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米、資本和音樂流媒體

2020-12-05 新浪科技

來源:創事記

「在中國只有兩類音樂:流行音樂和不流行音樂」。蝦米網創始人王皓如是說。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潘亂

來源:亂翻書(luanbooks)

一、數位音樂

中國的數位音樂產業是從PC時代開始的。

最初是以百度MP3為代表,下載是用戶核心訴求,早期MP3在百度整體流量佔比甚至超過三分之一。同期還有點石軟體(一個P2P下載軟體,主打音樂交換,快播王欣做的),網易也做過一個P2P下載軟體,但是很快就不做了。這些都被當時的唱片公司視為洪水猛獸,屢屢被告。百度MP3後來利用著作權「避風港」原則,把下載連結都放在國外匿名站,正常渠道查不到源頭,所以一直存在著。

伴隨移動增值業務(SP)的發展,中國移動、聯通、電信和網通等運營商於2003年5月相繼推出了收費模式更加的彩鈴業務。隨後,網際網路公司紛紛開始試水數位音樂,主要想法是給彩鈴業務導用戶,騰訊和新浪都參與進來。當時新浪音樂相關業務的負責人是謝國民。

彼時谷歌還沒退出中國,比照百度MP3對整體流量的貢獻,還在流量爬坡階段的谷歌投資了主打正版音樂的巨鯨,將音樂流量都導給對方,並於2008年與巨鯨聯手推出谷歌音樂,提供免費正版音樂下載。當時,騰訊、新浪和巨鯨,是最積極去找四大唱片的三家公司,要求正版授權+廣告模式,放開免費試聽,因為百度MP3當時是免費的。

此前,不論盜版的話,數位音樂的免費版權只開放30秒試聽,全曲試聽需要付費。在這一版權限制下,這三家顯然沒辦法去跟主打盜版免費聽和免費下載的百度MP3競爭。經過一年多的交涉,到了2007年底,國際四大唱片(華納、索尼、環球、百代)也對這三家開放了正版全曲免費試聽。

2010年前後,音樂行業主管部門文化部出臺了獨家授權政策,即一家CP只能授權給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然後網際網路公司之間再相互轉授權。謝國民出來成立了海洋音樂,拿了一筆錢,五倍十倍的價格去購買長期獨家版權,等到騰訊百度大概弄明白後,市面上一半的版權都在謝國民手裡了。

海洋音樂跟QQ音樂等玩家談判的過程中,收購了酷我音樂。在QQ音樂被正版授權束縛住的當口,酷狗靠著P2P技術掃用戶本地文件夾,變成中國最大的音樂曲庫產品,且在移動初期時候做了大量線下推廣預裝的工作,到2013年,酷狗的安裝量就超過了QQ音樂。再到後來酷狗推出繁星直播,跑通音樂APP「聽看唱」這個邏輯,就在用戶體量和商業模式層面徹底甩開其他音樂APP。2014年,繼續拿到錢的謝國民又去找了酷狗的謝振宇,酷狗酷我合併。2016年,包含酷狗酷我的海洋音樂與QQ音樂合併,成立了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

後來TME的套路其實很像謝國民的思路:壟斷版權、抬高價格、擠壓對手。

在文化部推進音樂行業正版化後,「避風港」原則的濫用被遏制,一批涉嫌侵權盜版的音樂網站被關停。音樂版權格局的變化導致版權成本水漲船高,原本周杰倫的杰威爾音樂一年的版權費也就幾百萬,到2018年TME買斷周杰倫的三年獨家版權花費了5.7億。再加上2012年索尼收購百代,四大唱片公司變「三大」,上遊集中導致下遊議價權更加降低。

音樂行業玩家的入場資金門檻一下子被拉高了很多,很快豆瓣FM逐漸退出了市場,百度放棄MP3業務,現金流出現問題的蝦米音樂賣給了阿里巴巴。

二、蝦米

2007年,蝦米音樂成立,早期的運營,在豆瓣小組中聚集人氣,聚起了蝦米音樂的最早一批種子用戶。最早的音樂內容分享社區形成。

「在中國只有兩類音樂:流行音樂和不流行音樂」。蝦米網創始人王皓如是說,這是對2007年前10年最好的概括。那時最重要的用戶需求,就是搜索、下載。然而也正是他寫的爬蟲,最早將音樂分類整理從國外allmusic.com搬入國內,後來又被其他國內其他數位音樂公司的爬蟲們引入他們的產品中去。

