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科技日報有報導稱,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研究團隊正在研製一款用於新冠病毒的疫苗,研究人員在實驗動物身上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
什麼是實驗動物?為什麼要在動物身上做實驗?它對我們人類有什麼幫助?
近日,2020年廣州院士專家校園行在雲端與青少年見面。廣東省實驗動物監測所所長朱才毅向青少年進行實驗動物相關知識的科普。
專家介紹:
攝影 盧傑
朱才毅
現任廣東省實驗動物監測所所長、研究員,長期從事科技管理工作,在科普傳播、科技管理等方面具有豐富的理論、獨到的心得和實踐經驗,曾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廣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是廣東省及廣州市科普專家庫成員。
下面,讓我們一起進入實驗動物的科普時間吧~
因為,實驗動物身上也存在一些跟人類類似的疾病,能夠局部或者全部地反映人類得病的過程和特點。科學家們研究這些疾病在實驗動物身上的發生、發展過程,對於研究如何為人類治病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研究新藥的過程中有許多未知的風險,通過在實驗動物身上做實驗,能提前發現這些可能存在的危害。
例如,在某些大鼠身上會有跟人類相似的高血壓病,這種疾病伴隨著高血壓性心血管病變,能幫助科學家們研究如何治療人類的腦血栓和梗死等症狀。
#案例#
2020年6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廖玉華研究團隊在《Hypertension》雜誌發表研究稱,他們研發的一款高血壓疫苗在自發性高血壓大鼠模型中開展試驗,發現效果非常穩定。
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設立一百多年以來,其中有75個獎項都得益於對實驗動物的研究。
Tips
2002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是雪梨·布雷內,羅伯特·霍維茨和約翰·蘇爾斯頓。他們獲獎的原因是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正確選擇線蟲作為模式生物,發現器官發育和「程序性細胞死亡」過程中的基因規則。
作為「活的試劑和度量衡」,實驗動物在醫藥、化工、輕工、環保、航天、商檢及軍事上得到廣泛的應用。它們是人類健康的守護者,是探索生命奧秘的先行者。
說起實驗動物,可能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就是小白鼠。但其實,目前常見的實驗動物其實有很多種。
圖片|全景視覺
如小鼠體型小、生長快、飼養管理方便、容易達到標準化,與人類基因相似度在90%以上,是目前應用最廣泛、被研究得最詳盡,品種最多的哺乳類實驗動物。
大鼠體型較小,遺傳學較為一致,對實驗條件反應較為近似,常被譽為精密的生物研究工具,是藥理學、毒理學、營養學等研究常用的實驗動物。
比格犬性情溫順、易於馴服、具有抗病能力強、遺傳性能穩定、反應一致等優點,擁有發達等神經系統和血液循環系統,被廣泛應用於藥品安全型評價試驗、慢性疾病實驗研究、試驗外科學等。
豬和人類在解剖學、生理學上較為接近,器官體積與人類相近,是異種器官移植最受關注的實驗動物。
圖片|全景視覺
猴作為非人靈長類動物,進化程度高,解剖生理學特點與人類近似,尤其是高級神經活動比較發達,是其他實驗動物無法比擬的,是科學研究中最重要、不可代替的動物模型。
此外,常見的實驗動物還包括地鼠、豚鼠、兔、斑馬魚和蝦虎魚等,而在其中,每一個品種的實驗動物又有許多不同的分類,它們在不同學科中各自發揮作用。
雖然用動物做實驗有許多好處,但是不合格的實驗動物會危害到科研人員的生命安全!控制實驗動物的質量,就是保障我們的公共生命安全。
案例1
廣東省在1990、1997、1999、2007年,先後發生了四起由實驗大鼠引發的流行性出血熱事件,導致六名實驗室工作人員感染,這幾起嚴重事故都發生在沒有申領實驗動物許可證的單位(部門)。
案例2
2010年12月,某農業大學醫學學院由於相關教師在實驗中使用了未經檢疫的山羊,導致2011年3月至5月,學校裡27名學生和名教師被感染國家乙類傳染病——布氏桿菌病。
生命,就應該彼此尊重。給予實驗動物福利不僅是人道主義的要求,同時也是科學實驗的要求。只有保障實驗動物的福利,在實驗室才能儘可能降低實驗動物應激反應對實驗可能造成的幹擾。
實驗動物有哪些福利呢?科學家考林思伯在《動物福利》一書中列出「五大自由」:
生理福利:免受饑渴的自由
環境福利:生活舒適的自由
衛生福利:不受痛苦傷害,疾病折磨的自由
行為福利:表達天性的自由
心理福利:無恐懼、悲傷的自由
所有實驗動物們的生活都需要精心照料,甚至可以說是「無微不至」的照料。
以小鼠為例,它們的「公寓」裡有獨立換氣系統,每個套間裡的空氣都有的進氣和排氣口,避免交叉感染,最讓人羨慕的是每個換氣系統中都安排了各種過濾設備。
小鼠們的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atp、維生素等十幾種營養物質;生活環境氣溫恆定在可控制的範圍內,沒有霧霾和「桑拿天」;生活環境中噪音不高於60分貝。
最後,朱才毅總結道:「實驗動物資源及平臺是支撐國家科技創新的基礎性、公益性的戰略資源,在服務、推進和引領生命科學基礎研究、現代生物技術創新中處於重要戰略地位,並發揮著其他科學基礎支撐條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主辦方將繼續推出更多主題的活動,
敬請期待!
更多精彩,
請關注廣州市青少年科技中心微信公眾號
廣州院士專家校園行
廣州院士專家校園行以弘揚科學精神、倡導科學思想、傳播科技知識為重點,依託中國科協的網絡資源和人才智力資源,邀請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以及全國(包括港澳臺地區)各高校、科研院所的優秀科技工作者,為小學、初中和高中不同年齡層的青少年開展科普講座。
講座內容以適合青少年特點,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現代科學知識為主,不僅突出知識性、科學性和通俗性,更強調趣味性和新穎性。授課形式多樣,語言淺顯通俗易懂,同時,通過分享科學家的拼搏、創新的人生經歷,傳播科學精神,引發青少年思考。
【免責聲明】:相關文字圖片來源於專家的ppt和網絡,如有任何侵犯版權情況,請聯繫我們。
【記者 盧傑】
【編輯 綰霞】
來源:微社區e家通大石在線(微信號:xxsbejt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