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行業第一,蝦米音樂終究沒能成為「大龍蝦」

2020-12-07 澎湃新聞

曾經行業第一,蝦米音樂終究沒能成為「大龍蝦」

2020-12-02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每一個行業,在其興起之處的領風氣之先者,未必能笑到最後。

視頻播放器領域,暴風的消散讓人唏噓,可誰還記得被它打翻在地的超級解霸否。

電商領域,拍拍成了往事,噹噹也在下追,其實哪怕是易趣,也不過是昔日8848這個先驅的後來者。

類似這樣的先驅或霸主,成為歷史中不容易被記憶起來的角色,在快速迭代的網際網路行業裡,數不勝數。

而在這個江湖裡,最近又有一個昔日曾經的行業第一,被傳將要落幕。

11月29日,某微博認證為「NOVA娛樂主理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網友發文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明年1月份關閉。

對此,蝦米音樂給出的答案是不予置評。

但此時的蝦米音樂,生存還是毀滅,其實已經不是一個有關在線音樂市場走向的問題了。

蝦米音樂官網顯示,蝦米音樂成立於2006年,彼時名叫EMUMO,取的是EARN MUSIC&MONEY的意思,後更名為蝦米音樂。2013年,蝦米音樂被阿里巴巴集團收購。

不得不說,曾經的蝦米音樂,風頭很強勁。

甚至這個曾經,並不久遠。

2018年12月,也就是2年前的此刻。據國內知名移動大數據服務商Quest Mobile 發布報告指出,當年10月,蝦米音樂的月人均使用時長達300分鐘以上,位居行業第一。

然而,到了第二年,數據就完全不同了。

據極光大數據發布的《2019年國內在線音樂社區研究報告》顯示,以QQ、酷狗、酷我、網易雲音樂為代表的第一陣營,滲透率達到8%,MAU(月活躍用戶人數)達8000萬;蝦米音樂則掉落至第二陣營,和咪咕音樂分得1%的滲透率。

蝦米怎麼呢?答案或許可以簡單地看作是版權大戰之中,被擠出了隊列。

但事實或許並不這麼簡單。

表面上,阿里收購之後對於蝦米的扶持,力度一度大到驚人,也由此有了2018年的極好數據。

而版權之戰,在當年度已經爆發,並呈現出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之間的版權拉鋸戰,並最終以網易雲音樂大量歌單變灰而落幕。

換句話說,蝦米其實置身事外。當然,並沒有獨善其身。

2018年以前,在線音樂其實是播放器大戰,即平臺就是個播放器,主要靠歌曲的數量、廣度、深度而吸引用戶。

但版權大戰一起,過去直接把歌曲加入後臺的模式不再可行,播放器無音樂可播也就決定了其哪怕行業第一,也會立刻跳水成為昨日黃花。

大量的在線音樂平臺從此離開歷史舞臺,而依託阿里大文娛而有一些版權的蝦米音樂則留下了,卻沒有更多的作為。

例如,有了阿里資本的加持,2014 年,蝦米音樂斥資 3000 萬元買下了《中國好聲音》第三季的音樂版權。

原因很簡單,蝦米音樂還是停留在內容搬運工階段,過去單靠播放器和海量歌曲就活的很滋潤的舒適區,蝦米沒有離開。就如暴風影音在沒有了足夠的在線視頻後,僅僅靠一個播放器的解碼技術和所謂左右眼概念,已經無法真正讓用戶留下一般。

反之,網易雲音樂也有一些版權,但在播放器大戰(比拼所謂聽覺質量)之時,卻另闢蹊徑,從個性歌單開啟了社區化之路。

儘管在版權戰中,依然不可避免的大量歌單變灰,但用戶的粘性(源於原創內容而非搬來的版權內容),得到保持,從而站到了第二的位置。

最終,網易雲音樂獲阿里巴巴領投7億美元B2輪融資,隨後,網易雲音樂相繼與優酷會員、支付寶、阿里影業旗下數據平檯燈塔專業版等阿里體系業務合作。反而,阿里旗下的蝦米,卻沒有獲得更多的投入。