但蝦米一直在建設音樂人的和音樂發燒友的生意,沒能出圈。且蝦米的創始人都是第一次創業,對於資本的理解跟騰訊網易沒得比。等版權環境惡劣之後,四大唱片變成三大唱片,蝦米也缺乏足夠的資本去燒。

蝦米的歌單(精選集),以及精選集帶來的分銷模式,都是技術主導的產品。精選集要強運營頭部用戶,蝦米的頭部用戶產生了精選集的大部分,蝦米的精選集很在乎核心用戶的看法,核心用戶的看法會讓蝦米的改版回滾。

蝦米的音樂發現邏輯和算法都是由核心用戶主導的,早期對於製作側和資深用戶極其重視。所以UGC出圈這件事,蝦米更精英路線,運營主導的氛圍比較重。直到後來產品導向為主的網易雲音樂,才讓歌單這個產品具備了更大的普適性,從精英走向了大眾。比如網易雲音樂的歌單會在各個直播平臺裡面露出,形成了風格化。

蝦米早期精選集是爬了last.fm,國外的歌單,網易雲音樂開始的歌單是爬了蝦米的數據。所以這會讓音樂發燒友,在推薦引擎還OK時候,版權還OK時候,自然去了網易雲音樂。蝦米那批忠實的音樂愛好者,最終流失到了網易雲音樂。

蝦米的第一輪是深創投,第二輪就直接是盛大的戰略投資,不利於後面資本進入。盛大之後阿里的戰略投資要接,中間拖了較長一段時間,到資金鍊快斷裂,最後被收購。

蝦米起家時,版權公司還沒大規模合併。網易雲音樂起來時,版權環境開始惡劣,四大唱片變成了三大唱片。之前蝦米歌曲依賴用戶上傳,但後來國家打擊盜版力度在增強,避風港原則不適用了。蝦米曲庫縮小後,商業模式和用戶規模不足以支撐,蝦米唯一的出路就是不斷的融資或者進一步被收購。

蝦米一直對標Spotify。Spotify是在版權法規不成熟的瑞典成立的,那裡是海盜灣的基地,版權非常自由。Spotify上市之前融了8-9輪錢,一直沒能完成自己的商業正循環。

早年,中國人不願為音樂付費,但願意為鈴聲付費。早期做正版的9天音樂網,在移動早期做了純粹的SP變現,是讓用戶付費而不是廣告主付費,彩鈴的費用是從運營商的簡訊或者話費邏輯走的。但到了移動網際網路,也折損非常厲害。

整個PC到移動過程中,當時移動商業變現環境不豐富,行動支付等基礎設施不健全,上遊版權成本不斷升高,蝦米的資本優勢不足。蝦米耗在投資人之間,對於資本對於錢做的決策遠遠會比網易雲更謹慎。

在後來移動都是燒錢買量的獲客邏輯,蝦米都沒做過大範圍的付費推廣,在用戶規模上沒有優勢。後來高曉松將天天動聽改編成阿里星球,讓粉絲為偶像買單,結果粉絲和音樂人兩端失敗。產品徹底改頭換面,千萬DAU級的播放器用戶全部流失。原本播放器用戶想要倒給蝦米,但是蝦米版權沒捨得花錢,所以蝦米也沒接住。

變現這端。早年國外流行過DJ在線打碟,蝦米也做了LOOP,非常音樂導向。酷狗酷我做了同類產品,後來很快導向了主播打賞,變成了直播,開了遊戲的口子。

最大眾的音樂需求無法降低版權成本,是二道販子售賣,用戶付費或廣告反哺,或者增值,在新東西出來時候,音樂本身這個模式不賺錢。

騰訊更願意花錢買版權是有完整的IP變現體系,再加上QQ會員的增值付費體系,所以前端要做IP和流量的把控。從後面變現環節,決定你在前面版權成本可以投入多大。

蝦米被收購前是資本問題,收購完是集團定位,流量怎麼商業化的問題。蝦米流量應該如何賺錢,能賺多少錢?在阿里集團能佔多少?

今天Spotify、Pandora和騰訊音樂(TME),都已經上市。但除了TME,全行業無一家公司盈利。從1999年九天音樂網成立至今,21年,全行業僅TME盈利,這裡依賴的還是大量酷狗酷我向遊戲導流的盈利,以及QQ空間上閃亮的騰訊綠鑽帶來的利潤。

數位音樂,真的是一個能健康發展的產業麼?

