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米音樂」死亡:真實原因浮出水面

2021-01-14 界面新聞

文 | 鉛筆道 古典典

編輯|吳晉娜

幾天前,蝦米音樂宣布將從2021年2月5日起關閉服務,這一消息在音樂圈和創投圈裡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很多人可能都忘了上次用蝦米聽歌是什麼時候,但它卻承載了不少人的青春記憶,也滿足了人們對一個優質音樂社區的想像。「對於一些人來說,蝦米是那個安放靈魂的角落,」一位音樂愛好者對鉛筆道說道。

曾經,蝦米是專業音樂的代名詞。無論是音樂發燒友還是入門者,都能找到自己的所愛。在告別信中,蝦米音樂的團隊強調,產品的每一次更新和迭代,都是為了回歸音樂本身。「但不可迴避的是,我們在發展過程中曾錯失了一些關鍵機會。在音樂版權內容的獲取上,沒能很好地滿足用戶多元化的音樂需求,這也是我們最大的遺憾。」

經過採訪和調研,鉛筆道總結了蝦米走向「墜落」命運的原因,大約三個:

第一, 有氣質,不賺錢,始終找不到合適的盈利模式。

第二, 在版權大戰裡節節敗退,沒有抓住資本的窗口期,徹底把戰場拱手讓人。

第三, 難以融入阿里的企業文化,從舞臺中心不斷後退,既輸了流量,也丟了氣質。

今年,這個成立13年的老牌音樂平臺將徹底告別了大眾,也讓聽著網絡小眾音樂成長起來的一代90後感慨「爺青結」。如今的音樂平臺版權大戰似乎已經大局已定,但不可否認,不管在哪個網際網路大廠的生態體系中,音樂平臺都是一個尷尬的存在,成本高,難盈利,用戶的付費意願始終沒有得到預想中的水平。

也許真正適合在線音樂發展的模式還沒有出現。一位從業者就認為,「音樂平臺仍然需要一次技術革命,把音樂產品做到真正的零售化。這個價格不是0元,也不是12元(多數平臺的會員月費)。如果有一天誰摸索出了這個價格,那就是社會願意付給音樂的價格。」

註:本文內容主要來自鉛筆道記者採訪和網絡公開信息,論據難免偏頗,不存在刻意誤導。

有氣質的平臺不賺錢

2007年,音樂發燒友王皓離開了工作四年的阿里,開始做一個音樂分享社區。次年,蝦米網上線。

那是音樂的數位化浪潮剛剛興起的年代。用戶告別了CD和磁帶,開始在網絡上尋找自己喜愛的音樂,而蝦米成了一群小眾音樂愛好者的天堂。

雷宇曾是一位唱作人,後來轉型在音樂版權服務領域創業。他回憶起自己青春期時酷愛R&B,但是在百度和酷我等音樂平臺搜索後只有一片空白,直到遇見了蝦米。「酷狗當時上線了在線K歌,讓你把家變成KTV;而蝦米在不斷細化它的標籤,讓你能檢索到各種各樣的獨立音樂人。這簡直是兩個世界。」

蝦米的氣質是獨特的。它最初的模式是P2P(Peer to Peer),用戶自行上傳音樂,編輯歌單,完善音樂人資料,在短時間內聚合了一個優質的愛好者社群;它的音樂推薦也沒有完全迎合大眾喜好,而是想讓聽歌的人發現更多。王皓曾對媒體表示,蝦米並不會向用戶推薦大眾熟知的歌手,而是會推薦大家並不了解的那10%。

用過蝦米的人都會肯定它的氣質。「我有一陣每天起床都會刷蝦米的每日推薦,總能發現一些令我驚喜的歌曲,」一位蝦米用戶對鉛筆道說道,有一段時間她身邊的重度音樂愛好者幾乎都在用蝦米。另一位「蝦友」灰灰,從高中開始就在蝦米聽搖滾和古風類音樂,並發現了很多獨立音樂人的小站。「蝦米有一種很認真地做音樂的感覺,而不是一味地追趕流行。」

蝦米的氣質也吸引了資本。資料顯示,2008年1月和2010年6月,蝦米音樂完成了兩輪融資。

但對於行業而言,流媒體平臺的崛起顯然攪亂了秩序。曾經,音樂人可以靠實體專輯獲得體面的收入,但數位化的浪潮興起之後,音樂人的生存空間越發逼仄。「那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純盜版年代,大家只能靠彩鈴掙錢,」雷宇說道。

