類監測活動,增加了觀測覆蓋面和觀測機會,有效地覆蓋了武漢地區的各類不同生境
  • 鄭作新和他的《中國鳥類名錄》
    他對中國鳥類進行全面考察,帶著學生到野外觀察、採集,並舉辦鳥類展覽。抗戰爆發後,他在艱苦條件下依然堅持研究,並於1941年發表《三年來邵武野外鳥類觀察報告》。這是國內第一篇不但列出野鳥的種類,而且提到它們居留期間和數量的報導,受到當時世界生物學界的重視。抗戰結束後,鄭作新對中國鳥類進行了更為全面的考察整理。並於1947年發表了《中國鳥類名錄》。
  • 四川23年間新增135種野生鳥類 鳥類新分布記錄多由觀鳥者發現
    可能是小區裡跳躍的斑鳩,可能是公園裡站立的白鷺,也可能是城市上空飛過的猛禽,在四川更廣袤的山野之中,至少有757種野生鳥類和我們生活在同一藍天下,並且23年間新增135種鳥類。這是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成都觀鳥會等機構共同推出的最新研究論文《四川省鳥類名錄的修訂與更新》裡發布的數據。
  • 全國1/4野生鳥類青海有分布
    292種,全國1/4的野生鳥類在青海都有分布;  46種,分布在我省境內的國家重點保護鳥類眾多;  從瀕危時的22隻增長到200多隻,經過多年努力,在我省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種群擴大;  今年3月22日至28日,3.8萬隻水鳥相聚青海湖!
  • 《唐山鳥類圖鑑》出版
    《唐山鳥類圖鑑》出版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唐建勳 通訊員 李樹華)近日,《唐山鳥類圖鑑》正式出版。這標誌著我市鳥類保護研究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唐山鳥類圖鑑》收錄了我市行政區域發現和拍攝到的鳥類20目69科422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10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50多種。本書選編的照片栩栩如生,文字說明簡單明了,對各種鳥類的特徵、習性及分布的描述客觀準確,是一本簡約實用的鳥類知識的科普書,也是一本進行「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珍視生命、平衡發展」人文教育的教科書。
  • 中國觀鳥年報「中國鳥類名錄」7.0版修改說明
    1中國觀鳥年報「中國鳥類名錄」7.0版以IOC全球鳥類名錄9.1和9.2版為討論基礎,涉及了一年多來中國境內的新分布記錄鳥種和因為分類變動而增加的鳥種,及一批鳥種的學名、英文名、中文名變動,瀕危等級變化。
  • 《中國外來入侵植物名錄》出版
    本報訊 根據全國範圍內的野外調查、文獻記載、標本查閱、學名考證,由上海辰山植物園(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植物分類課題組馬金雙、李惠茹主編的《中國外來入侵植物名錄》,近日出版。名錄共記載植物95科466屬845種,其中外來入侵植物48科142屬239種。
  • 四川短翅鶯列入中國鳥類名錄(組圖)
    3月13日,中國觀鳥年報《中國鳥類名錄》4.0版本在江西官山正式發布,中國鳥類種數再次刷新,增加到1458種,四川短翅鶯被新列其中。  這份名錄是以世界鳥類學家聯合會(IOC)世界鳥類名錄為藍本,由從事鳥類分類和系統研究的科學工作者,以及常年在國內野外一線進行鳥類觀察的資深觀鳥者共同編寫而成,是觀鳥業界最前沿的名目總結。
  • 《中國鳥類識別手冊》新書發布
    中國林業出版社適時策劃出版《中國鳥類識別手冊》在野生動物保護領域下了一場及時雨。該書的作者聶延秋先生,是出自行家裡手,1453種鳥種齊全,圖片的生物學特徵性強,圖文並茂,文字說明言簡意賅,填補了我們國人自己系統地用圖示方式展示我國鳥類及其分布的空白。  我國是世界鳥類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現有鳥類超過1400種,約佔世界鳥類的16%。
