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o(* ̄▽ ̄*)ブ ,大麥的《星際爭霸十萬個為什麼》又和大家見面啦!星際爭霸遊戲中蟲族的雷獸不論是新老玩家一定都再熟悉不過吧,由於其巨大的體型幾乎和人族的戰列巡航艦一樣令玩家們印象深刻。但是或許有不少玩家不了解,實際上雷獸擁有許多不一樣的進化分支,在星際1時代由於遊戲容量的限制玩家只能看到雷獸的最原始形態,而到星際2之後雷獸還演化出了許多更奇特的形狀,今天大麥就要來給大家介紹星際爭霸中雷獸的一個新分支「暴龍獸」。
剛看到這個名字大家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數碼寶貝當中亞古獸進化的暴龍獸,或許進行翻譯的工作人員是個數碼寶貝迷也說不定,畢竟這是不少80年代遊戲動漫愛好者的摯愛。先來說說暴龍獸的特點,暴龍獸同其他雷獸的最大區別在於,暴龍獸死亡之後會生成一個繭,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從新滿血復活。這個設定有點兒像魔獸爭霸3中牛頭人的大招,還有DOAT當中骷髏王的大招。
而暴龍獸的誕生也非常有趣,當時有幾頭雷獸在進攻人類要塞,蒙斯克為了解決這些怪物下令釋放一個正在研發當中的新型核彈。這個核彈和過去不同的核彈不一樣,先前的核彈採取的核聚變的方式,實際造成的核輻射汙染比較小。後來隨著異蟲的護甲越來越強以及超快的自我復原能力,有時候如果不是近距離命中的話,異蟲很快又會恢復活力。
因此帝國開始研發一種新型核彈,當核彈爆炸之後,聚變產生的巨大能量驅動核彈中的晶體礦電離產生巨大的靈能爆炸從而對異蟲產生巨大的打擊。不過這種核彈仍舊只是實驗中的產物,靈能爆炸的強度還達不到需求,結果反而輕微的核輻射加上靈能的影響促使了雷獸發生了變異。變異的結果是更進一步激發了雷獸的自我復原能力,變異的雷獸身體開始放出紫色的光芒,這是異蟲細胞DNA受到靈能激發的結果。
而最要命的是,這些暴龍獸呢他們的自我復原能力強到只要身體還有5%的細胞塊存在,提供足夠的能量就能復原到一隻完整的雷獸,而且這個復原次數不受限制,只要能源源不斷提供能量就能無限再生,有點兒像死侍。
突然發現老美似乎對於核輻射情有獨鍾,不管是影視作品還是遊戲都離不開核輻射的身影,比如知名的RPG遊戲廢土還有廢土的精神續作輻射,都是在被核彈摧毀的末世背景下進行的。在遊戲中會出現各種奇奇怪怪的輻射生物,而且這些遭受輻射的生物還都格外的強,但事實上在現實世界當中遭受了核輻射的生物基本上都活不了多久,即使能活下來生命也極其脆弱。
其實老美鍾情於輻射背景還得追溯到上個世紀和蘇聯的冷戰時期,當初美國和老大哥之間的核競賽下不少美國人都對於核輻射有深深的恐懼,因此在那個時期之後湧現了大量的關於這個的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自然這就成為了一種特點流傳了下來。因此現在我們在不少科幻遊戲當中核輻射幾乎成為了標配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