蝦米早期的解決方案是,用戶在線試聽UGC曲庫免費,但如果下載320K碼率的高品質音樂,則需要付費。但這個解決方案並沒有讓音樂人買帳。2010年,李志、周雲蓬聯合十幾位民謠歌手共同抵制蝦米,表示蝦米提供下載的音樂作品並未得到創作者的授權。2012年,左小祖咒在微博上怒斥蝦米,稱自己從沒拿到過錢。

音樂人賺不到的錢,平臺也撈不到。一面是高額的版稅,一面是用戶抬不起來的付費意願,蝦米的前行越發沉重。王皓曾對媒體表露,蝦米每年支付的版權費用是收入規模的十幾倍。

入不敷出六七年後,蝦米最終決定投靠阿里。誰也沒想到,這場表面風光的聯姻奠定了蝦米最終的敗局。

輸掉版權大戰

2013年被阿里收購時,蝦米是行業的俯視者。憑藉「最全的音樂分類」、「最多元的音樂庫」和「小眾音樂收留者」等標籤,蝦米的註冊用戶達到了2000萬。

當時,天天動聽已經收歸阿里麾下。2015年3月,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合併為阿里音樂。在阿里的規劃裡,天天動聽面向大眾音樂市場,蝦米走專業音樂人路線,二者可以齊頭並進,拿下音樂市場的份額。

不過,阿里的反應還是慢了一拍。

2015年,國家出臺「最嚴版權令」,要求無版權音樂在當年7月31日前全部下架。一時間,各大音樂平臺之間掀起了一場版權爭奪戰。阿里合併了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正是為了面對競爭對手在版權大戰中的夾擊,但入局過晚,被騰訊搶去了先機。

2014年,早在版權新政策出臺前,騰訊便開始接觸三大國際唱片公司——環球、索尼和華納(以下簡稱「三大」)。截至2017年5月,騰訊已經與「三大」達成戰略合作,樹立了難以撼動的版權壁壘。此外,QQ音樂還在2016年7月與擁有酷狗和酷我的海洋音樂互通數位音樂業務,成立了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至此,騰訊徹底坐穩了數位音樂平臺的頭把交椅。

雷宇表示,騰訊的搶先入局哄抬了版權價格,把其他競爭者擋在了門外。「2016年我們去談『三大』的時候,報價是800萬;到了2017年,直接翻到了1.3億。」他介紹,版權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在盜版猖獗的年代完全是白菜價。「現在,版權已經成了商業武器。這樣竟爭下去的話,其他玩家只能餓死。」

蝦米把一手好牌打爛,讓長期關注文娛行業的投資人也感到惋惜。星瀚資本創始合伙人楊歌就認為,蝦米有今天的結局,是因為在加入阿里後,錯過了資本運作的最佳窗口期。「它應該趁著競爭對手業務量沒起來的時候,先藉助阿里的力量做併購和產業集群化,這樣才能形成競爭壁壘。」

商業的運行邏輯是殘酷的,輸掉版權大戰後,蝦米再也沒能翻身。據艾瑞諮詢《2016年中國在線音樂行業研究報告》,2016年,酷狗、QQ音樂、酷我音樂在音樂版權的覆蓋率共為90%,而阿里音樂只有20%。有統計顯示,2015-2016年,QQ音樂的曲庫規模已達到1500萬首,而蝦米音樂只有400萬首。

「大部分人還是聽周杰倫、五月天、BTS,蝦米沒有搶到這些資源,用戶一定會流失掉,」曾經的蝦米用戶灰灰說道。Questmobile提供的數據則顯示,截至2018年7月,QQ音樂的MAU為2.9億,蝦米音樂的MAU為2277萬,不足QQ音樂的十分之一。

阿里不會做文娛?

喪失版權的蝦米,在與騰訊音樂與網易雲的競爭中越發被動。但在雷宇看來,蝦米與阿里文化的不適配,是導致蝦米墜落的深層次原因。

剛加入阿里時,蝦米在專業音樂的探索上是有野心的。2014年,蝦米音樂啟動了為期一年的「尋光計劃」,集結了聲音玩具、邱比、金玟岐、程璧、燕池、鯨魚馬戲團等一批獨立音樂人,為他們製作了14張唱片,獲得了1.6億次試聽。

蝦米音樂「尋光計劃」

對於音樂人,蝦米也給予了高度的自主性。程璧在當年的採訪中提及:「蝦米對我們音樂人的態度就是,你有好音樂,我們可以推廣,但是你的發展是你自己的事,他們不會參與。」

」無論是對音樂人,還是用戶,蝦米都足夠尊重。」雷宇認為,蝦米初期併入阿里時仍想保持這種氣質,因此免不了與阿里的企業文化形成對抗。但顯然,胳膊是擰不過大腿的。

對抗的潰敗始於管理層的震動。據《第一財經》報導,前騰訊在線視頻部總經理劉春寧於2013年空降阿里,直接管理蝦米音樂。劉春寧來了不久就要求蝦米糰隊從杭州城區的辦工空間搬到阿里的西溪園區總部。據蝦米前員工回憶,這次搬家後,蝦米的創始人團隊逐漸失去了話語權。