  • 棲息地退化鳥類致危 四川七種鳥類進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名錄」),共有24種鳥類調升為有滅絕威脅的級別(包括易危、瀕危及極度瀕危),涉及中國鳥種13種,其中包括草原鵰、鳳頭麥雞,紅頭潛鴨在內的7種鳥類,均在四川有過觀測記錄。草原鵰是一種大型猛禽,體長為71至82釐米,體色基本呈褐色,主要分布在俄羅斯、蒙古、中國等地,在四川省甘孜州、阿壩州一帶偶爾也會出現它的倩影。「草原鵰算是川西北高原的一種留鳥,並不常見。」在這次更新的IUCN名錄上,草原鵰級別從低危變成了瀕危,這意味著這些年該種群大量減少。根據國際鳥盟(birdlife.org)的分析,草原鵰全球數量減少的原因是棲息地破壞,即草原農業化。
  • 觀鳥天堂府河溼地首發鳥類名錄 149種鳥類榜上有名
    昨日由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世界自然基金會共同發布的《武漢府河鳥類名錄暨2015年冬季府河(武漢段)越冬水鳥監測報告》可以告訴你答案:149種鳥類榜上有名,其中有大家熟悉的大雁和野鴨,也有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與白鶴。
  • 首個以中國鳥類學家命名鳥類 四川短翅鶯列入名錄
    3月13日,中國觀鳥年報《中國鳥類名錄》4.0版本在江西官山正式發布,中國鳥類種數再次刷新,增加到1458種,四川短翅鶯被新列其中。這份名錄是以世界鳥類學家聯合會(IOC)世界鳥類名錄為藍本,由從事鳥類分類和系統研究的科學工作者,以及常年在國內野外一線進行鳥類觀察的資深觀鳥者共同編寫而成,是觀鳥業界最前沿的名目總結。
  • 新疆竟然也是大型猛禽-雕的天堂,展翅翱翔的雕好漂亮!
    新疆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陸棲脊椎動物)有115種,佔全國總數的32.6%。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7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88種。令人詫異的是,新疆竟然還是大型猛禽-雕生存的天堂,新疆的 4種雕世界罕見啊!金雕:屬於鷹科。
  • 「鳥類瀕危名錄」新增24種鳥 四川發現7種(圖)
    2015 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更新,包括鳳頭麥雞(左圖)在內的多種鳥類在名錄上排名有變化,這些鳥在成都基本都可見。彎嘴濱鷸。鳳頭麥雞。  棲息地破壞 成鳥類致危因素之首  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更新了2015年度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簡稱「IUCN名錄」),共有24種鳥類調升為有滅絕威脅的級別(包括易危、瀕危及極度瀕危),涉及中國鳥種13種,其中包括草原鵰、鳳頭麥雞、紅頭潛鴨在內的7種鳥類,均在四川有過觀測記錄。
  • 臺灣鳥類名錄今年新增17鳥種 破歷年紀錄
    繡眼畫眉今年從臺灣特有亞種改列為臺灣特有種,讓全臺特有種鳥類增加至25種。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臺灣野鳥學會公布2014年臺灣鳥類名錄,今年新增17種新鳥種,不僅打破歷年紀錄,更有6種新鳥種在離島被發現。鳥類專家指出,拍鳥的人變多,加上臉書網路發達,吸引大批鳥友飛到金馬去拍鳥,意外「捕捉」到罕見新鳥種。據報導,今年總共登錄87科626種鳥類。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增百餘種鳥類,雲雀等籠養鳥在列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6月19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簡稱《名錄》)公開徵求意見。澎湃新聞注意到,《目錄》鳥綱新增了百餘種鳥類,其中,畫眉、紅脅繡眼鳥、相思鳥、鷯哥、蒙古百靈、雲雀等國內主要的籠養鳥種類都被列入其中。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正旺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說,這份名錄及其等級是以我國鳥類的分布和數量為主要依據,同時參考了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等級,評估標準更加科學,更加真實地反映了鳥類的實際生存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