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科學大白的世界,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小白鼠,探索其中隱藏的奧秘吧。小白鼠是實驗室經常用到的實驗動物,觀察某種藥物的作用,以及研發新藥時幾乎都會用到它們。那麼小白鼠有什麼特殊之處?為什麼做實驗都要用到它們呢?地球上的生物種類如此豐富,又能不能找到它們的替代品呢?
科學家們進行科學實驗的目的無非就是為了人類更好的發展,不管是新藥開發還是藥物副作用的研究,歸根結底都是為了人類利益最大化。所以如果要找實驗對象,肯定會選擇和人類比較相似的。
小白鼠雖然體型很小,但和人類一樣都屬於哺乳動物,並且在基因方面也和人類非常相似,大概在80%以上,所以小白鼠和人類在各方面的相似度都很高,比如身體代謝速率和機體免疫功能。而且人和鼠感染細菌的種類也相差不大,在人類身上發生的一些疾病幾乎都能在小白鼠身上找到。這也使實驗研究非常方便,比如研發治療人類糖尿病的藥物就可以從小白鼠身上下手,不僅操作難度小,還有很高的準確度和借鑑度。
目前依靠小白鼠,科學家們研究成功的項目也越來越多,比如維生素K的發現,各種疫苗的研發以及用於治療癌症的單克隆抗體技術。這些造福人類的技術能夠成功,都不開小白鼠的貢獻。
在實驗室最常用到的動物就是小白鼠,雖然偶爾會用到兔子什麼的,但小白鼠仍然是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動物。可能有些人會疑惑:如果要找和人類相似度最高的動物來做實驗,那猴子和猩猩不就是最適合的嗎?確實,靈長類動物和人類的相似程度遠遠高於小白鼠,但科學研究並不是只顧研究,還要考慮倫理道德問題,之所以使用小白鼠,是因為它們繁殖速度快,生命周期短,即使頻繁使用也不會對物種生存造成太大的影響。
但靈長類動物不同,它們的繁殖速度較慢,生命周期也很長。如果用它們做實驗,不僅會影響整個的物種生存,還可能會影響大自然的生態平衡。所以,綜合全方面來看,小白鼠才是做實驗的最佳首選,目前還真沒有找到可以替代它們的實驗動物。
今天關於小白鼠的科學知識你了解了嗎?歡迎和科學大白一起,探索更多美妙的科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