到了2016年1月,王皓從蝦米音樂調離,轉崗釘釘。他當時在朋友圈直言自己不想再做音樂了,「我投身這個行業已經八年了,初衷是想讓這個行業跟上時代,但是現在行業現狀已經荒誕到令人髮指。」

管理層變動後,蝦米在商業化上有一些激進的嘗試,但效果都不理想。雷宇回憶,阿里曾經讓淘寶店接入蝦米的播放器,可以在用戶進店時推送音樂,這件事當時在音樂圈裡「炸了鍋」。「你讓宋冬野的歌出現在賣拖鞋的店裡,大夥肯定不樂意。」他認為,被納入阿里的蝦米丟掉了對行業的尊重,而這曾經是蝦米最引以為傲的地方。「阿里把這群音樂人看成了可以變現的資產。它不懂得如何和這群人打交道。」

楊歌則認為,阿里的電商屬性與蝦米的文化屬性很難融合。「阿里的流量重心在電商和金融,如果想切入文娛這種2C市場的流量,還是有鴻溝的。阿里雖然資金雄厚,但是對蝦米的業務沒什麼加成效果。」相較之下,QQ音樂和網易雲背靠騰訊和網易的內容生態,更容易在流量上產生聯動。

當蝦米在阿里日趨邊緣化,網易雲正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項目在網易內部如火如荼地展開。獨立音樂人也開始轉移陣地。從2014年起,網易雲開始招募獨立音樂人,2016年又投入2億元推出「石頭計劃」扶持獨立音樂人,連續舉辦三季。到了2020年,網易雲上聚集的原創音樂人總數破20萬,原創音樂作品總數超150萬首。

就連阿里也站到了網易雲這邊。2019年9月,網易雲拿到了一筆7億美元的B+輪融資,阿里巴巴是投資方之一。這被外界視為阿里將放棄蝦米、轉投網易雲的信號。

遙遠的「盈利夢」

蝦米的「墜落」是數位音樂行業的標誌性事件,但玩家們還遠遠沒到終局。

對於用戶來說,聽歌正在變成一件越來越麻煩的事。音樂愛好者何昕熠對鉛筆道表示,他現在主要用網易雲聽歌,但為了偶爾能聽上一兩首周杰倫或五月天,他還是充了QQ音樂的綠鑽會員。這意味著他每月在兩個平臺的充值超過20元。

「以前會把別的平臺的歌下載下來,導入網易雲,但是現在做不到了,」他表示,各大音樂平臺用版權築起護城河後,在不同的App間切換聽歌已經成了常態。

音樂愛好者不得不在聽歌上花更多的錢,但也難以支撐數位音樂平臺的盤子。騰訊TME在2020年二季度財報中稱,用戶訂閱收入達到13.1億元,付費用戶的規模超過5000萬。但騰訊音樂的MAU為6.5億,如此算來付費用戶的佔比僅為7%。

「現在各大平臺仍在燒錢階段,基本沒有探索出盈利模式的,」一位音樂從業者告訴鉛筆道。騰訊音樂主要是靠「全民K歌」這類的社交娛樂業務富養,後者的ARPU(單用戶平均收益)值是前者的10倍;而蝦米雖然有阿里傍身,但沒有探索出盈利模式,也難以為阿里的電商業務引流,自然成為了一枚棄子。

談及數位音樂行業的未來走向,雷宇認為音樂平臺仍然需要一次技術革命,把音樂產品做到真正的零售化。

「未來的產品要讓足夠多的人願意為音樂付錢,就像你去超市買東西一樣。這個價格不是0元,也不是12元(多數平臺的會員月費),可能在0-12的區間裡。如果有一天誰摸索出了這個價格,那就是社會願意付給音樂的價格。」