相關焦點

  • 蝦米音樂或將關停,音樂流媒體正式步入兩極時代?
    後經過多方求證,蝦米音樂只是簡短回復「不予置評」,徹底關停還是合併改版,現在仍是一個問號,但這場變局似乎已經板上釘釘。 曾經陪伴一代人成長的聽歌軟體,如今可能即將迎來黯然的收場。在音樂版權意識覺醒的時代,流媒體音樂平臺二元鼎立格局初顯,在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平分市場之後,像蝦米音樂一樣的平臺正在被拋棄。
  • 蝦米和它的音樂夢|蝦米網|阿里音樂|蝦米音樂|在線音樂|阿里星球|...
    11月29日,微博認證用戶(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相徵發布微博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 據用戶@果殼放大燈稱,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對於該則傳聞,截至發稿阿里巴巴官方暫無回應。(編者註:蝦米音樂最新回應不予置評。)
  • 「蝦米」跌下神壇 在線音樂市場還能怎麼變?
    根據音樂大V@相徵和@果殼放大燈爆料,蝦米音樂的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目前蝦米音樂官方對外表示:不予置評。昔日風光無兩的蝦米為何走到了末路?阿里真的放棄了在線音樂市場嗎?在線音樂市場還有哪些新機會呢?蝦米是如何走到末路的?
  • 「蝦米」跌下神壇,在線音樂市場還能怎麼變?
    根據音樂大V@相徵和@果殼放大燈爆料,蝦米音樂的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目前蝦米音樂官方對外表示:不予置評。昔日風光無兩的蝦米為何走到了末路?阿里真的放棄了在線音樂市場嗎?在線音樂市場還有哪些新機會呢?蝦米是如何走到末路的?
  • 蝦米音樂
    今日,蝦米音樂正式宣布將於2月5日關閉音樂服務。回顧蝦米音樂一路走來,幾次重大決策的失利,成了它衰落的節點。在不得已放棄音樂夢想後,王皓去阿里做了一名工程師,這才得以用「蝦米音樂」繼續他的音樂夢想。剛上線的蝦米音樂獲得不少投資,在2013年更是被阿里巴巴收購。2015年,蝦米音樂與天天動聽合併組建成阿里音樂,高曉松、宋柯加盟,任董事長、CEO兩大要職。不過,蝦米音樂創始人王皓和兩人分歧很大,高曉松甚至公開嘲諷王皓,如果蝦米堅持要做小而美,當初就不應該賣。
  • 洗牌過後,在線音樂市場的「後蝦米」時代
    阿里收購蝦米的初心是在於分級賽道的流量,資本捲入之後,蝦米音樂更像是一個「商品」。王皓的優勢就在於以音樂人為核心,這也是蝦米能以小眾音樂佔據一定市場的原因。然而阿里入局之後,資本為重,市場為大,蝦米不再是小眾音樂愛好者的福音了。收購之後沒幾個月,蝦米遭遇了第一波用戶流失。
  • 「蝦米音樂」死亡:真實原因浮出水面
    經過採訪和調研,鉛筆道總結了蝦米走向「墜落」命運的原因,大約三個:第一, 有氣質,不賺錢,始終找不到合適的盈利模式。第二, 在版權大戰裡節節敗退,沒有抓住資本的窗口期,徹底把戰場拱手讓人。第三, 難以融入阿里的企業文化,從舞臺中心不斷後退,既輸了流量,也丟了氣質。
  • 蝦米音樂為何被傳關停?
    雷達財經出品 文|張凱旌 編|深海曾站在音樂App鄙視鏈頂端的蝦米音樂,要關閉解散了?11月29日,有微博用戶爆料稱,蝦米將於明年1月關閉。後據媒體報導,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有可能將要解散。對此,蝦米音樂官方回應稱,不予置評。
  • 蝦米音樂關停:網友淚崩 一代人的青春落幕
    這份對音樂的熱愛以及理想主義也被延續到蝦米網身上。蝦米創始人之一王小瑋在最近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應,當時蝦米還做了中國最全的音樂曲庫,在剛剛有 10 萬用戶的時候,蝦米就有 6 個語言編輯,並且實現了本國語言的搜索,除了英語,日韓語以外,還包括西班牙語,俄語,泰語等小語種。
  • 蝦米音樂真的關停了!網友:爆哭,爺青結
    蝦米音樂表示,12年的陪伴,說不出口的再見,和你們的美好故事會成為最珍貴的記憶收藏於心。對於此次停服給大家造成的不便,我們深表歉意。未來,歡迎更多音樂人加入音螺,創作更多美好的音樂。公開資料顯示,蝦米音樂前身為蝦米網,成立於2006年,分別於2008年和2010年獲得深創投200萬和盛大網絡數百萬人民幣的投資。2013年1月,蝦米音樂被阿里巴巴集團收購。2015年3月,蝦米與天天動聽合併為阿里音樂,知名跨界音樂人高曉松擔任董事長,中國原創音樂產業的領軍人物宋柯出任 CEO.