蝦米就算還能存在,也不過如此了。

停留在舒適區,沒有創新,只想做「大自然的搬運工」,而不思進取,停留在過去成績單上的落寞的前巨頭們,名單上也多了一個沒有成為大龍蝦的小蝦米。

關鍵詞 >> 蝦米音樂即將關停,蝦米音樂,網易雲音樂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曾經行業第一,蝦米終究沒能成為「大龍蝦」
    類似這樣的先驅或霸主,成為歷史中不容易被記憶起來的角色,在快速迭代的網際網路行業裡,數不勝數。而在這個江湖裡,最近又有一個昔日曾經的行業第一,被傳將要落幕。11月29日,某微博認證為「NOVA娛樂主理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網友發文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明年1月份關閉。對此,蝦米音樂給出的答案是不予置評。
  • 蝦米和它的音樂夢|蝦米網|阿里音樂|蝦米音樂|在線音樂|阿里星球|...
    根據公開介紹,王皓從小喜愛音樂,大學期間學習應用電子專業,期間組過樂隊,創辦了「聲音網」論壇,一個杭州演出信息發布、音樂愛好者及樂隊樂手們交流的平臺。這份對音樂的熱愛被注入到蝦米,為蝦米賦予了發現好音樂、分享好音樂的靈魂,例如,用戶在蝦米總是能發現相對小眾而優質的音樂,蝦米的評論區討論也更多圍繞音樂本身,質量頗高。
  • 蝦米之死:音樂是一種理想主義?
    有時在收拾屋子的閒暇午後,王巖會打開一首周雲蓬的《九月》,他讀大學的時候在蝦米上關注了很多小眾音樂人,和很多蝦米的「音樂信徒」一樣,即便後來QQ音樂、網易雲陸續收錄了很多小眾音樂,王巖也覺得,「同一首歌在不同平臺聽起來完全不是一種感覺。」這片國內流媒體音樂的「聖地」,終究沒能逃過衰亡的命運。
  • 蝦米音樂別了!教你把蝦米導入QQ音樂網易雲音樂
    本文轉自【太平洋電腦網】;是的,成立於2008年的蝦米音樂就要跟所有用戶揮手再見了,這個曾經位居行業第一的音樂軟體,就這麼地落幕了,莫名的有些許傷感。畢竟它曾經是多少用戶的裝機必備,多少用戶的心頭所好。
  • 蝦米音樂倒了,爺青結
    在《風清揚》上線當日,蝦米音樂多端用戶訪問量突破3000萬,僅有效播放量迅速逼近2.5億次。這是蝦米音樂近年來少有的高光時刻。甚至一度給了蝦米音樂用戶們信心:蝦米音樂已經重新躋身國內一線音樂平臺之列。但三年多後的現在,曾經的信心被證明為一場美麗的幻覺。
  • 蝦米音樂官宣將關停,在阿里早已邊緣化,創始人表態:沒就沒了唄
    但隨著在版權大戰中的敗北以及阿里音樂團隊的動蕩,王皓已於2016年退出,而蝦米至2019年12月時月活也已與市場頭部音樂App相去甚遠。與此同時,阿里已經以7億美元注資網易雲音樂。如今,王皓的微博認證依然為「蝦米音樂創始人」,但蝦米宣告關停後,他並未第一時間作出任何評論,有網友在其1月4日發布的微博下留言稱「蝦米沒了誒」,「沒就沒了唄」,王皓回復道。
  • 蝦米音樂關停:理想主義的熱血,永遠留在了昨天
    上面關於音樂的數字,讓每一個蝦米用戶和員工感到驕傲。 但在網際網路應用這個幾乎只以用戶數量論成敗的賽場上,堅持理想主義的蝦米,終究還是難逃關停的命運。 讓做音樂成為一件既有尊嚴和成就感,又有收益的事業。 現在看來,這一想法無非是超前的,充滿理想主義的粉紅色泡泡。 要知道,在當年的環境下,盜版是多麼「正常」的一種形態。有業者曾經表示,當年的歌手專輯發行量,應該乘以十。
  • 蝦米音樂
    阿里星球成蝦米音樂每況愈下的分水嶺蝦米音樂誕生於2006年,在當時還是電腦端的網站形式,叫EMUMO,寓意EARN MUSIC&MONEY,有一些理想主義的情懷在——讓音樂人能用音樂賺錢,而不是用愛發電。因為它的創始人王皓在大學時是樂隊的吉他手,許多樂隊遭遇的磨難他都遭遇過。
  • 「蝦米音樂」死亡:真實原因浮出水面
    曾經,蝦米是專業音樂的代名詞。無論是音樂發燒友還是入門者,都能找到自己的所愛。在告別信中,蝦米音樂的團隊強調,產品的每一次更新和迭代,都是為了回歸音樂本身。「但不可迴避的是,我們在發展過程中曾錯失了一些關鍵機會。在音樂版權內容的獲取上,沒能很好地滿足用戶多元化的音樂需求,這也是我們最大的遺憾。」
  • 蝦米之死:健康的音樂商業模式到底在哪?
    他和「壞蛋調頻」連線時稱,音樂平臺爭奪版權無非追求的是流量,而不是音樂審美的傳播。再提起蝦米的商業模式,王皓說:「蝦米絕對不能放棄的就是付費,絕對不能拋開音樂本身去尋找盈利模式。」但蝦米始終沒能依靠音樂本身賺到錢。隨後,前騰訊在線視頻部總經理劉春寧出任阿里數字娛樂事業群總裁,主導收購了天天動聽,後來與蝦米合併為阿里音樂。空降領導一定程度上意味著集團對蝦米糰隊成績的不滿。