在線音樂行業的戰爭,依然未到終局。

(應受訪者要求,雷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蝦米和它的音樂夢|蝦米網|阿里音樂|蝦米音樂|在線音樂|阿里星球|...
    11月29日,微博認證用戶(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相徵發布微博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 據用戶@果殼放大燈稱,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對於該則傳聞,截至發稿阿里巴巴官方暫無回應。(編者註:蝦米音樂最新回應不予置評。)
  • 蝦米音樂:生於理想,死於商業
    音樂類App的後起之秀以及用戶,只要想了解風格分類等音樂知識,去蝦米就夠了,根本無需百度。蝦米音樂就像是音樂界的百科全書,被公認為「音樂圖書館」。很多用戶關於音樂知識和音樂審美都是在蝦米「音樂圖書館」學到的,在眾多音樂平臺裡,蝦米至今都是最專業的。UGC的生產模式培育大量創作者。
  • 紅髮真實身份浮出水面,手上的紋身暴露一切,是洛克斯唯一的後代
    紅髮真實身份浮出水面,手上的紋身暴露一切,竟是洛克斯唯一的後代!在海賊王中很多人的身份都是非常神秘的,甚至於是碟中諜,每一個人都隱藏的非常好,就好像他本身就該是這樣的,而在眾多人中,最神秘的還要數紅髮了!
  • 蝦米音樂
    今日,蝦米音樂正式宣布將於2月5日關閉音樂服務。回顧蝦米音樂一路走來,幾次重大決策的失利,成了它衰落的節點。在不得已放棄音樂夢想後,王皓去阿里做了一名工程師,這才得以用「蝦米音樂」繼續他的音樂夢想。剛上線的蝦米音樂獲得不少投資,在2013年更是被阿里巴巴收購。2015年,蝦米音樂與天天動聽合併組建成阿里音樂,高曉松、宋柯加盟,任董事長、CEO兩大要職。不過,蝦米音樂創始人王皓和兩人分歧很大,高曉松甚至公開嘲諷王皓,如果蝦米堅持要做小而美,當初就不應該賣。
  • 蝦米音樂別了!教你把蝦米導入QQ音樂網易雲音樂
    蝦米音樂歌單如何導出到QQ音樂蝦米音樂歌單導入QQ音樂詳細步驟:步驟一:打開蝦米音樂你想要導出的歌單,點擊分享按鈕,選擇複製連結。步驟二:打開QQ音樂→我的→菜單按鈕(三個橫杆)→導入外部歌單→把連結粘貼到輸入框中。蝦米音樂歌單如何導出到網易雲音樂步驟一:打開蝦米音樂→個人中心→滑動到最下記住自己的蝦米音樂ID。
  • 蝦米音樂關停:理想主義的熱血,永遠留在了昨天
    從2007年4月上線開始,以文藝範著稱的蝦米,就在一直呼籲行業對正版的重視。試圖以音樂上的專業性,來獲得用戶的尊敬。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蝦米的運營成本一直高於其他平臺。要在競爭中突圍,蝦米只能走一條更少人走,也更難得路。
  • 蝦米音樂怎麼申請退款 蝦米音樂什麼時候關閉停止服務時間
    1月5日今天,蝦米音樂官博正式發布了官方聲明表示停止服務,在公告中明確了停止服務時間,以及相關的退費也做出了說明,那麼,蝦米音樂什麼時候停止服務?怎麼申請退款?下面小編就來說說。  蝦米音樂什麼時候關閉停止服務時間  1月5日上午,蝦米音樂發布官方聲明表示,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
  • 蝦米音樂為何被傳關停?
    雷達財經出品 文|張凱旌 編|深海曾站在音樂App鄙視鏈頂端的蝦米音樂,要關閉解散了?11月29日,有微博用戶爆料稱,蝦米將於明年1月關閉。後據媒體報導,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有可能將要解散。對此,蝦米音樂官方回應稱,不予置評。
  • 曾經被高分軟體的蝦米音樂為何迎來關閉
    2007年,王皓從工作了4年的阿里巴巴離開,正式創立了「蝦米網」,這也是蝦米音樂的前身,隨後的2008年,蝦米音樂也正式上線。無論是創始人的音樂人身份,還是他們成立蝦米的初衷,都註定了蝦米站在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位置上。
  • 洗牌過後,在線音樂市場的「後蝦米」時代
    蝦米音樂就是這樣一個存在。然而,運營十二載的蝦米音樂終究是在2021年的開頭迎來了告別時刻。蝦米音樂官方聲明中稱: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我們將在更多音樂商業場景服務上進行探索,依託全新的「音螺」平臺持續創新,服務音樂人及業內合作夥伴,讓音樂內容賦能更多場景。蝦米音樂此次關停早有預兆。
  • 蝦米、資本和音樂流媒體