  • 蝦米音樂,阿里大文娛倒下的第一名戰士
    所有看到蝦米音樂解散消息的普通人,並沒有人懷疑消息的真假。反而都已經在心理上接受了蝦米解散的這個事實。臧克家在紀念魯迅時所說的:「有些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他還活著。」蝦米音樂現在不就是是臧克家口中「有些人」的前者嗎?雖然背靠阿里強大的品牌和資本實力,但蝦米看來是真的死了。
  • 蝦米或將關閉,在線音樂步入寡頭時代
    對此,阿里巴巴和蝦米音樂方面對媒體回應稱「不予置評」。儘管還沒有確定的消息,蝦米音樂可能關閉仍然引起了熱議。蝦米音樂官方微博下的評論小眾音樂用戶的烏託邦從用戶在社交媒體上的發言來看,UI設計、推薦機制、分類流派、音樂信息、社區氛圍都是用戶選擇使用蝦米的原因。
  • 蝦米被傳關閉,阿里巴巴不做音樂夢了?
    11月29日,微博認證用戶(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相徵發布微博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 據用戶@果殼放大燈稱,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對於該則傳聞,截至發稿阿里巴巴官方暫無回應。
  • 蝦米音樂將關閉?網友:承載了我的青春和記憶
    對於「五迷」小周而言,她以前上學的時候,很喜歡在蝦米音樂上聽五月天的歌,「我為了買五月天的數字專輯,才下載的蝦米音樂。」小周坦言,她現在還一直堅持使用蝦米音樂,不過好多五月天的歌聽不了了,所以她不再「專寵」蝦米音樂,而是也經常使用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 對於小徐而言,她已經放棄使用蝦米音樂了。
  • 關停進入倒計時,蝦米再難播放音樂
    3月5日0點後,除網頁端音螺平臺音樂人(即原「數位音樂新場景」業務)授權服務維持運營外,其他運營均停止,並關閉伺服器,屆時及以後將無法登錄。  對於原蝦米音樂團隊的去向,一位接近蝦米音樂的消息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根據個人對職業的規劃和選擇,一部分人員轉崗去了『音螺』平臺,一部分內部轉崗去了其他崗位。」
  • 蝦米之死:音樂是一種理想主義?
    情懷之外,蝦米的消失不會對王巖這些老用戶有實質性的影響,大家在朋友圈曬完「我和蝦米的故事」海報,喊一聲「爺青結」之後,依然照常打開網易雲和QQ音樂,度過擁擠的地鐵通勤或難熬的失眠夜晚。蝦米作為一個音樂流媒體產品的歷史結束了,但是蝦米用戶對於音樂的熱愛,和蝦米曾對中國音樂市場做出的貢獻成果保留下來,也留給了行業許多思考。
  • 蝦米音樂別了!教你把蝦米導入QQ音樂網易雲音樂
    趁著蝦米音樂留給用戶的緩衝期(關停時間2021年2月5日)(比起某筆記軟體那突然的關停讓用戶連資料都無法備份的情況算良心了)。我們來看看如何把蝦米音樂中的歌單轉移到QQ音樂、酷狗音樂、酷狗音樂、咪咕音樂和網易雲音樂吧。放心,轉移的方式比較的簡單,不用你一首一首歌的去重新添加。
  • 蝦米音樂關停:高曉松音樂理想主義時空錯位
    高光時刻的蝦米曾和網易雲音樂平分秋色,網傳的一張鄙視鏈圖顯示兩者互為鄙視,接著同時鄙視QQ音樂,QQ音樂向下鄙視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百度音樂被迫居於最底層。 2007國內在線音樂走入快車道,在線音樂產品開始興起,PC網際網路餘溫未減,移動網際網路蓄勢待發。
  • 紅麥掃描:蝦米被傳關閉,阿里巴巴不做音樂夢了?
    11月29日,微博認證用戶(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相徵發布微博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 據用戶@果殼放大燈稱,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
  • 蝦米音樂:生於理想,死於商業
    音樂江湖中,蝦米高居鄙視鏈最頂端,與網易雲一起引領其他競品,憑的是什麼?總結來說無不是它的專業精神、理想主義和獨特運營機制這幾點。將專業性做到極致,打造高端音樂聖壇。蝦米音樂是以專業制勝的,它以幫助用戶建立起音樂體系為榮,普及音樂知識。它的分類、排序、推薦等並不按熱度進行,而是按照專業的劃分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