  • 徹底關停,12歲的蝦米音樂沒了!網友爆哭……
    「紛紛表示,聽了十幾年的蝦米,心痛的程度不亞於參加老朋友的葬禮」「蝦米的音質那麼好,怎麼說沒就沒了呢?」當時阿里對這個傳聞並沒有回應。11月25日甚至還在申請註冊「蝦米音樂」商標。"陪伴了12年的蝦米,蝦米真的有好多獨立小眾音樂,之前找專輯,全網只有蝦米有……死忠用戶被拋棄的感覺……""我真的爆哭,爺青結"消息剛發出來沒多久,就衝上了微博熱搜。
  • 洗牌過後,在線音樂市場的「後蝦米」時代
    俗話說,大樹底下好乘涼,網際網路巨頭收購或投資的行業翹楚往往被寄予厚望。蝦米音樂就是這樣一個存在。然而,運營十二載的蝦米音樂終究是在2021年的開頭迎來了告別時刻。蝦米音樂官方聲明中稱: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我們將在更多音樂商業場景服務上進行探索,依託全新的「音螺」平臺持續創新,服務音樂人及業內合作夥伴,讓音樂內容賦能更多場景。
  • 曾經被高分軟體的蝦米音樂為何迎來關閉
    2006年,蝦米音樂的創始人王皓和朱七一起在杭州租了一間房子開啟了咖啡廳,那裡很快成為了杭州音樂愛好者的聚集地,也成為了他們追逐夢想的開始。蝦米的最初的模式是P2P,意思是在蝦米上,所有的人都是對等的,用戶可以自己上傳音樂,自己編輯歌單,甚至直接出道成為音樂人,然後等著使用平臺的用戶來收聽你的音樂——怎麼樣,聽著是不是和UP主有點類似?
  • 黯淡出場皆成過往 蝦米音樂被誰吞噬?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蝦米音樂被誰吞噬?作者:吳丹背靠巨頭的蝦米音樂不但沒能迎來光明前途,反而越來越邊緣化,最終黯然離場。「12年的陪伴,說不出口的再見。」當蝦米音樂宣布將於2021年2月5日停止服務,傷感和懷念頓時在網上蔓延。很多樂迷撰文回憶12年來在蝦米的故事,以及自己的音樂審美如何在這裡被啟發和滋養。
  • 被「理想主義」耽誤的蝦米音樂的一生
    陪伴了大家14年的蝦米音樂,終於迎來殺青時刻。然而,儘管蝦米很早就走到了音樂行業的邊緣,但當這一刻真的到來,依然有不少人覺得惋惜。 畢竟,在2013年賣身阿里前夕,蝦米音樂已經走到了音樂行業平臺鄙視鏈的頂端,憑藉平臺的專業性、曲庫的豐富性,一度成為廣大樂迷、獨立音樂人最愛的音樂精神家園。如今,這個夢想讓音樂人「站著把錢掙了」的平臺轟然倒塌,對於整個音樂行業來講,又意味著什麼?
  • 「蝦米」終究幹不過大魚
    據咩咩回憶,PC時代用網頁聽歌,用的是SongTasty和豆瓣FM,後來SongTasty關閉,豆瓣FM半死不活,蝦米音樂就成為了她最大的寄託。至今,蝦米音樂用戶都很難說清楚自己對蝦米音樂的忠誠來源於什麼。
  • 蝦米被傳關閉,阿里巴巴不做音樂夢了?
    正是基於對音樂的理解,誕生不久,沒有巨頭背景的蝦米便在行業內打出了自己的名氣,也吸引了巨頭的注意,很快,蝦米迎來了命運的第一個轉折點。2013年,阿里巴巴收購蝦米,並成立音樂事業部,離職六年後,王皓再次成為了阿里巴巴員工。
  • 在線音樂掘金難:蝦米酷狗等網站嘗試收費
    文/孫宏超十幾年前,百度搖晃著手中的魔法棒,通過音樂下載攫取了大量的金礦,並一舉成為中國搜索行業的霸主乃至網際網路行業的三座大山。但在今天,在線音樂只有幾十億的市場,和龐大的聽眾市場簡直不成比例。
  • 蝦米音樂:生於理想,死於商業
    當年註冊音樂人後發布了第一首歌的那瞬間,蝦米就給了我3年VIP,這點紅場和綠廠(指網易雲音樂和QQ音樂)就做不到。我是為了那3年VIP的錢嗎?我是感慨蝦米對獨立音樂人的態度。」獨特的推薦機制深入人心。蝦米音樂被稱為最早一批根據用戶習慣推薦歌曲的手機軟體,其推薦機制非常個性化和小眾化。
  • 蝦米音樂為何被傳關停?
    有行業人士稱,目前音樂行業基本格局已定,蝦米音樂很難翻身,阿里此前有關閉阿里星球的先例,如果蝦米被關停,並不令人意外。初融入阿里系時,蝦米音樂擁有超2000萬註冊會員,月活躍用戶在六七百萬。王皓希望"蝦米網"未來成為音樂產業中的淘寶網,並"讓音樂人有個體面的生活"。"有人說音樂已死,但我們有信心,網際網路改變了許多行業,現在輪到音樂了",王皓說。2014年時,蝦米網的用戶付費比例為0.8%,王皓認為,如果能把付費用戶的比例提高到5%,數位音樂行業將從一個幾億元的市場發展到上百億元。