    來源:創事記「在中國只有兩類音樂:流行音樂和不流行音樂」。蝦米網創始人王皓如是說。音樂行業玩家的入場資金門檻一下子被拉高了很多,很快豆瓣FM逐漸退出了市場,百度放棄MP3業務,現金流出現問題的蝦米音樂賣給了阿里巴巴。二、蝦米2007年,蝦米音樂成立,早期的運營,在豆瓣小組中聚集人氣,聚起了蝦米音樂的最早一批種子用戶。最早的音樂內容分享社區形成。
  • 蝦米被傳關閉,阿里巴巴不做音樂夢了?
    愛音樂的王皓與懂音樂的蝦米提及蝦米,王皓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名字——儘管現在他早已遠離蝦米。2007年,在阿里巴巴做了四年系統分析工程師後,王皓創建了蝦米音樂分享社區,第二年,蝦米網成立。根據公開介紹,王皓從小喜愛音樂,大學期間學習應用電子專業,期間組過樂隊,創辦了「聲音網」論壇,一個杭州演出信息發布、音樂愛好者及樂隊樂手們交流的平臺。這份對音樂的熱愛被注入到蝦米,為蝦米賦予了發現好音樂、分享好音樂的靈魂,例如,用戶在蝦米總是能發現相對小眾而優質的音樂,蝦米的評論區討論也更多圍繞音樂本身,質量頗高。
  • 蝦米音樂,阿里大文娛倒下的第一名戰士
    文/DoNews專欄作者 楊靜圖/Unsplash蝦米音樂被一個並不知是否真實的解散消息,在11月的最後一天,被各路媒體人提前在網絡上「解散」了。最新的第三方機構QuestMobile報告顯示,國內在線音樂的品牌只有四個,分別是酷狗、酷我、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蝦米早已經不在此列,阿里音樂雖有其名,但已沒有蝦米存在之實。蝦米音樂的歷史可以說還比較長,2006年在杭州被創立,只不過當時叫EMUMO,後來才改名為蝦米音樂。
  • 蝦米之死:音樂是一種理想主義?
    情懷之外,蝦米的消失不會對王巖這些老用戶有實質性的影響,大家在朋友圈曬完「我和蝦米的故事」海報,喊一聲「爺青結」之後,依然照常打開網易雲和QQ音樂,度過擁擠的地鐵通勤或難熬的失眠夜晚。蝦米作為一個音樂流媒體產品的歷史結束了,但是蝦米用戶對於音樂的熱愛,和蝦米曾對中國音樂市場做出的貢獻成果保留下來,也留給了行業許多思考。
  • 被「理想主義」耽誤的蝦米音樂的一生
    「蝦米音樂月底關閉!」 昨天晚上,微博認證用戶(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相徵發布微博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音樂大V@果殼放大燈也爆料,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
  • 蝦米音樂倒了,爺青結
    在《風清揚》上線當日,蝦米音樂多端用戶訪問量突破3000萬,僅有效播放量迅速逼近2.5億次。這是蝦米音樂近年來少有的高光時刻。甚至一度給了蝦米音樂用戶們信心:蝦米音樂已經重新躋身國內一線音樂平臺之列。但三年多後的現在,曾經的信心被證明為一場美麗的幻覺。
  • 蝦米之死:健康的音樂商業模式到底在哪?
    大家對當下的音樂大環境有多麼不滿,對蝦米就有多懷念。甚至選擇性地放大了它優良的用戶體驗,忽視了它曾被音樂人批評是沒有底線的盜版者。繼而,引發了一輪輪的文字反思,阿里成為了千夫所指,似乎理所應當為蝦米的死亡負責。阿里的大公司病成為害死蝦米的罪魁禍首。但不要忘了,在蝦米發展的關鍵節點上,替它做選擇的人中,不乏對音樂充滿情懷的業內人士。
  • 蝦米或將關閉,在線音樂步入寡頭時代
    11月29日,微博認證用戶(NOVA娛樂主理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相徵發文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與之對應的,用戶@果殼放大燈稱,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
  • 曾經行業第一,蝦米音樂終究沒能成為「大龍蝦」
    對此,蝦米音樂給出的答案是不予置評。但此時的蝦米音樂,生存還是毀滅,其實已經不是一個有關在線音樂市場走向的問題了。蝦米音樂官網顯示,蝦米音樂成立於2006年,彼時名叫EMUMO,取的是EARN MUSIC&MONEY的意思,後更名為蝦米音樂。2013年,蝦米音樂被阿里巴巴集團收購。
  • 蝦米音樂關停:高曉松音樂理想主義時空錯位
    ——高曉松 今日,蝦米音樂官方宣布了關停的消息,驗證了早前的傳言。 一位蝦米音樂用戶說:「我下午接到通知不亞於老公鬧離婚。為了支持馬爸爸,為了支持高曉松我轉用了蝦米音樂,每一首音樂都是我的精選,那麼多年來的陪伴,突然不辭而別,肯定有點失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