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短翅鶯列入中國鳥類名錄(組圖)
3月13日,中國觀鳥年報《中國鳥類名錄》4.0版本在江西官山正式發布,中國鳥類種數再次刷新,增加到1458種,四川短翅鶯被新列其中。 這份名錄是以世界鳥類學家聯合會(IOC)世界鳥類名錄為藍本,由從事鳥類分類和系統研究的科學工作者,以及常年在國內野外一線進行鳥類觀察的資深觀鳥者共同編寫而成,是觀鳥業界最前沿的名目總結。
-
首個以中國鳥類學家命名鳥類 四川短翅鶯列入名錄
這是2008年發現弄崗穗鶥和華西柳鶯之後,在我國境內發現的又一鳥類新物種。為了紀念中國現代鳥類學奠基者之一的鄭作新院士(Cheng Tso- hsin),四川短翅鶯的種加詞(物種名第二部分)被指定為chengi,這也使它成為了首個以中國鳥類學家來命名的鳥類。
-
首個以中國鳥類學家命名鳥類 四川短翅鶯入中國鳥類名錄
這是2008年發現弄崗穗鶥和華西柳鶯之後,在我國境內發現的又一鳥類新物種。為了紀念中國現代鳥類學奠基者之一的鄭作新院士(Cheng Tso- hsin),四川短翅鶯的種加詞(物種名第二部分)被指定為chengi,這也使它成為了首個以中國鳥類學家來命名的鳥類。
-
《中國鳥類名錄》與程式設計師
國內正在放國慶假,我在想我也沒節可過的時候,中國觀鳥年報-中國鳥類名錄 6.0 (下稱鳥類名錄或 6.0)正式發布了,馬上感覺這個節日會非常充實...自2016年年中開始被朋友暗光風影帶進觀(拍)鳥世界後,一發不可收拾。一開始時在野外拍到一隻鳥兒,回到家要花費兩個小時來確定是什麼名字。這時就在想有沒有可能做一個自動識別的工具來幫助?
-
《中國鳥類識別手冊》新書發布
國家林業局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的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自1992年組建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以來,在科普宣傳、產業管理、組織建設、野生動植物保護等方面尤其是組織野生動物保護方面的出版及文體合作項目的實施,成效顯著,已在社會形成了廣泛影響。 國家林業局野生動物植物保護司巡視員嚴旬指出,當前,國內鳥類愛好者的人數呈幾何式增長,原有的鳥類出版物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廣大鳥類愛好者的各種需求。
-
《新疆鳥類分布名錄》出版
由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馬鳴研究員主編的《新疆鳥類分布名錄》(第二版)(Ma Ming. 2011.該書主要記錄了新疆鳥類種和亞種的分類與分布。編者匯聚了30餘年的野外考察成果和近10年的觀鳥記錄所著。新疆鳥類資源比較豐富。書中共收錄鳥類453種(約598種及亞種),隸屬於21目,65科,196屬,佔中國鳥類種數的34%。另外,對於有疑問的94種鳥類單獨列在正文之後,以備參考。正文給出了每個種的中文名、拉丁名(學名)、英文名、地理分布(至縣級地名及主要地理單元)、生態習性等。
-
【論文故事】首個以中國鳥類學家命名的鳥類新種:四川短翅鶯
為了紀念中國現代鳥類學奠基者之一的鄭作新院士(Cheng Tso-hsin 1906-1998,鄭老的名字一直是沿用的韋氏拼音拼寫),四川短翅鶯的種加詞被作者們指定為chengi,這也使它成為了首個以中國鳥類學家來命名的鳥類。
-
《2020年鳥類紅色名錄》正式發布:丹頂鶴仍然是「瀕危」!
,《2020年鳥類紅色名錄》現已公布。「如您所見,我們已經更新了《鳥類紅色名錄》,其中包括對許多鳥類評估的更改。最新的評估和物種概況已經在國際鳥盟數據區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的網站上公布。」來自國際鳥盟的信息告知綠會工作人員。
-
觀鳥天堂府河溼地首發鳥類名錄 149種鳥類榜上有名
昨日由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世界自然基金會共同發布的《武漢府河鳥類名錄暨2015年冬季府河(武漢段)越冬水鳥監測報告》可以告訴你答案:149種鳥類榜上有名,其中有大家熟悉的大雁和野鴨,也有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與白鶴。
-
棲息地退化鳥類致危 四川七種鳥類進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名錄」),共有24種鳥類調升為有滅絕威脅的級別(包括易危、瀕危及極度瀕危),涉及中國鳥種13種,其中包括草原鵰、鳳頭麥雞,紅頭潛鴨在內的7種鳥類,均在四川有過觀測記錄。在眾多威脅因素中,棲息地退化和喪失成為受威脅鳥類致危因素之首,佔所有因素的80.8%。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解焱表示,棲息地破壞直接或間接導致鳥類食物減少,從而影響種群及整個生物鏈,因此保護刻不容緩。
-
四川鳥類家底的最新盤點
上月27日,中國知網CNKI網站上在線發表了一篇題為《四川省鳥類名錄的修訂與更新》的論文,對四川境內已知有分布記錄的鳥類進行了系統且詳盡的梳理。根據該項研究的結果,四川省目前分布鳥類757種,從全國來看僅次於雲南(截至2007年底,已記錄到903種,楊曉君 2009)而位居第二。
-
閭山保護區鳥類名錄再增新成員
工作人員通過《閭山保護區鳥類名錄》核對,發現上述兩種野鴨在該名錄中沒有記錄,為閭山保護區新記錄種。目前上述兩種野鴨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即國家「三有」保護鳥類。
-
成都鳥類名錄發布:已知分布鳥類446種 73種近瀕危
紅腹錦雞-攝影-牛蜀軍 成都究竟有多少種鳥類?答案是466種。4月1日,四川省暨成都市第35屆「愛鳥周」來臨之際,成都觀鳥會正式發布成都鳥類名錄1.0》(簡稱《名錄》)。 初步統計,目前成都境內已知分布有鳥類20目78科466種,其中非雀形目計有19目35科205種,雀形目43科261種。按照最新的數據,成都現有鳥種數量約佔全國總數的31.9%,名列全國同類城市前茅。 從保護類別上看,目前分布在成都的鳥類中,有5種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分別位黑鸛、金雕、綠尾虹雉、紅喉雉鶉、斑尾榛雞。
-
山中出俊鳥平原兔子多:四川發現鳥類新種短翅鶯
由瑞典鳥類學家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在中國四川發現了一種新的鳥類物種。論文的第一作者瑞典鳥類學家佩爾·阿爾斯特倫(Per Alström)教授曾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多次來到四川峨眉山進行觀鳥,那時他還只是一個狂熱的觀鳥者。1992年那一次,阿爾斯特倫和朋友正走在步道上,突然,灌木叢後傳出了一陣既似鳥鳴、又似蟲鳴的聲音。
-
中國觀鳥年報「中國鳥類名錄」7.0版修改說明
1中國觀鳥年報「中國鳥類名錄」7.0版以IOC全球鳥類名錄9.1和9.2版為討論基礎,涉及了一年多來中國境內的新分布記錄鳥種和因為分類變動而增加的鳥種,及一批鳥種的學名、英文名、中文名變動,瀕危等級變化。
-
「鳥類瀕危名錄」新增24種鳥 四川發現7種(圖)
2015 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更新,包括鳳頭麥雞(左圖)在內的多種鳥類在名錄上排名有變化,這些鳥在成都基本都可見。彎嘴濱鷸。鳳頭麥雞。 棲息地破壞 成鳥類致危因素之首 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更新了2015年度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簡稱「IUCN名錄」),共有24種鳥類調升為有滅絕威脅的級別(包括易危、瀕危及極度瀕危),涉及中國鳥種13種,其中包括草原鵰、鳳頭麥雞、紅頭潛鴨在內的7種鳥類,均在四川有過觀測記錄。
-
全球又有24種鳥類入瀕危名錄 四川發現7種瀕危鳥
棲息地破壞 成鳥類致危因素之首 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更新了2015年度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簡稱「IUCN名錄」),共有24種鳥類調升為有滅絕威脅的級別(包括易危、瀕危及極度瀕危),涉及中國鳥種13種,其中包括草原鵰、鳳頭麥雞、紅頭潛鴨在內的7種鳥類,均在四川有過觀測記錄。
-
福建出版中國最全「鳥書」 堪稱鳥界本草綱目
作為我國鳥類學研究的奠基人,他主編了《中國動物志》14卷鳥類志中的7卷,還是我國鳥類分類學說的創新者。而在鄭作興院士逝世十多年後,福建海峽書局出版了中國最全的「鳥書」、鳥界的「本草綱目」,它就是《中國鳥類圖鑑》。
-
為什麼中國99.8%的鳥都是由外國人發現和命名的?
但凡描述中國鳥類的文獻和科普讀物,上來都會先吹一段兒「中國地大物博,鳥類多樣性豐富」之類。當然這也不是毫無根據地吹,中國有記錄的鳥類達1400種以上,雖然不是全球鳥最多的國家,但排個前八還是沒問題的。 中國地大物博,鳥類多樣性豐富,並不是只有麻雀。
-
中國鳥類圖庫建成上線 涵蓋中國全部1445種鳥類
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生態影像文化委員會、中國鳥網建設的中國鳥類圖庫近日上線。 圖庫依據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光美最新出版的《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建設,圖片超過8萬張,涵蓋中國全部1445種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